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品跟药品的区别在哪?
不同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含义不尽一致。我国卫生部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亦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能调节机体功能,但不百是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因此,保健食品不是药品而是食品,它与具有治病作用的药品有明显区别。个别保健食品在广告中宣称有治疗疾病功度效,甚至包医百病,夸大其词,误导群众,不可上当。
当然,有些规范合格的保障食品对某些特定人群的健康,可能有一定作用知。保健食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不需要进行功能实验的营养素补充剂,如市售的“黄金搭档”等;另一类是需要进行保健功能实验的保健食品,如市售的昂立多邦、康富道来洋参丸、太太口服液等。
现实生活中,有人常把高浓度葡萄糖、白蛋白、氨基酸等当成保健品,或叫做营养品。专在看病时要求医生多开点,以便加强营养,促进身体健康。其实,它们并非营养保健品,而是营养药,两者有很大差别。营养药属于药品范畴,是用来治病的。不属仅在生产时要求较高,制作时有严格标准,使用时也要有一定适应证,不是人人都可随意使用的。
2、保健品哪个国家的好
个人觉得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但中国的我就只知道汤臣,我用过一个产品,感觉不错
3、保健品归国家哪个部门管?
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复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百理总局加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不度再保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单设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知会办公室。
这个新闻消息道对你可能有用。
4、如何看药品和保健品,在哪里区分?
药品是用于疾病的治疗、诊断和预防的。药品的作用就是治病救人。保健品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用的。两者之间有着明显区别。但有的产品如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类产品,有的是药品,有的却是保健品。如何看待同一产品的药品和保健品呢?
首先,生产及配方组成不同。药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和病毒的严格检查及多年的临床观察,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后,方可投入市场。而保健品勿需经过医院临床实验等便可投入市场。这样,属于药品的必然具有确切的疗效和适应症,不良反应明确;属于食品的则不然。
第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作为药品维生素类产品(药字号),必须在制药厂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气清洁度、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等,目前,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而作为食品的维生素类产品(食字号),则可以在食品厂生产,标准比药品生产标准低。
第三,疗效方面的区别。作为药品,一定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则没有治疗作用,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第四,说明书和广告宣传不同。作为药品,一定要有经过SFDA批准的详细的使用说明书,适应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十分严谨;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说明书不会这样详细、严格,这也比较容易被利用作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
所以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为确保安全,最好选择SFDA批准的标有“OTC”(非处方药)字样的药品,购买时看看是否附有详细说明书。在服用属于药品(药字号)的保健品前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要按推荐剂量服用,不要超剂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