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有一个企业为灾区人民捐去了克制皮肤溃烂瘙痒的保健品,请问这个保健品是什么?
et
2、舟曲中藏医药研究院怎么样?
舟曲中藏医药研究院是2016-04-19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注册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丁字河口工业园区。
舟曲中藏医药研究院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23023MA73RPN478,企业法人袁果,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舟曲中藏医药研究院的经营范围是:药品研究、保健品研究;药品、保健品、食品生产与销售、生物制品、蜂产品、乳制品、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批发、零售;发展康复养生保健市场联盟店;药浴保健、外用药保健品提取物生产与销售,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技能(上岗)培训;发展临床医疗机构;制剂(制剂室)企业;中藏药材种植联盟企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舟曲中藏医药研究院更多信息和资讯。
3、舟曲县碧丰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舟曲县碧丰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2018-04-24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峰迭新区43号楼一层43-3-2号。
舟曲县碧丰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23023MA74FP7J3A,企业法人闵龙,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舟曲县碧丰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计算机咨询服务、APP商城开发运营;电子商务;日用百货、土特产、农副产品、服装服饰、工艺品、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保健食品、办公用品零售;公路、桥梁、市政、通讯、亮化工程建设;园林绿化;货物托运;仓储;人才中介(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舟曲县碧丰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4、十一五取得的成绩及基本经验是什么?谢谢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五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注重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十一五”前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近两年,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沉着应对,科学决策,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采取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投资占43.7%,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15.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3.6%,灾后恢复重建占14.8%。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国内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弥补外需缺口,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既战胜了特殊困难、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去年达到1226亿元。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了25%到40%。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54641万吨,连续7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农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完成7356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解决2.15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三)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工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总体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技术创新工程,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技术,一大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提高2.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五年建成铁路新线1.6万公里,新增公路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万公里,新建、改扩建机场33个,新建和加固堤防1.7万公里。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9601万千瓦、核电384万千瓦。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工业“三废”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五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颁布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推出促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新疆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举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经济增速等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自主创新和竞争力逐步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趋于缩小,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在活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初步建立。增值税转型全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顺利推进,资源税改革启动试点,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完成,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推进;平稳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创业板、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顺利推出,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深入推进保险业改革开放;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断扩大。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邮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制定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民间投资的一系列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9%,结构不断优化。贸易顺差连续两年下降,2010年比上年减少6.4%。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200亿美元,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3352亿美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和区域合作机制建设,多边、双边经贸合作继续深化。对外援助规模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增加了就业,吸收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五)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年均增长1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4%的县。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惠及12.67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7810亿元,比五年前增加5800多亿元。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使1100万户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我们要持之以恒,努力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共资助学生2130万名,还为1200多万名义务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央财政科技投入6197亿元,年均增长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改造和新建2.3万所乡镇卫生院、1500所县医院、500所县中医院和1000所县妇幼保健院,建立了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口规划目标顺利实现。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明显加快,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繁荣进步。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全民健身活动蔚然成风。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五五”普法顺利完成。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汶川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玉树强烈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经过灾难的洗礼,中国人民更加成熟、自信、坚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不可战胜。
五年来,我们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完成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务公开,加强行政问责,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政府自身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过去五年,我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满意!
回顾“十一五”时期的政府工作,我们加深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我们战胜各种严峻挑战,靠的是发展;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仍然要靠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必须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健全的市场机制,有效的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作用多一些还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须相机抉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纠正市场扭曲,弥补市场失灵,防止经济出现大的起落,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经济的内在活力,同时,科学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必须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互动和依存不断增强。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稳妥应对风险挑战,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关系,真正做到内外兼顾、均衡发展。
四是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改革创新,从根本上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宁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5、舟曲县博峪中藏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舟曲县博峪中藏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是2002-10-28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舟曲县博峪第二坎。
舟曲县博峪中藏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23023660007080Y,企业法人尤平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舟曲县博峪中藏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中药饮片生产、加工、销售;中成药、原料药、生物制品、中药材净含量提取;医用营养品、保健食品研发销售;农副产品收购、包装、销售;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销售;药物饮料、药酒生产;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天然特色补品山野菜加工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甘肃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209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38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舟曲县博峪中藏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舟曲县博峪中藏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6、舟曲县博峪民俗风情文化产业园御景生态园怎么样?
舟曲县博峪民俗风情文化产业园御景生态园是2014-03-13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注册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注册地址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峰迭新区林草坝。
舟曲县博峪民俗风情文化产业园御景生态园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23023095392384N,企业法人韩舟学,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舟曲县博峪民俗风情文化产业园御景生态园的经营范围是:藏羌文化传播、展示、藏羌餐开发;民族特色工艺礼品、产品加工;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制作、展示、销售;酒店服务;演艺传播;书画制作及展示;餐饮;会议接待;旅游;宴会接待;KTV娱乐;茶艺棋牌;美容美发;游泳;保健按摩;住宿停车;洗车服务;预包装食品销售(以上经营项目涉及依法行政许可的凭许可证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舟曲县博峪民俗风情文化产业园御景生态园更多信息和资讯。
7、舟曲的感人故事
那一夜,电闪雷鸣笼罩下的舟曲县城,正在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深深伤害着。
那一刻,王伟正带领5名战士在舟曲县看守所紧急转移犯罪嫌疑人。
电话,是王伟的妻子张蓉打来的。
在那样一个漆黑而又危机四伏的夜晚,一个女人、一个妻子,首先想到的总会是自己的男人。
可惜,在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没之前,妻子在无边黑暗中打给王伟的最后电话,他却没有接到!
从此以后,这个电话,王伟再也无法拨通!
妻子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
灾难已有征兆。
8月7日23时20分,正在和张蓉通话的王伟突然听到天空中发出“好像钢筋在水泥路上摩擦”般的刺耳声。
“张蓉,下这么大雨,闪电打雷,你害怕不?”觉得不对头的他赶紧问。
“有点害怕……”
“别怕!”听着外面水声越来越大,王伟催张蓉,“你赶紧穿上衣服跑……”
除了这几句简单的对话外,王伟已经记不清楚当时自己还说了些什么,但意识到情况危险的他匆匆挂断电话后,立即向中队领导汇报,紧接着吹响紧急集合哨,集合兵力,清点人数,要求每人带上雨衣和应急照明,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关键时刻,在中队工作2年多的王伟,对舟曲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比较熟悉。
短短20分钟后,山洪在县城迅速蔓延。按照预案,王伟带上应急兵力立即登上监墙,警戒并转移犯罪嫌疑人!
洪流紧贴着监墙呼啸而过。与看守所仅隔一个山包的三眼村随之传来的坏消息,让来不及喘口气的王伟的心,一下子又提到嗓子眼上:三眼村发生特大泥石流,大面积房屋被夷为平地。
舟曲县看守所位于县城的罗家峪,而张蓉和她的父母、妹妹住在三眼村附近的923林场职工家属院。
王伟赶紧掏出手机:一个未接电话,妻子打来的!
王伟赶紧回过去:无法接通!
再打,还是不通!
“狠心”男人没去找过妻子
天刚蒙蒙亮,在看守所忙了一夜的王伟,又蹚着齐胸深的洪水,带领战士边探路,边救人。
洪水遍地的舟曲,已经没有路可言。每往前走几步,都会有极度惊恐的老百姓扑上来,紧紧抱住官兵,哭着请求去救自己的家人。
需要被救的人太多了!早已成了泥人的王伟,恨不得再多长几条胳膊!
那天早上,王伟带领官兵先后救出23名幸存群众。
穿城而过的白龙江被泥石流堵塞成堰塞湖,进出舟曲的道路完全中断。
灾情紧急。正在中队检查工作的支队政委命令王伟带5名战士,从舟曲县城四周的大山上尽快开辟一条小路,引导前来救援的部队官兵。
在舟曲两年多,王伟还从没爬过这些看似近在眼前的高山,一路问,一路摸,当天下午,他们终于找出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
来来回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泥水夹着石子,王伟的脚上磨满了血泡。
随后,一支支救援部队,开进舟曲。
这两天,王伟带领战士一直在三眼村泥石流废墟上挖掘被掩埋人员。400米之外,就是妻子张蓉的家,那里至今仍泡在泥水之中,居民几无幸存。
这两天,这个“狠心”的男人甚至没有去找过妻子:在8日那天凌晨,在那样的情景下,在电话一直不通的时候,王伟也许就已知道,妻子没希望了!
尽管,他心里怎么也不肯承认这个无奈而残酷的现实。
大雨中,不停地拨那永远无法通的电话
8月8日,这个许多人再也熟悉不过的日子,在王伟夫妻此前的故事里,本应是一个美好的记忆:2年前的这一天,舟曲群众到武警中队慰问官兵,性格开朗的张蓉和王伟坐在一起聊天,初次相识,一见钟情。
可是,这无情的灾难……
这些天,王伟会经常回忆起从前,回忆妻子打给他的最后一个电话,那个成为他内心永远遗憾的未接电话。
张蓉比王伟小2岁,在舟曲经营一家化妆品店。2010年1月6日,两人走进婚姻殿堂。一个多月前,他们有了自己爱情的结晶。
王伟现在最害怕晚上。眼睛一闭上,仿佛就能看到妻子向他伸着手,叫着自己的名字……
王伟说,不知道这几天自己是怎么撑过来的,“好多人一见我就问,媳妇呢?那种感觉,绞心!”
王伟现在最大的希望是,等救灾结束后,找到妻子一家人的照片,把她们安放在一个洪水永远淹不到的地方。以后每年的8月8日,他都会在那个地方,给她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8月11日夜,隆隆的雷声和长长的闪电响彻灾后舟曲的夜空。
滂沱大雨中,在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王伟又一次拿起手机,不停地拨打着那个永远无法拨通的电话……
8、谁知道舟曲县的特产有什么啊?
丹曲特产
沙棘,舟曲俗称"反尖刺",主要分布在巴藏、曲瓦、立节、武坪等14个乡的山地,结果总面积约在6000亩左右,总盖度30%-60%,年产百吨左右。
沙棘
柿子,生长在白龙江沿岸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川坝地区,有圆形、四棱形、饼形、牛心形、尖尖形多种,以圆形居多。色鲜味甘,营养丰富,价值仅次于桔、柑。主要分布在城关、江盘、憨班、大川、南峪等乡。
纹党,产于铁坝、博峪等乡,生长在海拔2000-2600米之间的高山林缘、灌丛稀疏的深沟地带,有晶党、散党、防党之称,有野生和家种之别,其根体硕大,肉质饱满,味甘性平,具有补脾、益气、生津之功能,是舟曲经营的大宗药材之一,远销四川、广州、天津、上海等地,同时也出口创外汇。
羊肚菌,别名狼肚采,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湿润地带,特别适应在针阔叶林区的草甸、山谷冲积扇、林间空旷地、森林采伐滑道边生长。羊肚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21]
舟曲小吃,主食为蒸、烙、煮、炸、炒,蒸食类主要有蒸馍、馒头、花卷、包子、发糕等多种形式。
烙(烤)类烙饼用白面、黑面、玉米面烙者较普遍。用发酵后的面烙制的称起面馍,花馍馍,似锅盔。将饼稍烙后在锅中不断折叠,形成皱纹称锅花馍。
煎饼,多用荞粉制做,将荞粉搅成稀糊状,浇于锅边一圈,使之往下流,再用铲背抹平,烙一两分钟即熟。吃法有两种,一是和饼子一样切成4块,卷菜后食用;另一种是将炒好的细条肉、菜与切成条的煎饼混合,谓之炒煎饼。韭饼:在两张皮面中夹韭菜馅,周边压合后烙,涂上菜油,稍烙即熟,吃时,调进辣椒、醋、软香可口。 烧馍馍。用烙、烤、烧三种方法,将饼稍烙变硬后在大火旁烤一车,然后埋入烫灰中烧熟,脆而可口。
疙瘩儿,用杂面擀的面条叫疙瘩儿,如荞面疙瘩儿、燕麦面疙瘩儿、麦豆面疙瘩儿面等。杂面面条,均添加炒过的酸菜,佐以腌韭咸菜或苦根咸菜食用。
水饺,(扁食)。有瘦猪肉馅、羊肉馅、牛肉馅等,馅内入调料、葱末。韭菜饺子较普遍,农历二、三月上市和九月将收市的韭菜做饺子,味美,俗云:“九月韭,香破口”。饺子形状有元宝式、半月式。有湿、有干两种吃法:加汤食用,作臊子,称水饺。现多将饺子盛盘中,用蘸池就酱、醋、油泼辣子和蒜末食用。
削筋,用荞面或玉米面和成较硬的面团,用刀削片入锅,叫荞面削筋。
麻食子,将和好的面揪成指头蛋大小面块,用拇指在案上或草帽上压搓成筒状,加酸菜或臊子食用。
鸡肠子,用荞面,青稞面做,揪小面块,用手在案上搓成圆条,细如鸡肠,捞出加蒜泥等调料食用。面片较普遍,有擀面片,扯面片
米饭,有三种做法:出米饭、蒸米饭,连锅米饭。连锅米饭也称塌锅米饭,将米倒在锅内炒好的菜上,加水煮沸,后抽火焖一阵,味较前两种更香。过去米饭多用糜子所碾黄米做。
撒食类稠饭、搅团、拌汤等。玉米面稠饭最普遍,一般在饭水中先放入洋芋丁或粟米,煮软后撒面入锅,边撒边搅动,食时调炒好的酸菜及咸菜食用。撒面前将酸菜调入饭水中煮沸,撒成的叫菜菜饭。
搅团,近似稠饭,不加米或洋芋,俗话说:“搅团要得好,三百六十搅”。用擀杖快搅,后用勺背用力往锅底研揉,使其柔韧。玉米面搅团既可盛入酸菜汤中,也可在稠饭上斟上有蒜泥、辣汁的醋蘸着吃。荞面搅团多蘸蒜吃。
面茶,即油茶,用大油或菜油将面粉炒熟,撒入冷水中撒匀、煮沸,多加葱末、鸡蛋,或加核桃仁、杏仁。一般还倒入清茶。
炸食类多用菜油(菜籽油、胡麻油等)炸做。分甜、咸、素三种。面中揉进大油、鸡蛋,加椒水。做甜味在面中加蜜、糖;咸味分下茶、盘馓、麻花(馓子)、油饼等。下茶宽一寸、长四、五寸,中间分为3股,绞成辫状。盘馓,将面搓成如筷子粗细的环形条,盘曲弯成马蹄状。
炒食类有炒米饭,炒馍馍,炒煎饼等。炒米饭用肉、鸡蛋或用油、葱。[22]
酸菜,日常饮食大多用酸菜做酸菜主要供冬春食用,多在农历十月用洋根煮做,将洋根礤成细条再加入切碎的“洋”根叶,淘净略煮,捞入大缸中或木筲中,菜上苫一层桑叶,压石。一般农户视家中人数多寡,做一、二缸或二、三缸,供一冬食用,是农家重要的副食。春秋菜多用甘蓝叶、萝卜叶和苦麻等野菜煮做。
咸菜,有粗细之分,细咸菜纯用韭菜制做。苦根咸菜,用野菜苦根儿腌制,味道芳香脆嫩。粗咸菜,主要用包心菜、甘蓝根、萝卜、胡萝卜、青辣椒切丝混合腌制。另有用白菜心加蒜瓣腌的蒜白菜。
泡菜,以甘蓝块、胡萝卜、包心菜、豆角、大蒜、蒜叶、黄瓜、莴笋等,用泡菜坛泡制。 肉食以猪肉为主,还有牛、羊、鸡、鱼等肉类。城乡年猪屠宰后,大肉剔骨卸成“连儿”,排骨剁为大块,用盐、花椒面擦抹,盛筐篮中,待七、八天脱水后挂于屋内,两、三月后收于缸中,即成腊肉,可久存味色具佳。漤臊子漤臊子约用一头猪肉的四分之一左右。肥肉先切成大块约煮半小时,俗称“紧肉”再切成肉丁,瘦肉生切成丁,将肥、瘦肉丁混合在锅中炒炼,加盐、调料,直至肉中水分炼尽,盛坛冷却储存,随时食用。[23]
烧酒(土酒),多用青稞、小麦、高梁等作原料,碾皮除壳煮软,加曲发酵后,搅拌凉冷后装入酒缸中封口,半年左右可蒸烧。
烧酒
黄酒类,按制做和饮用方式分为黄酒和罐罐儿酒(“车头酒”)。从缸中用淋子虹吸管淋出的叫黄酒,色金黄,一般红、白喜事用。另将酒粕盛于瓷罐加水煨于火旁,略煮插入竹筒吸饮,具有生津解乏,滋阴壮阳之功效,此为罐罐酒。用红谷与青稞酿制的黄酒叫“红谷酒”,可做药引或滋补酒,味甘甜。
甜酒,有干柿子酒、杷柿子酒两种。煮酒之法与烧酒、黄酒同,装缸时在酒醅中加入柿饼或粑柿子,饮用时加凉开水或凉水搅动,饮吃两便,多为盛夏解渴饮料。甜醅子亦为夏季饮料之一。农村中用过滤蜂蜜的淘蜡水,加酒曲发酵,酿成的酒叫蜂汤酒,也是饮料佳品。
罐罐儿茶,当地农民普遍有喝茶习惯,多喜饮罐罐儿茶,用装二、三两水的小陶罐,装满茯茶,加水煮,当地农民称“按茶”。农民劳动前,喝两三罐儿茶,可保
一天不渴不累,精神充沛,几乎和食物等同重要,一日不可缺少,俗云:“头盅土,二盅茶,三盅才是顶呱呱”。按茶,加少许食盐。
炝罐茶先在罐内加少许食用油,待油熟时加茶叶,葱段炼炒一阵,再加水煮沸,味美。
酥油茶,冬春之间,用煮沸之茶水(粗茶或茯茶),冲入酥油小碗,可多次冲饮。现平日以冲沏清茶待客。[24]
热豆腐,“点”豆腐不用石膏,而用天然硝水。豆腐箱内豆浆滚烫,卖豆腐的乘热用刀切块盛入碗内。豆腐雪白细嫩,香气四溢,浇上鲜红的辣子汤、色、香、味具美,令人一见即馋涎欲滴。辣子汁用菜油浇泼,加葱、豆豉及各色调料制成。时下,人们早点兴上街吃热豆腐。
洋芋搅团,砸洋芋搅团,先用光滑硕大的洋芋煮熟剥皮,盛在专用木槽中,用木榔头轻轻揉搓,待洋芋成团则用力夯砸,直至洋芋团变成一整块。洋芋搅团多配酸菜,苦根儿咸菜。酸菜用油加葱、辣子面儿和调料炒成,加水煮沸成为带浆水的菜汤。苦根咸菜切细加辣面用热熟油浇好。先在碗中盛小半碗带汤的酸菜。再将洋芋团夹成小块放入碗内食用,搅团柔软细腻,菜汤酸辣可口。
擀汤面疙瘩儿,擀汤面粉用荞麦加黄豆混合加工而成。食用,手工擀成,用刀切成细面条,佐以辣子酸菜浆水
9、舟曲泥石流中的感人又体现团结的事例
7日晚突如其来的一场泥石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上千人遇难,数百人失踪,近半楼房被淹。一夜之间,“藏乡江南”变成破碎之城。 大灾考验,舟曲告急。 冒着还在下的大雨,冒着随时还有的塌方和泥石流危险,跋涉160多公里山路的藏族党员抢险突击队来了;脚踩泥泞,曾赶赴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实行救援任务的汉、藏、回多民族突击队来了;青海、甘南僧人们的捐款、祈福来了…… 此刻,各民族群众心手相连,此刻,我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大灾面前,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感人乐章在不断奏响,“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内涵不断升华。 孤岛之上,民族亲情维系生的希望 舟曲全县总人口14万人,其中汉族人口9万人,藏族人口4万余人,还有少量的回族、撒拉族人口。 灾害发生当天,舟曲县八楞乡藏族党员兰卫国正在舟曲县城参加培训。23时许,兰卫国在返回龙珠招待所时,发现白龙江江水猛涨,已经淹没了广坝街道并向招待所方向涌来。 关键时刻,兰卫国没有掉头,而是冲进招待所叫醒老板和旅客。 倒灌进入城区的洪水涌入招待所,夺门而出不但不可能逃生,而且可能丧生。河水还在不断上涨,楼梯一阶阶被淹没。 “把斧子、锤子给我找来!”危急中,兰卫国喊道。他接过锤子,冲向招待所二楼一侧,抡起锤子砸向墙面,经过长时间的锤砸后,终于砸开一条生命通道,大家逃到隔壁五楼安全地带。 这样的故事,在灾区还有很多。 天灾当前,各民族群众的勇敢、坚毅爆发出来,给自己创造了存活的可能,更把生的希望带给了更多人。 在搜救现场,所有人都只有一个信念:快!快!快! 没有器械,藏族群众杨进尕就用双手挖石头、搬木头,整个手上全是淤泥,腿因为长时间泡在水里发白、感染。“比起被埋在下面的人,我这点伤不算什么。”杨进尕说。最后,在巡诊的解放军第一医院医生的强烈要求下,杨进尕才离开现场到医疗点清创。 舟曲城区人口不到5万人,受灾人数过半;城区依水傍山而建,面积狭小,4平方公里面积近半被淹。 灾害发生后,未被淹没城区人口密度激增,粮食、食物告急。紧急逃生、转移出来的受灾群众,绝大多数没来得及带上食物、饮水和衣物。 大灾之时方显人间大爱,危难之中更见同胞真情。 县城南门临夏清真烤饼店,泥石流淹到了门前。经过紧急清理,烤饼店老板马学忠、韩玉涛,在灾害发生后,连夜加班加点赶制千余个大饼,带到广场上,免费发放到解放军官兵和从各乡镇赶到县城参加救灾的群众手中。 “比起到现场挖掘,做这个我们更擅长。”马学忠随后又在烤饼店门口用拆开的纸箱立起一块免费供饼的牌子。尽管随时有再次发生泥石流的危险,还是直到店内所有的面粉都用完才暂停营业。 东城社区马老四烤肉片小吃店老板马老四,看到自家受灾仍坚持在救灾一线的群众无处吃饭,赶紧制作饭菜免费给受灾的群众食用; 城关镇北关村一桶三国小吃店老板刘虎权,免费将店内的25只烧鸡、60多份盖浇饭、800余个鸡蛋、10余锅粥送到受灾后饥痛交加的群众手中…… 灾害面前,各民族群众团结一心,彰显人与人之间的无私关爱,各民族之间最淳朴的感情闪耀光芒,为抢险救灾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面对悲伤,我们从未如此坚强 现场救援人员中,很多人在这场灾害中,失去了至亲、朋友,面对亲人遗体和被掩埋的废墟,他们情感脆弱;面对灾害,他们异常坚强,以全力救灾,告慰亡者。 一场全民协力救灾的场景,感天动地;面对悲伤,我们如此坚强。 从舟曲县博峪乡到舟曲县城,公路距离320公里。司机昝文学为了尽早赶往灾区,选择走距离为160公里的便道。冒着降雨、随时塌方和泥石流的危险,平时只要5个小时山路,昝文学走了整整11个小时。 在经过陇南的铁坝乡和博拉乡之间的博铁梁时,塌方下来的两块大石头横在了路上,中间只能容纳一个车身。正当昝文学驾车小心地经过两块石头中间时,山上又出现了大规模的塌方。眼看塌方下来的石头就要砸到车上,昝文学一脚油门车蹿了出去,塌方下来的石头擦着车身而落。 与冒死突进灾区危险相比,更多现场搜救人员承受的是生与死的悲伤。 乡镇干部杨曙光,当时听到泥石流后的第一反应,就是爱人和儿女怕是遭遇了危险。他家所在的地势很低,又在白龙江边上。在紧急安排了民兵突击队做好准备后,杨曙光抹黑出发赶往城区。 8日上午,提前赶到城区的杨曙光站在舟曲县妇幼保健院往下看,自己家所在的3层楼房,已经被泥石流淹到了2层。 悲痛欲绝的杨曙光冒着泥水站到了自己家的楼前。闻讯赶来的弟弟,给杨曙光带来了纸钱。在家跟前呆了20分钟,杨曙光毅然赶赴救灾现场。 “灾害面前,大家都是一家人,我的家人肯定是救不出来了,希望能通过我的努力,让有生还希望的人尽早获救。”杨曙光说。 从9日开始,徒手搜救、装卸运送物资,杨曙光都冲在最前方。 12日开始,杨曙光参加从县城西头的物资转运站到城区的徒步运送物资任务,单程一趟要走1个多小时。杨曙光每次至少要背2件24瓶装的矿泉水,或者4箱以上的方便面。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一天要走近10趟。 在救援现场,忙碌的身影中,还有更多的人和杨曙光一样,强忍心中悲伤,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 爱心汇聚力量,舟曲升腾重生的希望 阿坝藏族自治州的救援队伍来了,近500人的队伍义无反顾进入灾区;青海塔尔寺僧人们的捐款来了,带着慈悲为怀、普度终生的愿望…… 各民族群众的爱心和努力,在舟曲小城汇成爱的洪流,带来重生的希望。 8日到9日,由消防、武警、森警、特警、民兵、卫生、民政等组成的491人的阿坝州救援队先后抵达舟曲泥石流灾害现场,全面参与到人员搜救、医疗救护、道路保障、电力抢险、安全保卫、物资发放和后勤保障等各方面抢险救灾工作中。 青海塔尔寺自发组织僧人募捐,为灾区募捐现金20万元、赈灾物资10万元;甘南州各寺院的僧人,连日来捐款、捐物,为亡者祈祷,为生者祈福。 随着堰塞湖堰塞体消除,堰塞湖抢险全面转入清淤阶段。早一日清淤,受灾群众才能早一日回到被水淹没的家中。 在灾区南关附近的一处清淤现场,有一支多民族路桥修复团队。他们负责在松软的淤泥上铺设一块块长约10米、宽约5米的钢板,以便大型机械进入清淤现场,加快清淤速度。这支救援队伍曾赶赴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执行抢通道路、修复桥梁的任务。 “堰塞湖危险已经消除,后续的工作已经展开,我们多一分努力,重建提前就能多一分希望。”藏族队员杨进才说。 从8月10日开始,穆斯林群众陆续封斋。8月13日凌晨4时许,舟曲特大洪水泥石流发生后的第5天,在舟曲经商的回族马清源一家4人吃完早餐,开始做第一次礼拜。这些天的礼拜中,马青源多了一项祈祷内容:愿失踪的邻居平安无事,愿早日恢复往日的生活。 做完礼拜,马清源一家又躺下睡了一会。早晨8时许,一家人起床叠被,刷锅洗碗,而后穿行于来来往往的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中,沿着堆满淤泥的道路来到县城南门经营生活用品、茶叶的清香茶店。 “生活还要恢复,我们早点开门,大家就早一点多些方便。”马清源说。 抢险现场有一幕幕奋不顾身的英雄画面,灾区后方也有一个个各民族协力并肩救人的感人事迹在涌现。灾害面前,各民族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点滴之爱汇成洪流,舟曲县城升腾起重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