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診斷意見: 左膝關節: 1、內側半月板體部損傷(3級)多考慮;外側半月板損傷(1-
內側半月板損傷需要關節鏡修復,交叉韌帶 損傷修復與否視情況而定。
2、膝蓋半月板損傷算得上傷殘級別嗎?如果做傷殘級別鑒定是在那個部門鑒定,費用是多少?
膝蓋半月板損傷達到工傷十級傷殘標准,向當地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
膝蓋半月板損傷符合《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5.10十級」「11)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交叉韌帶損傷未做手術者」規定,應當評定為十級傷殘。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勞動能力鑒定由工傷職工或者用人單位向當地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領取申請表並填寫,連同並工傷認定書、身份證、社保卡、病歷資料一並提交。
3、半月板體部撕裂有什麼治療方法
半月板體部撕裂,根據其撕裂的程度和自身的感覺和症狀可以採取保守治療或者手術治療。1.如果您經過保守治療後沒有太多膝關節不適,也不影響自己的生活,那說明可能撕裂的不嚴重,那就可以不處理了。2.如果經過保守治療後症狀不見好轉,而且影響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那就需要去醫院經過專科醫生的物理檢查結合MRI的結果,確定診斷,然後可以進行關節鏡探查,發現撕裂進行相應的縫合或者切除。
4、半月板如何劃分為紅區和白區
根據是否含有血運、損傷後是否有修復再生能力來劃分為紅區和白區。
半月板紅區,半月板的血液供應來自於膝內、外動脈的分支,該分支在關節囊內形成血管網。這些來自關節囊和滑膜的動脈網僅提供半月板周緣10%~30%纖維的血運,這一部分在關節鏡下稱為紅區,損傷後經過修補可以癒合。
半月板白區,中央部沒有血運,靠關節液的滲透來營養,因而損傷後缺乏修復再生能力。
(4)半月板檢查分幾部擴展資料
內側半月板與內側副韌帶相連,兩端間距較大,呈「C」形,前角附著在脛骨髁前內側,居前交叉韌帶起點和外側半月板前角之前;後角附著於髁間後區,位於外側半月板後角及後交叉韌帶附著點之間。邊緣與關節囊及內側關節囊韌帶相連。
大多數人的內側半月板的形態前窄後寬,邊緣肥厚,越接近中央越薄,尤以前部顯著。也有某些人的半月板前、後部的寬度幾乎相同。
在不負重時,脛骨與股骨不接觸,全由半月板襯墊兩者之間。在負重時,有約70%的負重區域在半月板上,這就大大降低了脛骨平台上的應力,從而保護了軟骨。如果將半月板切除,則脛骨平台上的峰壓力可上升兩倍,並將引起軟骨退變。
在負重時,半月板接受軸向應力,由於半月板前、後角脛骨韌帶限制了半月板向側方膨出,就使軸向應力轉化為其內部的箍應力,如果這兩個韌帶斷裂,則其負重能力完全喪失。將半月板前、後角脛骨韌帶切斷引起的軟骨退變與半月板全切除引起的軟骨退變類似。可以推斷在半月板橫裂時,半月板的承重功能完全喪失。
半月板切除的大小與脛骨平台上的峰應力呈正比,與脛骨平台的退變呈正比。這就要求我們在半月板部分切除時要盡量少切。
5、半月板三級
外側半月板體部及後角損傷三級----即外側半月板體部及後角三級損傷,三級損傷是較重的損傷,可見於年紀大的人膝關節半月板軟骨纖維變性而形成的損傷,屬於膝關節退行性改變,俗話「老化了」。
若是有膝關節在旋轉屈曲狀態下的受傷史(損傷後立即會出現劇痛,活動障礙)那半月板三級損傷就是半月板撕裂了。
6、診斷意見: 左膝關節: 1、內側半月板體部損傷(3級)多考慮;外側半月板損傷(1
首先,內側半月板三級,已經要考慮關節鏡手術的可能了,然後外側半月板損傷,說明你膝關節受傷多次不然不會內外側都損傷
然後,前交叉 外副 髕韌帶都有損傷尤其前叉損傷較重,屬於聯合傷,不知道你門診大夫給你做查體了沒?這樣能更加確定前叉和內副的損傷程度,你這傷的挺多,估計軟骨也傷的多,慎重建議你去好點的醫院看看,最好要有運動醫學科的,而不是簡簡單單的骨科,因為你這傷的地方有點多。最後,關於積液,自行吸收就好,適當的修養加以冰敷
7、半月板體部撕裂
肌肉萎縮因受傷腿缺乏運動所致,自己躺床上:傷腿伸直,上下做運動;立正、雙腳跟離地,反復N次,堅持一段時間即可改善。腿(膝蓋)部力量恢復後,膝蓋力量會同時一定程度的恢復。
運動的有點早:需至少半年後才可逐步適應、增加運動量。多休息,不負重,少坐,盡量不勞累即可。
8、膝蓋半月板損傷算得上傷殘級別嗎?如果做傷殘級別鑒定是在那個部門鑒定,費用是多少?
我今年57歲,雙膝半月板損傷己7年了,拄著拐杖勉強自理,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能申請傷殘嗎?
9、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應該做哪些檢查?
本病的檢查方法較多,現介紹如下: 1.壓痛部位: 壓痛的部位一般即為病變的部位,對半月板損傷的診斷及確定其損傷部位均有重要意義。檢查時將膝置於半屈曲位,在膝關節內側和外側間隙,沿脛骨髁的上緣(即半月板的邊緣部),用拇指由前往後逐點按壓,在半月板損傷處有固定壓痛。如在按壓的同時,將膝被動屈伸或內外旋轉小腿,疼痛更為顯著,有時還可觸及到異常活動的半月板。 2.麥氏(McMurray)試驗(迴旋擠壓試驗) : 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將髖與膝盡量屈曲,然後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內旋、或內收、內旋、或內收、外旋,逐漸伸直。出現疼痛或響聲即為陽性,根據疼痛和響聲部位確定損傷的部位。 3.強力過伸或過屈試驗: 將膝關節強力被動過伸或過屈,如半月板前部損傷,過伸可引起疼痛;如半月板後部損傷,過屈可引起疼痛。 4.側壓試驗: 膝伸直位,強力被動內收或外展膝部,如有半月板損傷,患側關節間隙處因受擠壓引起疼痛。 5.單腿下蹲試驗: 用單腿持重從站立位逐漸下蹲,再從下蹲位站起,健側正常,患側下蹲或站起到一定位置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可引起關節間隙處疼痛,甚至不能下蹲或站起。 6.重力試驗: 病人取側卧位,抬起下肢作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患側關節間隙向下時,因損傷的半月板受擠壓而引起疼痛;反之,患側關節間隙向上時,則無疼痛。 7.研磨試驗: 病人取俯卧位,膝關節屈曲,檢查者雙手握住踝部將小腿下壓同時作內外旋活動,損傷的半月板因受擠壓和研磨而引起疼痛;反之,如將小腿向上提再作內外旋活動,則無疼痛。 8.X線檢查: 拍照X線正側位片,雖不能顯示出半月板損傷情況,但可排除其他骨關節疾患。膝關節造影術對診斷意義不大,且可增加病人痛苦,不宜使用。 9.膝關節鏡檢查: 通過關節鏡可以直接觀察半月板損傷的部位、類型和關節內其他結構的情況,有助於疑難病例的診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其他相關疾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