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防疫站打疫苗需要儿童保健手册吗
儿保就是儿童保健,一般都是要有一本儿童保健手册,在妇幼保健院取(或者和大人的孕妇保健手册在一个地方办),孩子出生后的体检一般都是根据手册上的时间进行的,此手册一般地方还与孩子将来升学有关,需要在上小学时提供。
2、婴儿 预防接种都需要办理什么证件
需要办《预防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怎么办理 :
1、儿童办理预防接种证,需要带好宝宝的户口簿、出生证以及出生时在出生医院接种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卡,到居住地点的妇幼保健医院儿保科办理《预防接种证》,妇幼保健医院会给家长一个小绿本儿,上面写有根据孩子出生日期需接种每一针疫苗的时间,家长定期预约,按照预约单上的时间按时带孩子到接种门诊进行接种。
2、在外地出生但在本市居住的孩子,也应尽快到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让孩子尽快的补种各种疫苗。若在原地区已接种过疫苗,应带上原来的预防接种证,根据已接种过的疫苗,安排补种未种的疫苗。
3、家长在办理预防接种手续时,必须把可靠的通讯住址和联系电话告诉医务人员,以便联系。
(2)预防保健疫苗扩展资料
办理方法:
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到户口所在地(外地来京人员可到现居住地)指定的社区医院保健科登记,领取《北京市母子保健健康档案》;
孩子出生后,由生产医院在健康档案上填写产妇及婴儿健康信息;
产妇出院后,携带健康档案、听力筛查单、卡介苗及乙肝疫苗接种证明、出生证等资料,去居住地社区医院保健科办理登记,即可领取《北京市免疫预防接种证》。
自婴儿出生后30天的第二针乙肝疫苗起,就可以凭《北京市免疫预防接种证》到社区医院保健科进行免疫接种了。每次接种后会预约下次免疫接种的时间,家长带着孩子按时接种即可。
3、什么是预防性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系指以微生物、寄生虫、动物毒素、生物组织作为起始材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并以生物学技术和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包括疫(菌)苗、毒素、类毒素、免疫血清、血液制品、免疫球蛋白、抗原、变态反应原、细胞因子、激素、酶、发酵产品、单克隆抗体、DNA重组产品、体外免疫诊断试剂等,供某些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用。
4、预防保健医师具备什么证件
因为《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明确规定:
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是乡村医生。”
背景
规范要求,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明确其责任区域。接种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据介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包括皮内注射用卡介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为:卡介苗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脊灰疫苗口服4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百白破疫苗接种5剂次,前3剂次为基础免疫,第4剂次为加强免疫;第5剂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强免疫1剂次;麻疹疫苗接种2剂次,第2剂次为复种。
5、打预防针需要带妇幼保健测吗?
是需要带预防保健手册的。预防保健手册上明确的登记了,你应该在何年何月进行预防接种?并且每次接种之后会有相关的登记记录。而且预防保健手册一定要保存好,它是作为孩子入托的一个必要证明。
6、打预防针需要什么证件
儿童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接种证也是今后儿童入园、入学的主要凭证。因此当儿童出生后一月内请携带孩子产房乙肝疫苗第一针和卡介苗接种记录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如户口为外地、在本地居住三个月以上应在居住地)的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理儿童预防接种证;农村儿童应在辖区乡镇卫生院计免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以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和其它相应疫苗。另外,合肥市疾控中心提醒各位家长:
( 1 )当你的宝宝接种完麻疹疫苗后(约一周岁左右),每周二、三带宝宝到合肥市疾控中心测定相应疫苗接种效果;
( 2 )卡介苗接种三个月后,每逢周一、二上午到市妇幼保健所监测接种效果。
7、从来没有接种过疫苗没疫苗本可以接种吗
这种情况应该到预防保健站建立一个疫苗接种本后,再按计划进行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