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芪的食用方法
服用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量服用,黄芪的吃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2、黄芪片怎么吃?
【小贴士】我家黄芪片很干净,运输中会不同程度摩擦出微量粉末,用前像泡茶一样简单涮洗下即可 【黄芪茶】用量:每次加黄芪6-10克,开水浸泡10多分钟至适合喝的温度后,即可代茶饮,可反复冲泡 [每天喝杯黄芪茶一个简、便、廉的养生方法] 经常感到自己乏力的朋友,有一个简单、省钱又有效的养生方法:每天喝杯黄芪茶。中医学认为,黄芪的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黄芪是补气圣药。中老年人乏力,就是没有力气,那就要补气。 黄芪是经济实惠的滋补品和调味品,可用于煲肉、泡酒、做菜、调味、去腥。民间常用黄芪炖母鸡,黄芪煮黑豆,这其实就是补益上品。其营养丰富,既补身体,又别有风味,为产妇、老弱、病后体虚者的上好补品,常服可令人精神焕发,体质增强,美容润肤,延年益寿。特别是身体困倦,无力,气短的老年人,常服黄芪茶,既省钱又养生,不失为很好的养生方法。 喝黄芪茶养生,历史上大有人在。胡适就是其中一位。胡适先生与黄芪结下不解之缘是1920年的事情。那年秋天他因得病,吃了不少西药,总不能完全见好。后来幸得名医陆仲安先生诊看,遂以黄芪为主药医好了他的病。时隔不久,胡适先生友人马幼渔的弟弟患水肿,肿到肚腹以上,两眼都不能睁开,众医均束手无策。陆仲安先生重用黄芪等药,不出百日,便治好了他的病。也就从那时起,胡适先生便对黄芪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中年以后,他渐感疲惫不堪力不从心,便常用黄芪泡水,代茶饮用。特别在讲课之前,总要先呷几口黄芪水,以致精力倍增,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滔滔不绝。他于是将这个“诀窍”告诉了周围的人,也使他们受益匪浅。
3、你们谁知道黄芪怎么吃法
以黄芪为主药的方药几例
当归补血汤
方药:黄芪50克,当归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补气生血。
归脾汤
方药:黄芪、龙眼肉、茯神、炒枣仁各9克,白术、人参各6克,木香、炙甘草、远志、当归各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水煎服。
功能:可治多种出血性疾病,属心脾两虚,脾不统血之证。
补中益气汤
方药:柴胡、黄芪、陈皮、当归、灸麻黄各6克,党参、白术、阿胶、紫草各10克,大枣10枚,仙鹤草20克,甘草8克。
用法:水煎,饭前或者空腹温服。
功能:升阳补中,益气合阴。可治疗过敏性鼻炎、消除疲劳、补益脾胃等。
玉屏风散
方药:黄芪300克,防风、白术各100克。
用法:研成细面,日服2次,每次15克,吞服。
功能:固表止汗,用于体虚自汗,容易伤风等症。
补阳还五汤
方药:生黄芪60克,当归尾、赤芍各6克,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能:补气活血,祛淤通络。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截瘫、下肢痿废、便干尿频及尿失禁者。本方可用于中风后遗症、脑血栓形成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4、黄芪怎么吃能提高免疫力?
现代研究黄芪的确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黄芪经过药理研究是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并对人体一些器官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指导意见:
现代研究黄芪的确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黄芪经过药理研究是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并对人体一些器官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5、日常保健可以用黄芪?是生黄芪还是炙黄芪? 怎么用?
黄芪是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它的主要药理作用是“益气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医认为是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一种表现。贫血,则常属“气血不足”。有上述症状的人,冬令吃些黄芪有益处。黄芪的吃法很多,现介绍几种:1、最简单的是去中药店买生黄芪,每次用15-30克泡水代茶或煎服,14-20天为一疗程。如果加防风、白术、甘草、生姜、大枣煎服,可防治免疫力低下,反复感冒。2、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3、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煮饭或煲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4、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5、黄芪用于气虚衰弱,倦怠乏力,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使用黄芪须注意:1、确实属于虚弱症候;2、患者无实热证象,如果脉细数,舌质红,属肾阴虚者,不宜服用;3、表实邪盛、湿阻气滞、肠胃积滞、阴虚阳亢、痈疽初起或热毒尚盛者,禁服。如果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甚了解的,应该先咨询中医大夫,较为稳妥。(yuan_t)
6、黄芪水吃法
黄芪怎样泡水喝好
除了中医师之外,知道黄芪的人相对较少,其实,黄芪是中医师常用的一个药,因为黄芪的效果很不错,而且相对其它的一些补气药较便宜,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要怎么用黄芪才比较好呢?在此对黄芪的作用及用法做简要概述,希望可以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工具/原料
黄芪、陈皮、玫瑰
保温杯、沸水
方法/步骤
黄芪的功效或作用: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十一五教材)。《本草汇言》:补肺健脾,实卫敛汗,祛风运毒之药也。
作用一:补气升阳。是指脾气虚,主要症状:经常腹泻、大便不成形或大便夹有食物残渣、倦怠乏力、食少、或饭后易腹胀、久泻导致的脱肛、子宫下垂等。
作用二:益卫固表。是肺气虚,主要症状:经常感冒,自汗(没有怎么运动或轻微的运动就出汗),说话声低无力,气短等。
黄芪补气都用蜜炙(蜂蜜炒过),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就不说了,因为多在医生处方中配伍使用。
服用方法:1、洗净。因为药材毕竟是经过加工的,上面有一些灰尘之类的。2、放入2-3片(各厂家制成的药材形状不一样)保温杯(熬过的其实药效才好,如果不方便就只好用保温杯),用沸水冲泡,10-30分钟后就可以慢慢饮用了。
服用注意:1、黄芪有生的和蜜炙,如果补脾肺用蜜炙的最好;利尿消肿和托毒生肌多用生黄芪。所以大家买的时候要问清楚。2、黄芪是一个补气药,要和行气药一起用,使补而不滞。所以泡黄芪水要加入陈皮或者玫瑰花等行气药(加其中一个就可以了,剂量是黄芪的1/3左右)。
搭配服用:炙黄芪+陈皮/玫瑰花+枸杞/百合,因为黄芪和陈皮或者玫瑰花都是温性的药,有的人服了就有点燥,所以加枸杞或者百合等滋阴的药,可以气阴双补,温而不燥。
END
注意事项
有上述症状的可以自己搭配服用,但是如果症状偏重还是要找医生开药,因为相对药方来说,力量较弱。
7、黄芪的吃法
你好,黄芪的吃法有很多种。就举一个例子吧
每天用黄芪5~10克左右,开水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8、黄芪怎么食用?
多种食用方法
每天用黄芪5~10克左右,开水泡10~20分钟后代茶饮用,可反复冲泡.
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 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参芪大枣粥:黄芪15g,党参10g,大枣30g,粳米100g.黄芪、党参煎水取汁,与后二者一同煮粥食.
芪苓鲤鱼汤:黄芪50g,茯苓30g,鲤鱼1尾.鲤鱼洗净,黄芪、茯苓以纱布包扎,加水同煮,以生姜、盐调 味.饮汤吃鱼。
黄芪山地粥:黄芪30g,山药100g,生地黄15g.黄芪、生地黄煎水取汁,山药研为粉末;将前汁煮沸,频 频撒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食。
(8)黄芪保健服法扩展资料: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禁服。
参考资料:网络-黄芪
9、黄芪的保健功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