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饮食保健著作

饮食保健著作

发布时间:2020-07-14 20:33:48

1、古代的饮食著作有哪些?

1、清·薛宝辰《素食说略》

本初按类别分为四卷,除记述了清朝末年比较流行的一百七十余款素食的制作方法之外,书中还充分论述素食的益处。

2、南宋·林洪《山家清供》

全书广收博采,收录以山野所产的蔬菜(豆、菌、笋、野菜等)、水果(梨、橙、栗、杏、李等)、动物(鸡、鸭、羊、鱼、虾、蟹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记其名称、用料、烹制方法,行文间有涉掌故、诗文等。

3、元·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倪瓒,元末隐居于太湖,家有云林堂,故著此书。全书反映元代无锡地方饮食风格的烹饪。书中以鱼、虾、蟹、螺及湖泊水蔬为多,汇集饮食五十多种,都以菜品命题,逐条而记,除记述原料、配料外,都说明烹饪方法。

4、明·高濂《饮馔服食笺》

首列序古绪论等专论十五篇,介绍孙真人、黄庭坚、苏东坡及《酉阳杂俎》等书中有关食养论述;次载各种饮食方二百五十三首,分汤品、熟水、粥糜、粉面、家蔬、野蔬、酿造、甜食、神秘服食、法制药品十一类,并载录十八条治食条例。

5、明·吴禄《食品集》

全书收载食物342种,分为谷、果、菜、兽、禽、虫鱼、水七部。每种食物分别介绍其性味、有毒无毒、服食利弊、功能主治、单验方等内容,还记载了烹制方法、名医论述、食品别名等。卷末收载与药性理论有关的论述。

2、明代文献记载是怎样记载饮食保健养生的?

在文献中,也可见到明代宫廷重视饮食养生保健的记载,如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载,宫中在三月份“吃雄猪腰子,大者一对可值五六分,传云食之补虚损也”。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共记载药1892种,仅谷、菜、果3部就收有300多种,其中不少是食物。有许多药是要经过生物变化才能制成的,如酥、乳腐等,大大丰富了饮食养生的食品种类。

3、古代的饮食著作有哪些

1《食珍录》:
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余姚人虞宗写于南北朝时期。记载有六朝帝王名门家中最珍贵的烹饪各物。例如,“炀帝御厨用九牙盘食”,“谢传有汤法”,“韩约能作樱桃,其色不变”,“金陵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2《清异录》
北宋人陶谷撰著,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书中记载隋代的《谢讽食经》、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单。
3《食经》
谢讽著于隋代,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4《本心斋食谱》
宋代陈达叟著。全书记蔬食二十品类,均以蔬菜类名标目,每类后面都附有赞语,赞语简括,均为十六字。还有“小引”说明其制法,或揭示其特点。如“水团”条,制法是“秫粉色糖,香汤浴之。”赞文为“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
5 《山家清供》
南宋林洪撰著。内容以素食为中心,包括当时流传的104个食品,夹叙夹议,丰富多采。全书二卷,上卷列举饮馔47种,下卷列举饮馔57种。记述以素食为主,亦有少量的荤菜,选料大部分为家蔬、野菜、花果、粮米,也有取料于禽鸟、兽畜、鱼虾的。用料尽管平常,但由于烹饪方法奇妙,同样给人们以丰富的启发和借鉴。
6《饮膳正要》
元代忽思慧著。本书既是一部融合蒙汉两族饮食文化的文献,同时也是古代食疗专著之一。全书三卷,卷一记养生、妊娠、乳母、饮酒诸忌,卷二主要是阐述用于保健医疗的加药饮料与食品的配料及制作方法,卷三记米谷品、鱼品、菜品等,对每种食品的性味与作用,都逐一加以说明,大部分附有绘图。
7《饮食须知》
元代贾铭著。全书八卷,第一卷水类30种,火类6种;第二卷谷类50种;第三卷菜类86种;第四卷果类59种;第五卷味类33种;第六卷鱼类65种;第七卷禽类34种;第八卷兽类40种。另附几类食物有毒、解毒、收藏之法。目的在于使重视养生的人知道物性有相反相忌,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检点,掌握适度。
8《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元代倪瓒著。这是一部反映元代无锡地方饮食风格的烹饪专著。书中汇集饮食五十多种,都以菜品命题,逐条而记,除记述原料、配料外,都说明烹饪方法,颇有参考价值。
9《易牙遗意》
元明之际的韩奕撰著饮食专书,托名齐桓公时的名厨易牙,称为《易牙遗意》,实意是仿古代食经之作。全书分为脯、蔬菜、糕饵、汤饼等十二类,共记载了150多种调料、饮料、糕饼、面点、菜肴、蜜饯、食 药的制作方法,内容非常丰富。
10《随园食单》
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所著,是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 、不族无鳞单 、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
11《醒园录》
清代李化楠撰,其子李调元整理,因家中 有“醒园”故取名《醒园录》。全书分上下两卷,共记载了一百二十多种关于调料、饮馔及食品制法。书中所收菜点以江南风味为主,也有四川当地的风味。
此外还有《茶经》、《老饕赋:名人与饮食文化》,《齐民要术》、《食谱馔史》、《山家清供》、《尊生八笺》》、《闲情偶寄》等

4、求推荐与健康饮食 营养饮食相关的书籍?

烹饪营养学 ¥28.50元
本书主要作为烹饪高等院校烹饪工艺专业和烹饪与营养科学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与营养科学及食品有关的专业教师和学生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广泛性和实用性突出。 ...

实用营养学 ¥77.90元
营养是生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密切相关,是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未来我国将进入小康社会,国家将实行营养师制度,是与国际接轨的举措,为提高国人营养和健康素质提供组织上的保证。本书组织国内具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专业水平的专业人员编写。内 ...

现代营养学(原著第八版) ¥118.75元
本书第一部分以最新的观点介绍了营养学基础部分;第二部分介绍人体营养与疾病的关系;第三部分为国际营养学现状,对发展中国家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状况、食物短缺、饥饿和营养不良等情况作了分析和评价。 ...

临床营养学----全国医学高等教育专升本教材 ¥23.75元
临床营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从营养学角度研究食物、营养素与饮食因素对人体健康及在各种疾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人体在上述状态下对食物和素的需求,探讨在当前生产水平和经济条件下,如何合乎营养原则的日常或治疗食谱,以保证各种人群,尤其是各种疾病状态下 ...

营养学 ¥24.70元
几乎很少有几个科学家能像营养学对患者健康起的作用那样重要。本书集饮食学家、营养学家、护理人员、药剂师以及外科、内科和儿科医生的工作结晶而成。它适合所有的医师和医学生,包括内科和外科住院医师 营养学家、药剂师、主治医生和护士,以及营养学和医学学生。相信?...

医学营养学 ¥28.50元
营养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人们非常关注,故营养学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本书是根据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以及营养专业人员教学和业务需要而潜心编写的一本教材。既可供给医科大学生作为学习医学营养的教材应用外,也可供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师、营养师、配膳师及食 ...

食品营养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4.22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食物的体内过程、基础营养、不同人群的营养、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食品的营养素强化、营养与农业、社区营养等内容。 ...

系统动物营养学导论 ¥95.00元
本书是卢德勋博士10多年前,在国内道德倡导将系统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应用于动物营养学研究领域,即提出“系统动物营养学”发展战略以来介绍该新学科的一本“导论”性学术专著。本书已获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并被列为中国农业出版社本年度 ...

临床营养学 ¥55.10元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介绍营养素的相关基础与应用;中篇主要介绍病人的各种膳食和治疗中的相关营养支持以及诊断和试验用的有关特殊膳食;下篇是本书的主要部分。 ...

反刍动物营养学 ¥74.10元
本书由国内反刍动物营养学领域的老、中、青专家编著,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在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先进性和规律性成果。全书共10章,包括瘤胃微生物、瘤胃与瘤胃内容物的特性、能量与营养、蛋白质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脂肪营养、矿物质营养、维生素营养、同位素示踪技 ...

现代营养学 ¥22.80元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食物的消化吸收生理、基础营养学、不同人群的营养、各类食物的营养与保健价值、膳食营养与健康、功能性食品和社区营养。本书理论深度适中,简明实用,重在营养教育。本书不仅适用于本科、高职高专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也适用于非食品专业?...

健康家庭营养学堂 ¥19.00元
暂无简介 ...

营养学基础 ¥20.90元
本书为“面向21世纪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系列教改教材”之一。全书共八章,主要介绍了营养素及热能、不同生理情况下的营养、合理营养及评价、各类食物的营养、与营养有关的疾病、医院营养膳食及管理、疾病营养等内容。在每一节后面都附有目标检测(名词解释、填空题、单?...

现代临床营养学 ¥140.60元
本书由我国从事营养基础研究和临床营养治疗的临床医学专家共同编写而成。书中阐述了现代营养学研究的新成就;以中国营养学会于2000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依据,介绍不同生理状况下的营养需要;在疾病防治方面,力求提供较新的信息与进展。本书 ...

高级植物营养学 ¥45.60元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植物营养元素的种类,以及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规律、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植物适应养分缺乏和元素毒害的机制、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特性及其遗传改良途径等。全书以作者和有关实 ...

婴幼儿成长食谱——营养学专家 ¥18.81元
如今,家家都是独生子,小宝贝的膳食成了祖辈们及年轻父母们大伤脑筋的事儿。本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食谱及菜谱,针对婴幼儿的特点,强调了色、香、味俱全的特点。本书还介绍了腾婴幼儿饮食方面的知识,并附有献给年轻父母的烹调知识。家长朋友们从本书中不仅可以学?...

国外大学生物学优秀教材(影印版)--营养学概念与争论(第八版) ¥64.60元

个人推荐两本好书,跟营养啊什么的也有点关系:<医生对你隐瞒了什么><别让医生杀了你> 对我很有帮助,可以顺带看一下.
参考资料:
望采纳。

5、记录饮食最早的书是什么?

我国的饮食烹饪文化最早起于三千多年前(算起来是公元前1000年了)的周代,在当时,《周礼》一书“天官家宰”当中就有专门记载烹调的史料,并有了“八珍” 、“三羹”等名菜。而春秋战国时期,洛阳就已经有专门记载烹调的史料,人们对菜肴的色、香、味有了一定的要求,并在当时形成了以孔子和吕不韦为代表的两大菜系。中国古代饮食受阴阳五行说影响很深,饮食必须阴(蔬菜凉性)阳(肉类热性)配伍,又把食物分为五畜、五谷、无味、五香等。(而这期间,洛阳古代饮食文化又受儒家“中和”思想影响很深。《中庸》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和者,天下之大本特。”如:无味调和便成美味。)

6、古代饮食类的书籍有哪些?

《食珍录》
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写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余姚人虞宗是一位美信家,他官职是黄门郎,到南朝齐时升为太子庶子,后来担任祠部尚书。公元483至493年,武帝在位。有一次皇帝向他问起烹饪的秘诀,谈得投机,皇帝不觉醉了,非常难受,虞宗就献上“醒酒鲭”,算是帮了皇帝的大忙。
虞宗的《食珍录》里,记载有六朝帝王名门家中最珍贵的烹饪各物。例如,“炀帝御厨用九牙盘食”,“谢传有汤法”,“韩约能作樱桃,其色不变”,“金陵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清异录》
北宋人陶谷撰著的《清异录》,是他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书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个门类,共有648条有关内容。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占全书三分之一强。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书中记载隋代的《谢讽食经》、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单。其他如:果、菜、禽、兽、鱼等烹饪原料,有的写其营养价值,有的谈到烹调技法,都是研究烹饪技术发展的可贵资料。

《食经》
谢讽著的《食经》成书于隋代,是饮食文化史上有名的著作之一。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从有的各目前冠经人各来看,如“北齐武成王生羊脍”、“越国公碎金饭”、“虞公断醒”、“永加王烙羊”、“成美公藏”、“含春侯新治月华饭”等,都是王侯贵族的饮馔。而有的各目讲究,如“千金碎香饼”、“乾炙满天星含浆饼”、“撮高巧装坛样饼”等,反映出当时饮馔已达到非常精美高贵的水平。

《本心斋食谱》
 
作者署名是宋代陈达叟,因为室名本心斋,所以又称本心翁。作者自述:常在书房里起居闲坐,玩味《易经》,床上围着画有梅花的纸账,用石鼎烹茶,自己的饮食崇尚清淡。有客人从外地来访,脸上流露出饥饿的神色。作者叫书童端上净素饭菜,客人品尝后说,没有尘俗气味。主客讨论食谱,就形成了这本书。 全书记蔬食二十品类,均以蔬菜类名标目,如:菜羹、韭菜、山药、笋、藕、绿豆粉丝、水引蝴蝶面、水团、白米饭等。每类后面都附有赞语,赞语简括,均为十六字。还有“小引”说明其制法,或揭示其特点。如“水团”条,制法是“秫粉色糖,香汤浴之。”赞文为“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这种记述方法,表现了作者富有文学素养,又因所用赞体简要,类似歌诀,容易背诵,所以就便于普及。

《山家清供》
 
《山家清供》是南宋的一部重要烹饪著作。内容以素食为中心,包括当时流传的104个食品,夹叙夹议,丰富多采。 唐代杜甫有诗云:“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南宋时的林洪撰著《山家清供》,即杜甫诗中的山家、野饭,意思是山居家庭待客用的清淡饮馔。全书二卷,上卷列举饮馔47种,下卷列举饮馔57咱。记述以素食为主,亦有少量的荤菜,如饭、羹、汤、饼、粥、糕、脯、肉、鸡、鱼、蟹等。选料大部分为家蔬、野菜、花果、粮米,部也有取料于禽鸟、兽畜、鱼虾的。用料尽管平常,但由于烹饪方法奇妙,同样给人们以丰富的启发和借鉴。许多菜肴别出心裁,各具一格,足可使人窥见当时烹饪技术、烹饪艺术所已达到的水平。

书中有不少是用中草药加工制配的食疗饮馔。如:萝菔面这一条下称:“王医师承宣常捣萝菔汁搜面使饼,谓能去面毒。”而麦门冬煎,则是纯药物,其标目下称:“春秋采根去心,捣汁和蜜,以银器重汤煮熬,如饴为度,贮之磁器内,温酒化温服,滋益多益。”由此可见是用纯药物加工和蜜制成,并加温酒后服用的一种保健饮料。总之,此书对了解江南饮食风貌和南宋烹饪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史料。

《饮膳正要》
这是一部融合蒙汉两族饮食文化的文献。作者是元代忽思慧。全书三卷,卷一记养生、妊娠、乳母、饮酒诸忌。标目“聚珍异馔”,分述汤、粉、羹、面、粥、馒头、烧饼等饭食,以及用蒸、炒、滑、炙、攒、盐、熬等方法制成的菜肴。每种菜肴都说明其食疗效用、材料、调味品、烹调技术。卷二记诸般汤煎、诸水、神仙服饵、四时所宜、五味偏走、食疗诸病、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禽兽变异。主要是阐述用于保健医疗的加药饮料与食品的配料及制作方法,寓养生治病于日常饮食,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卷三记米谷品、鱼品、菜品等,对每种食品的性味与作用,都逐一加以说明,大部分附有绘图,而对加工成品则简述其制法及疗效。
《饮膳正要》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此书是古代食疗专著之一,除了阐述各种饮馔的烹调方法外,更注重阐述其各种饮馔的烹调方法外,更注重阐述其性味与补益作用,即注重饮食与营养卫生的关系,这是别的一般食谱中所没有的。第二,书中将蒙汉饮馔并蓄,所述用料,兽品以羊、牛居先,次及马、驼、鹿、猪等,奇珍异馔中,用羊肉制成者占十分之七。作者是蒙古族人,全书以汉字刊行,其中杂有大量的蒙语音译汉字。

《饮食须知》
元代烹饪著作《饮食须知》的作者贾铭,字文鼎,自号华山老人,浙江海宁人。他生于南宋,曾在元朝任官职为万户,卒于明初,历经三代,活了106岁。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贾铭的饮食养生之道很感兴趣,召见他时,问他保养之法,他回答道:关键在于饮食。随后以他撰著的《饮食须知》呈进御览。 贾铭在自序中说: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使重视养生的人知道物性有相反相忌,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检点,掌握适度。不然的话,丛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生祸害。因此,本书选录 许多本草疏注中关于物性相反相忌部分成编,以便掌握饮食调配,避免因饮食调配不当而损害健康。
《饮食须知》全书八卷,第一卷水类30种,火类6种;第二卷谷类50种;第三卷菜类86种;第四卷果类59种;第五卷味类33种;第六卷鱼类65种;第七卷禽类34种;第八卷兽类40种。另附几类食物有毒、解毒、收藏之法。这部书不仅对厨师取菜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作者是元代无锡人倪瓒,字元镇,号云林。他是元代著名画家,元末隐居于太湖和三泖之间,家有云林堂,因而将所著菜谱定名为《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这是一部反映元代无锡地方饮食风格的烹饪专著。书中汇集饮食五十多种,都以菜品命题,逐条而记,除记述原料、配料外,都说明烹饪方法,颇有参考价值。 书中有不少菜肴,如:烧鹅、蜜酿蝤蛑、煮麸干、雪菜、青虾卷等,都是做得比较精致的。书中菜肴有些被后世烹饪书籍复录,特别是“烧鹅”一品,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加以录,并改用倪瓒之号题名为“云林鹤”。此外,日本羽仓则《养小录》中也将烧鹅收入,可见此菜确实是独具风味,名她中外。“蜜酿蝤蛑”也很有特色,如今的苏式名菜“芙蓉蟹斗”(一名“雪花蟹斗”)正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中菜肴以鱼、虾、蟹、螺及湖泊水蔬为多,正是著者家居水乡的饮食特色的反映。

元代家庭日用大全式的烹饪类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由元代无名氏编撰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是一部家庭日用手册式的古代类书。全书内容丰富多彩,教育子女、孝敬长辈、冠婚丧祭与摄生疗病等都应有尽有。书中关于烹饪类的内容,分别介绍以汉族为主的菜点烹调法,也有当时回族、女真族的菜点烹调法,这对于研究当时的汉族 和少数民族饮食是大有裨益的。全书共收录了四百多种饮料、调料、乳制品、蔬菜、荤菜、糕点、面食、素食的制法,在烹饪史上颇有影响。后来成书的《多能鄙事》、《饮馔服食笺》中,转录了此书中大量的饮料、菜点面种。直到清代,这部家庭日用大全式的类书中所收菜点仍然被一些菜谱所转引。

《易牙遗意》
元明之际的韩奕撰著饮食专书,托名齐桓公时的名厨易牙,称为《易牙遗意》,实意是仿古代食经之作。全书分为脯、蔬菜、糕饵、汤饼等十二类,共记载了150多种调料、饮料、糕饼、面点、菜肴、蜜饯、食 药的制作方法,内容非常丰富。 此书菜肴有四大特色:一是浓淡适宜,适应面广。二是制法简明,一看便能制作,如:蒸鲥鱼、炉焙鸡、糖蒸茄、肉油饼、五香糕等等。三是收录了一些比较特殊的菜点的制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火肉”,即火腿的熏制法就别具特色。四是将饮食和治病结合起来,其中“食药类”收录13种食药的制法,就是值得挖掘的。

《多能鄙事》
《多能鄙事》题名是明代刘基(字伯温)所撰。全书十二卷,内容包括饮食、服饰、百药、农圃、牧养等许多方面的制作技能,都是强调切合民生实用的。有关烹饪的四卷,卷一有造酒法、造酱法、造豉法、造法、糟酱淹藏法等。卷二有酥酪法、烹饪法、饼饵米面食法、回回食品、女真食品。烹饪法是专题介绍烹饪基本技术的文献,很为可贵。卷三有糖蜜果法、治蔬菜法、菜汤法,则属点心、饮料的制法。卷四有老人饮食疗疾方,专述老年保健饮食,介绍利用食品医治老年常见病的食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园食单》
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所著。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 、不族无鳞单 、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

《醒园录》
清代李化楠撰,其子李调元整理,因家中 有“醒园”故取名《醒园录》。全书分上下两卷,共记载了一百二十多种关于调料、饮馔及食品制法。书中所收菜点以江南风味为主,也有四川当地的风味。

7、我国有哪些描写饮食文化的著作?

《食珍录》
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写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余姚人虞宗是一位美信家,他官职是黄门郎,到南朝齐时升为太子庶子,后来担任祠部尚书。公元483至493年,武帝在位。有一次皇帝向他问起烹饪的秘诀,谈得投机,皇帝不觉醉了,非常难受,虞宗就献上“醒酒鲭”,算是帮了皇帝的大忙。
虞宗的《食珍录》里,记载有六朝帝王名门家中最珍贵的烹饪各物。例如,“炀帝御厨用九牙盘食”,“谢传有汤法”,“韩约能作樱桃,其色不变”,“金陵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清异录》
北宋人陶谷撰著的《清异录》,是他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书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个门类,共有648条有关内容。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占全书三分之一强。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书中记载隋代的《谢讽食经》、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单。其他如:果、菜、禽、兽、鱼等烹饪原料,有的写其营养价值,有的谈到烹调技法,都是研究烹饪技术发展的可贵资料。

《食经》

谢讽著的《食经》成书于隋代,是饮食文化史上有名的著作之一。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从有的各目前冠经人各来看,如“北齐武成王生羊脍”、“越国公碎金饭”、“虞公断醒”、“永加王烙羊”、“成美公藏”、“含春侯新治月华饭”等,都是王侯贵族的饮馔。而有的各目讲究,如“千金碎香饼”、“乾炙满天星含浆饼”、“撮高巧装坛样饼”等,反映出当时饮馔已达到非常精美高贵的水平。

8、找古代饮食类的书籍

《食珍录》
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写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余姚人虞宗是一位美信家,他官职是黄门郎,到南朝齐时升为太子庶子,后来担任祠部尚书。公元483至493年,武帝在位。有一次皇帝向他问起烹饪的秘诀,谈得投机,皇帝不觉醉了,非常难受,虞宗就献上“醒酒鲭”,算是帮了皇帝的大忙。
虞宗的《食珍录》里,记载有六朝帝王名门家中最珍贵的烹饪各物。例如,“炀帝御厨用九牙盘食”,“谢传有汤法”,“韩约能作樱桃,其色不变”,“金陵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清异录》
北宋人陶谷撰著的《清异录》,是他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书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个门类,共有648条有关内容。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占全书三分之一强。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书中记载隋代的《谢讽食经》、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单。其他如:果、菜、禽、兽、鱼等烹饪原料,有的写其营养价值,有的谈到烹调技法,都是研究烹饪技术发展的可贵资料。

《食经》
谢讽著的《食经》成书于隋代,是饮食文化史上有名的著作之一。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从有的各目前冠经人各来看,如“北齐武成王生羊脍”、“越国公碎金饭”、“虞公断醒”、“永加王烙羊”、“成美公藏”、“含春侯新治月华饭”等,都是王侯贵族的饮馔。而有的各目讲究,如“千金碎香饼”、“乾炙满天星含浆饼”、“撮高巧装坛样饼”等,反映出当时饮馔已达到非常精美高贵的水平。

《本心斋食谱》
 
作者署名是宋代陈达叟,因为室名本心斋,所以又称本心翁。作者自述:常在书房里起居闲坐,玩味《易经》,床上围着画有梅花的纸账,用石鼎烹茶,自己的饮食崇尚清淡。有客人从外地来访,脸上流露出饥饿的神色。作者叫书童端上净素饭菜,客人品尝后说,没有尘俗气味。主客讨论食谱,就形成了这本书。 全书记蔬食二十品类,均以蔬菜类名标目,如:菜羹、韭菜、山药、笋、藕、绿豆粉丝、水引蝴蝶面、水团、白米饭等。每类后面都附有赞语,赞语简括,均为十六字。还有“小引”说明其制法,或揭示其特点。如“水团”条,制法是“秫粉色糖,香汤浴之。”赞文为“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这种记述方法,表现了作者富有文学素养,又因所用赞体简要,类似歌诀,容易背诵,所以就便于普及。

《山家清供》
 
《山家清供》是南宋的一部重要烹饪著作。内容以素食为中心,包括当时流传的104个食品,夹叙夹议,丰富多采。 唐代杜甫有诗云:“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南宋时的林洪撰著《山家清供》,即杜甫诗中的山家、野饭,意思是山居家庭待客用的清淡饮馔。全书二卷,上卷列举饮馔47种,下卷列举饮馔57咱。记述以素食为主,亦有少量的荤菜,如饭、羹、汤、饼、粥、糕、脯、肉、鸡、鱼、蟹等。选料大部分为家蔬、野菜、花果、粮米,部也有取料于禽鸟、兽畜、鱼虾的。用料尽管平常,但由于烹饪方法奇妙,同样给人们以丰富的启发和借鉴。许多菜肴别出心裁,各具一格,足可使人窥见当时烹饪技术、烹饪艺术所已达到的水平。

书中有不少是用中草药加工制配的食疗饮馔。如:萝菔面这一条下称:“王医师承宣常捣萝菔汁搜面使饼,谓能去面毒。”而麦门冬煎,则是纯药物,其标目下称:“春秋采根去心,捣汁和蜜,以银器重汤煮熬,如饴为度,贮之磁器内,温酒化温服,滋益多益。”由此可见是用纯药物加工和蜜制成,并加温酒后服用的一种保健饮料。总之,此书对了解江南饮食风貌和南宋烹饪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史料。

《饮膳正要》
这是一部融合蒙汉两族饮食文化的文献。作者是元代忽思慧。全书三卷,卷一记养生、妊娠、乳母、饮酒诸忌。标目“聚珍异馔”,分述汤、粉、羹、面、粥、馒头、烧饼等饭食,以及用蒸、炒、滑、炙、攒、盐、熬等方法制成的菜肴。每种菜肴都说明其食疗效用、材料、调味品、烹调技术。卷二记诸般汤煎、诸水、神仙服饵、四时所宜、五味偏走、食疗诸病、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禽兽变异。主要是阐述用于保健医疗的加药饮料与食品的配料及制作方法,寓养生治病于日常饮食,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卷三记米谷品、鱼品、菜品等,对每种食品的性味与作用,都逐一加以说明,大部分附有绘图,而对加工成品则简述其制法及疗效。
《饮膳正要》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此书是古代食疗专著之一,除了阐述各种饮馔的烹调方法外,更注重阐述其各种饮馔的烹调方法外,更注重阐述其性味与补益作用,即注重饮食与营养卫生的关系,这是别的一般食谱中所没有的。第二,书中将蒙汉饮馔并蓄,所述用料,兽品以羊、牛居先,次及马、驼、鹿、猪等,奇珍异馔中,用羊肉制成者占十分之七。作者是蒙古族人,全书以汉字刊行,其中杂有大量的蒙语音译汉字。

《饮食须知》
元代烹饪著作《饮食须知》的作者贾铭,字文鼎,自号华山老人,浙江海宁人。他生于南宋,曾在元朝任官职为万户,卒于明初,历经三代,活了106岁。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贾铭的饮食养生之道很感兴趣,召见他时,问他保养之法,他回答道:关键在于饮食。随后以他撰著的《饮食须知》呈进御览。 贾铭在自序中说: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使重视养生的人知道物性有相反相忌,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检点,掌握适度。不然的话,丛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生祸害。因此,本书选录 许多本草疏注中关于物性相反相忌部分成编,以便掌握饮食调配,避免因饮食调配不当而损害健康。
《饮食须知》全书八卷,第一卷水类30种,火类6种;第二卷谷类50种;第三卷菜类86种;第四卷果类59种;第五卷味类33种;第六卷鱼类65种;第七卷禽类34种;第八卷兽类40种。另附几类食物有毒、解毒、收藏之法。这部书不仅对厨师取菜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作者是元代无锡人倪瓒,字元镇,号云林。他是元代著名画家,元末隐居于太湖和三泖之间,家有云林堂,因而将所著菜谱定名为《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这是一部反映元代无锡地方饮食风格的烹饪专著。书中汇集饮食五十多种,都以菜品命题,逐条而记,除记述原料、配料外,都说明烹饪方法,颇有参考价值。 书中有不少菜肴,如:烧鹅、蜜酿蝤蛑、煮麸干、雪菜、青虾卷等,都是做得比较精致的。书中菜肴有些被后世烹饪书籍复录,特别是“烧鹅”一品,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加以录,并改用倪瓒之号题名为“云林鹤”。此外,日本羽仓则《养小录》中也将烧鹅收入,可见此菜确实是独具风味,名她中外。“蜜酿蝤蛑”也很有特色,如今的苏式名菜“芙蓉蟹斗”(一名“雪花蟹斗”)正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中菜肴以鱼、虾、蟹、螺及湖泊水蔬为多,正是著者家居水乡的饮食特色的反映。

元代家庭日用大全式的烹饪类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由元代无名氏编撰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是一部家庭日用手册式的古代类书。全书内容丰富多彩,教育子女、孝敬长辈、冠婚丧祭与摄生疗病等都应有尽有。书中关于烹饪类的内容,分别介绍以汉族为主的菜点烹调法,也有当时回族、女真族的菜点烹调法,这对于研究当时的汉族 和少数民族饮食是大有裨益的。全书共收录了四百多种饮料、调料、乳制品、蔬菜、荤菜、糕点、面食、素食的制法,在烹饪史上颇有影响。后来成书的《多能鄙事》、《饮馔服食笺》中,转录了此书中大量的饮料、菜点面种。直到清代,这部家庭日用大全式的类书中所收菜点仍然被一些菜谱所转引。

《易牙遗意》
元明之际的韩奕撰著饮食专书,托名齐桓公时的名厨易牙,称为《易牙遗意》,实意是仿古代食经之作。全书分为脯、蔬菜、糕饵、汤饼等十二类,共记载了150多种调料、饮料、糕饼、面点、菜肴、蜜饯、食 药的制作方法,内容非常丰富。 此书菜肴有四大特色:一是浓淡适宜,适应面广。二是制法简明,一看便能制作,如:蒸鲥鱼、炉焙鸡、糖蒸茄、肉油饼、五香糕等等。三是收录了一些比较特殊的菜点的制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火肉”,即火腿的熏制法就别具特色。四是将饮食和治病结合起来,其中“食药类”收录13种食药的制法,就是值得挖掘的。

《多能鄙事》
《多能鄙事》题名是明代刘基(字伯温)所撰。全书十二卷,内容包括饮食、服饰、百药、农圃、牧养等许多方面的制作技能,都是强调切合民生实用的。有关烹饪的四卷,卷一有造酒法、造酱法、造豉法、造法、糟酱淹藏法等。卷二有酥酪法、烹饪法、饼饵米面食法、回回食品、女真食品。烹饪法是专题介绍烹饪基本技术的文献,很为可贵。卷三有糖蜜果法、治蔬菜法、菜汤法,则属点心、饮料的制法。卷四有老人饮食疗疾方,专述老年保健饮食,介绍利用食品医治老年常见病的食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园食单》
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所著。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 、不族无鳞单 、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

《醒园录》
清代李化楠撰,其子李调元整理,因家中 有“醒园”故取名《醒园录》。全书分上下两卷,共记载了一百二十多种关于调料、饮馔及食品制法。书中所收菜点以江南风味为主,也有四川当地的风味。

9、带食的经典名著

1《食珍录》:
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余姚人虞宗写于南北朝时期。记载有六朝帝王名门家中最珍贵的烹饪各物。例如,“炀帝御厨用九牙盘食”,“谢传有汤法”,“韩约能作樱桃,其色不变”,“金陵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2《清异录》
北宋人陶谷撰著,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书中记载隋代的《谢讽食经》、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单。
3《食经》
谢讽著于隋代,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4《本心斋食谱》
宋代陈达叟著。全书记蔬食二十品类,均以蔬菜类名标目,每类后面都附有赞语,赞语简括,均为十六字。还有“小引”说明其制法,或揭示其特点。如“水团”条,制法是“秫粉色糖,香汤浴之。”赞文为“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
5 《山家清供》
南宋林洪撰著。内容以素食为中心,包括当时流传的104个食品,夹叙夹议,丰富多采。全书二卷,上卷列举饮馔47种,下卷列举饮馔57种。记述以素食为主,亦有少量的荤菜,选料大部分为家蔬、野菜、花果、粮米,也有取料于禽鸟、兽畜、鱼虾的。用料尽管平常,但由于烹饪方法奇妙,同样给人们以丰富的启发和借鉴。
6《饮膳正要》
元代忽思慧著。本书既是一部融合蒙汉两族饮食文化的文献,同时也是古代食疗专著之一。全书三卷,卷一记养生、妊娠、乳母、饮酒诸忌,卷二主要是阐述用于保健医疗的加饮料与食品的配料及制作方法,卷三记米谷品、鱼品、菜品等,对每种食品的性味与作用,都逐一加以说明,大部分附有绘图。
7《饮食须知》
元代贾铭著。全书八卷,第一卷水类30种,火类6种;第二卷谷类50种;第三卷菜类86种;第四卷果类59种;第五卷味类33种;第六卷鱼类65种;第七卷禽类34种;第八卷兽类40种。另附几类食物有毒、解毒、收藏之法。目的在于使重视养生的人知道物性有相反相忌,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检点,掌握适度。
8《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元代倪瓒著。这是一部反映元代无锡地方饮食风格的烹饪专著。书中汇集饮食五十多种,都以菜品命题,逐条而记,除记述原料、配料外,都说明烹饪方法,颇有参考价值。
9《易牙遗意》
元明之际的韩奕撰著饮食专书,托名齐桓公时的名厨易牙,称为《易牙遗意》,实意是仿古代食经之作。全书分为脯、蔬菜、糕饵、汤饼等十二类,共记载了150多种调料、饮料、糕饼、面点、菜肴、蜜饯、食 的制作方法,内容非常丰富。
10《随园食单》
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所著,是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 、不族无鳞单 、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
11《醒园录》
清代李化楠撰,其子李调元整理,因家中 有“醒园”故取名《醒园录》。全书分上下两卷,共记载了一百二十多种关于调料、饮馔及食品制法。书中所收菜点以江南风味为主,也有四川当地的风味。
此外还有《茶经》、《老饕赋:名人与饮食文化》,《齐民要术》、《食谱馔史》、《山家清供》、《尊生八笺》》、《闲情偶寄》等

10、我国有哪些饮食理论著作?

《食珍录》
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写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时,余姚人虞宗是一位美信家,他官职是黄门郎,到南朝齐时升为太子庶子,后来担任祠部尚书。公元483至493年,武帝在位。有一次皇帝向他问起烹饪的秘诀,谈得投机,皇帝不觉醉了,非常难受,虞宗就献上“醒酒鲭”,算是帮了皇帝的大忙。
虞宗的《食珍录》里,记载有六朝帝王名门家中最珍贵的烹饪各物。例如,“炀帝御厨用九牙盘食”,“谢传有汤法”,“韩约能作樱桃,其色不变”,“金陵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清异录》
北宋人陶谷撰著的《清异录》,是他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书中包括天文、地理、草木等37个门类,共有648条有关内容。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占全书三分之一强。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书中记载隋代的《谢讽食经》、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单。其他如:果、菜、禽、兽、鱼等烹饪原料,有的写其营养价值,有的谈到烹调技法,都是研究烹饪技术发展的可贵资料。

《食经》
谢讽著的《食经》成书于隋代,是饮食文化史上有名的著作之一。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从有的各目前冠经人各来看,如“北齐武成王生羊脍”、“越国公碎金饭”、“虞公断醒”、“永加王烙羊”、“成美公藏”、“含春侯新治月华饭”等,都是王侯贵族的饮馔。而有的各目讲究,如“千金碎香饼”、“乾炙满天星含浆饼”、“撮高巧装坛样饼”等,反映出当时饮馔已达到非常精美高贵的水平。

《本心斋食谱》
 
作者署名是宋代陈达叟,因为室名本心斋,所以又称本心翁。作者自述:常在书房里起居闲坐,玩味《易经》,床上围着画有梅花的纸账,用石鼎烹茶,自己的饮食崇尚清淡。有客人从外地来访,脸上流露出饥饿的神色。作者叫书童端上净素饭菜,客人品尝后说,没有尘俗气味。主客讨论食谱,就形成了这本书。 全书记蔬食二十品类,均以蔬菜类名标目,如:菜羹、韭菜、山药、笋、藕、绿豆粉丝、水引蝴蝶面、水团、白米饭等。每类后面都附有赞语,赞语简括,均为十六字。还有“小引”说明其制法,或揭示其特点。如“水团”条,制法是“秫粉色糖,香汤浴之。”赞文为“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这种记述方法,表现了作者富有文学素养,又因所用赞体简要,类似歌诀,容易背诵,所以就便于普及。

《山家清供》
 
《山家清供》是南宋的一部重要烹饪著作。内容以素食为中心,包括当时流传的104个食品,夹叙夹议,丰富多采。 唐代杜甫有诗云:“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南宋时的林洪撰著《山家清供》,即杜甫诗中的山家、野饭,意思是山居家庭待客用的清淡饮馔。全书二卷,上卷列举饮馔47种,下卷列举饮馔57咱。记述以素食为主,亦有少量的荤菜,如饭、羹、汤、饼、粥、糕、脯、肉、鸡、鱼、蟹等。选料大部分为家蔬、野菜、花果、粮米,部也有取料于禽鸟、兽畜、鱼虾的。用料尽管平常,但由于烹饪方法奇妙,同样给人们以丰富的启发和借鉴。许多菜肴别出心裁,各具一格,足可使人窥见当时烹饪技术、烹饪艺术所已达到的水平。

书中有不少是用中草药加工制配的食疗饮馔。如:萝菔面这一条下称:“王医师承宣常捣萝菔汁搜面使饼,谓能去面毒。”而麦门冬煎,则是纯药物,其标目下称:“春秋采根去心,捣汁和蜜,以银器重汤煮熬,如饴为度,贮之磁器内,温酒化温服,滋益多益。”由此可见是用纯药物加工和蜜制成,并加温酒后服用的一种保健饮料。总之,此书对了解江南饮食风貌和南宋烹饪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史料。

《饮膳正要》
这是一部融合蒙汉两族饮食文化的文献。作者是元代忽思慧。全书三卷,卷一记养生、妊娠、乳母、饮酒诸忌。标目“聚珍异馔”,分述汤、粉、羹、面、粥、馒头、烧饼等饭食,以及用蒸、炒、滑、炙、攒、盐、熬等方法制成的菜肴。每种菜肴都说明其食疗效用、材料、调味品、烹调技术。卷二记诸般汤煎、诸水、神仙服饵、四时所宜、五味偏走、食疗诸病、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禽兽变异。主要是阐述用于保健医疗的加药饮料与食品的配料及制作方法,寓养生治病于日常饮食,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卷三记米谷品、鱼品、菜品等,对每种食品的性味与作用,都逐一加以说明,大部分附有绘图,而对加工成品则简述其制法及疗效。
《饮膳正要》具有两个特点。第一,此书是古代食疗专著之一,除了阐述各种饮馔的烹调方法外,更注重阐述其各种饮馔的烹调方法外,更注重阐述其性味与补益作用,即注重饮食与营养卫生的关系,这是别的一般食谱中所没有的。第二,书中将蒙汉饮馔并蓄,所述用料,兽品以羊、牛居先,次及马、驼、鹿、猪等,奇珍异馔中,用羊肉制成者占十分之七。作者是蒙古族人,全书以汉字刊行,其中杂有大量的蒙语音译汉字。

《饮食须知》
元代烹饪著作《饮食须知》的作者贾铭,字文鼎,自号华山老人,浙江海宁人。他生于南宋,曾在元朝任官职为万户,卒于明初,历经三代,活了106岁。明太祖朱元璋对于贾铭的饮食养生之道很感兴趣,召见他时,问他保养之法,他回答道:关键在于饮食。随后以他撰著的《饮食须知》呈进御览。 贾铭在自序中说:写这本书的目的在于使重视养生的人知道物性有相反相忌,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检点,掌握适度。不然的话,丛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生祸害。因此,本书选录 许多本草疏注中关于物性相反相忌部分成编,以便掌握饮食调配,避免因饮食调配不当而损害健康。
《饮食须知》全书八卷,第一卷水类30种,火类6种;第二卷谷类50种;第三卷菜类86种;第四卷果类59种;第五卷味类33种;第六卷鱼类65种;第七卷禽类34种;第八卷兽类40种。另附几类食物有毒、解毒、收藏之法。这部书不仅对厨师取菜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云林堂饮食制度集》
作者是元代无锡人倪瓒,字元镇,号云林。他是元代著名画家,元末隐居于太湖和三泖之间,家有云林堂,因而将所著菜谱定名为《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这是一部反映元代无锡地方饮食风格的烹饪专著。书中汇集饮食五十多种,都以菜品命题,逐条而记,除记述原料、配料外,都说明烹饪方法,颇有参考价值。 书中有不少菜肴,如:烧鹅、蜜酿蝤蛑、煮麸干、雪菜、青虾卷等,都是做得比较精致的。书中菜肴有些被后世烹饪书籍复录,特别是“烧鹅”一品,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加以录,并改用倪瓒之号题名为“云林鹤”。此外,日本羽仓则《养小录》中也将烧鹅收入,可见此菜确实是独具风味,名她中外。“蜜酿蝤蛑”也很有特色,如今的苏式名菜“芙蓉蟹斗”(一名“雪花蟹斗”)正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中菜肴以鱼、虾、蟹、螺及湖泊水蔬为多,正是著者家居水乡的饮食特色的反映。

元代家庭日用大全式的烹饪类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由元代无名氏编撰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是一部家庭日用手册式的古代类书。全书内容丰富多彩,教育子女、孝敬长辈、冠婚丧祭与摄生疗病等都应有尽有。书中关于烹饪类的内容,分别介绍以汉族为主的菜点烹调法,也有当时回族、女真族的菜点烹调法,这对于研究当时的汉族 和少数民族饮食是大有裨益的。全书共收录了四百多种饮料、调料、乳制品、蔬菜、荤菜、糕点、面食、素食的制法,在烹饪史上颇有影响。后来成书的《多能鄙事》、《饮馔服食笺》中,转录了此书中大量的饮料、菜点面种。直到清代,这部家庭日用大全式的类书中所收菜点仍然被一些菜谱所转引。

《易牙遗意》
元明之际的韩奕撰著饮食专书,托名齐桓公时的名厨易牙,称为《易牙遗意》,实意是仿古代食经之作。全书分为脯、蔬菜、糕饵、汤饼等十二类,共记载了150多种调料、饮料、糕饼、面点、菜肴、蜜饯、食 药的制作方法,内容非常丰富。 此书菜肴有四大特色:一是浓淡适宜,适应面广。二是制法简明,一看便能制作,如:蒸鲥鱼、炉焙鸡、糖蒸茄、肉油饼、五香糕等等。三是收录了一些比较特殊的菜点的制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火肉”,即火腿的熏制法就别具特色。四是将饮食和治病结合起来,其中“食药类”收录13种食药的制法,就是值得挖掘的。

《多能鄙事》
《多能鄙事》题名是明代刘基(字伯温)所撰。全书十二卷,内容包括饮食、服饰、百药、农圃、牧养等许多方面的制作技能,都是强调切合民生实用的。有关烹饪的四卷,卷一有造酒法、造酱法、造豉法、造法、糟酱淹藏法等。卷二有酥酪法、烹饪法、饼饵米面食法、回回食品、女真食品。烹饪法是专题介绍烹饪基本技术的文献,很为可贵。卷三有糖蜜果法、治蔬菜法、菜汤法,则属点心、饮料的制法。卷四有老人饮食疗疾方,专述老年保健饮食,介绍利用食品医治老年常见病的食疗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随园食单》
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所著。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 、不族无鳞单 、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

《醒园录》
清代李化楠撰,其子李调元整理,因家中 有“醒园”故取名《醒园录》。全书分上下两卷,共记载了一百二十多种关于调料、饮馔及食品制法。书中所收菜点以江南风味为主,也有四川当地的风味。

与饮食保健著作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