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歲,半月板損傷,要不要做手術啊?風險大不大?
如果保守治療無效,半月板損傷時可以進行關節鏡手術治療,手術屬於微創,應該沒有什麼風險
南京軍區總醫院-骨科-郭亭副主任醫師
2、半月板損傷手術是否有後遺症
你好,你這是軟組織(半月板,韌帶)有損傷所引起,軟組織長時間得不到修復,就會出現腫,痛,積水,嚴重的積水會轉變為膿,只要用葯修復半月板和韌帶,這
些症狀就會消除,不需用手術.
建議中醫治療,中國中醫博大精深,可因地因醫師的不同,所以用的葯和葯方也就不同,有內服的,也有外敷的,在這里建議你選用對身體滑副作用的野生山林草葯
外敷修復半月板和韌帶,一般用葯15天左右就可見效,疼痛明顯減輕80%左右,半月板治療需要40天左右,韌帶治療需要30天左右就可痊癒.
在沒有治療前,多休息,少活動,更不能鍛煉彎曲受損的關節,以免加重半月板和韌帶的損傷.忌吃牛肉,雞肉,姜和燥熱食物.宜吃新鮮蔬菜水果
3、半月板損傷微創手術好還是大手術好
1.非手術治療 在半月板的周圍血供區(紅區)發生急性撕裂是非手術治療的指征。對於急性損傷同時伴有慢性或反復出現的症狀,以及既往有半月板損傷體征者,非手術治療往往無效。在血管供應區內一個小的無移位或不完全撕裂,在損傷初期適當處理是能夠癒合的;通過MRI或應用關節鏡觀察到血管區內小的、穩定的急性撕裂,石膏固定3~6周後,大多數在這個固定期內能夠癒合。慢性撕裂即使在血管區,不應用手術清創縫合也將不能癒合。非手術治療對於籃柄狀半月板撕裂引起的膝關節交鎖的患者是不適當的。因為這種撕裂是發生在半月板的無血管部位,將不可能癒合,必須手術治療。
但臨床上醫生多數無法對半月板是在紅區或白區的撕裂作出定位診斷,因此,即使是急性撕裂,保守治療是否能獲得癒合仍然是不可知的。但不應放棄癒合的機會。
非手術治療的措施包括長腿石膏固定4~8周,允許患者用拐杖帶石膏負重。在石膏固定中,進行股四頭肌的等長訓練,並在石膏去除後繼續膝關節康復訓練。假如非手術治療症狀復發,則說明半月板未獲得癒合。
非手術治療最重要的是治療過程中的康復訓練,避免膝關節肌群的萎縮。
鑒於半月板在膝關節中的重要功能和半月板切除後對關節退變進程的顯著影響,對半月板損傷的處理原則應該是盡可能地保留正常、穩定的半月板組織。因此針對半月板損傷的類型,採用個體化的手術方案包括半月板縫合、半月板部分切除、半月板次全切除和半月板全切除。此外,近年來,半月板移植術也已經在臨床開展並取得了短期隨訪的成功。
2.關節鏡下半月板手術 為了用盡可能小的創傷對半月板損傷進行有效的治療,關節鏡技術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關節鏡下可以完成半月板的所有術式。
3.半月板切除術。
注意事項:正常半月板是膝關節重要的結構,雖然患者切除了半月板仍然可以正常活動,但常發生關節內晚期退行性改變。另外,半月板的許多其他作用的喪失可影響到膝關節長期的功能。因此,半月板的切除手術方案的確定應該是慎重的。
4、半月板損傷若不做手術會有後遺症嗎
樓上的回答有些錯誤的地方,我稍微指正一下。
半月板是膝關節內的半月型的軟骨,主要作用是緩沖大腿上的股骨與小腿上的脛骨之間的壓力,防止兩塊骨頭的磨損。本月半上是沒有神經的,因此本身不會有疼痛的感覺,但是破損的半月板牽拉關節囊會出現疼痛。半月板上是有血管的,並且根據血管的多少將半月板分為三個區,沒有血管的區叫白白區,血管最豐富的區叫紅紅區,中間過度的區域叫紅白區。而根據破損的程度還可以分為三級。全層從上面到下面的撕裂是三級,只有一面撕裂是二級,若撕裂僅在內部,沒有累及任何一面就是一級。
一級的損傷基本上不需要處理,而兩級或者三級的損傷,尤其是在紅白區或者紅紅區的損傷,是建議手術治療的,因為效果很好。如果沒有治療的話破損的半月板在關節裡面會磨損關節軟骨,加速關節的老化。
因為你爸爸的片子我沒有看到,所以不能說嚴重程度如何,但是看他的表現應該是比較輕的,可以暫時不手術,建議多休息,三個月後可以再去拍一個磁共振復查一下。
此外,不需要擔心你所謂的病變。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半月板的損傷會引起骨頭的癌變。
5、半月板損傷做手術有什麼風險?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進行手術治療的話,絕大部分是要採用膝關節鏡下的手術。也就是說通過膝關節表面2到3個1cm左右的創口,經過關節鏡的設備,進入關節腔內操作的手術。
有一個攝像頭可以進入關節腔內,通過直視下看到損傷的部位,從而對半月板進行成形部分切除或者是縫合手術。這類手術屬於微創手術。所以說創傷比較小,恢復也比較快。相對來講安全性也比較高。
不過所有的手術都是雙刃劍,有利就有弊,任何的風險都是存在的。
6、我這半月板損傷可以不做手術嗎?
積極治療的話,,,做關節鏡,修整半月板,探查交叉韌帶,有問題一並處理了。
不願意的話就先打石膏1個月,復查時候根據恢復情況再看了。
7、半月板手術風險知多少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關於「關節鏡」的問題。 關節鏡技術19世紀初源於日本,19世紀80年代後在美國取得長足發展。主要用於治療膝關節內的各種運動損傷,如半月板損傷,前交*韌帶斷裂,骨性關節炎早期,均可採用關節鏡治療。 關節鏡手術一般做3--4個5毫米的小孔,放入比筷子頭細的鏡子,通過它檢查關節,然後再放入同樣粗細的手術器械,解除病變。與傳統手術相比,該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國際上優秀運動員的膝關節傷病,一般都是通過關節鏡治療的,全美每年膝關鏡手術200--300萬例,中國每年12萬例。 自從關節鏡應用於臨床以來,在關節外科領域內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在關節鏡直視下的直接觀察和手術操作,不僅使診斷的方法改善,准確率提高,同時,由於是鏡下微創手術,手術效果更好,並發症和後遺症也比較少。目前,關節鏡術的應用范圍已由原來的膝關節迅速擴大至肩、肘、腕、髖、踝等關節,成為關節外科工作中的重要檢查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關節鏡手術有什麼特點 關節鏡由於可看到關節內幾乎所有的部位,因此比切開關節看的更全面;由於圖像經過放大,比切開關節看的更准確;由於切口很小,創傷小,疤痕少,康復快,並發症少,有些情況下麻醉過後,即可下地活動,對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大有好處。對關節疑難病症的確診,對困擾患者多年的傷痛,往往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概括的講,是一邊檢查,一邊手術,檢查、治療同時進行。 關節鏡手術主要的好處是開刀傷口小,對周圍正常組織的破壞小,並可以縮短病人住院及恢復的時間。 2)適合關節鏡手術的傷病 以膝關節為例,絕大多數膝關節的傷病都適合關節鏡手術,像不明原因的關節腫脹,各種滑膜炎,輕、中度的創傷性骨關節炎,或老年性退變性骨關節炎,關節內游離體,半月板損傷,交*韌帶損傷,急性關節扭傷,髕骨半脫位等。關節內感染也可以通過關節鏡檢查沖洗。 …… 6)關節鏡手術及其護理指導 1. 術前准備 ① 心理護理 向患者解釋手術的目的,術後有一段時間不能行走,以後需通過功能鍛煉後恢復。 ② 按硬膜外麻醉術前常規護理。 ③ 備齊各項常規檢查報告,如血常規、尿常規、出凝血時間測定、肝腎功能、心電圖、患肢的X線片。 ④ 手術野皮膚准備患側肢體切口的上、下20厘米處。 ⑤ 手術前1天,做血型測定、備血,完成常規葯物的皮膚敏感試驗,全身清潔。手術前晚10時後禁食,12時後禁水。 ⑥ 手術晨按醫囑給術前用葯。 2. 術後護理 ① 腰麻後常規護理。 ② 卧位術後6小時平卧位,頭側向一側。 ③ 定期觀察並記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④ 抬高患肢一般用枕頭或軟墊,使患肢抬高約20厘米,保持膝關節接近伸直位,減輕腫脹。 ⑤ 注意觀察切口出血情況,一般切口採用加壓包紮的方法。如果切口滲血較多,應及時更換敷料,並保持床單位的清潔。 ⑥ 觀察足趾的末梢循環,溫度、膚色和運動,以防止由於包干政緊而引起血液循環障礙。 ⑦ 功能鍛煉,術後第1天可開始練習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通過肌肉的收縮和舒張,促進血液迴流,減輕腫脹,為抬腿運動做好准備。術後第2天開始作抬腿運動。 ⑧ 如果關節腔內積液消退,可作膝關節伸屈練習,過早會加重關節⑨ 應早期下地活動,但不可過早負重。 3. 健康指導 ① 膝關節保暖,夜間抬高下肢。 ② 按照要求進行下肢的功能鍛煉,直至關節的疼痛消失、下肢行走如常為止。 ③ 定期隨訪。 腔內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