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说现在中山现在的保健品市场被中山性港湾垄断了?
这个差不多是真的,店开到哪里 2月内 差不多能拿下70% 以上的市场份额
而且东西很齐全,价格不高,品质也很好的
你还是别去那里开了 ~!我刚刚把店给转了
2、目前中国的花露水是不是六神牌的处于垄断地位啊
其实各地生产的花露水,都是大同小异,有些厂商知为了保持老牌子在包装上换了样,卖的价钱就高于原来的价格,还不是换汤不换药吗,就像药厂把原来的药换个名字,换个包装道还不卖出了几十倍的价格吗?再拿酒的生产来说7年醇的酒,到底是酒兑水,还是版水兑酒,谁来监督呢?所以讲不管哪个行业首先要有诚信度,产品价格要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生权产。
3、保健品会销往往是自产的产品,只采取会销模式销售属于垄断市场吗?
这种不属于垄断,垄断行业就是行业或市场中只有一个或极少数厂商的情况。而垄断市场就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或极少数的厂商的市场组织。而这种保健品很多厂家有有生产,同类型的保健品一大把,怎么可能属于垄断呢?
4、保健品行业已经出现行业垄断了吗
完全没有,自贸协定的签订海外品牌大批涌来!
5、为什么现在医疗器械和保健品公司那么多?
现在医疗器械和保健品公司之所以这么多,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利益的驱动。
1.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的丰裕,人们健康意识提高,对医疗器械和保健品的需求增高,有生意头脑的人看到利益所在。
2. 相对于其他行业,医疗器械和保健品行业技术垄断程度高,利润也高;尤专其是保健品基本都是暴利。保健品的进价很低,而销售价完全由卖家自己定,利润一般从200%--500%不等。
总之,一个行业的兴起,需求推动供给,利润决定属规模,就业不要盲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6、以下哪些商品属于垄断竞争商品?垄断竞争商品有哪些共同特征
以下哪些商品属于垄断竞争商品?垄断竞争商品有哪些共同特征?
1)服装、2)IBM、联想、东芝、戴尔笔记本电脑、3)药品、4)食品、5)佳能、索尼、尼康、奥林巴斯相机、
6)可口可乐饮料、7)波音飞机、8)保健品、9)家用电器、10)化妆品。(20分)
答:1)服装、3)药品、4)食品、8)保健品、10)化妆品这5种商品属于垄断竞争商品。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第一,生产厂家很多,每家的产品都有独特的地方;第二,每家的产品功能几乎没有区别,可以互相替代。
b. 1)垄断竞争市场特点:既有垄断,产品存在差别;某个企业先自行定价。又有竞争(有差别的产品之间存在替代性);企业根据市场再进行调价。
2)垄断竞争的特征:企业数量较多进出该行业容易存在产品差别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7、最强大效果最好的保健品有那些品牌
1,化妆品
俺这里所说的化妆品主要是指进口的高档产品.根据业内人士透露,号称世界前几位的高级化装品雅斯蓝带著名的cp 眼霜在中国内地零售价格为九百多元/50ml,在香港售价为六百元左右,而其制造加上研发费用成本仅为人民币二三十元.而西帝等高级化装品那些售价几百元的眼霜和口红等成本就更低.至于那些动辄几百上千的香水,其成本几乎就是香水瓶子的价钱.这些利润惊人的高档化妆品对消费者的杀伤力并不象广告中的美女那么温柔啊.
2,日化用品
在一般日用化学品中以个人清洁用品利润最巨.咱们拿牙膏为例,120克牙膏的成本只有五毛钱--不管它卖价是十几还是二十几块钱.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较大的洗头水其利润就更大了,且绝对不在牙膏之下-想一想电视中充斥的洗头水广告就明白了.至于说到伤害,还得提一提对国人愚弄,把一个普通的清洁用品吹嘘成具有保健品的功能,对我们的智商难道不是一种伤害吗?
3,饮料
在所有的饮料中非碳酸类果汁饮料的利润最大,市场零售价几块钱的果汁饮料成本只有它零售价格的十分之一,而易拉罐饮料的成本也不外乎是这样而已.说白了,某些饮料的成本也和香水一样几乎就是一个瓶子钱.当然,我们要严格测算饮料成本的话,物流成本也必须要考虑进去的.但无论怎样,饮料的利润是极高的.
4,白酒
白酒的利润我们能从侧面见识它有多高.前几年,央视广告标王几乎每年都被酒类企业所垄断.有一年秦池酒更是在抢a特黄金段广告标王的时候因为放了一个大大的卫星而震惊了全国.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哪个企业胆敢如此大手笔.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洋酒知我思成本大起底不也让我们明白了酒类的巨额利润了吗.此外,大家还别相信某些白酒所谓的多少多少年陈酿,厂家没那耐心真的去花那么长时间制作,只不过是应用了某种工业催化剂加快发酵进程罢了.在你半醉半醒之间,酒师傅给你的伤害尽管深却可能是无痛的呢.
5,保健品
保健品这东西咱中国人早已熟悉,从月亮神到捞白金,其实没有一个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厂家宣称的神乎其神的效果.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保健品的利润已经不如从前,但仍旧属于典型的暴利行业.在电视中铺天盖地打广告的捞白金虽说是购买的美国配方,但其不到200元的售价比起其每盒十几元的成本来说,利润显然还是占了大头儿.与药品不同的是,保健品不仅研发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还不用对效果负责,只要吃不出毛病就可以一直卖下去.因为利润高厂家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积聚起可观的财富.可以想见,捞白金在最近的几年中可是没少捞到真金白银哩.其实保健品对我们的伤害还包括一旦发现没有效果后的心痛感.
6,药品
药品的暴利大家都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里,药品的利润似乎也应该是最高的.但事实却并不如此.比较以上行业,药品的设备、厂房及研发成本都要高出许多,而进口药品的研发成本因为高工资等原因确实比国内更高一些.虽然药品中的有效成分说实话也不值什么钱,但经过三五道手之后药品的价格就象孙悟空一样一翻身就高出去了十万八千里.我们都知道酒类行业的一些潜规则,譬如当银六福卖不动的时候,酒厂可以注册一个福六银的品牌继续卖以前的酒,而药品行业其实在某些药品淘汰以后也是可以这样如法炮制的.说心里话,药品的高利润如果拿去搞研发也还可以接受,感到受伤害的是药品的高利润多用在了各个环节的回扣上了,这才是最郁闷的.
7,通讯
其中以移动通讯利润为甚,典型的一次投资终身受益.至于维护以及运行的费用和它所获得的利润相减则还是可以用暴利来形容的吧.再加上咱如此庞大的使用人口,通讯业的利润就更为可观了.一个春节全国收发的短信数量就多少个亿,那利润真是岗岗的.回顾过去,电讯业对老百姓伤害最久.记得一个老邻居曾经花了5000元的初装费安装了一部电话,每月还要交月租费.后来当听说国外大都没有什么初装费以后居然还不敢相信呢.
8,软件
对于一套正版软件来说,每张光盘的制造成本是一块多钱,高档软件加上包装成本充其量也就几块钱,可它卖多少钱大伙不是不知道吧-动不动就几百上千!当然,软件的价格不能仅仅看制作成本,由于它更大的成本来自研发和设计费用,因此与其他传统商品有很大的不同.但有一点无法否认,软件行业仍然是利润极高的行业,不然盖茨也就不会是世界首富了--我们熟悉的windows98卖了近8年,剔除它庞大的研发成本,赚的钱已经足够再搞几十个win98了.之所以感觉受到伤害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微软的垄断性经营行为,
9,小家电
比起空调彩电等等,小家电的成本要低很多,而其利润却最高.灰里浦就是做小家电起家的大公司之一.据测算该品牌售价2000元的剃须刀制造成本也就只比售价200元的剃须刀高2倍左右,但在零售时却可以卖到普通产品十几倍的价钱.你说它的利润高不高.
10,房地产 利润第十,伤害第一
和以上的各个行业相比,房地产的利润好象低一些,但是因为房地产的销售比较而言容易一些,销售额也极其巨大,最主要的是低投入(基本靠买房人和银行的资金以及承包商的垫资)高产出见效快,所以房地产的敛财和暴富功能是最最强大的,看胡润每年的财富榜吧,房地产商人所占的份额一年比一年多,这足以说明房地产业强大的吸金力.
另外,和其他暴利行业比起来,房地产行业对老百姓的伤害最大最深-因为电信的利润再高每个家庭每年的支出也是有限的,而且电话费贵还可以少打;进口化妆品贵也可以买国产的;牙膏买便宜的一样很好使用;饮料贵可以喝白开水;白酒利润再高也不是生活必需品;药品很多人可以报销或参加了医疗保险;保健品本来就名声不好也可有可无;软件用不着天天购买;小家电利润再高价格也贵不到哪里去...而房子却不可以不住!且必须要花钱租买.关键是仅仅一所房子就可以把一个人一个家庭一生的财富全部掠夺走,作了房奴甚至永世都不得翻身.
8、保健品可以申请专利吗
保健品专利多的是了;你在知识产权局网上 名称里面输入 保健品去检索,可以看到很多!
保健品不一定要求专利才能生产,只是现在的保健品要说服消费者;有专利的就含金量大一些;然后就是更好的“垄断”
9、我国保健品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完成的专项研究显示,从全球市场来看,2001年全球保健食品市场销售额达476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全球保健食品的销量将超过600亿美元,2010年时,该值会接近1000亿美元。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保健食品的消费国,2001年其市场总量达到182.5亿美元,其保健品的销售量占全球保健品市场销售量的38%。
目前已有约400个进口保健食品获准陆续登陆我国市场,近5年来,洋品牌在我国市场的销量以平均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
――我国保健品产业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现代保健品产业的发展大概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缓慢起步和迅速崛起,到90年代的恶性膨胀和无序竞争,再到2000年以来重新洗牌和逐步寻求标准规范的几起几落。
我国保健品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年产值从不足20亿发展到目前的300多亿,不可谓不多。然而目前我国保健品生产企业虽有4000多家,但2/3以上属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不超过6家,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的不超过18家。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针对专门人群的新的功能领域鲜有企业涉足。保健品行业存在管理不规范、标准不健全、相关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消费者对保健品行业信任度不足等缺陷。简单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发育不足。保健品鱼目混珠,产品应接不暇,市场鱼龙混杂。整个行业整体呈现企业主体实力较弱,产品功能雷同,低水平重复严重的局面,企业经营陷于同质化恶性竞争。
知识产权落后。我国保健品生产技术尚未形成大规模的通过专利形成即使竞争力和垄断的能力。全国保健食品企业用于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即科研经费支出仅占销售收入的1.55%。
管理体制不顺。保健品监管涉及的部门,初步统计有19个部委,其中主要的有8个部门。从监管环节看,主要集中在审批,对研发、生产和流通都缺乏有效监管。缺乏统一的产品技术标准(生产标准、检测标准),造成了审批后没人管,生产过程没人管,流通过程缺乏管理。
整体信誉不高。生产企业重营销轻实力,广告宣传往往言过其实,“概念炒作”现象比比皆是,使保健品在消费者心中出现信誉危机,以至给保健品产业可能带来毁灭性打击。
――保健品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目前,我国保健品、我国保健品产业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之上。
据统计,全球保健食品销售额已占整个食品销售额的5%,达到2000亿美元,而且每年都以很高的速度增长。我国保健品市场的两大消费人群:“白领市场”和“银发市场”对保健品的需求正趋旺盛,由于他们的购买力非常强,也成为了国内保健品市场的生力军。
有关资料显示,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以上,而我国只有0.07%。我国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仅为31元/年,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这表明,保健品市场潜力巨大,以目前全球保健品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来推算,我国保健品消费还将大幅增长。
从发展战略看,必须积极培育保健品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使保健品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力争到2010年,保健品人均消费100元,保健品产业市场总容量突破1000亿元,达到1300亿元的消费量;到2020年时,人均消费达到300元,市场容量突破4500亿元。
10、马云买下了400家保健品是真的吗
作为中国最大市值的阿里巴巴创始人,在很多人看来,马云已经无人可以超越了。
但是马云自己说的一句话,却震惊了所有人——
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
拿下400家医院,放言让全国医生失业
马云曾放豪言:“我们投资做对的话,30年后应该是医生找不到工作了,医院越来越少了,药厂少了很多。”2014年,马云花10亿元收购中信,改名 “阿里健康”,拿下近400家医院,覆盖全国90%的省份,以此凸显进军健康产业的决心。进军大健康产业,转行卖保健品
1
4月,阿里健康发布公告:独家运营天猫医药保健电商业务。
2
6月,阿里健康与政府官方合作,确保保健品正宗道地。
3
7月,阿里健康第二次直播卖保健品,拉上香港著名影星刘嘉玲,喝着燕窝,聊着天,就让用户把产品给买了。花10亿创办的阿里健康,如此声势浩大的卖保健品,可见马云对健康产业的野心。
4
7月18日,阿里健康发布公告,截至3月31日,集团实现收入5659.5万元,同比增长90.3%;毛利为3799.3万元,同比增长138%。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行业政策的逐步放开,保健产业作为利润率超100%的暴利行业,就连首富马云都要来分一杯羹,你还没看到机会吗?
千亿保健品市场,直销占垄断地位
20年前没有健康产业,如今健康产业成了金融风暴中唯一“不缩水”的行业,早已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在我国,直销模式占据保健品市场主流,行业占比近80%,且增长势头不减。因此,不少传统企业开始向直销模式靠拢,26家药企、国企也已经拿到了直销牌照。
马云给不相信保健品的人上一课保健:从看不见到来不及
未来10年将是健康产业发展最迅猛的10年,今天当你还在暗自窃喜拒绝了养生“能省下一笔钱”的时候,未来将会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后悔没有提早保健。2016还剩4个月,有两件事真的不能再等了,那就是——重视健康和投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