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温补性中药
简单的讲,你所说的温补型中药基本上就是一些热性的中药如:人参、鹿茸、刺五加、淫养藿、当归、冬虫夏草、黄芪等
性凉的补虚药:
白芍、生地、何首乌等
还有性平的:枸杞、党参等
2、什么是温补性中成药?
您好,中医讲阴阳,当阳虚时会有怕冷的症状,此进可以服用温补性中药,即药性偏温,有补益的药物。因此中药里面按药物的性持分有寒热温凉四类。非处方药是不须凭医生处方购买的药物。一般是一些中成药,此类药副作用小。
3、温补药有哪些功效?
温补药:菟丝子:6~12克。辛甘平,补肝肾。多用于肾阳不足之证,如阳痿、滑泄、小便余沥不尽。
潼蒺藜:4.5~9克。甘温,初肾益阳,治肾阳不足之腰痛膝冷、阳痿早泄,又为治脾肾虚寒、五更泄泻之良药。
巴戟天:4.5~9克。微温,补肾,益阳,祛风,除湿。
肉苁蓉:6~12克。甘温,益髓壮阳,兼可润燥通便。
紫河车:1~2克。微温,益精补肾,大补先天。
益智仁:6~15克。微温,补肾涩精,多用于遗尿。
杜仲:9~12克。微温,补肝肾,强筋骨,多用于腰膝酸软。
续断:6~12克。微温,补肝肾,强筋骨,并可接续损伤。
鹿茸:0.3~0.9克。温,生精充髓,大补元阳。鹿角通常作为茸的代用品,效力虽较弱而价廉。鹿角煎熬成鹿角胶,为滋补药并能止血。鹿角熬胶后所存残渣叫鹿角霜,功同鹿角,惟力稍差。
4、哪些药材是温补的,可以用来炖汤?
温热食物:如生姜、大蒜、葱、韭菜、芫荽、荔枝、龙眼肉、狗肉、牛肉、羊肉, 可以治疗寒证和虚弱的疾病。 1.当归猪蹄汤 《材料》 当归1两、猪蹄4只。 《做法》 1.先洗净猪蹄,然后加当归入锅一起煨炖。2.用小火熬至肉烂时,加调味料,离火,如汤不多,可中途加 水,至约剩浓汤两大碗为宜。 《疗效》 当归,性温味甘辛,微苦,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作用,为妇女养血调经保健药,与猪蹄合用有养血通乳的功效。适用病症:产后血虚,乳腺虚滞而致乳汁不下者,需长期服用,效果较佳 《注意事项》 烧猪蹄时,加少许醋,所含蛋白质就极易被人体吸收,而其骨中的钙、磷,亦能从胶质中分解出来。临床应用:缺乳少乳,猪蹄2只、通草3钱、赤小豆半斤、煨浓汤去豆服汤。 2.胡桃猪胖汤 《材料》 巴戟天1两、胡桃肉8钱、猪脬1个。 《做法》 将巴戟天、胡桃肉洗净,猪脬用粗盐擦洗乾净,再用沸水烫过。2.把巴戟天、胡桃肉,放入猪脬内,置於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小火开水炖一小时,调味即可服用。 《疗效》 功效特点:巴戟天性温味甘,功能温肾助阳,有类皮质荷尔蒙作用及降血压作用,主治肾虚阳痿、小便不禁、腰膝酸痛;胡桃肉性温味甘,功能补肾润燥、温肺定喘,主治小便频数、阳痿、遗精、大便燥结等。以上三物合用,有补肾助阳、润燥排石之功\。适用病症:肾气不足之小便频数、夜尿多或排尿无力、或遗尿及腰膝酸冷、神色怯弱等症。 《注意事项》 猪脬即猪膀胱,台湾人称猪小肚。临床应用:小儿遗尿,用猪小肚1具、益智仁2钱,将猪小肚洗净,益智仁装入小肚内,小火炖食之,连续服用。 3.鲫鱼黄耆汤 《材料》 鲫鱼1条约半斤、黄耆8钱、枳壳3钱。 《做法》 1、将黄耆、枳壳洗净,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cc.,加热并煮约50分钟,滤药取汁。2、将剖洗乾净的鲫鱼放入药汁内,酌加生姜、调味料,加热至鱼熟。 《疗效》 黄耆,性温味甘,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枳壳,性凉味苦,有行气宽中、消食除腹胀等功效。诸味合用有补气升举、健脾合中之效。 《注意事项》 机虚所致之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产妇缺乳,可用鲜鲫鱼1条清炖,加黄酒3小杯,吃鱼喝汤。 4.鲍鱼枸杞汤 《材料》 鲍鱼1两、石决明(打碎)1两、枸杞1两、菊花3钱。 《做法》 鲍鱼、石决明(布包)、枸杞、菊花,四种一同入锅,大火煮沸后,再以文火炖煮约一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疗效》 枸杞,性平味甘,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抗衰老;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平肝明目、散风热、解毒、降血压;石决明,性平味咸,清热明目、平肝潜阳。适用病症:肝虚目眩,视物昏花,眼乾目涩及夜盲症。 《注意事项》 鲍鱼体硬难消化,肠胃虚弱者,饮汁为宜。临床应用:阴虚、内热旺盛、昏视、掌心发热、夜间口乾者,可用鲍鱼3两炖汁,日服一盅,长期饮用能缓解口乾舌燥现象。 5.杜仲猪腰粥 《材料》 猪腰2个、杜仲1两、砂仁3钱、糯米2两、生姜适量。 《做法》 1.将猪腰先用清水浸半小时以去尿味,再洗净后切片。杜仲、砂仁、糯米、生姜洗净。2.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瓦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后,小火煮两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疗效》 杜忡,性温味甘,能补肝肾,又能安胎元;砂仁,性温味辛,能醒脾开胃;糯米,性平味甘,能补脾又能安胎元。四物合用有补肾安胎效果。(四)适用病症:先天禀赋不足、中年受胎,以致胎动不安,属肾气不足者,症见妊娠期不时胎动,仲有腰酸乏力、头晕、耳鸣等症。 《注意事项》 1.本品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血压、冠心病病人不宜多食用。 2.本品用做脏器疗法,有促进肾藏排泄的功能,故用於小便少、肾机能减退。临床应用:1.肾虚遗精可用猪肾1对、核桃仁1两,共炖烂食用。2.遗尿者可用猪肾I1个、桑瓢蛸7个,共炖食,每日一次,连服10 日。 6.益气养阴排骨汤 《材料》 小排骨半磅,黄耆15克,山药2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石斛10克,姜2片,米酒1汤匙 《做法》 小排骨用沸水烫过,去除血水。将全部材料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滚,去除浮沫后改为小火,炖约1小时,加盐调味后即可食用。 《疗效》 补气生津润喉,适於糖尿病患者或体力消耗太过,常感疲倦,口渴,声音沙哑者;亦为夏日消暑解渴良品。 《注意事项》无 7.猪心大枣汤 《材料》 猪心1个、大枣10粒。 《做法》 1、猪心切片,大枣去核。2、两者共煮,待猪心熟透,饮汤吃肉及枣。 《疗效》 猪心与大枣配合使用有补气血、养心神之功。 《注意事项》 心血不足、心悸乏力、面色无华、贫血等症。风湿性心脏病者,用猪心1个、大枣10个,共煮,连汤食之,连续服用。 8.参术鲳鱼 《材料》 鲳鱼1条(白鲳或黑鲳)、党参5钱、白术5钱、陈皮3钱。 《做法》 1、鲳鱼除去内脏,洗净备用。2、党参、白术、陈皮洗净,加入适量水煎约50分钟,滤药取汁。3、鲳鱼置盘上,浇上药汁,加调味料再置入蒸锅,以文火蒸至鱼熟即可。 《疗效》 党参,性微温味甘,有补气生血的作用;白术,性温味甘苦,健脾益胃、燥湿利水;陈皮,性温味苦辛,行气健脾、燥温。诸物合用,有补气血、健脾益胃的功效。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饮食不振。产后气血虚弱,乳汁缺乏,用鲳鱼两条,油煎后,加糖醋烧煮,即糖醋鲳鱼,食后能使乳汁增多,如与猪蹄同煮,功效尤佳。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饮食减少,用鲳鱼半斤、党参5钱、白术5钱、陈皮3钱,水煎至肉烂熟,食肉饮汤,有补气血、健脾益胃之效。 9.白果花生章鱼粥 《材料》 白果3钱、花生仁3两、章鱼3两、香菇(乾)1两、白米适量。 《做法》 1.将白果去壳取仁,香菇去梗,章鱼、大米洗净。2.把白果、花生仁、章鱼、香菇、大米同时放入瓦锅内,大火煮 沸后,小火煮至花生熟烂为度,放入姜、葱,调味即可,随量 食用。 《 疗效》 白果性平味甘苦.功能固肺定喘,消痰杀虫收涩止带作用,主治哮喘咳嗽、脾虚带下、白浊小便等症;花生性平味甘,有养血补脾、润肺化痰、止血增乳、润畅通便作用,主治燥咳反胃、乳妇奶少等;香菇性平味甘,有补肺益胃、降低血脂肪作用,主治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以上诸物合用,能补脾益肺、消痰杀虫之效。适用病症:糖尿病并发乾咳少痰、咳血时作、口燥咽乾、形体尔羸弱等症。 《注意事项》 有过敏体质者慎服。临床应用:产后缺乳,用章鱼肉、花生仁适量,共炖熟经常食用。 @_-
5、哪些中药有温补的功效?
菟丝子:6~12克。辛甘平,补肝肾。多用于肾阳不足之证,如阳痿、滑泄、小便余沥不尽。
潼蒺藜:4.5~9克。甘温,初肾益阳,治肾阳不足之腰痛膝冷、阳痿早泄,又为治脾肾虚寒、五更泄泻之良药。
巴戟天:4.5~9克。微温,补肾,益阳,祛风,除湿。
肉苁蓉:6~12克。甘温,益髓壮阳,兼可润燥通便。
紫河车:1~2克。微温,益精补肾,大补先天。
益智仁:6~15克。微温,补肾涩精,多用于遗尿。
杜仲:9~12克。微温,补肝肾,强筋骨,多用于腰膝酸软。
续断:6~12克。微温,补肝肾,强筋骨,并可接续损伤。
鹿茸:0.3~0.9克。温,生精充髓,大补元阳。鹿角通常作为茸的代用品,效力虽较弱而价廉。鹿角煎熬成鹿角胶,为滋补药并能止血。鹿角熬胶后所存残渣叫鹿角霜,功同鹿角,惟力稍差。
6、什么是温补性中成药
中医讲阴阳,当阳虚时会有怕冷的症状,此进可以服用温补性中药,即药性偏温,有补益的药物。因此中药里面按药物的性持分有寒热温凉四类。非处方药是不须凭医生处方购买的药物。一般是一些中成药,此类药副作用小性凉的补虚药:
白芍、生地、何首乌等
还有性平的:枸杞、党参等
7、温补药有什么种类及功效?
菟丝子:6~12克。辛甘平,补肝肾。多用于肾阳不足之证,如阳痿、滑泄、小便余沥不尽。
潼蒺藜:4.5~9克。甘温,初肾益阳,治肾阳不足之腰痛膝冷、阳痿早泄,又为治脾肾虚寒、五更泄泻之良药。
巴戟天:4.5~9克。微温,补肾,益阳,祛风,除湿。
肉苁蓉:6~12克。甘温,益髓壮阳,兼可润燥通便。
紫河车:1~2克。微温,益精补肾,大补先天。
益智仁:6~15克。微温,补肾涩精,多用于遗尿。
杜仲:9~12克。微温,补肝肾,强筋骨,多用于腰膝酸软。
续断:6~12克。微温,补肝肾,强筋骨,并可接续损伤。
鹿茸:0.3~0.9克。温,生精充髓,大补元阳。鹿角通常作为茸的代用品,效力虽较弱而价廉。鹿角煎熬成鹿角胶,为滋补药并能止血。鹿角熬胶后所存残渣叫鹿角霜,功同鹿角,惟力稍差。
8、什么是温补性中成药,寒药、凉药的区别,温药、热药的区别是什么?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9、滋补保健品有哪些
恩,你的问题太广泛了,滋补,哪方面,建议你找一个专业的公司或者机构,详细咨询下,为你提供目前国内做保健品最好的三家公司去咨询,北京益生康健,上海禾健和浙江的宅易购
10、滋补保健类中药材的执行标准是
这个很麻烦的,要看你用了哪些原料,不同的原料其管理要求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