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人体保健部位

人体保健部位

发布时间:2020-07-13 11:31:20

1、人体哪三大“特区”要保健?

人体好比一台复杂的机器,有些部位相百当重要。医学家认为,人体有三大保健“特区”,即背部、腋部、肚脐。

中医养生家指出,后背正中的脊柱是人体两条最大经脉之一的督脉必经之地,脊柱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背部保健时,度有益于气息运行,血脉流畅。现代医学发现,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冲击力很强的免疫细胞。如患感冒或中暑后,用“刮痧”、“擦背”等是激活背部免疫细胞的好办法,可治疗感冒和局部疼痛。

腋窝是一个位于肩、背和胸壁之间的空隙,蕴藏着知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假如他人用手接触,被接触者就会控制不住大笑。腋部保健至少有两点作用:一是刺激神经、血管和淋巴结,促进神经体液循环,使道全身器官能享受到更多的养分与氧气;二是由其引发的大笑,使人体所有的器官甚至细胞都得到运动,于脑、心脏和肺最为有益。

肚脐是中医养生专家十分重视的又一个专保健区域。医生用药物敷贴或针灸、热熨等方法疗疾。如敷以黄连粉、牛黄粉能退烧,檀香、细属辛粉调酒敷之可缓解心绞痛,用珍珠粉、凡参粉调敷能治疗失眠,用砂仁积实敷之可调理消化不良。对于健康人,肚脐保健则可神清气爽,身体强健。

2、人体的穴位共多少??

3、人体有那些保健穴位?

4、说说人体保健按摩分哪些部位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凹陷处。涌泉穴是人的长寿大穴,经常按摩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腰膝壮实不软,行走有力。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厥、头痛等。
2、足三里穴:位于腿部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足三里是保健穴,经常用不同的方法刺激它,可健脾壮胃,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食物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3、命门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命门穴为人的长寿大穴。经常按摩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阳痿、遗精、脊强、腰痛。
4、会阴穴:会阴穴,为人的长寿要穴。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
5、百会穴:位于头部,在两耳郭尖端连线与头部前后正中线的交叉点。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此穴经过锻炼636f70797a6431333332636362,可开发人体潜能,增加体内的真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益智开慧,澄心明性,轻身延年,青春不老。并能治疗头痛、眩晕、脱肛、昏厥、低血压、失眠、耳鸣、鼻塞、神经衰弱、中风失语。
6、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阴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

5、人体哪几个穴位是保健的

合谷穴(在双手虎口处), 涌泉穴(在脚掌心),劳宫穴(在两手掌心), 足三里(在膝盖下方约三寸大骨内侧),上述四个穴位被称作是人体的“四大养生穴”。长按揉,可以强健身体。祝你健康!

6、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是那些?

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是足三里和涌泉。足三里的具体位置及找法:正坐曲膝,从膝盖正中向下摸,摸到最高的突起向下三横指,胫骨外缘一横指处即是。涌泉穴的具体位置及找法:脚底前掌,五脚指向内曲,形成的凹窝内。

7、如何从身体各个部位看身体健康

有很多种方法都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例如:1、身体各部位的青筋;
2、从足部;
3、面部的痣;
4、眼睛

自己多搜索,网上已经有很多了。。

8、按摩一些身体的部位对身体健康有什么作用?

摩擦一些纤体的部位,对身体健康有什么作用?
那身体的一些部位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有堵塞不畅通的地方,通过摩擦以后能促进畅通。

9、人体的几大养生部位你知道有哪些?

搓额方法:左右轮流上下搓额头50下,经常搓额可以清醒大脑,还可以延缓皱纹的产生。

搓鼻方法:用双手食指搓鼻梁的两侧。经常搓鼻可以使鼻腔畅通,并可起到防治感冒和鼻炎的作用。

搓手方法:双手先对搓手背50下,然后再对搓手掌50下。经常搓手可以促进大脑和全身的兴奋枢纽,增加双手的灵活性、柔韧性和抗寒性,还可以延缓双手的衰老。

搓耳方法:用手掌来回搓耳朵50下,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促进全身的健康,并可以增强听力。

搓腹方法:先左手后右手,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地轮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进消化,防止积食和便秘。

搓腰方法:左右手掌在腰部搓50下,可补肾壮腰和加固元气,还可以防治腰酸。

搓胸方法:先左手后右手在两肋中间“胸腺”穴位轮流各搓50下,经常搓胸能起到安抚心脏的作用。

搓足方法:先用左手搓右足底50下,再用右手搓左足底50下。足部是人的“第二心脏”,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激化和增强内分泌系统机能,加强人体的免疫和抗病的能力,并可增加足部的抗寒性。

头部,养生关键词:勤晒、梳头、多动。

头部是人体第一保健特区,中医认为,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五脏六腑的精气汇于此,有50多个穴位与全身器官关系密切。现代医学也指出,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统领人的一切活动。因此,需要特别保护。专家建议多按摩头部,可以用手代替梳子梳头,按照从头顶到后脑勺,再从头顶到耳朵两侧的顺序,来回各推三四十次,使头部产生热麻感。

晒太阳也是头部保健的好方法,尤其在寒冷的冬天,吃完午饭,让阳光洒在头顶的百会穴。晒15分钟,能够通畅百脉、养脑补阳。大脑还对氧气情有独钟,跑步、快走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大脑血液循环,保证充足的血氧供应,打打乒乓球、羽毛球可以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延缓衰老。

耳朵,养生关键词:捏、搓、弹、揪。

耳朵是我们聆听世界的窗口,对身体保健也有重要作用。在中医理论中,耳朵是全身经络的汇集之处,联系着全身的每一个器官,其中与肾脏关系最为密切。有专家指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搓弹双耳是最廉价的强肾方法。

两手分别轻捏左右耳耳垂,再搓摩至发红发热。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让耳垂弹回,每天做两三次,每次1分钟。长期坚持,能起到抗衰养颜的作用,对头痛、耳鸣等疾病也有帮助。

前胸,养生关键词:拍打、扩胸、深呼吸。

前胸主宰着人体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器官――胸腺,是心脏和肺最强有力的保护伞。前胸是人体阴气所汇之处,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宽中理气,还能改善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

可以采取虚掌轻叩轻拍的方法来保健,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钟。也可以用手掌上下摩擦颈部到心窝的部位。另外,还要多做扩胸运动和深呼吸。

腋窝,养生关键词:按揉、轻弹。

腋窝是人们平时容易忽略的保健部位,腋窝处不仅有动静脉血管,还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结,能促进血液循环,使大脑、心脏以及肺部都受益匪浅。中医认为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名为极泉,按摩此穴位有宽胸宁神、强心的功效。

有专家建议,平时可以多按揉腋窝,用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按摩左侧腋窝15次,然后换左手按摩右侧腋窝,每次持续3至5分钟即可。还可以抬高一侧手臂,把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肩关节处,用中指轻弹腋窝底,可时快时慢变换节奏,并左右交替进行。

后背,养生关键词:防寒、蹭门框、热浴。

中医理论认为,后背正中的脊椎是人体督脉所经之地,脊椎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络与五脏六腑联系甚为密切,经常按摩脊椎,可促进经络的疏通,滋养全身器官。在中医看来,后背的保健首先要防寒,背部一旦受寒,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呼吸道疾病,引起旧病复发、加重等现象,尤其是老人、孩子,寒冷的季节最好穿一件棉背心。

中老年人没事可以多用后背蹭蹭门框,达到按摩背部穴位的作用。将背部正中的脊椎骨对准门框的棱,向其轻轻挤压,并上下轻度蹭动,每分钟大约做20下。洗澡时,还可以将淋浴头对着后背冲洗。对于上班族而言,后背健康的天敌就是久坐,坐40分钟一定要起来活动一下。长时间的错误坐姿也是背疼诱因,可以在办公桌前放一面镜子,随时提醒自己。

肚脐,养生关键词:揉腹、热敷。

在中医专家眼里,肚脐是重要穴位“神阙”,周围还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是人体保健的“要塞”,轻轻揉按,对调整人体气血、改善脏腑功能都有好处。中医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法,讲究的就是在醒后、睡前分别揉按小腹周围,长期坚持,可增加肠胃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可以饭后进行腹部按摩,将手心放在肚脐上,采用逆时针和顺时针交替的方法轻揉肚脐及四周,帮助消化。对小腹适当热敷也能达到保健效果。热敷时,可用略高于体温的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每天坚持敷1~2次。另外,肚脐也是最怕着凉的地方,平时要注意保暖,多穿高腰的裤子。

膝盖,养生关键词:扭转、摩擦膝盖。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部衰老最先体现在膝关节上。膝关节是人体各种活动中负荷最大的关节之一,走、坐、卧、跑、跳等活动都离不了它,因此受伤几率也大。中老年人可以每天早晚将两手搓热,分别放在两膝关节处,用手按揉,左右各30次,以膝部感觉微热为佳。还可以两腿并拢,屈膝半蹲,两手扶膝,轻轻转动膝部。经常按摩膝盖使其气血流畅、防病治病。

另外,生活上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上下楼梯时,让脚尖先着地,可以加大缓冲距离,对膝关节起到保护作用。女性不要长时间穿高跟鞋,研究发现,这是女性膝盖疼痛、关节受损的主要原因。不当的运动方式也会伤害膝关节,老年人和肥胖人士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对膝关节损伤较小的运动。

脚部,养生关键词:泡、晒、动、晃。

脚是人体“第二心脏”,有多个穴位和成千上万个末梢神经,与人体各个脏器的健康密切相关,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张湖德认为,隔两三天用热水泡脚,每次半小时,是非常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起到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如果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有助气血运行的中药,如当归、红花、三七等,效果会更好。另外,专家们还推荐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晒脚强体: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30分钟;动趾健胃: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可常动动脚趾、用脚趾夹东西;晃脚解乏:仰卧,两脚抬起悬空,然后摇晃两脚,最后像蹬自行车那样有节奏地转动。

与人体保健部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