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药学保健
所谓药学保健,是指医院的药师与临 床医师和病人合作.制定病人用药计划, 并在用药过程中通过监测加以完善,以获 得确切的治疗效果.药师对病人的药物治疗!
药学保健(pharmaceutial care,PC)的统一定义是:药师的使命是提供药学保健。药学保健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关心照顾,目的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获得改善病人生存质量的确定结果。因此药学保健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种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药师的业务工作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主向临床移伸,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移。随着形式的发展,药学保健将成为医院药学新的工作模式。
药学保健的主体是药师,客体是病人。药学保健的核心是药师的工作直接面向病人,药师对病人的药物治疗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实施药学保健过程中,药师与病人之间构成新型的信托关系,药师与病人以及与其它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合作,设计、执行和监测将会对病人产生特定治疗结果的治疗方案。在药物治疗全过程中为病人争取利益,保护病人不受与用药有关的伤害。这包括三种主要功能:发现潜在的和实际存在的与药物有关的问题;解决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防治潜在的用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实施药学保健将加大药师的工作量,也加重药师的责任。从发展的角度考虑,实施药学保健反映了社会进步对药师和药学服务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医院药学改革的方向,关系到药师职业的前途。重要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1 满足社会卫生保健水平提高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需求不断增加,促使医院的工作内容、范围、特点逐渐变换,由过去的单纯治疗病人,转变为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成为社会保健中心。医院的社会功能扩大了,作为医院医疗工作组成部分的药学工作,也应顺应发展的要求,实现功能的转变,直接为病人提供药学保健服务,不仅要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药品需求,还要通过改进药物治疗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且用药水平和质量是社会卫生保健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人们已不满足有药可用的状况,而是追求高质量的药品和药学服务,提出合理用药要求,而这只有开展药学保健才能实现。
2 改革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方向
长期以来,医院药学工作一直处于医疗的辅助地位,以往医院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药品供应,并通过药品差价和制剂收入弥补医院经济开支的不足。而把医院药学业务的专业知识性和技术性淡化了,这就偏斜了医院药学的服务方向。对现行医疗制度的改革,其目标之一是逐步改变以药养医经营模式,提倡“病人利益至上”的经营思想,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在改革的大潮中,现有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已受到冲击。医院药学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深刻体会到现有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必须改革以求发展。新型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必须体现“以病人为中心”来开展,牢固树立保障病人健康是药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的观念。在从传统药学服务模式转变为药学保健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强调药师对病人的责任。药师不是对其配制和发售的药品质量负责,也要对药物可能对病人保健结果产生影响的后果负责,从伦理学上讲,药师也有义务保护病人不受药物负面作用的伤害。显然药师的职能如果没有对病人用药后的保健结果负责将是不完整的。
3 实现药师职业的重新设计
传统的药师职业是“以药品为中心”设计的。传统的医院药师虽然有调剂、制剂、药检、药品采购、保管的分工,但都是以保障临床用药为中心。这种药师职业带有明显的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的特点,该时期药品属于稀缺的卫生保健资源,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药品的匮乏迫使药师尽一切所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医院制剂也是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客观环境看,也要求药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保障药品供应上。在这种形势下,药师最终退到封闭式的发药窗口后面,远离病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药高科技的崛起和药品供应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药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基本得到了改变。即将到来的高度发达药品商品经济可以随时满足医疗单位对药品的需求,药师不必到处奔波采购药品,也不必因担心短缺而大量储备保管药品。大型高科技工业化药品生产,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的明显优势,并正逐渐取代医院制剂,使医院制剂渐趋萎缩,医院药检任务将承担监控医院使用的全部药品。在发达国家医院调剂业务实现了自动化,不仅提高了调剂工作效率,而且取代了药师日常的大量常规工作。那时,传统的医院药学业务对药师的需求相对减少,药师面临供过于求的境地。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师的职业内容仍然保持不变势必会被社会淘汰。为此药学人员必须更新观念,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实现由对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负责向对病人的用药结果负责转变。药师对保证供应所调配和制备的药品质量负责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提到对病人的治疗结果负责,一时可能难以让药师接受,特别是目前药物治疗决策是由医师制定的,药师当然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替他人的行为承担责任。实施药学保健,药师授权参与用药决策,不再是单纯向医师提建议,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出谋划策。此外,药师还要负责监控给药过程,观测病人的用药反应,实行必要的调整,追踪药物使用的最后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评价。一旦药师置身药物治疗过程中,直接接触病人,自然要对病人的健康负责。药学保健的含义和意义尚属新的概念,对很多药学人员可能还很生疏。但这是21世纪10年代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
2、维吾尔族医学的健康学说
健康学说 维医学特别重视与人体健康和疾病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条件的作用﹐如饮食﹑空气﹑卫生﹑衣著﹑起居﹑安宁﹑体力活动﹑适当的工作和休息等。这些在维医古籍中称为保健所必需的条件。
新鲜空气 人如果离开了空气就不能生存。空气的新鲜和洁净对生命尤为必要﹐因此﹐需要防止空气污染﹐经常保持环境空气新鲜。
饮食 饮食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直接的关系。古代的维医学者已认识到“病从口入”的道理﹐强调要重视食物和饮水的卫生。人的物质代谢是不断进行的﹐如果不能经常地摄取营养﹐则人体物质代谢中所消耗的营养便得不到补充。为了让规定量的营养运送到身体各部以保持身体健康﹐就需要注意饮食的质量﹑数量﹑洁净及饮食时间。
动与静 动与静是保持健康所必需的条件之一。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人﹐身体器官受到锻炼﹐肌肉和筋骨强健敏捷﹐精神振作﹐可避免懒惰﹑软弱﹑肥胖﹑四肢无力﹑嗜睡等毛病。心﹑脑﹑肝的功能﹐血液循环﹐体内物质代谢等均能保持良好状态﹐食欲较强﹐入睡较快﹐精神健旺﹐体力充沛。不从事体育活动的人﹐则身体软弱松散﹐内脏功能不佳﹐面色枯黄﹐懒散无神﹐易患瘫痪﹑风湿热﹑痔疮﹑高血压﹑肥胖﹑水肿以及贫血等疾病。
在进行活动之後﹐休息(静)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从事较强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以後﹐应当休息一段时间。
睡与醒 适当的睡眠对人的脑力和体力活动是有益的。人睡眠时﹐除了心脏和肺以外﹐其他器官都要休息﹐心脏和肺的工作也有所减轻﹐疲劳会消除﹐体力会更新﹐物质代谢会得到改善﹐懮愁烦恼会暂时搁置起来。
古代维医学家认为睡眠时间一昼夜6小时为佳﹐婴儿一般要睡16~18小时﹐青年人睡7~8小时﹐老年人睡7小时皆为正常睡眠﹐睡多睡少完全取决于习惯。如果睡与醒的时间不正常会引起各种疾病或加重病情。
积与泄 人体一方面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空气﹑水和其他物质﹐另一方面也要排出﹐这对人的正常生活是十分重要的﹐维医书上称之为物质交换。正常的吸收和排泄对身体健康有益。但如果吸收多于排出会导致疾病﹐而排出多于吸收也是有害的。
精神状态忧愁 ﹑悲伤﹑恼怒﹑恐惧﹑高兴﹑爱恋等精神状态以及精神刺激与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长期焦虑担心﹑懮愁不安﹐或精神受打击等会使身体消瘦﹐食欲减退﹐甚至引起神经衰弱等。同样﹐过度的高兴有时也可能引起不良情况的发生。所以﹐应当尽量避免焦虑﹐宽慰自己﹐不要感情用事﹐保持耐心和稳重﹐用冷静的态度处理事情﹐这有利于保持健康。
清洁卫生 在维医中把讲究卫生作为健康的首要条件。强调个人卫生﹑衣著卫生﹑住所卫生﹑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孩子一出生就洗净﹐每周洗一次澡﹐经常理发﹑剪指甲﹑清除阴毛﹐割包皮﹐漱鼻孔等都曾定为卫生法则。甚至﹐爱护每一器官也被列入卫生规则之中。
避免恶习 要避免饮酒﹑吸烟﹑吸毒以及服用其他麻醉品﹑催眠剂﹑兴奋剂等。要避免淫乱﹑虚假的感情﹑庸俗的欲念。这些恶习对人的智力﹑体力以及道德﹑健康等都有很坏的影响。维医自古以来采取了各种措施来避免这些恶习。过分地追求性生活是有害的﹐房事过多使人早衰。
老人的健康保健 维医认为﹐人的自然寿命不低于120岁﹐除因事故死亡外﹐活不到120岁者多因病夭亡。还认为消灭了疾病之灾﹐人都可享寿百岁以上。年龄超过60岁以上者可以称作老人。到了这时期﹐体力﹑智力开始退化﹐因此要经常检查老年人的气质﹑血液﹑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情况﹐心脏和肾脏的功能。
3、孙思逊对养生保健学方向的贡献,是他融什么和医诸家学说于一体, 广泛收集,整理,推广养生方法
应该是孙知思邈吧,孙思邈志在山林终其一生。他总结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将道家养生理论与医药学相结合,广收民间验方道、秘方并分类记载。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银海精微》、《保生铭》、《存神炼气铭》版等著作,他的医学理论注重预防为先,食疗为主,清心寡欲。同时注重服气法中的胎息、内观、闭息、吐气等四法的修持。他首次开权列妇女、儿童疾病,倡立脏病、腑病分类,具有新的系统性,在医学上有较大贡献。
4、为什么要懂些医疗保健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因而多次发出“不要死于愚昧,不要死于无知”的告诫。这就是说人们必须具备维护健康、预防和消除疾病的方方面面的医疗保健知识。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于人们掌握医疗保健知识的重要性均有论述。我国古医籍《冷庐医话》曾指出:“医人每高寿,盖既精医学,必能探生命之旨,审颐养之宜而永葆天年也。”清朝《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曾告诫人们:“治已病不若治未病,疗身不若疗心,使人疗尤不若自也。”南宋大诗人陆游在《春时对花有感》一诗中自道:“少时喜方药,晚亦学黄老”以及“身衰赖按摩”、“沉疴幸针石”等,可以从中看出他“喜方药”所得的好处和愉快。英国学者培根曾说过:“一个人的观察,他对于何者有益于、何者有害于自己的知识,乃是最好的保健医品。”
今天的专家学者,对医疗保健知识的作用,有更全面地分析和更加深刻的理解。美国国家老人学研究会负责人高斯博士曾指出:“70岁以前老而不衰的现象,不能不归于整个时代人类知识水平的提高。一个人通晓、掌握的医学知识越多,其自我保护、保养的能力就越强。”世界著名保健专家詹姆斯·格兰特认为,今天所有国家的男女老少都面临一项共同任务,世界各地所有的家庭应学习和掌握现有的卫生科学知识,并把这些知识付诸实践。我国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曾强调指出,要重视保健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这就是说,人们掌握了医疗保健知识,就会自觉重视自身健康的养护,既能做自己生活乃至工作的主人,又能做自己健康乃至生命的主人。对于老年人来说,人老了,疾病也悄悄增多,有点小毛病跑医院多嫌麻烦,因此老年人学点医疗保健知识,对自身的毛病能知其名、明其理、善其术,以便自我保健,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中老年人应根据自己前半生的生活经验,再学一些医药卫生常识,知道病从口入的医学道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了解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哪些特征表现,以便及时发现自己的疾病;大概知道自己患有哪几种疾病,都吃哪几种药,各起什么作用,这些药有哪些可能出现副作用,如何预防药物的副作用;老年人体内容易缺乏哪几种物质,怎样补充营养,自己该吃什么,怎么吃,这些问题大多有现成的答案。这些保健知识,对于老年群体来说,确实比保健药品还重要。
在通常情况下,每个中老年人都具有维护自身健康的一定能力,医疗保健知识越丰富,越能按科学的方式去行动,防病保健的能力就越强。为此,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健康切实地负起责任来,学习防病保健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地以健康行为来预防疾病维护身心健康。
5、养生要怎么学
养生是多方面的,有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经络养生等,看你对那一种感兴趣。然后针对你感兴趣的那一种养生方式多看资料、多实践,找到一个切合自己实际的养生方式。
6、下列关于儿童保健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框圆通宝健健的说法,我觉得错误的应该是第二个
7、点穴保健属于什么学说?
点穴保健属于中医理论学说
8、求一些养生中医诊断保健上的经验口诀,民间说法俗话谚语或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