1、半月板損傷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腿與小腿之間的活動樞紐——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以及前方的髕骨(膝蓋骨)包以關節囊而形成。股骨下端的內外股骨髁為半球形。當膝關節活動時,便在脛骨上端光滑的「平台」上作滾動及滑動的復合動作。為了減少摩擦和震動,使壓力均勻分布,兩骨關節面之間有軟骨「墊片」。「墊片」呈月牙形,一邊一個,如同小括弧,「墊」在脛骨平台上,並與關節囊及周圍肌腱、韌帶相固定,隨膝關節運動可向前後或內外方向微微移動。
「墊片」的正名叫半月板。內側半月板外緣較厚,內緣很薄;外側半月板比內側略小,但較為豐滿,形狀像陰歷十二三的月亮。
半月板的作用重要,也容易受到損傷。當下肢負重,處於足部固定,膝部略屈的位置,關節突然內旋、伸膝或外旋、伸膝,即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損傷。日常勞作、生活中,挑、抬重物,或騎自行車匆忙下車站立不穩之際;或在激烈的足球、籃球等運動中,運動員拼搶時,都可能發生半月板損傷。長期從事蹲位或半蹲位工作,如汽車修理工,反復蹲下起立,半月板磨損嚴重,也會損傷。此類病人以青壯年居多。
急性受傷時,有人自己能聽到關節內響聲。往往同時伴有關節囊內壁滑膜損傷,引起關節內出血、滲液。傷後關節逐漸腫脹,持續疼痛。經過休息及一般消腫止痛治療,症狀減輕,但關節間隙仍然疼痛,特別是當關節伸屈到某個位置時,尤其明顯。走路,尤其是上下樓梯,感到下肢無力,常打軟腿,影響工作和生活。時間長了,大腿肌肉萎縮,周徑變細。有的病人行走時,突然覺得膝關節疼痛異常,不能活動,甚至跌倒。忍痛,活動活動小腿後,又可以恢復行走。這種症狀稱為關節交鎖,是損傷的半月板卡住關節的緣故。部分病人,膝關節活動時感到彈動並聽到彈響聲。
少數特殊類型的半月板損傷可選擇修補手術,絕大部分則行半月板切除。切除損傷了的半月板,膝關節症狀可以消除或明顯減輕。隨著時間推移,原位會長出類似半月板的結構來,雖然比原先正常的差些,但也具有其絕大部分功能。
為了促進恢復,半月板手術前後,應刻苦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方法是,病人平卧床上,伸直下肢,用力將膝蓋骨(髕骨)向上提,然後放鬆,反復用力。或將下肢伸直抬起,放下,反復進行。到一定程度後,還可在腳脖上掛一定重量的沙袋進行練習。經過鍛煉的股四頭肌強壯有力,有利於保持關節穩定。鍛煉應在手術前就開始,手術後第二天繼續進行。這時傷口仍然疼痛,病人往往有顧慮,如生怕傷口裂開,裡面出血等等。一定要消除顧慮,忍痛鍛煉。手術後兩周下地負重,逐漸加大關節活動范圍。鍛煉程度與恢復效果有明顯關系,鍛煉愈好,效果愈佳。
治療方法
1.急性期 如關節有明顯積液(或積血),應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積液;如關節有「交鎖」,應用手法解除「交鎖」,然後用上自大腿上1/3下至踝上的管型石膏固定膝關節於伸直位4周(圖3-135)。石膏要妥為塑型,病人可帶石膏下地行走。在固定期間和去除固定後,都要積極鍛煉股四頭肌,以防肌肉萎縮。
2.慢性期 如經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和體征明顯,診斷明確者,應及早手術切除損傷的半月板,以防發生創傷性關節炎。術後伸膝位加壓包紮,次日開始作四頭肌靜止性收縮練習,2~3天後開始作直腿抬高運動,以防股四頭肌萎縮,兩周後開始下地行走,一般在術後2~3個月可恢復正常功能。
3.關節鏡的應用 關節鏡可用於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半月板邊緣撕裂可行縫合修復,通常行半月板部分切除,保留未損傷的部分。對早期懷疑半月板損傷者可行急診關節鏡檢查,早期處理半月板損傷,縮短療程,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損傷性關節炎的發生。通過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
2、半月板在人體的哪裡呢?為何它會損傷呢?
大凡膝關節疼痛的患者去醫院做MRI檢查,報告中都會有半月板損傷的結果。半月板之於我們的膝關節異常重要,它有承重、維持膝關節穩定、協調膝關節運動、潤滑膝關節和吸收震盪的功能,是膝關節的核心「零件」,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如果半月板產生了損傷,除了疼痛以外,膝關節的活動會明顯受限,下蹲、上下樓等,都難以完成。隨著病情進展,膝關節會變形,行走困難。
半月板為什麼會損傷,損傷的半月板會修復好嗎?
那麼半月板為什麼會損傷呢?主要原因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外傷,這種情況很罕見,膝關節在旋轉的情況下受壓才會發生,一般運動員發生最多,一般人這樣的情況很少。我們平時受傷不嚴重做核磁檢查發現損傷,多是原來就存在損傷,如果是暴力的損傷,傷者膝關節根本不能承重,同時還會伴發滑膜積液、韌帶拉傷等。
第二種情況是退變性損傷。患者因為膝關節的其它疾病如滑膜炎、髕下脂肪墊炎、韌帶炎等得不到及時治療,半月板營養供給不上,發生退變,韌性下降,變硬,再加上膝關節平衡性下降,半月板就會被磨損,變薄,損傷就產生了,發展為膝骨關節退行病變。其實普通人的半月板損傷,幾乎都是這樣產生的,如果能夠積極快速正確的消除早期的膝關節。
半月板為什麼會損傷,損傷的半月板會修復好嗎?
最令人惋惜的是,半月板的退變性磨損是不可逆的,不能再恢復原狀。因為成年人半月板內部沒有血管,只有邊緣部分有少許血管,所以口服任何葯物都無濟於事。
您是不是有些疑惑,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人常年乾重活兒怎麼人家半月板沒事兒呢,人家膝關節就很健康呢?現在我就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人的半月板17歲之前是重要發育時期,如果17歲之前積極鍛煉,營養供給正常,沒有大的外傷,膝關節的肌肉、韌帶、骨骼尤其是半月板會發育得非常完美,半月板韌性強、硬度大,這樣為以後的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反之,則半月板韌性小、硬度低,就為以後的損傷埋下了隱患。
半月板為什麼會損傷,損傷的半月板會修復好嗎?
這就相當於17歲時膝關節出廠了,如果產品質量過硬,在以後的人生歲月中如果注意保養,就不容易出問題;如果是劣質產品,在漫長的人生旅程中又不注意保養,那可能就需要不斷維修,直到報廢。很多人年齡大了有了膝骨關節炎,其實是年輕時就種下的「劣種」,平時你又不經常保養。
所以針對這種情況,各位做家長的一定讓孩子從小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讓嬰兒練翻身練爬行,讓幼兒練走路,讓少兒跑跳,少男少女們多參加戶外運動,為成年以後的事業發展奠定堅實的身體基礎,讓一雙健康完美的膝關節伴你終生。可反觀現在的孩子,上下學車接送,上下樓坐電梯,不喜歡到戶外運動只喜歡在家玩電子產品,上體育課不出汗,這種現狀讓人揪心!
3、半月板磨損會有什麼症狀?
?
4、半月板磨損?半月板磨損?
半月板磨損的症狀:當劇烈扭傷造成半月板撕裂時,常常疼痛難忍,有時患者自己還可以聽到響聲,傷後不能站立,經常跛行,走路時膝關節屈曲,不能伸直。有時發生交鎖或感經常性,間歇性關節發緊。陳舊半月板損傷時,股四頭肌萎縮,下肢無力,並伴有彈響,甚至發生慢性滑膜炎。
半月板可隨著膝關節運動而有一定的移動,伸膝時半月板向前移動,屈膝時向後移動。半月板屬纖維軟骨,其本身無血液供應,其營養主要來自關節滑液,只有與關節囊相連的邊級部分從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應。
5、半月板磨損?半月板磨損??
半月板磨損通常不易癒合,因為半月板血運極差,絕大部份為無血管區,只有外側也就是靠近關節囊側的25%~30%有血液供應。因此半月板損傷後極難癒合。一經確診即應根據損傷情況及時治療。
關於形成半月板磨損的原因有幾種說法:
1.創傷:可以造成半月板組織內的挫傷和積血,從而導致黏液樣退變。
2.隨年齡發生的退變:可造成局部壞死和黏液退變成為囊腫。
3.半月板組織內形成的滑膜細胞包涵體或組織化生細胞分泌黏液導致囊腫形成。
4.滑膜細胞經纖維軟骨的微小撕裂移位到半月板內,導致酸性黏多糖蛋白分泌,形成半月板囊腫的內容物。首先在無血管區內出現較小的囊腫,以後由於關節活動滑膜液抽吸的泵作用,結果使小囊腫向膝關節周圍移行,較多的液體進入囊腫使體積不斷增大。
6、如何防止半月板磨損
1.不要急轉、急蹲、起立
2.減少負重活動,特別是負重跳躍
3.如果感覺關節卡住了,不要暴力拉伸,應該慢慢恢復
7、據說經常跑步會導致半月板磨損,那怎麼辦?
一般來講,來適當的慢自跑或者遵循科學的跑步方法,一般情況下不會導致半月板的損傷。相反還能夠有效的調節關節腔內的壓力,有利於維持關節的穩定性,能夠有效的促進膝關節的韌帶以及周圍軟組織的力量強度的加強,所以不會導致半月板的損傷,也不會引起膝關節的損傷。
但是如果跑步的時候姿勢不正確或者是跑步時間太長,或者進行了劇烈的體育運動鍛煉,在跑步的時候扭傷了膝關節的半月板,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引起半月板的損傷,甚至有的時候損傷是比較嚴重的,需要積極的進行手術治療的。所以在跑步的時候一定要循序漸進,在跑步之前要逐漸的增加跑步的力量以及跑步的時間,如果出現了半月板的損傷,需要積極的去完善檢查,明確損傷的具體程度,如果具有手術指征,需要積極地進行手術治療。
8、正規打羽毛球,半月板會磨損嗎?
任何戶外運動復,包括走路都會磨損半月板,但是你不運動,你身體機能會退化,這就是矛盾。制
人是經過自然優勝劣汰挑選出來的,一般人的身體對運動來說基本都能勝任。
如果人的半月板練這個都不能勝任,那人未免太脆弱了,。
9、請問走路多會使半月板磨損嗎?
病情分析:
您好,考慮是半月板損傷的情況,與關節腔內寒氣有關,引起的濕冷的情況,中醫講不通則痛
指導意見:
建議首先注意保暖,避免重體力勞動,可以服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可以中醫針灸,活血通絡,建意中醫 膝古(骨)通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