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保健品受骗图

保健品受骗图

发布时间:2020-07-12 23:04:45

1、淘宝上所谓的保健品(药品?)真的可以吃吗

亲.保健的物品.
起不了实际作
用.全是推销广
告效应

2、为什么老年人都很容易被“保健品”给骗?

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有听过一些老年人买保健品然后被骗的新闻吧,有些严重受骗的老年人还可能连自己的养老钱都完全因为买保健品给花光了!很多年轻人都搞不懂,难道现在的老年人智商都这么低吗?为什么会经常被骗子骗呢?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原因,哪里会有人资源受骗呢?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年人对健康的极度渴望!人在年纪大了之后难免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的,身体自然也会一天不如一天,老年人在自己生了病之后往往都是会非常恐慌的,他们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疾病带走,那么生病的呢,又怕自己有一天生病,所以他们就会迷上了保健品!

一个人在迷上了一件东西之后,往往就会丧失理智,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老年人们为了拥有一个好身体,很容易“病急乱投医”,为了得到良药圣品,他们就有可能在买保健品的过程中受骗!当然了,除了老年人自身的原因,还有一个客观因素就是现在的骗子手段太高明了!

现在的骗子真的很聪明,他们知道年轻人的财产保护意识太强,已经不好骗了,所以就把目光放在了老年人的身上,毕竟老年人“人傻钱多”嘛,而且自身又缺乏判断能力,所以自然也就成了骗子的第一对象!很多骗子为了骗到老年人的钱,总是想尽各种各样的花招来骗老年人,这些方法新奇怪异,而且更新换代的非常之快,老年人哪里能招架得住?

3、帮忙看一下这是真药还是假药?

没有说明书怎么可能是药品。我看到(图片)包装的右上方有一“蓝帽子”标识,就是国家批准的保健品嘛。
是不是药品?是西药还是中药?是保健品还是食品?是真是假?从外包装上就能分辩的一清二楚。如果是假药,你到药监局去举报要求赔偿,如果是保健品,只有保健作用没有治疗作用。
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就是看包装上的批准文号。 1. 药品在包装上一定能够看到:“国药准字H(或Z.S.J.B)+年号+流水号”,它的意思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上市销售的药品,H字母代表化学药品、Z中成药、S生物制品、J进口药品、B保健药品。 2.如果包装上没有“国药准字”肯定是假药,或者有“国药准字”你登陆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查询,输入“国药准字”和年号流水号查不到的也是假药。这样你可以到当地药监局举报获赔。
那么有时你到药店买药品,营业员把保健品或食品推荐给你,你也自愿接受了,你就上当了。这种情况就不好投诉了,因为人家没有讲卖给你是药品呀。
再跟你讲一下保健食品(保健品)和食品的简单鉴别方法。 1.保健品在包装上一定能够看到:国食健字G(或J)或卫食健字几个字和流水号,这分别是指国家药监局和卫生部批准生产的保健品,后面标的字母G指国产J指进口。(卫生部批准的没有字母)并且规定在包装或标签上方必须标有保健品的特殊标识:“蓝帽子”,一个类似蓝帽子的图案,下面有保健食品四个字。没有蓝帽子的就是假的保健品。 2.食品在包装上标示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都是以QS开头后面是流水号。有“卫生许可证号”以各省的简称开头后面是流水号,如豫卫食证字、粤卫证食字、沪卫食证字等,它的标识是一个长方形的白底里有个变形蓝Q字加白色的S。QS标识下面有质量安全四个字。
总之你买药品时就要看有没有:“国药准字”有国药准字你还有疑问的话,你就登陆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查不到就是假药。你买保健品时就要看:有没有蓝帽子和国家的批准文号。你买食品时要看有没有QS标识和省的批准文号。连你家的酱油标签上也有QS标识。(现在有些化妆品也有QS标识因为QS标识它就是质量安全的标识,)
这样解释你明白了吧。

还有30-40元能买到含有雪莲虫草的保健品?想一想都不可能,虫草现在都卖到天价了啊。

4、为什么老年保健品年轻人一眼就能看出是骗局,而老年人却很容易上当?爷爷奶奶们活了那么大岁数了应该见过

老年保健品年轻人一眼就百能看出是骗局,而老年人却很容易上当,爷爷奶奶们活了那么大岁数度了应该见过不少世面,小骗局都看不破,其实,年纪大了,都希问望身体好一些,所以,一旦有答骗子花言巧语的骗他们,他就很容易相信,爷爷奶奶岁数大了,内需要的是孩子们都一些时间的陪伴,不管都多忙,一定要抽空陪容陪家里的老人,尽孝道是中华美德。

5、谁吃过这种保健品的,帮我鉴定下真假,打开粉末是褐色的,有图,谢谢!

简单啊你用火烧一下看看有什么反应

6、从法律的角度看要让老年人远离保健品的欺诈材料一中的宣传图片给了我们什么启?

我们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专业知识的普及。更叫应该防范以老年人目标的犯罪分子。

7、图片上的保健品真假

这不是保健品,保健品都应该有个蓝色的保健品标识。建议买保健品要从正规的厂家买。

8、怎么识别骗人保健品

顶一楼!!说的非常好!!

保健品都是锦上添花 吃不死人copy但也管不了用的东西,不管品牌大小目前保健品都是这样的。往死了宣传,可劲花钱做广告,不信你不心动,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有人被忽悠了,品牌大的花百的广告费多而已,像 脑白金 黄金搭档 黄金酒等等这些东西全都是广告吵起来的,作用聊胜于无,明眼人都知道,就是给人们一个送礼度可以拿出去有面子的东西,大家都公认这个花了多少钱就行了 ,送礼在乎的是面子嘛钱花到了就行,不管这个东西是好是坏

给自己的亲人买就不要考虑这类东西了 很不实用,咱们送的知是实惠和安心,不是图面子不是?要表达孝敬之心还是买一些食品吧,或是老人真正需要的东西,保健品保健器械就是抓住了人们送礼 孝敬老人的心理,让你碍于孝道不得不掏银子道,所以不能让这些奸商有空子可钻,他们那些低劣的宣传大家都能或多或少的可以识破

9、今天我姥姥去听课,花1999买了一盒保健品,附图,请问是不是骗子,这个药安全吗?

这要看这个产品的资质。有没有有关部门的批文等等

10、保健品行业为什么有这么多质疑

保健品行业乱象频出

作为一位知名演员,林志颖为何也会涉足保健品行业?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可观的利润可能是林志颖涉入该行业的重要原因。

根据工商总局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006家,2012年产值约2800多亿元。而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行业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厚的利润,给了许多保健品商家发财的机会。

但是由于我国保健品行业历史短,目前还有许多不规范之处,乱象频出。产品多如牛毛,且质量良莠不齐,违法、违规添加普遍,虚假广告满天飞,许多不良商家依靠这些获得了高额利润。

有关资料显示,国内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2%,更多的是投资1000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下的企业,该类企业占全部厂家的50%。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的现象,有相当比例的保健食品为假冒产品。

一位曾从事过保健品销售的人士告诉记者,国内的保健品行业很不规范,许多保健品并没有太好的效果,很大一部分保健品都会违法添加西药成分,不仅价格高昂,而且有时候会对身体产生极大的副作用。

风头过后又开张

面对着保健品市场的乱象,自今年5月始,国家食药总局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保健品“四非”专项整治: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行为,如地下黑窝点生产或企业未经许可生产保健食品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经营行为,比如经营假冒保健食品文号、标志以及未经批准声称特定保健功能产品,以会议讲座等形式违法销售保健食品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如在生产减肥、辅助降血糖等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药物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宣传行为,如在广告中夸大功能范围、宣称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等。

据记者了解,保健品“四非”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许多从事违法保健品销售的公司业务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一些涉嫌违规公司被迫关门以躲避“风头”。但是,更多的公司又会重新开张。

曾在南京一家保健品推销公司打工的赵某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由于整治,他所在的公司暂时关门,但最近一段时间老板打电话给员工,要重新开张了。据他介绍,他所在的公司主要通过电话方式推销保健品,而推荐对象多是一些中老年人,公司通过一些非法途径购买这些老年人的资料,然后有针对性地向他们电话推销保健品。“销售价格一般都在产品采购价格的10倍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0倍。”据了解,通过这种方式推销的产品,即便有一部分保健品被退货,公司利润依旧可观。至于产品来自哪里,通过什么渠道购买,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只有老板清楚。

保健品的高利润,也已经是该行业的共识。记者在北京的一些药店采访时发现,几乎均有保健品销售,许多保健品的价格从100元到1000元不等,一位药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产品的进价大约仅是销售价格的四分之一左右。而且一些销售人员表示,药店如若不顺带销售保健品,则几乎无利可图。

法律法规亟须健全

通过虚假宣传销售“三无”保健品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最近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也多次曝光各地非法生产和虚假宣传保健产品的事件,将保健品行业的潜规则暴露无遗。比如,央视报道的所谓胶原蛋白其实并没有商家所宣传的那么“功效神奇”,对人体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但消费者在强大的舆论宣传下,不明就里上当受骗。此次,方舟子也针对林志颖所宣传的胶原蛋白进行了抨击,他认为胶原蛋白完全没有林志颖所宣传的功效。

但是方舟子对于这些现象也只能进行揭露。“我揭露了那么多骗人的,有几个受到法律制裁了?比如几年前有个台湾来的保健骗子‘排毒王子’林光常,我揭露了以后他在大陆仍然风光,等回台湾了才被抓起来判刑。”方舟子在微博中称。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无疑对保健食品监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可以吊销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保健食品审批长期处于“只进不退”的状态,一旦拿到批准证书就没有被吊销的风险,从而给违法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还应健全保健食品标准体系,加强检测体系建设。

与保健品受骗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