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公猪日常保健

公猪日常保健

发布时间:2020-07-14 15:50:37

1、我的种公猪四百多斤,早上还正常吃食,到晚上就不吃食了呼吸很困难,第二下午就死亡了帮我分析下怎么回事

临床症状 : 1.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0~42.5℃,精神沉郁,常挤在一起不愿意活动。 2.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患猪皮肤发红,耳后耳边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有斑块状,呈紫红色;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有的表现喘气或呈不规则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 3.大部分猪有泪斑,出现结膜炎症状;部分猪群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病程稍长的病猪全身苍白,出现贫血现象,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后肢无力,个别病猪濒死前不能站立,最后全身抽搐而死。发病猪群死亡率很高,有的猪场甚至高达90%。部分母猪在怀孕后期(100~110天)出现流产,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公猪发生跛行症状。 4.综合上述情况,这是一种多疾病综合症,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高热病) 1.猪群的日常饲养管理,饲喂高营养的全价料,保持猪群的健康;保持猪舍良好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消除应激因素,特别是在本病的高发季节,应扑灭蜱、虱子、蚤、螫蝇等吸血昆虫,断绝其与动物接触。 2.对注射针头、注射器应严格进行消毒,无论疫苗接种,还是治疗注射,应保证每猪一个针头。母猪接产时应严格消毒。 3.加强环境卫生消毒,每天打扫猪舍及场地,然后用多效卫士或超净消毒药对猪、圈舍、运动场地消毒。猪舍及环境均需要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定期消毒,定期驱虫,减少猪群的感染机会和降低猪群的感染率。 4.药物预防:猪场十六能+超抗110或氟西素+高热抗毒散拌料喂5~7天。 治疗方案: 1.发病初期:一统+瘟毒方案分别肌注,1-2天一次,连用2-3次;对重症不食的猪肌注胆汁素,每天一次。 料中加超抗110和严刹拌料,连用5-10天;饮水中加入蓝瘟灵,连引用5-7天;初期发病虽然凶猛,但是主要表现病毒性感冒特征,主要不再继发感染其他疾病,采用上述方法就会治愈。 2.发病中期:傻子针或者一统+后期方案分别注射2天一次,连用2次;或者用超能+病毒专家肌注,2天一次,连用2次;全程蓝瘟灵+句号饮水 3.发病后期:速治+后期方案1--2天1次,连用2次;或者赛速达+低温救心针1--2天1次连用2次;每天早晚蓝瘟灵+句号饮水或灌服。 另外治疗期间:钥匙+十六能拌料或者超抗110(50g拌料200斤)+长效西林(50g拌料100--150斤)+十六能(50g拌料80斤)+小苏打(150g拌料100斤)拌料,连用7--10天。 切记:治疗期间全程用蓝瘟灵+句号饮水,

2、育肥猪怎样保健,育肥猪保健方案

实行全进全出制,猪舍百充分消毒,空栏至少7天方可转进新猪群。饲养密度每头度猪占1.2米2,每栏10~15头为宜。舍内温度在12~18℃为宜,加强防疫。在问饲料中可适当添加抗生答素,有利于防止胃肠道疾病和呼吸系回统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驱出体内外寄生虫,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出栏率,缩短答育肥期。

3、母猪保健怎么做

【母猪最新保健方案 】
1、控制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对母猪的危害:怀孕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以及产后发情不正常;新生仔猪八字腿、死亡率上升。青年母猪:青年母猪阴门红肿,子宫体积和重量增加,表现发情或临产症状。哺乳期母猪:表现为逐渐的拒食,表现持续发情或发情周期延长,影响哺乳期乳猪成活率。母猪会出现直肠和阴道脱出的现象。因此凡是才用预混料或浓缩料的猪场中,饲料必须长期添加霉立净(每公斤霉立净拌饲料1000斤)。
2、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猪乙型脑炎、猪瘟、蓝耳病等病毒性疾病也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原因。病毒性疾病重在免疫。在免疫的前三天和后三天,饲料里必须添加多糖毒抗和维他命(维多宝),从而提高免疫效果。
3、母猪产后炎症的控制:
产后三天应该注射头孢噻呋钠粉针;在产前三天和产后三天,1吨饲料里必须添加2千克清瘟败毒散和1千克阿莫克拉、1000克维他命。
4、对母猪不发情、屡配不孕的措施:
(1)常规调节:运动、饲料、光照、公猪刺激(或公猪精液、尿液)。
(2)营养调节:在饲料里长期添加亚西酸纳维生素E、维他命、多糖毒抗。
(3)激素调节:
①氯前列醇钠200-300ug +孕母血清(PMSG)1000IU(同发素),注射后7天发情。
② 如果不发情,可在注后10-12天,再注射催情助产针或氯前列醇钠1次。
5、夏秋季节母猪和育肥猪保健方案:
1千克清瘟败毒散、1千克莱福宁、250克多糖毒抗、500克维他命混合拌料一周。可以预防高热病、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等疾病。

4、后备种公猪的管理要点有哪些?

(1)分群管理:瘦肉型后备猪在体重60千克以前,可以4~6头为一群进行群体饲养。而在60千克以后,应按性别和体重大小再分成2~3头为一小群饲养。在小群饲养时,可根据膘情进行限量饲养。直到配种前,再按猪场的具体情况,一直群养或单栏饲养。

(2)后备猪于6月龄以后,应测量活体膘厚,按月龄测量体尺和体重。要求后备猪在不同日龄阶段应有相应的体尺与体重指标。对发育不良的后备猪,应分析原因,及时改进饲养管理措施或进行淘汰。

(3)后备猪生长到一定年龄以后,要进行人畜亲合训练。使猪不惧怕和熟悉人对它们的管理,为以后的采精、配种、接产打下良好基础。管理人员要经常接触猪只,抚摸猪只敏感的部位,如耳根、腹侧、乳房等处,以促使人畜亲合。

(4)做好后备猪各阶段疫苗的接种工作。如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苗等。

(5)后备猪的日常管理,冬季要防寒保温,夏季要防暑降温;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清洁卫生,经常刷拭猪体,防止寄生虫,观察记录性成熟表现,达到要求月龄和体重时开始配种。

5、怎样管理好种公猪?

为了提高与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头数,对种公猪要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使种公猪具有健壮的体质和旺盛的性欲。

(1)人员安排和职责

一人可负责25~30头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再配一人专职配种。要求饲养的种公猪体格健壮,每次采精液量达到200~300毫升,畸形精子率在10%以下,并能保证与所配母猪一次情期受胎率达85%以上,且平均窝产仔数达到该品种(品系)公猪的平均水平。

(2)管理

种公猪性情比较暴躁,无论是饲喂、训练或是配种采精都严禁大声喊骂或随意赶打,否则会引起公猪反感,对人产生敌意,影响公猪射精效果,甚至养成咬人恶癖。所以,种公猪管理和采精人员要固定。同时,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定时饲喂、饲水、运动、洗浴、刷拭和修蹄,合理安排配种,使公猪建立条件反射,养成良好的习惯。

(3)单栏饲养

种公猪一般实行单栏饲养(圈舍面积6~8米2,最好设有运动场),单栏饲养种公猪能保持安静,减少外界的干扰,食欲正常,杜绝了爬跨其他公猪和养成自淫的恶习。

(4)五固定

日常管理要规律化,做到“五固定”,即固定饲喂、运动、采精等工作时间,固定工作程序,固定工作场所,实行定量饲喂,固定专人管理。

(5)合理使用

12月龄以下的初配青年公猪每周使用1~2次;1岁以上的成年公猪每周可配3~5次,最好隔1天使用1次,若连配2~3天需休息1天,配种或采精每周最多不超过5次;2~4岁的成年公猪每天配种或采精1次,连续配种或采精2天后休息1天;成年公猪每周配5~6次,休息1~2天;健康公猪连续休息天数不得超过2周。使用过频会影响到公猪精液品质和射精量,从而影响受胎率。配种时间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最好在早饲和晚饲前1小时配种。

(6)适当运动

运动能促进种公猪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体质,提高生殖功能,改善精液品质。种公猪每天运动不少于1000米,每天运动1~2次,每次1~2小时。夏季安排在早晚,冬季安排在中午。

(7)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和称重

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应每隔10天检查1次,根据精液品质的好坏,调整营养、运动和配种次数,这是保证种公猪健壮和提高受胎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期称重,检查种公猪是否过肥或过瘦,是否符合种用体况要求。

(8)定期免疫

定期对种公猪进行疫苗注射和驱虫。

(9)定期刷拭、修蹄

坚持每天用梳子或硬刷对种公猪的皮肤进行刷拭,保持其身体清洁,可预防疥癣及各种皮肤病,促进血液循环,并且还可使种公猪温驯、听从管教。要经常修整种公猪的蹄子,以免在交配时擦伤母猪。

(10)给予良好的生活条件

种公猪最适宜的温度是18~20℃。圈舍应保持清洁干燥和阳光充足,做好通风和卫生工作;一般低温对公猪的繁殖力影响不大,高温可影响精子质量。因此,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防止公猪热应激;冬季注意保温防寒,可减少饲料的消耗和疾病的发生。

(11)防止种公猪热应激

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由于公猪个体大,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高温影响尤为严重,特别要防止热应激。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公猪通常会发生热应激,精子活力下降,总精子数和活精子数减少,畸形精子数增加。如果公猪经受3天33℃高温,其精液品质需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高温还影响性兴奋和性欲,在高温环境下公猪只能勉强配种或根本不配种。所以夏季炎热时要注意遮阳,每天冲洗公猪,必要时使用机械通风和洒水喷雾降温,并选择在早、晚凉爽时配种。

(12)及时淘汰不合格种公猪

及时淘汰阴茎畸形、不爬跨或爬跨但阴茎不伸出及与之交配母猪不妊娠的公猪。对老龄公猪也要进行正常淘汰更新,种公猪一般使用3年,年淘汰更新30%~40%。

(13)建立种公猪档案

认真填写公猪配种卡,对种公猪的来源、品种(系)、父母耳号和选择指数、个体生长情况、精液检查结果、繁殖性能测验结果等项均应有相应卡片记录在案。

6、如何做好种公猪的保健?

优秀的种公猪必须具有强健的肢蹄、良好抄的精液质量及温顺的性情。因此,管理好种公猪的工作主要在于使公百猪有适量的运动及合理营养。按程序进行口蹄疫、伪狂犬、萎缩性鼻炎、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猪瘟等免度疫接种。喷洒除虱的螨药剂,同时还要驱除体内寄生虫。

7、种公猪吃什么中药做保健

西洋名药伟哥。

8、养猪场饲养管理有哪些方法?

种猪场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第一段 配种、妊娠舍管理
一、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对一个成功的繁殖猪群而言,公猪的影响远大于母猪,在以往的猪场生产管理中,种公猪的管理往往被忽视了。品质优良的种公猪是一个猪群高生产水平的保证。采用人工授精时,公猪对整个群体后代的影响更大。因而,如何养好、用好公猪,充分提高其种用价值,在养猪生产中显得极为重要。因此要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提高公猪繁殖力。
(一)、营养和饲养
适宜的营养水平,是提高公猪健康水平和繁殖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健康恶化和繁殖性能减退,因此在饲养上要严格遵循机体饲养原则,所提供的日粮应使公猪具有:一是良好的种用体况,旺盛的性欲和配种能力,可以经常配种和供采精用。二是精液品质良好,精子密度大,活力强。否则,应及时调整营养水平和饲喂量。其营养水平,通常每千克配合料含DE≥3.1兆卡、CP≥17%、LSY≥0.9%。日饲喂量视种公猪体重、体况和配种能力适当掌握。一般90-150千克体重,2-2.2千克,体重150千克以上3-3.5千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头每日加喂青绿多汁饲料0.5-1千克。
(二)、加强科学管理,改善生活环境条件,调控18-20℃最佳温度。
1.猪舍必须始终保持清洁、干燥、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固定采精配种场地,地面要平坦、而不光滑,有舒服的立足之地。
2.克服夏季高温影响,给公猪舍安装空调。
3.饲喂、采精或配种、运动、刷拭等各项作业都应在大体固定的时间内进行,利用条件反射,养成规律性的生活制度,以利日常的管理操作。严禁喂前、喂后一小时内采精或配种。在夏季对采精或配种不久的公猪,忌喂冷水或冷水突然喷洒头部。夏季早饲宜早,晚饲要晚。不喂霉变饲料。
4.冬季要防寒保暖,设暖棚和舍内安装暖气,并在公猪躺的 地方加铺一定数量的垫草。
5.严防公猪咬架,原因是公猪生性好斗。
(三)运动
在管理公猪的过程中,要始终强调使公猪适当的运动,无论是培育青年公猪或以后利用公猪配种时,都可显著地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繁殖力,这是由于运动有助于加强机体新陈代谢、锻炼神经系统和肌肉,因而能够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增强体质。改善精液品质,锻炼四肢的结实性,否则将会使公猪贪睡、肥胖、繁殖性能低下,四肢软弱且多肢蹄病。
关于公猪的运动量,若是驱赶运动,每日坚持舍外1.5-2小时,(行程2公里),若是自由运动(运动场)需2-3小时。夏季应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冬季可在中午暖和时进行。繁忙时可酌情减少运动量。
(四)、保健要规范化
要坚持每日用干草把或硬刷进行皮肤刷拭1-2次,保持猪体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夏季让其洗澡,以保持皮肤卫生,同时这也是饲养员调教公猪的大好时机,促使其性情相对温和听从管教,利于采精配种和疫苗注射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注意保护和修整肢蹄,并定期进行疫苗注射和驱虫等。
(五)、初配年龄
公猪性机能的发育分为初情期和性成熟两个阶段。当性成熟时,虽具备了正常的繁殖能力,然而身体仍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后,方达到体成熟,如过早开始配种或训练采精,则精力消耗很大,势必缩短公猪的使用年限,而且受胎率低,因此初配年龄比性成熟要晚些,一般待体成熟之后,但也不能使用过晚,过晚不仅经济上不划算,而且会使公猪烦燥不安,影响食欲,不利生长发育,甚至自淫等恶癖。
参配适期一般应在8-10月龄、体重120Kg以上。
特别注意的是青年公猪的首次配种或采精,须要一位有经验的配种员,保证其配种或采精成功。同时在正式投入配种前,采精后,精液要常规检查,并做好记录,这样可以掌握每头青年公猪的实际使用情况。
(六)、利用频率
对公猪的合理使用极为重要,采精或交配过频或长期不用都是有害的。
公猪利用过度,会显著降低精液品质,射精量少,精子畸形率高,出现大量带原生质小滴的未成熟精子,从而影响受胎率。成年公猪利用过度造成的不良影响经调正频率后仍可恢复正常,青年公猪由此而产生的不良影响则难以恢复。
公猪的利用频率取决于年龄、性欲、体况、营养水平、生活环境与运动量等诸多相关因素,由于公猪每次射精量为150-500ml,含精子300-600亿个,而母猪受胎率要求有活力的精子在30亿个以上,精液不低于50ml,所以公猪每天使用一次并不为过,但考虑到以上诸多因素和个体差异,较适宜的采精或交配频率:成年公猪每1-3天使用一次,如连续使用每隔2-3天休息一次;一岁以下公猪每周不超过一次。
定期检测精液品质,有助于确定个体适宜的利用频率。
(七)、公猪的数量与年龄结构
确定公母猪的比例与公猪年龄结构是必要的,合理的比例可防止公猪过多或过少,从而获得较理想的配种效果,并减少管理和饲料上的浪费,本交时公母比例为1:15-20为宜。人工授精时可1:100-200为宜。
在确定公母比例的同时,还应注意调整公猪的年龄结构,避免年老和青年公猪过多而增加中年公猪的负担。中年公猪的比例应不低于70%。
对繁殖性能低劣的公猪要尽快识别出来及时加以淘汰。
(八)、公猪的引入
有计划地引入和更新公猪是提高猪群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引种应从国外直接或A级定点原种场引种。选择理想的公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头优良种猪从小到大须经多次选择,一般要分断奶、6月龄和初配阶段进行,断奶阶段推测仔猪将来生长发育的优劣十分困难。而6月龄阶段是猪生长发育的转折点,此时体重90Kg左右,通过本身的发育资料并参照同胞测定资料,基本可以说明其发育和繁殖性能的优劣,是挑选引入的适宜时期。
在公猪引入选留使用过程中,除了注意上述一些问题外,还要切实注重对公猪的细微管理,应选拔高度责任心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人员专司饲养和配种职责,根据生产实际,做出适宜的处理办法,从而养好、用好公猪,为整个流水作业畅通无阻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九)、种公猪的防疫
每六个月 猪瘟单苗 4头份(4ml)
第四个月 口蹄疫苗 3头份(3ml)
每六个月 伪狂犬 2头份(2ml)
每六个月 阿福丁 5-7ml
每年4-5月份 细小、乙脑单苗各1头份(2ml)
元/头。

与公猪日常保健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