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被忽悠的保健品

被忽悠的保健品

发布时间:2020-07-17 18:29:20

1、我在美容院被忽悠买了保健品怎么办

如果很是觉得上当,心里不痛快,而且有精力和时间,不妨去折凳折凳,找消协也好,打官司也好,涂个心顺,就是找心里平衡。但是,如果没有精力和时间段话,那还是算了吧,东西已经买了,吃了恐怕也没有坏处,毕竟是打着保健品的旗号;心里不痛快没关系,你就当那些钱是给那些忽悠人、害人的大师买纸钱烧了,给心灵找个平衡。但是一定要吸取教训,再见到类似的所谓“讲座”“义诊”警惕性高一些,躲得远一些。

2、被忽悠买的保健品能要求退款吗

吃完了才发现,估计挺悬的,你可以打315咨询一下。其实药店卖假货的处罚力度是蛮大的,所以你去闹一闹应该问题不大,但是仅供参考。

3、家里老人有被忽悠着买过所谓的“保健品”吗

对,天天去开会,卖的五蛇金龟酒

4、我爸被忽悠买了完美保健品 保健品到底能不能治病?

亲:保健品的定义是指对疾病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的物品!而药品是指治疗疾病的药物!药品才是治疗疾病的根本!保健品也许有作用,但不可以当成药品来使用!

5、我母亲被传销人员忽悠,买了几万块的保健品,到网上一查都是不合格的东西,劝都劝不住,请大家帮忙怎样

很简单,百其实老年人经常买药和保健品的心理,是缺乏家里人的关注度,常年单独,心理的问题导致知以为身体里不舒服,而且大多数道保健品都是推销上门的,一般推销员很能说,老人家有人陪说话,一高兴,理性版的判断便会减少,保健品权就会买到不少。

6、为什么年轻人普遍认为保健品都是骗人的?

我想先说一个30年前的故事。1988年的一天,一位43岁的浙江校办厂经理正在推销课外辅导资料时,偶然得知一名浙江大学教授有个包含枸杞、山楂、桂圆的配方,声称对小孩营养消化有好处。机敏的他立刻扔下手中的教辅材料,亲自登门拜访并得到了配方,最终调配成一款儿童营养液。

随后,这款口服液被命名为“娃哈哈儿童营养液”,这位脑筋灵活的经理还为此发明了一句广告词——“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3年便销售过亿元。

这位经理就是现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娃哈哈的第一桶金,就是源于保健品。

或许这个故事放在今天像是天方夜谭,但在气功横行的90年代,人们对保健品的狂热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1994年,国家统计局曾对35个大中城市进行调查,30%以上的家庭会买保健食品馈赠亲友,而在北上广等十大城市,10岁以上的少年服用各种营养口服液的比例更是高达83%。

相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朋友,一定对口服液的三大巨头——生命一号、太阳神、红桃K记忆犹新。尤其是生命一号,我现在还记得它魔性的广告词:“生命一号,补充大脑营养,提高记忆力!”“喝生命一号,考出好成绩!”

当年天真的我也抱着喝完数学题全会做的心态尝试过几瓶,就记得味道说甜不甜,说酸不酸,三分像药,七分倒像饮料。至于疗效,智商没上去,体重却上去了。

事实上,这些所谓能够提升记忆力,进而提升考试成绩的保健品,主要成分都是氨基酸、牛磺酸、脑磷脂。看到这还算正常,起码都是对大脑有益的药物。可是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大枣、枸杞、陈皮等中年人的标配。虽然这些在中医里也有安神补脑的功效,但如此土洋结合,实在不伦不类。此外,在一瓶小小的口服液中,这些药物的比例更是一个疑问。

既然中西结合行不通,有人就打起了神奇中医的主意。中华鳖精就号称是从中华鳖里提取了大量营养物质,配合传统中草药,能够益智健脑。

作为当时中国体坛的大红人,马俊仁说自己弟子常喝中华鳖精,更是让许多人深信它的保健价值。

曾经有一位怪叔叔来我家作客,手上拿的就是两盒中华鳖精,还口口声声说他家孩子就是喝了这个,语文也会了,英语也行了,一口气做10道奥数题都不费劲了。

结果所谓的中华鳖精,后来被曝光不过就是糖水,整个工厂甚至连一只“鳖”都没有,只有一只供观赏的鳖。

老人或许对这些“保健品”的真相知之甚少,不过年轻人却是在各种渠道接受到的信息中对国产保健品逐渐丧失信心。再加上现在可选择的进口产品数不胜数,广告也做的更到位,年轻人自然就更对国产保健品嗤之以鼻。

而这些保健品之所以能霸占我们的童年,甚至在今天经过变形,继续欺骗着我们的父母,一方面是依靠“谎言重复一千遍就能变成真理”的逻辑,重复播放恶俗但有效的广告;另一招则可称为“因为所以就这么办”,在两个或三个事物之间建构似是而非的强关联,而事实上它们之间并无关联或只是弱关联。

7、老人被忽悠买保健品是否属于消费欺诈?

属于。

根据《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中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违者,工商部门将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

这是商家不断通过“洗脑式”宣传,向老年消费者推销保健品等各种商品,误导老人一步步掉入消费陷阱。

当前老年人消费有两大特点:老年人已经成为养生、保健品以及理疗仪、按摩器等保健器械的主要消费群体;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有能力有需求,但同时也面临着鉴别能力有限,容易上当受骗。

(7)被忽悠的保健品扩展资料

注意

1、警惕以“免费”为噱头的推销陷阱。

一些经营者现场推销商品,夸大宣传功效,谎称能治疾病,哄抬商品价格,高价出售,使不少老年消费者因此蒙受了经济损失。老年人应提防消费欺诈和虚假宣传。

2、正确认识和理性选购保健食品,切勿以保健品替代药品进行疾病治疗。

消费者在购买时要看清保健食品的特定标识,如“卫食健字号”或“国食健字号”的批准文号和标有“保健食品”的字样。

3、坚持品质消费,按需消费。

消费者在选购养生保健品、保健器械等此类产品时,要到证照齐全、信誉度好的商场、超市、连锁店或网店选购。根据自己或家人的身体体质状况,按实际需要选购最适合的产品。

与被忽悠的保健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