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半月板 > 半月板形態外o

半月板形態外o

發布時間:2021-01-01 12:10:42

1、半月板損傷是怎麼回事?

在脛骨關節面上有內側和外側半月形狀骨,叫半月板,其邊緣部較厚,與關節囊緊密連接,中心部薄,呈游離狀態(圖3-131)。內側半月板呈「C」形,前角附著於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後角附著於脛骨髁間隆起和後十字韌帶附著點之間,其外緣中部與內側副韌帶緊密相連。外側半月板呈「O」形,其前角附著於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後角附著於內側半月板後角之前,其外緣與外側副韌帶不相連,其活動度較內側半月板為大。半月板可隨著膝關節運動而有一定的移動,伸膝時半月板向前移動,屈膝時向後移動。半月板屬纖維軟骨,其本身無血液供應,其營養主要來自關節滑液,只有與關節囊相連的邊級部分從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應。因此,除邊緣部分損傷後可以自行修復外,半月板破裂後不能自行修復,半月板切除後,可由滑膜再生一個纖維軟骨性的又薄又窄的半月板。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脛骨髁凹陷及襯墊股骨內外髁的作用,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和起緩沖震盪的作用。

(一)致傷機理及分型

多由扭轉外力引起,當一腿承重,小腿固定在半屈曲,外展位時,身體及股部猛然內旋,內側半月板在股骨髁與脛骨之間,受到旋轉壓力,而致半月板撕裂。如扭傷時膝關節屈曲程度愈大,撕裂部位愈靠後,外側半月板損傷的機制相同,但作用力的方向相反,破裂的半月板如部分滑入關節之間,使關節活動發生機械障礙,妨礙關節伸屈活動,形成「交鎖」。

在嚴重創傷病例,半月板,十字韌帶和側副韌帶可同時損傷。

半月板損傷的部位。可發生在半月板的前角、後角、中部或邊緣部。損傷的形狀可為橫裂、縱裂、水平裂或不規則形(圖3-132),甚至破碎成關節內游離體。

(二)臨床表現及診斷

多數有明顯外傷史。急性期膝關節有明顯疼痛,腫脹和積液,關節屈伸活動障礙,急性期過後,腫脹和積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動時關節仍有疼痛,尤以上下樓、上下坡、下蹲起立、跑、跳等動作時疼痛更明顯,嚴重者可跛行或屈伸功能障礙,部分病人有「交鎖」現象,或在膝關節屈伸時有彈響。

檢查方法及臨床意義:

1.壓痛部位 壓痛的部位一般即為病變的部位,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確定其損傷部位均有重要意義。檢查時將膝置於半屈曲位,在膝關節內側和外側間隙,沿脛骨髁的上緣(即半月板的邊緣部),用拇指由前往後逐點按壓,在半月板損傷處有固定壓痛。如在按壓的同時,將膝被動屈伸或內外旋轉小腿,疼痛更為顯著,有時還可觸及到異常活動的半月板
麥氏試驗

2.麥氏(McMurray)試驗(迴旋擠壓試驗) 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髖與膝盡量屈曲,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內旋、或內收、內旋、或內收、外旋,逐漸伸直(圖3-134)。出現疼痛或響聲即為陽性,根據疼痛和響聲部位確定損傷的部位。

3.強力過伸或過屈試驗 將膝關節強力被動過伸或過屈,如半月板前部損傷,過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後部損傷,過屈可引起疼痛。

4.側壓試驗 膝伸直位,強力被動內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損傷,患側關節間隙處因受擠壓引起疼痛。

5.單腿下蹲試驗 用單腿持重從站立位逐漸下蹲,再從下蹲位站起,健側正常,患側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可引起關節間隙處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試驗 病人取側卧位,抬起下肢作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患側關節間隙向下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而引起疼痛;反之,患側關節間隙向上時,則無疼痛。

7.研磨試驗 病人取俯卧位,膝關節屈曲,檢查者雙手握住踝部將小腿下壓同時作內外旋活動,損傷的半月板因受擠壓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將小腿向上提再作內外旋活動,則無疼痛。

X線檢查:拍照X線正側位片,雖不能顯示出半月板損傷情況,但可排除其他骨關節疾患。膝關節造影術對診斷意義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膝關節鏡檢查:通過關節鏡可以直接觀察半月板損傷的部位、類型和關節內其他結構的情況,有助於疑難病例的診斷。

總之,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及臨床檢查,多數病人有外傷史,患側關節間隙有固定性疼痛及壓能,結合各項檢查綜合分析,多數能作出正確診斷。對嚴重創傷患者,要注意檢查有無合並側副韌帶和十字韌帶損傷。對晚期病例,要注意檢查是否有繼發創傷性關節炎

盤狀半月板呈較厚的盤狀,易受損傷,常為兩側性。主要症狀為關節活動時常發出明顯清脆的彈響聲。關節活動時外側半月板處可摸到包塊,並有壓痛。半月板損傷後粘液性變可產生半月板囊腫,症狀與半月板損傷相似,局部有明顯包塊,伸膝時包塊較明顯

2、膝蓋半月板損傷如何治療

鑒於你的年齡建議手術治療----關節鏡微創手術。我和你同病,是上月(2月13號)手術的。
建議去大醫院,本省如哈醫大(尤其一院),此外,新開了一家私營醫院(哈爾濱中德骨科醫院)(註:我一向對私立醫院印象不好,但這家醫院吸納了哈醫大退休的知名專家,術前我去這家醫院檢查過,但由於不是省醫保醫院故未考慮,因此推薦供參考!)
另:該手術雖不高難,但如有條件(經濟和時間),還是建議去北京手術,如: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301(軍區總院)等,當然要找名醫手術哦。我術前(2月6日)先去的北京,找了知名專家看診,但鑒於手術時間要排到月底,故只好回到哈市手術了。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早日得以治療並康復!

3、右膝外側盤狀半月板伴損傷3度,關節腔少量積液。

因為我也是半月板撕裂,10月份做了手術,如果你不是個運動愛好者,或者不需要參加劇烈的活動,而且你現在的膝關節能夠支持你的正常生活,你不需要吃任何葯,只需要靜養,靜養是最重要的,半月板損傷除了手術,就是靜養,其他所有的葯都是騙人的,因為我也經歷過。

4、外側半月板為什麼比內側半月板更容易損傷

?

5、半月板是怎麼的情況

沒什麼的,可以治的,把它切掉。關節鏡做,有點貴。同事剛做,花了兩萬

6、半月板變性是個什麼概念?

本人為蛙泳動作不正確:踝關節外旋蹬水,造成的半月板變性之前系08.12-10.11退役士兵,左膝有直接磕地的外傷史和長期運動可能造成的關節磨損,但磕地那時MRI半月板沒問題,僅積水骨髓水腫游泳也是因為膝關節一直不好,指望靠游泳來改善表現:左膝關節下端股骨、上端脛、腓骨骨質結構未見異常信號。關節腔內見積液,前後交叉韌帶未見腫脹及異常信號。外側半月板前角內可見點狀高信號。余內外側半月板形態、信號未見異常。診斷:左膝關節積液。左膝外側半月板前角變性曾有運動傷科專家建議保守治療半年後再復檢。現有吃鹽酸氨基葡萄糖日前自己能上下樓梯,能蹲下,但會感到異常感而且稍點難受,不過不痛。平時走路感覺膝蓋里腫脹感,而且總感覺往一邊偏。左腿沒力,走路打飄,有彈響但從未交鎖。爬樓梯會一直被絆,只能小心的扶著扶手過去快兩個半月了。情況和傷時比起來基本沒有改觀。還輕微有嚴重

7、半月板如何劃分為紅區和白區

根據是否含有血運、損傷後是否有修復再生能力來劃分為紅區和白區。

半月板紅區,半月板的血液供應來自於膝內、外動脈的分支,該分支在關節囊內形成血管網。這些來自關節囊和滑膜的動脈網僅提供半月板周緣10%~30%纖維的血運,這一部分在關節鏡下稱為紅區,損傷後經過修補可以癒合。

半月板白區,中央部沒有血運,靠關節液的滲透來營養,因而損傷後缺乏修復再生能力。



(7)半月板形態外o擴展資料

內側半月板與內側副韌帶相連,兩端間距較大,呈「C」形,前角附著在脛骨髁前內側,居前交叉韌帶起點和外側半月板前角之前;後角附著於髁間後區,位於外側半月板後角及後交叉韌帶附著點之間。邊緣與關節囊及內側關節囊韌帶相連。

大多數人的內側半月板的形態前窄後寬,邊緣肥厚,越接近中央越薄,尤以前部顯著。也有某些人的半月板前、後部的寬度幾乎相同。

在不負重時,脛骨與股骨不接觸,全由半月板襯墊兩者之間。在負重時,有約70%的負重區域在半月板上,這就大大降低了脛骨平台上的應力,從而保護了軟骨。如果將半月板切除,則脛骨平台上的峰壓力可上升兩倍,並將引起軟骨退變。

在負重時,半月板接受軸向應力,由於半月板前、後角脛骨韌帶限制了半月板向側方膨出,就使軸向應力轉化為其內部的箍應力,如果這兩個韌帶斷裂,則其負重能力完全喪失。將半月板前、後角脛骨韌帶切斷引起的軟骨退變與半月板全切除引起的軟骨退變類似。可以推斷在半月板橫裂時,半月板的承重功能完全喪失。

半月板切除的大小與脛骨平台上的峰應力呈正比,與脛骨平台的退變呈正比。這就要求我們在半月板部分切除時要盡量少切。

8、半月板內外側各一個,有什麼功能?

彎月面曾經被認為是一種可選的結構。事實上,半月板是膝關節極其重要的結構,具有重要的功能。首先,半月板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和匹配性,承受股骨和脛骨之間的基本載荷,分散應力。其次,彎月面還具有緩沖沖擊的功能,類似於汽車的減震裝置。由於半月板的存在,膝關節滿足了人體各種活動的需要。




  半月板不容易受傷。急性膝關節損傷引起的半月板損傷通常發生在彎曲膝蓋時的扭轉運動中。因此,足球、籃球等運動很常見,外側半月板損傷也很常見。膝關節半屈曲時,半月板向後移動,股骨髁曲率較大的後部與半月板肥大的外緣接觸。如果此時膝蓋急劇伸展,例如踢球,如果半月板不能屈服,可能會發生擠壓和破裂。膝韌帶損傷,例如前交叉韌帶等,可以與那些具有更大損傷和暴力的損傷同時發生。


  如果前交叉韌帶和其他膝關節韌帶損傷得不到及時治療,膝關節將處於不穩定狀態。膝關節反復脫位甚至扭轉容易導致繼發性半月板損傷,尤其是內側半月板後角損傷。因此,中青年前交叉韌帶損傷如果太晚或不願意接受手術,不應進行劇烈運動。



此外,膝關節發育異常如膝內翻和膝內翻(通常稱為「O型腿」和「X型腿」)等。半月板的某些部分長時間承受較大的應力,容易退化和撕裂。

 

9、半月板和外側關節囊沒有直接相連,活動度較大,半月板損傷有什麼臨床表現?

半月板損傷一般是表現成膝關節的腫脹疼痛這種症狀!下面具體來了解一下吧!

半月板是嵌在股骨髁和膝關節脛骨平台之間的一片纖維軟骨。一個在內側,一個在外側。內側半月板呈「C」形,與內側關節囊緊密相連。外側半月板呈「0」形,不直接與外側關節囊相連,具有相對較大的活動性。

首先,半月板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和匹配性,並承受股骨和脛骨之間的基本負荷。

其次,它還具有減震功能,類似於汽車的減震裝置。

半月板損傷的發生率?

半月板損傷並不多見,通常是交叉韌帶斷裂的合並損傷或老年膝關節退行性關節炎的病理改變之一。

半月板在什麼情況下容易受損?

膝關節扭轉經常發生在屈曲位置,所以足球、籃球等運動很受歡迎。此外,它也可能發生在特殊職業中,如舉重運動員的長期重復負重下蹲等。

半月板損傷有什麼臨床表現?

 急性期的主要特徵是膝關節腫脹疼痛和運動受限。急性期後,腫脹和積液可自行消退,但活動時關節仍有疼痛,膝關節在屈曲和伸展時有彈性聲音,有些患者有「鎖定」現象(患者在活動時經常感到「咔噠」聲)。受傷的膝蓋立刻感覺到有什麼東西卡住了,不能動。它被稱為「鎖定」,非常痛苦。慢慢恢復後,我無意中聽到「咔噠」一聲。膝關節立即恢復伸展和彎曲,這被稱為「解鎖」,疼痛也減輕了。蹲著、站著、跑著和跳著的時候疼痛更加明顯。在嚴重的情況下,膝關節可能跛行或患有屈曲和伸展功能障礙,以及股四頭肌萎縮。

以上就是關於我們的膝關節疼痛的一些表現,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與半月板形態外o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