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鸡场保健程序

鸡场保健程序

发布时间:2020-07-15 06:52:11

1、养鸡场防疫制度与工作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太湖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并严格执行。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
二、阻断病源的传入和传播。
1、鸡场出入口,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效消毒液(使用:2%烧碱)。保证进出人员及车辆消毒工作。
2、外来人员未经负责人或兽医部门同意不得进入生产区。
3、任何其它禽及其禽产品不得带入生产区。
4、饲养员每天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不得在不同鸡群间串门。
5、生产区一周消毒一次,工作区和周围环境两周彻底消毒一次。
6、任何外来人员在得到批准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入前必须更衣、消毒,紫外线下照射10分钟,穿全封闭一次行工作服在技术员的陪同下进入。
7、场内兽医人员不得对外诊疗鸡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
8、生产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生产区,在生产区穿工作服和胶靴,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三、严格淘汰
1、饲养员每天观察鸡群,每天早晨放牧后到鸡舍角落及其它偏僻处查看 有无离群独居、精神不好的鸡,发现后立即淘汰。
2、经技术员同意后饲养员方可对淘汰鸡进行无害处理,即离饲养基地3公里以外定点深埋。
四、传染病应激措施
1、当鸡群发生疑似传染病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并尽快加以确诊。
2、当场内或附近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病例时,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3、如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如实填报疾病报表,该次传染终结后,提出专题总结报告留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4、决不调出或出售传染病患鸡和隔离封锁解除之前的健康鸡。
五、防疫保健
1、技术员组织制定基地防疫计划的实施。免疫计划以技术员发的程序为准。
2、对场内职工及其家属进行兽医防疫规程宣传教育。
3、定期检查饮水卫生及饲料的加工、贮运是否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4、定期检查鸡舍、用具、隔离舍和鸡场环境卫生和消毒情况。
5、技术员每天的诊疗情况有台帐记录。详细记录兽医诊断、处方、免疫等内容。
6、保健工作遵照NY/T472-2006兽药使用准则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
7、配合检疫部门每年两次鸡群新城疫、禽流感等检测。
8、妥善保管各种检测报告书,省级检测报告书保存期为三年,市级检测报告书保存期为两年。
9、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必须先消毒后使用。医疗器械及设备有保管员保管,如有缺损在一个星期内补购或维修,确保随时可用状态。

2、如何建立种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如何

如何建立种鸡场的生物安全体系 如何
种鸡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种鸡场生物安全体系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鸡群保健准则,是保障鸡群健康的一整套防御体系,是种鸡生产和育种的基础工作。本文就生物安全体系的各要素进行简要介绍,对种鸡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有一定指导意义。

3、养鸡场手续怎么办

对于兴建养鸡场等农业设施占用农用地的,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但要求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7%以内(其中,规模化养牛、养羊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比例控制在10%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养鸡场等农业设施的申报与审核用地按以下程序和要求办理:
(一)经营者申请。设施农业经营者应拟定设施建设方案,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用地面积,拟建设施类型、数量、标准和用地规模等;并与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用途、补充耕地、土地复垦、交还和违约责任等有关土地使用条件。协商一致后,双方签订用地协议。经营者持设施建设方案、用地协议向乡镇政府提出用地申请。
(二)乡镇申报。乡镇政府依据设施农用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经营者提交的设施建设方案、用地协议等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乡镇政府应及时将有关材料呈报县级政府审核;不符合要求的,乡镇政府及时通知经营者,并说明理由。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营者应依法先行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三)县级审核。县级政府组织农业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审核。农业部门重点就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承包土地用途调整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及经营者农业经营能力和流转合同进行审核,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农业部门审核意见,重点审核设施用地的合理性、合规性以及用地协议,涉及补充耕地的,要审核经营者落实补充耕地情况,做到先补后占。符合规定要求的,由县级政府批复同意。
因此,建设养鸡场等农业设施,不仅需要与村委会达成用地协议,还必须依法履行以上审批程序。经营者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坚持农地农用的原则,按照协议约定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不得改变直接从事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性质,不得擅自将设施用于其他经营。

4、肉鸡保健程序和用药方案

饲养重在管理,养殖重在保健。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对应着某个饲养管理环节的失误。现在疾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处理,所以预防保健是现在养殖的重点。
各脏器的发育不完全,体质比较虚弱,调节体温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应重点注意温度和湿度问题。
温度:1-2天,36-38℃,高温育雏。(提前24小时预温,保持温度到26-28℃→鸡苗来后再逐步提温至适宜温度),以后一周一般以每周递减2℃的降温速度为宜。降温过快,雏鸡不易适应(温度过低→拉稀,温差过大→感冒);降温过慢,对羽毛生长不利。
湿度:湿度对雏鸡的健康和生长较大。一般情况下,第一周相对湿度应保持在(理论上是70%,实际上55%-65%就可以了)。此方面必须做到,现实中很多养殖户都注重了温度,而湿度方面却忽视了。
①高湿低温:雏鸡易受凉,引起肠道感冒、e68a847a6431333332623935拉稀,而且容易诱发后期的肠炎和球虫病。
②高温低湿:雏鸡体内水分随着呼吸而大量散发,影响雏鸡体内卵黄吸收,引起大量饮水,后期易发生呼吸道病。
第一周:是肺脏和脾脏发育的时期,容易发生肺虚(张口喘、甩鼻)、脾虚(泡沫粪、拉稀)等症状。因为是虚证,肺脏虚弱,根据五行当中虚则补其母的原理,应该培土生金,补脾就是补肺。肉鸡有七天定终身之说,针对雏鸡体质虚弱的生理特性,公司推行一种育雏方案:
①肝肾舒: 4000只鸡一天用一瓶(300ml)纯中药膏剂,减轻肝肾功能负担,提高免疫力。
②净化各脏器和经络的胎粪,补肺健脾,提升机体免疫力:中态活力素:3000只鸡一天一瓶。
④处理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菌特+聚芪混合饮水
经试验证明:采用此育雏方案的鸡,第7天称重时比正常雏鸡增重5%-10%(正常体重为168克),后期鸡群生长均匀(出栏时体重会增加7日龄增长克数的5倍),抵抗力强。
第二周:各脏器未发育完全,体质弱,此阶段容易出现腹水、甩鼻的现象。如果出现疾病,首先从肝脏上找原因。因为肝具有疏通、开泄的功能,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红绿灯”。此阶段如果做不好,就会出现肝气郁结、疏泄时常,影响脾的运化,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易犯肠道病(球虫、肠炎)进而影响料肉比。1-2周中间建议用百草球肠清2-3天,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同时肝肾舒晚上饮水,进行保肝护肾。
第三周:此时母源抗体的保护作用已结束,应重点注意病毒病,对应的脏器是心脏。“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中医上心属火,此时的病都是实证。如果第一二周的机体体质跟不上,第三周也很可能是虚证。所以,病毒病应该用呼泰宁(400斤水/瓶)处理。
另外,防疫完法氏囊后70%会有甩鼻现象。因为现在的法氏囊疫苗大部分都是中等偏强毒力的,而法氏囊又是一个中枢免疫器官。基于这两个原因,免疫后会出现免疫力下降。所以就是免疫力下降引起的病毒病,建议用呼泰宁(400斤水/瓶)+新奇(300斤水/瓶)+速治(300斤水/瓶)处理会完全恢复,也有可能会恢复80%-90%。若还有甩鼻现象,说明呼吸道粘膜被破坏。所以此时要修复肠道粘膜(中泰活力素800-1000只鸡/瓶,饮水或拌料,连用三天),这样基本没有呼吸道症状了。
现在的肉鸡生长速度很快,其骨骼、内脏器官和免疫系统,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发育相对滞后,特别是在肉鸡生长的中、后期,增重快、耗氧量大。如果舍内的通风量不足,加重了心脏负担,容易导致心脏衰竭、心包积液、肺淤血、水肿和腹水症的发生,并继发病毒病、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病等。所以,公司建议采取限制饲养的方法。
限饲的优点:
1、可大大减少腹水和猝死
2、提高对大肠杆菌、病毒和呼吸道症的抵抗力,机体的体质好
3、成活率一般在96%以上
4、料肉比网养在1.7-1.8之间,地面的1.9-2.0
5、整个养殖过程肠炎球虫病很少发生。
6、药费少,不易得病,人工少。适合于雇人饲养。
限饲的原理:
1、限制采食量使其有饥饿感,饥饿时机体的免疫力是最好的。喂料时间因抢料可增大运动量,提高肺、心肾的发育,可促进内脏发育及平衡,提升免疫力。
2、限制肌肉的生长,使内脏和骨骼发育相对称,提升免疫力。
注意事项:
1、料槽一定要多,必须有三分之二鸡的槽位
2、加料一定要快,喂料要均匀
3、先检查水线内是否有水,否则会出现大批死亡。
4、如发病时恢复自由采食
5、做疫苗前后把温度控制好
6、防法氏囊前后一定要与扩群时间隔开
7、10日龄体重必须达标,在250克左右,如不达标加2%豆饼直到达标
8、限饲时间一般不能超过24天,否则会延迟出栏时间
9、自由采食后,采食量不能超过220克,跟天饲养模式,与限饲模式的吃料量相差2天。
任何事都是有前因后果的,任何疾病的发生都需要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当鸡出现死亡时,说明在12- 14天之前就出现了管理环节上的失误而感染的病。同理,如果前三周管理好了,鸡30 -35天时不会出现问题,整个养殖过程已经有60%的成功率。所以前三周在整个饲养周期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四周:在脏器上对应着三焦,就是我们说的胸腹腔。
从气囊炎的发生与发展分析,它属三焦病症,所以单独用气囊炎药物处理效果不是很好。若配合处理三焦的药物和大肠杆菌的药物会有很好的效果。
用百草普抗(400斤水/瓶)+奇能抗菌肽(300斤水/袋)处理气囊炎时,一般3-4天会得到完全治愈。如果只是肺和气囊炎,建议用咳痰清+百草气囊清(1000克兑水2000斤)来用。
第五周:肉鸡由于具有早期肌肉生长较快,而骨骼和内脏组织发育较慢的生理特性,再加上长期的用药加重了各脏器的负担。所以,在前期应做好限饲工作,同时调整各脏器的平衡循环关系。具体方案:独特(300斤水/瓶)+奇能新一代(1200斤水/代)+中泰活力素(400-500公斤水/250ml)。一般用药后2-3天会有明显的效果。
第六周的工作重点工作是健脾补肾,降低应激等措施。
脾为“后天之本”,有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和水湿的功能。若脾不健运,则消化、吸收、运输功能失误,就会出现腹胀、腹泻、消瘦、营养不良等症状,这也是肉鸡在这个时期容易出现肠道病的原因。所以,健脾对预防、治疗肠道病,提高料肉比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建议用百草普抗+肠毒快克,修复肠道抗病毒,千肥2010 30-35天开始添加催肥和倍多补防应激。
肝肾舒:建议每隔7-10天使用一个疗程,健脾、利肾、保肝。增加肝肾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中泰活力素:中药微生态制剂,使用本品3天除臭,5天净肠,7天高免。修复肠道是养鸡过程中成败的关键,重中之重。
百草普抗:二免后以五天为一个疗程进行拌料,预防病毒。
本公司建议28天进行四免,抗体水平一般为半个月,35天刚好是病毒侵袭的危险时期,四免可以抵抗病毒的侵袭,更加有效的提高鸡群抗病能力。

5、养鸡保健沙怎么制作

因为禽类的消化方式和我们不同。我们是把食物咀嚼好了吃下去,他们都是整个的吞下去,在胃里消化。百但胃里没牙呀,呵呵,所以要用一些沙或是小石子(大点的禽类)来帮助把食物弄细吸收。度所以禽类的胃也很特别,比较一下猪肚和鸡珍,就会发现,禽类的胃比较厚,比较硬。
所以养鸡场都会喂点蜂窝煤啥的,以助消化。
保健沙大致最重要的作内用就是这个。只不过和普通的沙的区别就是里面加了很多东西,比如钙,比如多种维生素等,在助消化的同时增加营养,经达到保健的效果。
所以从上面我容们看出来,这个东西不神秘,你的知识够,了解你所养的鸟的话,完全可以自已做。

6、养鸡场的管理制度

养鸡场防疫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太湖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并严格执行。
一、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动物防疫法及有关畜禽防疫卫生条例。
二、阻断病源的传入和传播
1、鸡场出入口,设消毒池,池内保持有效消毒液(使用:2%烧碱)。保证进出人员及车辆消毒工作。
2、外来人员未经负责人或兽医部门同意不得进入生产区。
3、任何其它禽及其禽产品不得带入生产区。
4、饲养员每天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不得在不同鸡群间串门。
5、生产区一周消毒一次,工作区和周围环境两周彻底消毒一次。
6、任何外来人员在得到批准后方可进入生产区,进入前必须更衣、消毒,紫外线下照射10分钟,穿全封闭一次行工作服在技术员的陪同下进入。
7、场内兽医人员不得对外诊疗鸡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
8、生产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生产区,在生产区穿工作服和胶靴,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三、严格淘汰
1、饲养员每天观察鸡群,每天早晨放牧后到鸡舍角落及其它偏僻处查看 有无离群独居、精神不好的鸡,发现后立即淘汰。
2、经技术员同意后饲养员方可对淘汰鸡进行无害处理,即离饲养基地3公里以外定点深埋。
四、传染病应激措施
1、当鸡群发生疑似传染病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同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并尽快加以确诊。
2、当场内或附近出现烈性传染病或疑似烈性传染病病例时,立即采取隔离封锁,并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

3、如场内发生传染病后,如实填报疾病报表,该次传染终结后,提出专题总结报告留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4、决不调出或出售传染病患鸡和隔离封锁解除之前的健康鸡。
五、防疫保健
1、技术员组织制定基地防疫计划的实施。免疫计划以技术员发的程序为准:
2、对场内职工及其家属进行兽医防疫规程宣传教育。
3、定期检查饮水卫生及饲料的加工、贮运是否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4、定期检查鸡舍、用具、隔离舍和鸡场环境卫生和消毒情况。
5、技术员每天的诊疗情况有台帐记录。详细记录兽医诊断、处方、免疫等内容。
6、保健工作遵照NY/T472-2006兽药使用准则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
7、配合检疫部门每年两次鸡群新城疫、禽流感等检测。
8、妥善保管各种检测报告书,省级检测报告书保存期为三年,市级检测报告书保存期为两年。
9、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必须先消毒后使用。医疗器械及设备有保管员保管,如有缺损在一个星期内补购或维修,确保随时可用状态。
==============================
采购员管理制度
1、采购员采购药品物品,必须哟地方签字,采购单要上交一份到公司财务办公室存档备案。
2、合理科学管理备用金,不能拿备用金做其他用途使用,更不能拿去做私人事情。
3、采购药品、物品及时入库,办好相关手续。
4、采购员的差旅费报销规定:(1)乘车费、业务洽谈费全额报销(皆不包括打的和马仔费);(2)餐费标准:县城及县辖区各乡镇为5元/餐(人);区、市等较发达城市10元/餐(人);(3)住宿标准:县城及县辖区各乡镇为20元/晚(人);区、市等较发达城市35元/晚(人)。
有机料管理制度
1、有机饲料需来自无农药全生态的农家生产的玉米、水稻、黄豆等以及有机茶园里的蚯蚓等天然虫子。
2、有机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
3、有机饲料进仓应由采购人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填写入库单,仓管员还必须清点进仓有机饲料数量及质量。
4、仓管员应保持有仓库的卫生。库内禁止放置任何药品和有害物质,有机饲料必须隔墙离地分品种存放。
5、建立有有机饲料进出仓库记录,详细记录每天进出仓情况。
6、有机饲料调配应由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配制和投量。
7、调配间、搅拌机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做到不定时的消毒,调配间禁止放置有害物品。

7、什么是鸡的免疫程序?如何确定鸡的免疫程序?

以下是商品蛋鸡免疫程序和肉鸡免疫程序,供参考:

商品蛋鸡免疫程序:

1日龄:注射马立克疫苗。

7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滴鼻、点眼或饮水。

14日龄:法氏囊苗饮水、点眼或滴鼻。

24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法氏囊三联苗饮水,三联油苗胸肌注射。

35日龄:鸡痘苗刺种。

50日龄:鸡毒支原体苗点眼。

80日龄:新城疫Ⅰ系苗、新城疫油苗同时肌内注射。

110日龄:注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三联苗。

125日龄:注射鼻炎苗。

250日龄:三联油苗胸肌注射。

肉鸡免疫程序

1日龄:马立克病疫苗颈背皮下注射。

7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滴鼻、点眼,

新城疫、流感二联油苗颈背皮下注射。

14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苗滴口或饮水。

21日龄:新城疫La Sota株疫苗饮水。

35日龄:新城疫La Sota株疫苗饮水。

每个养鸡场根据本场疫病发生的特点和鸡群的实际情况选用疫苗,并按疫苗的免疫特性安排预防接种的日龄、次数和方法,这就叫免疫程序。确定免疫程序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鸡场发病史

制定免疫程序时必须考虑该场已发生过什么病、发病日龄、发病频率和发病批次,依此确定疫苗免疫的种类和免疫时机。如对曾经发生过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鸡场,可在习惯发作日龄前15天进行疫苗滴眼接种。

(2)鸡场原有的免疫程序以及免疫时使用的疫苗

如某一传染病始终难以控制,应考虑原有的免疫程序是否合理或疫苗毒株是否与流行的毒株相一致。了解这一点,可以及时调整免疫程序或重新选择疫苗。

(3)雏鸡的母源抗体

了解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抗体整齐度、抗体的半衰期及母源抗体对疫苗不同接种途径的干扰,有助于确定首免时间。如新城疫母源抗体的半衰期是4~5天。传染性法氏囊病母源抗体的半衰期是6天。对呼吸道类传染病首免最好是滴鼻、点眼或气雾免疫,这样即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又能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4)疫苗接种日龄与鸡体易感性的关系

如马立克氏病必须在出壳后24小时内免疫,因为雏鸡对马立克氏病的易感染性最高,并且随着日龄增长,对马立克氏病易感性降低。

成年鸡对传染性喉气管炎最易感,且发病典型,所以该病的免疫应在7周龄以后,才可获得好的效果。禽脑脊髓炎必须在10~15周龄免疫。10周龄以前免疫有时会引起发病,15周龄以后免疫可能发生蛋的带毒。鸡痘在35日龄以后免疫,一次即可。

(5)免疫接种途径

不同的免疫接种途径,产生的免疫效果截然不同。如新城疫滴鼻、点眼明显优于饮水免疫。有些疫苗病毒亲嗜部位不同,应采用特定的免疫途径。如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亲嗜肠道,即病毒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所以最佳的免疫途径是饮水或喷雾免疫。鸡痘亲嗜表皮细胞,必须采用刺种免疫。

(6)季节与疫病的关系

有许多病受环境气候影响很大,如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免疫程序应随着季节有所变化。如在蚊虫繁殖季节来临前刺种鸡痘疫苗。

(7)了解疫情

附近鸡场暴发传染病时,除采取常规措施外,必要时进行紧急接种。对流行的重大疫情,即使本场没有发生,也应考虑免疫接种。必要时考虑死苗和活苗合理搭配使用。如新城疫、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变异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8、哪里有可行的家禽保健方案?

很多兽药厂家都会有畜离保健方案,不过我上次听了彭老师讲课后就采用了他的方案,配合中山天天动保的药物,我觉得比较合理和有效,不妨可以试一下,呵呵~

9、养鸡有哪些免疫程序?打什么?打哪?打多少?谢谢,详细的。

一、鸡场确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1、鸡场发病史:每一鸡场都有自己的发病史,就象人的病历一样。制定免疫程序时必须考虑该场已发过什么、发病日龄、发病频率和发病批次。依此确定投苗免疫的种类和免疫时机。
2、鸡场原有的免疫程序和免疫使用的疫苗:如某一传染病始终控制不住,这时应考虑原来的免疫程序是否合理或疫苗毒株是否对号。了解这一点,可以改变免疫程序或疫苗。
3、雏鸡的母源抗体:了解雏鸡的母源抗体的水平、抗体的整齐度和抗体的半衰期及母源抗体对疫苗不同接种途径的干扰,有助于确定首免时间。如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母源抗体的半衰期是6天。新城疫(ND)为4-5天。对呼吸道类传染病首免最好是滴鼻、点眼了雾免疫,这样即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又能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4、疫苗接种日龄与鸡体易感性的关系:如传染性喉气管炎,成年鸡最易感,且发病典型,所以该病的免疫应在7周龄以后免疫才可获得好的效果。禽脑脊髓炎(AE)必须在10-15周龄免疫。10周龄以前免疫,有时能引起发病,15周以后免疫,可能发生蛋的带毒。马立克氏病(MD)的免疫必须在出壳24小时内,因为雏鸡对MD的易感染性最高,并且随着日龄增长,对MD易感性降低。鸡痘在35日龄以后免疫,一次即可,35日龄以内免疫,则必须免疫两次。
5、免疫途径:不同疫苗或同一疫苗使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可以获得截然不同的免疫效果。如新城疫滴鼻、点眼明显优于饮水免疫。还有些疫苗病毒亲嗜部位不同,也应采用特定的免疫程序。如IBD和AE亲嗜肠道,即病毒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所以最佳的免疫途径是饮水或喷雾免疫。鸡痘亲嗜表皮细胞,必须采用刺种免疫。
6、季节与疫病发生的关系:有许多病受外界影响很大,尤其季节交替、气候变化较大时常发。肾型传支、慢性呼吸道病,免疫程序必须随着季节有所变化。
7、了解疫情:对附近鸡场暴发传染病时,除采取常规措施外,必要时进行紧急接种。
8、对重大疫情:本场还没有的,也应考虑免疫接种,以防万一。如变异传支。
9、对烈性传染病:应考虑死苗和活苗兼用,同时了解活苗和死苗优缺点及相互关系,合理搭配使用。如新城疫、肾型传支、变异传支等。
二、疫苗的选用
依据以上所述,确定一个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选择合适的疫苗(包括活苗和死苗)。
1、选择正式厂家生产的疫苗:注意包装、生产日期以及失效期。如MD苗,最好选用大剂量包装,即每瓶1500羽以上。而且,运输最好是在冬季,尽量避免夏季高温季节运输。
2、疫苗种类:对两次以上免疫疫苗,所用的疫苗要尽量不一样。如IBD免疫,第一次用B1,第二用B2或其它类型的疫苗,增加疫苗免疫的覆盖性。
3、疫苗使用剂量:多数疫苗不需要加倍,如鸡痘、传喉、禽脑脊髓炎等。考虑的疫苗在冻干、运输、保存中失活和使用方法的损失,有些疫苗常常采用加倍剂量使用,如传支、法氏囊、新城疫等。但马立克氏病的免疫必需有4000个蚀斑单位,即加大到3倍的疫苗剂量,以抵抗环境中的大量MD强毒。
三、使用疫苗注意事项
1、疫苗免疫必须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前提下进行:保证良好的环境卫生和有效的隔离消毒,尤其是对MD的控制更要做好早期的隔离,避免早期感染。
2、活苗的保存:应按使用说明书保存,避免反复冻干,恒温下保存,避免丧失真空,禁止振荡和产生气泡,应以轻转的方式溶解疫苗,然后在定量到一定数量。同时注意潮解。无真空和潮解的疫苗禁止使用。启封的疫苗应一次用完。用不完的疫苗应销毁,用于稀释疫苗的所有器具都应该清洁,不能带有对病毒活性有影响的重金属离子和消毒剂。

10、我想办个养鸡场,手续程序先从哪里开始

如果是家庭散养,仅供应自家,不需要办证,如果是规模化养殖,需要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工商执照这两种证件。

养鸡需要什么证件?
与农民家庭散养不同,规模化养鸡手续比较繁琐,检验检疫也比较严格,办理手续的时间相对较长,但更有保障,是合法的。

首先,养殖户想要养鸡,要先拥有一片能够办理养鸡场的土地,也就是说,养殖户需要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否则土地管理部门可以按照违法占地对养殖户进行处罚。

其次,想要进行规模化养鸡,养殖户要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也许有人会问,《动物防疫合格证》怎么申请呢?申请它有条件吗?申请《动物防疫证》自然是有条件的,具体申请条件如下:

1、养鸡场的选址、布局要符合动物防疫标准,它的生产区与生活区要分开;

2、禽舍的设计、建筑要符合动物防疫的要求,采光、通风和污物、污水排放设施要布置齐全;

3、禽舍要有患病动物隔离圈舍,还要防止病死动物、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4、禽舍要有专职人员;

5、禽舍出入口要有隔离和消毒设施;

6、禽舍要有健全的防疫制度。

最后,进行规模化养鸡,养殖户还需要办理工商执照。养殖户只有办理了工商执照,才可以将自己养的鸡对外进行销售,否则都是不合法的。

养鸡证件申请流程
参考以下几个程序(每个地方制度不同,所以有可能会存在差别,仅供参考)

1.填报项目审批申报表,经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初审;

2.报市环保部门会同市农业部门审核,提出意见;

3.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报相关镇(街道)环保部门签署初审意见后,报市环保部门审批;

4.项目主体工程与污染治理设施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污染治理设施必须报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动物防疫条件经农业部门审查合格,并获取相关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

与鸡场保健程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