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肉鸭保健药物

肉鸭保健药物

发布时间:2020-07-13 14:34:27

1、肉鸭专用增肥药

佐康(小分子多肽生物免疫因子)-可配合治疗任何疾病广谱抗病毒,防治非典型新城疫、温和型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提高免疫力,缓解免疫抑制,改善疫苗免疫效果(可以与疫苗联用),减少应激,降低料肉比;加快疾病恢复;是预防养殖的首选药品。(本产品从动物中提取,无药物残留,6个小时发挥作用)

2、肉鸭饲养中的喹诺酮类药物有哪些?

(1)氟哌酸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水和乙醇中微溶,对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比庆大霉素强。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呼吸道、肠道等感染性疾病。(2)环丙沙星为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抗菌谱与氟哌酸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的作用;对绿脓杆菌、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3)恩诺沙星为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抗菌谱广,抗霉形体作用优于泰乐菌素和黏杆菌素,主要用于犊牛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仔猪白痢、黄痢、仔猪水肿病;家禽的各种支原体病及大肠杆菌感染。(4)达氟沙星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味苦,易溶于水。为广谱、高效、低毒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支原体有显著作用,对呼吸道感染有特效,常用于禽霍乱、猪红痢、黄痢、白痢及各种畜禽的呼吸道感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造成的混合感染有效。

3、肉鸭用药注意事项有哪些?

(1)根据药物特性,妥善保存确保药物质量和用药安全。在养禽场,常用的消毒药、内服药、药物添加剂等,一定要按照药物的性状特征专门设柜,分开保存,专人管理,以免贮存不当,误用药物,引起禽群中毒或死亡。另外在存放药物时,还应注意有些药物对温度、避光、湿度、防氧化等条件的要求,以免贮存失效。(2)使用有效期内的药物在购买或使用药品时,首先要注意有无批准文号和批号,是否属于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谨防假冒。要检查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内,即使在有效期内,还要注意药物的保存是否符合条件及药物有否结块等异常情况。如没有按要求保存或出现异常情况,这些药物最好不要用,或者通过药物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再使用。(3)注意给药的剂量、时间、次数和疗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用药剂量应当准确,并按规定时间和次数给药。有些药物的剂量要求比较严格,如磺胺类药物,剂量稍大或饲喂时间过长,都会引起中毒。(4)选择最适宜的给药方法根据用药的目的、病情缓急及药物本身的性质来确定最适宜的给药方法。如预防用药,一般是拌料或饮水等,这样省工省时;如个别治疗用药,一般是口服或注射,这样用药量准确、效果确实。(5)对症用药,不可滥用每一种药物都有它的适应证,如果用错了,不但造成浪费,还会造成药害,甚至危及禽的生命。对病禽用药,首先应弄清疾病的种类,弄清病原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条件许可时,尽可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并根据病禽症状的轻重缓急来选择敏感、疗效确实、不良反应少、经济便宜、本地易购的药物。(6)联合用药,注意配伍禁忌发生两种以上的药物在同一时间配伍使用,其效果要比单用某种药物好些。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配合不当可能出现减弱疗效、增加毒性的变化,这种配伍变化属于禁忌,必须避免。

4、肉鸭药物防疫程序

由于肉鸭生长周期短,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从而导致肉鸭的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较差。在抓好养殖饲养管理和疫苗接种的同时,做好药物预防是养殖户降低死淘率、增加收益的最佳选择。
我总结出一套有效的药物预防程序,现推介如下,供参考:
一、进苗后,前三天晚上用葡萄糖加电解多维加氟苯尼考混饮。可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促进卵黄的吸收,迅速完善消化系统的机能,增强抵抗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的能力。
二、10日龄用清瘟败毒散拌料,增强鸭的免疫能力 提高抗病力.病毒药加林可或头孢或氟苯尼考等可预防传染性浆膜炎、坏死性肠炎等肠道细菌性疾病。
三、17日龄用丁胺 头孢等抗菌药 预防治疗大肠杆菌肠炎
四、28日龄用头孢 丁胺 磺胺 硫酸新霉素等 预防大肠杆 拉稀
五、注射疫苗前一天,用21-金维他或远征电解多维饮水,可有效减少应激,不减料,提高疫苗效力,加速抗体的产生。
六、鸭场的消毒必须做到三种消毒液轮换使用。其一,可有效避免病毒、细菌的交叉耐药性。其二,可以拓宽消毒药的杀菌、杀病毒范围。

5、肉鸭饲养中禁用的饲料添加剂有哪些?

禁止将某些抗生素或非抗生素类,如硫酸铜、有机砷制剂、有机铬制剂、呋喃唑酮、氯霉素、喹乙醇、金霉素、土霉素等添加在饲料中。限制使用微量元素铜和锌。

禁止在饲料和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如下: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苯克多巴胺、盐酸多巴胺、西马特罗、硫酸特布他林。(2)性激素乙烯雌酚、雌二醇、戊酸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氯烯雌醚、炔诺醇、醋酸氯地孕酮、炔诺醚、左炔诺孕酮、炔诺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长激素。(3)蛋白同化激素碘化酪蛋白、苯丙酸诺龙及苯丙酸诺龙注射液。(4)精神药物氯丙嗪、盐酸异丙嗪、安定、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钠、巴比妥、异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钠、利血平、艾司唑仑、甲丙氯脂、咪达唑仑、硝西泮、奥沙西泮、匹莫林、三唑仑、唑吡旦、其他国家管制精神药物。(5)各种抗生素滤渣。

6、肉鸭如何养殖长的快

选好种苗购买鸭苗要选择生产管理水平高、卫生防疫制度严格、鸭的品种好、种鸭健康无病的鸭场,不要从发生过病毒性肝炎、鸭瘟等传染病的鸭场购买鸭苗,这种鸭场孵出的雏鸭往往会感染这些疾病。购进鸭苗时,要选择精神饱满、羽毛金黄色、脐部愈合好的健康个体,不能要弱残鸭苗。
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1、温度。3周龄之前的雏鸭,因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差,不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因此要提供适宜的温度。育雏最初2天,育雏室温度应达33℃~35℃,温度不能低于29℃,否则会影响鸭的成活率。3日龄后鸭舍温度应逐日下降,至15日龄时降至常温,一般保持在20℃左右为最好。
2、湿度。鸭舍湿度以50%~75%为宜,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都对鸭的生长不利。
3、通风换气。肉鸭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排泄的废物多。要特别注意鸭舍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新鲜,以保证鸭子的健康生长。
4、光照。光照可以促进鸭子的采食和运动,有利于鸭子的生长。大量的试验表明,采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光照强度为10勒(灯距地面2~2、5米,每平方米应有3瓦照度),可取得较好的饲养效果。
适时调整密度一般1~7日龄地面平养20~25只/平方米,网上育雏25~30只/平方米;8~14日龄地面平养10~15只/平方米,网上育雏15~20只/平方米;15~21日龄地面平养7~10只/平方米,网上育雏10~15只/平方米。对于中成鸭地面平养2~3只/平方米,网上饲养3~5只/平方米为佳。
科学饲喂
1、饲料、饮水要符合质量要求。饲料要用符合肉鸭生长发育要求的全价颗粒料。饮水要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或深井水。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自来水、地表水、塘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有毒有害物质,对鸭的健康十分有害。
2、饮水器与饲料盘分布要均匀。两者之间的距离要在1米左右,以保证肉鸭随时能够采食、饮水。饮水器水盘的上边缘与鸭子背部的高度要一致,避免鸭子因戏水浸湿羽毛及垫草。
3、肉鸭从进场到出栏要始终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如果水源被中断,要立即移走饲料,防止肉鸭噎死。
4、鸭苗到场后,不要急于开食,应先让其饮水,初次饮水应加适量抗生素及保健药物。对残弱鸭苗或长途运输的鸭苗初次饮水应加5%~8%的葡萄糖或在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待2~3小时后再喂食,以便鸭苗清理肠胃,排除胎粪,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卵黄吸收。
5、饲料更换要平稳过渡。用2期料,在19~20日龄时,按日采食量在育雏料中加入1/3育肥料,21~22日龄时,育雏料和育肥料各占1/2,23日龄时,1/3育雏料加2/3育肥料,24日龄以后全部饲喂育肥料。用3期料饲喂也要用同样方式换料,突然换料会因口感改变造成应激反应,影响生长。
管理要程序化、制度化肉鸭反应灵敏、胆小易受惊,一旦环境发生变化或失去规律性的管理,就会出现应激反应,引起生长速度下降,抵抗力降低。因此,管理上要实行“五定”,即定人、定时、定饲料、设备定位、定行为规则。此外,还要经常观察鸭子的形态、行为、采食、饮水、粪便、呼吸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7、肉鸭一周龄用什么药物预防浆膜炎和大肠杆菌?

鸭浆膜炎和大肠杆菌药物选择必须依据药物敏感性监测结果,否则是无的放矢,或凭经验了.凭经验氟苯尼考和头孢类药物的敏感性在临床上比较高,但大多数头孢类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只能注射给药,这倒时很多养殖户忽略的。鸭浆膜炎和大肠杆菌的控制我觉得还是要依赖免疫和药物相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查看原帖>>

8、肉鸭饲养中常用的磺胺类药物有哪些?

(1)磺胺嘧啶(SD)

血药浓度容易维持在比较恒定的有效水平,进入脑脊髓中浓度是磺胺药中最高的一种。毒性小,排泄慢。对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李氏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应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膜炎、泌尿道感染及急性痢疾的治疗。(2)磺胺二甲嘧啶(SM2)

与磺胺嘧啶作用相似,口服较磺胺嘧啶吸收迅速、完全,排泄较慢,毒性较低。常用于巴氏杆菌病、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亦可用于防治球虫病。(3)磺胺-6-甲氧嘧啶(SMM)

属长效磺胺药,抗菌活性高,不易引起结晶尿和血尿;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药浓度较高,维持时间亦较长,每日只需给药1次,不需并用碳酸氢钠。适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蜂窝织炎、球虫病等的治疗。(4)磺胺甲基异

9、肉鸭养殖用药误区是什么?

用药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药物持久使用。良多养殖户认为肉鸭饲养周期短,一般不做疫苗预防,不管肉鸭有无疾病,老是经常不竭地在肉鸭饲料中或饮水中添加年夜量化学药物,如磺胺类。其最终结不美观是肉鸭发生耐药性甚至中毒,在疫病发生时,再使用这类兽药时,增年夜了治疗难度,增添了治疗成本。
二、
不注重药物之间的配伍。养殖户不懂药物之间的彼此浸染,认为多种药物合用,就会增添疗效。常见到养殖户把磺胺类药同喹诺酮类药物合用,其结不美观造成喹诺酮类药物疗效降低或失踪效,不仅起不到治疗浸染,而且提高了治疗成本。临床常见的不合理配伍用药良多,如:红霉素类和磺胺类合用,庆年夜霉素与青霉素类、卡那霉素类与喹诺酮类等。
三、用药剂量不妥。一旦肉鸭发病,往往对折群肉鸭进行持久超剂量用药,养殖户认为药物剂量越年夜,效不美观越好,是以无限制地随意加年夜用药剂量,结不美观使肉鸭机体内脏器官受损,代谢失踪调,甚至呈现药物蓄积、残留甚至中毒。
四、
不合错误症治疗。肉鸭因为转换饲料未顺应时,矿物质和电解质不服衡等导致的腹泻。而养殖户当即持久使用抗生素,其结不美观杀死或按捺了肠道正常细菌群而使致病性细菌迅速滋生,导致腹泻加倍严重,久治难愈。还有些养鸭户治疗肉鸭的病毒性疾病,仅仅只用抗菌药物,忽略了对症治疗和调节电解质平衡、填补能量。
五、
给药体例不妥,疗程不足。任何药物都有必然的给药体例,按照药物的性质,鸭的心理特点等抉择了药物的给药路子分歧。肉鸭在一般情形下最好拌料,也可饮水,但剂量加倍;当严重时还可以打针。良多养殖户不仅存在着给药体例不妥的现象,而且还有用药治疗不彻底的问题。用药治病都有必然的疗程,一般用药时刻为5-7天,有的养殖户投药2-3天,刚看加人情好转,就停药,或者马上换此外药物。因为药物在血液中的有用浓度不够,使得病情一再爆发。
六、
持久使用消毒药。养鸭户在进行活疫苗的接种时,持续应用消毒药物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或将水消毒。这样使得疫苗中的病毒(细菌)不能在机体中充实滋生,年夜而影响免疫效不美观。有的养鸭户持久应用侵蚀性消毒药物(如高锰酸钾)给鸭饮水消毒,损害了口腔、食道鼻腔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在这时代利悠揭捉瘟、鸭肝等疫苗进行免疫防,机体便不能很好的成立免疫应答,使免疫失踪败。同时,不轻易分化的消毒药进入肠道后还杀灭正常的菌群,引起消化不良。
合理用药的体例
一、充实体味兽药,科学用药。增强对兽药常识的进修和体味,弄清药物的首要成分和药理浸染。充实考虑肉鸭的现实病情,选用药效靠得住、平安、便利、价廉的兽药。否决滥用药物,尤其不能持久年夜剂量使用抗菌药物。肉鸭正确用药的关头是对病情正确的诊断。一般肉鸭发病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如鸭瘟、鸭肝炎等;有的是由细菌传染的,如浆膜炎、年夜肠杆菌病。病毒病常采用干扰素、血清、卵黄抗体、黄芪多糖等药物治疗,细菌病选用高效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肉鸭用药治病,要把握中药和西药相连系、抗病毒和抗菌病相连系的原则,不能盲目年夜剂量给药。几乎所有的药物不仅有治疗浸染,也存在不良纺暌钩。科学地合理使用抗病毒药和抗菌药,按仿单的剂量,不能盲目地随意加年夜用药的剂量,以防药物中毒。如不美观在用药之前提前使用电解多维等药物,可以降低应激纺暌钩,提高鸭群的抗病力。
二、连系用药。肉鸭用药中有时采用连系用药,其目的首要在于扩年夜抗菌谱,增强疗效,削减用量,避免耐药性的发生,降低毒副浸染等。连系用药要注重药物的配伍禁忌,有些药物合用能发生协同浸染,而有的药物合用会发生拈抗浸染。例如磺胺药与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合用,使药物抗俭仆强,抗菌规模扩年夜收到很好的浸染。新霉素与强力霉素增强疗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还要注重耐药性,其中年夜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最易发生耐药性。还应该考虑用中草药,如鱼腥草、青蒿、马齿苋等易得草药。
三、拟定合理的给药方案、给药体例。肉鸭用药上首先要连系并情拟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最好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用抗菌药治病时必需有合适的剂量,距离时刻及疗程。疗程应充沛,一般的传染性疾病可持续用药3-4天,症状消逝踪后,再巩固1-2天,以防复发,磺胺类药的疗程更长。药物的剂量的应用应按照病情,对急性流行症和严重流行症例剂量应增年夜,使药物在血液中尽快达到有用药浓度,
给病原甚至命冲击。药物的应用还应出格注重给药体例,一些药物内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损,仅少量领受,就不能采用口服。如青霉素类年夜部门要肌肉打针,很少一部门用于口服。对于呼吸道疾病可以喷雾治疗。
四、按期消毒,增强免疫。按期进行消毒对防治鸭病具有积极浸染。应钙揭捉用有机氯等高效嫡绞で张迥消毒药,今朝用于肉鸭养殖场情形消毒的药物有:醛类(甲醛、戊二醛)、碱类(如烧碱、生石灰)、卤素类(氯制剂有漂白粉、消毒王、灭毒威等,碘制剂有碘三氧)、过氧化物类(如过氧乙酸)、季胺盐类(如百毒杀)。消毒前先要做物理性的清扫冲刷,以防有机物(如粪、尿、脓血、体液等)的存在,然后再喷洒药液进行消毒。拟定消毒轨范,一般10-15天进行一次带鸭消毒,5-7天一次情形消毒。同时,疫苗预防必不成少,液增强疫苗的防疫,连系当地疫病拟定合理的免疫轨范,虽然肉鸭发展周期短,可是药物预防不能庖代疫苗预防。

10、养肉鸭时应对哪些细菌病进行药物预防?

(1)鸭传染性浆膜炎病原是鸭疫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主要发生于2~7周龄以下的雏鸭。饲养管理不良以及其他应激因素都能促使本病发生和流行。

预防:

A.7日龄雏鸭皮下接种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0.5毫升/只。

B.在1日龄、8日龄、18日龄和30日龄用乳酸环丙沙星、林可霉素、氟苯尼考、安普霉素和头孢类等药物预防。

C.棚舍、用具和场地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舍内通风。(2)鸭霍乱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革兰氏阴性。除鸭外,鸡、鹅和火鸡等家禽都能感染发病。由于病禽常常有剧烈下痢症状,所以统称禽霍乱。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成年鸭多发,幼鸭少发。

防治:

A.2月龄以上鸭,每只肌内注射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2毫升,或肌注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1毫升。

B.饮水中加入恩诺沙星。(3)鸭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鸭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脐炎、蜂窝织炎等病型。

防治:选用大肠杆菌和传染性浆膜炎二联苗进行预防。由于大肠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在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高敏药物,并要定期更换用药或几种药物交替使用。可选择丁胺卡那、先锋类、洛美沙星等药物预防和治疗。(4)鸭沙门氏菌病鸭沙门氏菌病又称鸭副伤寒,是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病原为沙门氏菌属的多种细菌,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是引起鸭副伤寒病的主要菌种。

防治:土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对本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与肉鸭保健药物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