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谷物类食物有哪些
谷类食物包括大米、面粉,如杂粮中的高粱、玉米、小米、红薯等,主要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是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
在食用谷类食物时,应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些粗粮、杂粮,多食豆类及豆制品每人每天宜食豆类及豆制品100~150克。主要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赤豆、豆腐、豆浆和豆芽等.豆类中含有的氨基酸,其组成接近人体的需要成分,且富含粮食中较为缺乏的赖氨酸。
此外,豆类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豆浆的营养成分从蛋白质含量上与鲜奶相当,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铁,豆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1)保健中的谷类扩展资料:
营养价值
1.淀粉
谷类食物中主要含有淀粉,约占70-80%,经胃肠消化后可变成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源。
2.糖
谷类碳水化合物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糊粉层深入胚乳的部分也有少量淀粉。
3.蛋白质
谷类的蛋白质主要由谷蛋白、白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组成。一般而言,谷类蛋白质的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质量分数高,赖氨酸质量分数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偏低,其蛋白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食物。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采用氨基酸强化和蛋白质互补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其蛋白质生物价值。
4.脂肪
谷类脂肪以甘油三脂为主,还有少量的植物固醇和卵磷脂。
5.维生素
谷类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谷类原料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很低,或几乎不含。
6.矿物质
谷类含矿物质以磷、钙为主,此外,铜、镁、钼、锌等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也较高。总量约为1.5~3%,谷类食物含铁较少,仅为1.5~3mg/100g。
7.纤维素
谷类食物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比较多,可刺激胃肠功能,防止便秘。
2、养生:五谷杂粮也保健 吃什么谷物养五脏
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俗话说“一谷补一脏”,五谷杂粮可养五脏。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
除了大米白面,五谷杂粮是最好的谷物食物,也是最便宜的能量来源,而且它们比大米白面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谷类作为膳食宝塔的塔基,五谷杂粮是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便宜的能量来源。成年人每天摄入250~400克谷物,就有利于预防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对于各种各样的五谷杂粮,它们都有各自的最佳吃法,从而把其中的营养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黑豆是防老抗衰黑武士
《本草纲目》中有入药记载的黑豆,对防老抗衰、治腰膝疼痛,及乌发、补肾有十分卓越的功效;营养价值与黄豆相当。药用价值却高于黄豆。是豆类家族的明星!
材料:黑豆100克,苏木10克,红糖适量,水700ml。
作法:
1、黑豆以水略洗,沥干备用。
2、锅中加入黑豆、苏木及水,炖煮至黑豆熟透后,捞除苏木及黑豆。
3、再加入红糖,搅拦至融化后即可饮用。
绿豆是清凉解渴绿尖兵
药用历史悠久的绿豆,其清热消暑、利尿。与明目降压、润喉止渴的作用,对消除中暑、食物中毒与小便不利等症有益。
饮用用宜忌:绿豆性凉。脾胃虚寒与有腹泻的患者不宜食用;也因容易导致胀气。所以消化不良者宜适量食用。
茶材:绿豆、红枣各30克,红糖适量,水500ml。
作法:
1、将绿豆、红枣洗净,沥干后和水一起入锅中。
2、以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煮至豆烂后,调入红糖拌匀,滤渣取汗后即可饮用。
黄豆是植物中的肉类总管
黄豆中的卵磷脂与多样维生素对人体有益。可改善心血管疾病与妇女性更年期症状、老年痴呆症等:而其所富含的蛋白质更被誉为“农地里长出来的肉类”!
饮用宜忌:黄豆含较高普林。故痛风或尿酸过高都不宜大量食用:而若痛风发作时应忌食,且黄豆较不易消化应避免过量食用。而其中含有胰蛋白酵素抑制剂,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煮熟后再食用较好。
材料:黄豆30克,桑叶15克,水700ml。
作法:
1、桑叶、黄豆洗净沥干,和水同入锅中,
2、先以大火煮至沸后,再转小火慢慢熬,至王烂即可离火,滤渣取汗后即可饮用。
红豆是利尿补血红骑士
红豆能利尿消肿。常被用来作为减肥食材;加上补血的卓越功效,除了对妇女经期有益,更可让气色盈润,让你不擦腮红也漂亮!
饮用宜忌:红豆药性平缓。要治疗水肿应长期食用才可看见效果:也因有利尿作用。所以尿多的应适量食用。若想使水肿与利尿的效果更加显,则应用较细长的药用赤小豆。
材料:红豆50克,带皮花生25克,红枣、红糖各15克,水700ml。
作法:
1、红豆、带皮花生洗净、沥干,红枣洗净以温开水浸泡约10分钟后备用。
2、锅中加入水,红豆及带皮花生,以小火炖煮1个半小时。
3、再加入红枣红、糖拌匀,再炖30分钟后,即可滤渣取汁、倒入杯中饮用。
芝麻是美肤抗老小斗士
芝麻依种子颜色可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金芝麻(黄褐色)等品种,但效果皆大同小异:小小身躯中所含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与卵磷脂,都可在人体中发挥大大的功效!
饮用宜忌:因性燥热。所以有热燥性咳嗽、喉咙肿痛,或皮肤痒、牙痛、肠胃炎的患者都不宜食用。
材料:黑芝麻、核桃仁各30克,牛奶、豆浆各200ml,蜂蜜适量。
作法:
1、将黑芝麻和核仁略洗、沥干后,放入研钵磨成细末;牛奶、豆浆放入锅中煮热。
2、将磨好的细末加入牛奶豆浆中混匀,再拌入蜂蜜调匀后,即可饮用。
薏仁是美白降血好伙伴
原产于东南亚、并有多种功效的薏仁,有降低血糖、利尿、消肿,与治疗风湿病及神经痛的效果。并能改善肌肤粗糙、使肌肤柔嫩,是女性天然美传颂保养的食材中。必定要有的五谷类。
饮用宜忌:薏仁抑制爱精卵生与兴奋子宫的作用。所能孕妇应尽量避免食用。而本晶缓和,宜长期服才可见效果。
材料:薏仁25克,黄芪10克,生姜6克,党参、红枣各5克,水500ml。
作法:
1、薏仁、生姜红枣洗净。
2、锅中放入薏仁、黄芪、生姜干炒至黄后,入研钵磨碎备用。
3、保温壶中加入所有茶材与沸水,焖泡约5~10分钟后,滤除茶渣即可饮用。
3、谷类在营养上有哪些特点?
首先,碳水化合物是谷类的主体营养。在谷类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一般占70%以上,主要是淀粉,还有纤维素、半纤维素。
其次,蛋白质含量丰富,一般为10%~12%。其中燕麦含量最高,约为15.6%,青稞(一种稞大麦)约为13.4%,荞麦约为11%,小麦约为10%,玉米约为8%。但是,氨基酸组成不佳,不属于优质蛋白。
第三,脂肪含量较低。一般脂肪含量仅1%~2%,玉米为4.3%。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油脂属于优质食用油。
在食用谷物类食品时,我们建议须多吃粗粮(玉米、高粱、荞麦、绿豆、薯类等)。因为粗粮里面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粗纤维的好处是在肠道内缓慢膨胀,吃一点就会觉得饱饱的了,同时促进肠胃蠕动。
合成的膳食纤维(比如低聚糖)会很快发酵,所以我们推荐食用天然的高纤维食物(粗粮),像麸皮面包之类。提倡吃粗粮,这不仅使人体获得各种营养成分,而且有防病保健的作用。
4、谷类的营养成分
淀粉、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
淀粉。谷类食物中主要含有淀粉,约占70-80%,经胃肠消化后可变成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源。
蛋白质。谷类的蛋白质主要由谷蛋白、白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组成。一般而言,谷类蛋白质的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质量分数高,赖氨酸质量分数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偏低,其蛋白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食物。
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采用氨基酸强化和蛋白质互补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其蛋白质生物价值。
糖。谷类碳水化合物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糊粉层深入胚乳的部分也有少量淀粉。脂肪。谷类脂肪以甘油三脂为主,还有少量的植物固醇和卵磷脂。
维生素。谷类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谷类原料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很低,或几乎不含。纤维素。谷类食物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比较多,可刺激胃肠功能,防止便秘。
矿物质。谷类含矿物质以磷、钙为主,此外,铜、镁、钼、锌等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也较高。总量约为1.5~3%,谷类食物含铁较少,仅为1.5~3mg/100g。
(4)保健中的谷类扩展资料:
我国居民膳食中50%以上的能量、蛋白质、B1、烟酸、锌和镁,40%的B2、铁和30%的钙都是来自谷薯类及杂豆类食物。谷物为主也是最经济、合理能量来源。全谷物富含维生素B、脂肪酸、营养更丰富。杂豆和薯类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余种,这些营养素均需要从食物中获得。人类需要的基本食物一般可分为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和油脂类五大类,不同食物中的营养素及有益膳食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除供6月龄内婴儿的母乳外,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及全部营养素。因此,只有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只有一日三餐食物多样化,才有可能达到平衡膳食。
5、谷类食品一般都有哪些?
谷类食品有:
1、最滋补的是粳米
日常用来做米饭的普通大米又称粳米或精米,呈半透明卵圆形或椭圆形,出米率高,米粒膨胀性小,但黏性大。作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c及钙、铁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热量。
用粳米煮粥以养生延年,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粳米粥最上一层粥油能够补液填精,对滋养人体的阴液和肾精大有裨益,最适宜病人、产妇和老人。
粳米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烦渴、营养不良、病后体弱等病症,但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不宜多食。
2、最排毒的是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制成风味小吃,深受大家喜爱。糯米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2、多量淀粉等营养成分。
3、最助消化的是糙米
所谓糙米,就是将带壳的稻米在碾磨过程中去除粗糠外壳而保留胚芽和内皮的“浅黄米”。糙米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含量都比精白米多。
米糠层的粗纤维分子有助于胃肠蠕动,对胃病、便秘、痔疮等消化道疾病有效。糙米较之精白米更有营养,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
糙米适合一般人群食用,但由于糙米口感较粗,质地紧密,煮起来也比较费时,谷万里建议煮前可以将它淘洗后用冷水浸泡过夜,然后连浸泡水一起投入压力锅,煮半小时以上。
4、最补肾的是黑米
黑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钙、磷、铁、锌等物质,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稻米。它能明显提高人体血色素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保健,有利于儿童骨骼和大脑的发育,并可促进产妇、病后体虚者的康复,所以它是一种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5、最养颜的是薏米
薏米又称薏仁米、苡米。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植物之王”。薏仁米营养丰富,含有意苡仁油、薏苡仁脂、固醇、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成分和维生素b1、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解毒的功效。
6、最养胃的是小米
小米又称粱米、粟米、粟谷。其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2、烟酸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由于小米非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故被营养专家称为“保健米”。
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肾气、清虚热、利小便、治烦渴的功效,是治疗脾胃虚弱、体虚、精血受损、产后虚损、食欲不振的营养康复良品。谷万里指出,由于小米性稍偏凉,气滞者和体质偏虚寒、小便清长者不宜过多食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谷类食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六种米功效大不同 最补肾是黑米?
6、谷类食物有那些品种?
包 括:大麦、小麦、玉米、燕麦,
谷类食物编辑
谷类与健康
小米、
像其他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一样,全谷类食物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比如许多研究均发现,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与心脏病的发病几率有关,增加全谷类食物的摄入能使心脏病的发病几率平均降低26%。哈佛对75571名女性进行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吃全谷类食物最多的女性患中风的几率降低了31%。哈佛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天食用大量全谷类食物使糖尿病发生的风险降低了38%。
全谷类食物除了具有预防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的作用以外,还有许多其他有益健康的功能,特别是对于男性。2003年的两个研究发现了令人欣慰的结果。一项是来自欧洲,研究者发现,高纤维膳食使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了25%。另一项来自美国,发现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能降低结肠息肉和腺瘤的发生率,平均降幅达27%。另外,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吃全谷类食物及其加工食品也可以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生。
全谷类食物对健康的最基本的好处是什么呢?是长寿,这是美国爱荷华州女性健康研究的结果。另一项哈佛对86190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在5年的随访观察期内以全谷类食物为主的男性死亡率比精制谷类食物为主者低于17%。
关于谷类食品
、荞麦粥、椰汁黑糯米粥、五色豆子粥。
、红薯玉米面粥、桑葚枸杞糯米粥、银耳莲子粥。
补锌:
黄豆小米粥、紫菜麦片粥、骨汤花生粥、牛奶杏仁粥、核桃仁芝麻花生粥、小白菜薏米粥。
补维生素:
薏米红枣粥、鸡肝小米粥、木耳红枣粥、花生红枣粥、银耳樱桃粥。
养胃:
菊花红枣粥、红枣糯米粥、糯米小麦粥、牛奶小米粥、姜葱糯米粥、香菇玉米粥、桂圆莲子粥、茯苓红枣山药粥。
润肺:
冬瓜大米粥、杏仁绿豆粥、玉米粒刺梨粥、杏仁百合粥、金银莲子粥、山楂银耳粥。
排毒:
荷叶薏米陈皮粥、绿豆莲子粥、海带绿豆粥、玉米须蜂蜜粥、赤小豆白茯苓粥、鲫鱼红豆蒜粥、杏仁提子麦片粥。
增强免疫力:
桃仁大米粥、小米山药粥、糯米羊肉粥、什锦杂粮粥、黑芝麻糯米粥、番茄豆腐糯米粥、紫米粥、瓜蒌杏仁粥、花生红枣蛋糊粥、南瓜燕麦粥、山药枸杞粥。
2营养价值编辑
简述
谷类食品(9张)
除荞麦外,各种谷类种子都是由谷皮、糊粉层、胚乳、胚四个主要部分组成。谷皮为谷粒的外壳,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食用价值不高。糊粉层除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外,还含有较多的磷、B族维生素、无机盐和一定量的蛋白质及脂肪。胚乳是谷类的主要部分,由许多淀粉细胞构成,含大量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胚富含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淀粉
谷类食物中主要含有淀粉,约占70-80%,经胃肠消化后可变成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源。[1]
蛋白质
谷类的蛋白质主要由谷蛋白、白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组成。一般而言,谷类蛋白质的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质量分数高,赖氨酸质量分数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偏低,其蛋白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食物。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采用氨基酸强化和蛋白质互补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其蛋白质生物价值。
糖
谷类碳水化合物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糊粉层深入胚乳的部分也有少量淀粉。
脂肪
谷类脂肪以甘油三脂为主,还有少量的植物固醇和卵磷脂。
维生素
谷类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谷类原料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很低,或几乎不含。
矿物质
谷类含矿物质以磷、钙为主,此外,铜、镁、钼、锌等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也较高。总量约为1.5~3%,谷类食物含铁较少,仅为1.5~3mg/100g。
纤维素
谷类食物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比较多,可刺激胃肠功能,防止便秘。[1]
怎样选择
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以及其他营养素,因而对我们的健康极为重要,但是水果和蔬菜不能代替谷类食物,而谷类食物也不能代替水果和蔬菜。健康的膳食模式应该是谷类食物、水果和蔬菜兼顾。哈佛对43757名美国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形式的膳食纤维均可以降低心脏病发生的风险,谷类纤维较水果、蔬菜纤维更能有效地保护心脏。为了使身体更健康,这两类纤维都需要摄入。美国FDA推荐量为成人每日20~35g,此推荐量的低限是摄入的纤维素能维持肠的正常运动,上限是摄入的纤维素不至于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 美国农业部制定的膳食金字塔要求每天吃6~11份(6两至1斤)的谷类食物,具体多少根据活动量大小和身材高矮而定。美国农业部建议全谷类食物占谷类食物的比例在30%以上。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人平均全谷类食物摄入量占谷类食物的比例只有10%。
在你的日常膳食中应该保证一定量的全谷类食物。购买食物时应该选择成分标签上注明是全谷类的食物,标有“100%全谷类”的食物是最好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被一些标签上的“多种谷类”、“6种谷类”、“用无漂白面粉制造”等字样所误导,这些食品大多是精制谷类食物。另外,没有标明“全谷类”字样的黑麦和小麦面包同样也是使用精制面粉为原料的。
食用多种全谷类食物。比如,大麦和燕麦可以供给你可溶性纤维,而小麦和玉米则可以提供你不溶性纤维,同时你也可以试着吃些小米、奎藜籽等其他谷类。一般每份(1两)提供5~6克纤维的食物品种是最好的,比如可选择燕麦片、燕麦麸皮、葡萄干等全麸质食物。如果这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再配些水果和脱脂牛奶,将会是理想的早餐和夜宵。
经常吃些全麦面包、松饼等面食,尝试做全麦意大利面,也可以吃些大麦和高粱米以代替土豆。大多数人能够学会去品尝、食用全谷类食物,对于不喜欢全谷类食物的人则可以服用纤维补充制剂,如产于印度的车前子等。
全谷类食物是膳食中基础性的食物,它的出现远远早于精制谷类食物,因此提倡食用全谷类食物可谓返璞归真。有时候尽管食用全谷类食物会使你感觉肚子有些胀气,但它毕竟是最基本的食物,利于健康,值得我们去重视,值得我们“小题大做”。
3常见谷类编辑
粳米
就是大米、稻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粮食,除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满足人体需要外,还具有食疗作用。祖国医学《本草求真》早有记载“粳米味甘性平,人非此物不能养,故性主脾胃,而兼及他脏,凡五脏血脉,靡不因此而灌溉;五脏积液,靡不因此而充溢;他如周身筋骨肌肉皮肤,靡不因此而强健。”,粳米具有补中益气、益脾胃的功效,是病后肠胃功能减弱、烦渴、虚寒、痢泄等症的食疗佳品。桑耳3克,粳米50克,先煎桑耳,去渣取汁,和米煮粥,空腹服用,有祛风活血作用,用于肠风痔血。
糯米
即粘稻米,在我国北方俗称江米,南方为糯米。糯米营养丰富,其淀粉结构主要为支链淀粉,经糊化后性质柔粘,性味温甘。因此,糯米是一种柔润食品,能补中益气、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等,特别适宜老年人或脾胃病者食疗。
小麦
小麦是我国人民膳食生活中的主食之一。小麦可制成各种面粉(如精面粉、强化面粉、全麦面粉等),麦片及其他免烹饪食品。从营养价值看,全麦制品更好,因为全麦能为人体提供更多的营养,更有益于健康。祖国医学认为,小麦具有清热除烦、养心安神等功效,小麦粉不仅可厚肠胃、强气力,还可以作为药物的基础剂,故有“五谷之贵”之美称。因此,在膳食生活中要注意选择一定量的全麦粉或麦片,并进行合理搭配。
玉米
玉米也称包谷、玉蜀黍、包粟、玉谷等,因其粒如珠,色如玉而得名珍珠果。玉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维生素B2、脂肪含量居谷类之首,脂肪含量是米、面的2倍,其脂肪酸的组成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占50%以上,并含较多的卵磷脂和谷固醇及丰富的维生素E,因此玉米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作用,并能刺激脑细胞,增强脑力和记忆力。玉米中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缩短食物在消化道的时间,减少毒物对肠道的刺激,因此可预防肠道疾病。玉米除了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根叶主治小便淋漓。”,我国还有一些医著认为,玉米有利尿消肿、调中开胃的功效。最适宜有慢性肾炎者治疗时食用,还适用于有热象的各种疾病,如头晕、头胀的肝阳上亢,胃热引起的消渴,湿热型肝炎,肺热型鼻衄、咯血,以及产后血虚、内热所致的虚汗等。因此在我们的餐桌上经常有玉米就能强身健体。
小米
也称粟米、谷子,是我国北方某些地区的主食之一。据分析每100g 小米含蛋白质9g ,脂肪3.1g ,膳食纤维1.6g,维生素A17ug,胡萝卜素100ug,维生素B10.33mg ,维生素B20.1mg,维生素E3.63mg,微量元素铁5.1mg 等。由于小米营养丰富,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防病去恙,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小米具有养肾气,除胃热,止消渴(糖尿病),利小便等功效。
黑米
俗称黑糯,又名补血糯,其营养价值很高,是国内外盛行的保健食品之一。黑米的米皮紫黑,而内质洁白,熟后色泽新艳,紫中透红,味道香美,营养丰富。据营养分析,黑米含蛋白质约9.4%,其必需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均高于其它稻米。此外,黑米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在《本草纲目.谷部》记载:“黑糯米具有补中益气、治消渴、暖脾胃、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米具有补中益气、暖脾止虚、健脑补肾、收宫健身等功效;常食黑米能使肌肤细嫩,乌发回春,体质增强,延年益寿,是老人、幼儿、产妇、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荞麦
又称乌麦、甜麦、花麦、花荞、三棱荞等。据分析,荞麦含蛋白质9.3%,比大米和面粉都高,而且人体必需的赖氨酸也高。荞麦含脂肪2.3%,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46.9%,亚油酸占14.6%和较高的维生素E ,据研究,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荞麦还含其他营养成分,如每100g 中含膳食纤维6.5g ,维生素B10.28mg、维生素B20.16mg,钾401mg,镁258mg,铁6.2mg等都较高,这些成分都有益于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荞麦含有具有药理功效的云香苷(芦丁)等物质,芦丁具有降脂、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因此,在我们日常膳食生活中经常搭配适量荞麦,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祖国医学认为,荞麦性味甘、凉、能开胃宽肠、上气消积。据《本草求真》记载“荞麦能降气宽肠,消积去秽,凡白带、白浊、泄痢、痘疮、溃疡、汤火灼伤、气盛湿热等症,是其所宜”。故民间以荞麦为主味食疗各种疾病的单验方也较多。
燕麦
又名雀麦、黑麦、铃铛麦、玉麦、香麦、苏鲁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谷类食品,不仅蛋白质含量(14.3%-17.6%)高于其他谷类,而且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也高于其他谷类。脂肪含量为6.1%-7.9%,其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占35%-52%。另外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1、B2和较多的磷、铁等。由于燕麦含有亚油酸、氨基酸及其他有益的营养成分,因此被称之为降脂佳品,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也有较好的效果,故也可以说,燕麦是药食兼优的营养保健食品。
薏仁米
又称薏苡仁、药玉米、感米、薏珠子等,属药食两用的食物。现代研究表明,薏仁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据测定,薏仁米蛋白质含量高达12%以上,高于其他谷类(约8%),还含有薏仁油、薏苡酯、薏苡仁素、B-谷甾醇、多糖、维生素B等成分,其中薏苡酯和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国内外多用薏米配伍其他抗癌药物治疗肿瘤,并收到一定疗效。祖国医学认为,薏米味甘淡,性凉,入脾、肺、肾三经,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浓、降痹缓急的功效。临床上常用治疗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白带、肺痛、肠痈、淋浊等多种病症
4食用概念编辑
谷类食物并非越多越好
近些年来,粗粮杂粮扯起“健康”大旗,吃粗粮渐渐成了时尚,其身价也愈发金贵起来,俨然成了奢侈品。不少市民到超市购买绿豆熬粥来降火,却被十几元每斤的绿豆价格“吓”出一身冷汗。据了解,绿豆价格直线飙升,售价不仅超过了猪肉,想买绿豆的市民还得在各大超市留心找绿豆的踪迹。此外,黑米和红小豆的价格也大幅上涨。但稍加留意我们就会发现,除非自然、经济条件制约,全球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历来多以大米白面为主食。究竟是古往今来全人类不约而同地选错了主食,还是今天我们对营养的理解再入歧途?
把细粮吃好!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人为啥得病的这么多,究其根源是细粮吃得太多,粗粮太少。医大一院营养专家认为:“以前我们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仅能以高粱米、玉米面等果腹,如今以大米、白面为主食是历史的一种进步。从生命价值和功效比价来看,大米和白面的营养成分要优于高粱米和玉米面。”
高粱米中含的鞣酸较多,长期食用不利于消化吸收,特别是处于身体生长期的儿童。玉米中色氨酸较少,色氨酸会转化为烟酸,长期食用玉米会导致烟酸缺乏,致使生长受到限制。而大米和白面比较均衡,也利于吸收。
粗粮好,对身体有益处。但是,许多人或许不知道,粗粮不是指某个粮食的品种,而是粮食的加工精度。比如:糙米和全麦粉就是粗粮,加工精细的玉米也算细粮。从保健角度来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硬化的病人多吃粗粮能够增加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B1、B2、B6、B12和烟酸)。
至于日常的粗粮食用频率,专家建议普通人一周吃一两次就可以,患有糖尿病、高血脂和动脉硬化的人稍多一些就好,也不用顿顿吃。粗细搭配非常重要
在越来越崇尚粗粮的今天,有不少人却陷入了“粗粮”的迷思:有“麦”字就认为是全麦食品、粗粮吃得越多越好……
只吃“粗”或“细”都不好
最新一份“全麦知识与购买习惯调查”显示,85%的受访者认为粗粮很重要,但超过九成受访者没有每天吃粗粮的习惯。
中国营养学会教授对记者表示,粗粮包括谷类和杂豆等,其中谷类食物中以全谷食物为好。全谷食品必须由谷物的胚乳、麸皮和胚芽三种成分组成,只有其中一种不是真正的全谷、全麦食物。
我国膳食指南的第一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中,“食物多样”是保证提供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谷类为主”,即保证充足能量并避免摄入过多动物性食物,预防慢性病。“‘粗细搭配’非常重要,现代人只吃细粮或只吃粗粮的做法都不对!”
营养谷类
谷类食物并非越多越好
专家建议,每天该吃多少粗粮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成年人每人每天最好能吃50克以上的粗粮(相当于四片面包或一个馒头、一碗燕麦粥、半碗米饭);老年人容易便秘,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病的危险性增加,每日可吃100克(2两)粗粮;但消瘦、营养不良、消化不良的老人则要少吃些。多吃粗粮反而有害身体健康基于许多媒体的宣传,使得吃粗粮成了一种时尚,一时间粗粮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被许多人视为珍宝。然而也有报道说“粗粮多吃有害”。这些近似相左的结论使得人们只能望“粗粮”兴叹,无所适从。究竟何为粗粮?而粗粮又有什么“神奇”的作用呢?让我们来看看粗粮的功与过。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由于加工简单,粗粮中保存了许多细粮中没有的营养。
1.膳食纤维粗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被称为人体第七类营养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主要为调节血脂、血糖及调节益生菌群;而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的作用为肠道通便。
2.B族维生素粗粮由于加工简单,所以表皮中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B族维生素保留了下来。而B族维生素对于机体的水盐代谢、组织呼吸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对于细粮来说,粗粮含有较低的碳水化合物,这对于糖尿病患者、便秘患者,尤其是肥胖患者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适量进食粗粮对人体是有益的,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任何事都具有其两面性,粗粮也有其对人体不利的一面:
吃多了降低免疫力。由于粗粮中含有的纤维素和植酸较多,每天摄入纤维素超过50克,而且长期食用,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心脏功能的损害,降低人体的免疫能力,甚至影响到生殖力。此外,荞麦、燕麦、玉米中的植酸含量较高,影响肠道内矿物质的代谢平衡。所以,吃粗粮时应增加对这些矿物质的摄入。记忆中的粗粮和细粮提起粮本和粮票,估计现代的年轻人没有几个知道,对于粗粮和细粮之分,知道的人可能更少,毕竟都是太遥远的故事了。
粗粮和细粮这个名词诞生于饥饿的年代,那是一个粮食匮乏的年代,是一个粮食定额凭票购买的年代。因为粮食紧张,国家就将一些高产低端粮食作物充当供给,所以也就有了粮食的粗细之分,细粮泛指大米、白面,粗粮就是玉米、高粱和黑面之类的了。
细粮自然是人人喜欢吃,但粗粮才是主要食物,但谁吃久了都会感到乏味,就必须换着花样来做着吃。玉米面常常做成发糕,偶尔加上几粒红枣和沙枣,如果还觉得不好吃,就添加一点糖精变成了甜发糕。玉米面有时候做成饼子,将玉米面和少量面粉和在一起,做成饼状,贴在锅的边上慢慢的烘烤,烤成焦黄色,吃起来又脆又香的;但更多的玉米面是熬成面糊糊,一日三餐。
记忆中,最喜欢吃鸡蛋炒饭。我们总是趁母亲不在家的时候,悄悄地炒一个鸡蛋,然后再往锅里滴上几滴清油,倒上一碗米饭开始炒,炒一会儿再多放一些酱油,最后炒出来的米饭油黄油黄的,吃起来那真是一个香字。
几十年过去了,粮食早已不再是凭票购买了,也没有粗粮和细粮之分,人们的饮食观念慢慢转变了,虽然城市和农村的人们依然喜欢细粮,但仍有不少人喜欢小米、小玉米米渣什么的,适当地调剂一下口味。
7、谷类的营养有多少
粮食可分为谷(粳谷、糯谷)、麦(小麦、大麦、荞麦、元麦)和杂粮(玉米、甘薯、高粱、小米)我国人民膳食中有50%~70%的能量,55%的蛋白质,一些无机盐和B族维生素来源于该类食品。
蛋白质:谷类蛋白质含量在7%~15%,由于缺少赖氨酸,同时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及蛋氨酸含量偏低,营养价值不高。
碳水化合物:谷类碳水化合物含量在70%以上,碳水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淀粉,约占90%,主要集中在胚乳。谷类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除黏度不同外,营养价值相似。谷类除含淀粉外还含有10%左右糊精、戊聚糖、葡萄糖、果糖和膳食纤维等。
脂肪:谷类脂肪含量低,大米、小麦为1%~2%,玉米和小米可达4%。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胚芽,在谷类加工时,易转入副产品中。从米糠中可提取与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米糠油、谷维素和谷固醇。从玉米和小麦胚芽中提取的胚芽油,80%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矿物质:谷类含矿物质1.5%~3%,主要在谷皮和糊粉层中,其中主要是磷和钙。谷类食物含铁少,每百克谷类食物含铁1.5~3毫克,锌、镁、铜、钼也有一定含量。由于多以植酸盐形式存在,消化吸收较差,因此谷类矿物质营养价值较低。
维生素:谷类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如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尼克酸、泛酸和吡哆醇,其中硫胺素和尼克酸含量较多、核黄素含量相对较少。维生素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胚芽。谷类加工的精度越高,保留的胚芽和糊粉层越少,维生素的损失就越多。
玉米和小米含有少量的胡萝卜素。玉米中的尼克酸主要为结合型,必须加工转化为游离型才能利用。小麦胚芽中含有较多维生素E,是提取维生素E的良好原料。谷类原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C含量非常低,几乎没有。
8、谷类包括哪些
五谷杂粮的种类很多,在我国可分为禾谷类,包括稻类(籼稻、粳稻、糥稻)、麦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粟、黍、荞麦等;豆菽类,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芸豆等;薯类,包括甘薯也称红薯或白薯、马铃薯、山药、芋、木薯等三大类。一般来说,按人们的习惯,除大米和面粉为细粮外,其余的统称为粗、杂粮。由于加工程度的不同,大米和面粉也可分为“粗”和“细”,糙米和全麦粉为“粗”,精白米、面为“细”。五谷杂粮因种类的不同,在结构和成分上也有不同,因此营养价值也不同。现在的研究表明,很多食物具有药理作用,属药食同源。本文仅介绍谷类。
一.谷类的结构和主要营养素分布
谷类虽然有多种,但其结构基本相似,都是由谷皮、胚乳、胚芽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分别占谷粒总重量的13%-15%、83%-87%、2%-3%。
谷皮为谷粒的最外层,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组成。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以及较多的无机盐。糊粉层在谷皮与胚乳之间,含有较多的磷、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无机盐,可随加工流失到糠麸中。
胚乳是谷类的主要部分,含淀粉(约74%)、蛋白质(10%)及很少量的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等。
胚芽在谷粒的一端,富含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其质地较软而有韧性,加工时易与胚乳分离而损失。
二.谷类主要营养成分及营养意义
谷类可因种类、品种、产地、生长条件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营养素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
1.蛋白质 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在7.5%-15%之间,主要由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组成。一般谷类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平衡,如赖氨酸含量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含量偏低,因此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食物。要提高谷类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在食品工业上常采用氨基酸强化的方法,如以赖氨酸强化面粉,生产面条、面包等以解决赖氨酸少的问题;另外采用蛋白质互补的方法提高其营养价值,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共食,使各食物的必需氨基酸得到相互补充,如粮豆共食、多种谷类共食或粮肉共食等。谷类蛋白质含量虽不高,但在我们的食物总量中谷类所占的比例较高,因此谷类是膳食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果每人每天食用300-500g粮谷类,就可以得到约35g-50g蛋白质,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正常成人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或以上。
2.碳水化物 谷类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在70%左右,主要为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是人类最理想、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我国人民膳食生活中50%-70%的能量来自谷类的碳水化物。其淀粉的特点是能被人体以缓慢、稳定的速率消化吸收与分解,最终产生供人体利用的葡萄糖,而且其能量的释放缓慢,不会使血糖突然升高,这无疑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它所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在膳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特别是糙米比精白米含量要高得多。膳食纤维虽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但它的特殊的生理功能却备受关注,它能吸水,增加肠内容物的容量,能刺激肠道,增加肠道的蠕动,加快肠内容物的通过速度,利于清理肠道废物,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可预防或减少肠道疾病。
3.脂肪 谷类脂肪含量低,如大米、小麦约为1%-2%,玉米和小米可达4%。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胚芽,因此在谷类加工时易损失或转入副产品中。在食品加工业中常将其副产品用来提取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油脂,如从米糠中提取米糠油、谷维素和谷固醇,从小麦胚芽和玉米中提取胚芽油。这些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达80%,其中亚油酸约占60%,在保健食品的开发中常以这类油脂作为功能油脂以替代膳食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脂,可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矿物质 谷类约含矿物质1.5%-3%,主要是钙和磷,并多以植酸盐的形式集中在谷皮和糊粉层中,消化吸收率较低。
5.维生素 谷类B族维生素是膳食中的主要来源。如硫胺素(VB1)、核黄素(VB2)、尼克酸(VPP)、泛酸(VB3)、吡哆醇(VB6)等含量较多,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胚部,可随加工而损失,加工越精细损失越大。精白米、面中的B族维生素可能只有原来的10%-30%。因此,长期食用精白米、面,又不注意其它副食的补充,易引起机体维生素B1不足或缺乏,导致患脚气病,主要损害神经血管系统,特别是孕妇或乳母若摄入VB1不足或缺乏,可能会影响到胎儿或婴幼儿健康。
从谷类的营养价值不难看出,谷类在我们的膳食生活中是相当重要的。中国营养学会于199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8条中第一条就明确提出“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在我国古代《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都把谷类放在第一位置,说明谷类营养是我们膳食生活中最基本的营养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提高,在我国人民的膳食生活中,食物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在家庭或是聚餐,餐桌上动物性食品和油炸食品多了起来,而主食很少,且追求精细。这种“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低膳食纤维”三高一低的膳食结构致使我国现代“文明病”,如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以及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此外,在我国也出现另一种情况,一些人说什么吃饭会发胖,因此只吃菜不吃饭或很少吃饭等,这种不合理的食物构成又会出现新的营养问题,最终因营养不合理而导致疾病。因此建议有不合理膳食的人要尽快纠正,做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把五谷杂粮放在餐桌上的合理位置,这才有利于健康。《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塔底建议成人每天300g-500g粮谷类食品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量。
三.几种常见的谷类食品营养及药用价值
1.粳米,就是大米、稻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粮食,除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满足人体需要外,还具有食疗作用。祖国医学《本草求真》早有记载“粳米味甘性平,人非此物不能养,故性主脾胃,而兼及他脏,凡五脏血脉,靡不因此而灌溉;五脏积液,靡不因此而充溢;他如周身筋骨肌肉皮肤,靡不因此而强健。”,粳米具有补中益气、益脾胃的功效,是病后肠胃功能减弱、烦渴、虚寒、痢泄等症的食疗佳品。
2.糯米,即粘稻米,在我国北方俗称江米,南方为糯米。糯米营养丰富,其淀粉结构主要为支链淀粉,经糊化后性质柔粘,性味温甘。因此,糯米是一种柔润食品,能补中益气、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等,特别适宜老年人或脾胃病者食疗。
3.小麦,小麦是我国人民膳食生活中的主食之一。小麦可制成各种面粉(如精面粉、强化面粉、全麦面粉等),麦片及其他免烹饪食品。从营养价值看,全麦制品更好,因为全麦能为人体提供更多的营养,更有益于健康。祖国医学认为,小麦具有清热除烦、养心安神等功效,小麦粉不仅可厚肠胃、强气力,还可以作为药物的基础剂,故有“五谷之贵”之美称。因此,在膳食生活中要注意选择一定量的全麦粉或麦片,并进行合理搭配。
4.玉米,玉米也称包谷、玉蜀黍、包粟、玉谷等,因其粒如珠,色如玉而得名珍珠果。玉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维生素B2、脂肪含量居谷类之首,脂肪含量是米、面的2倍,其脂肪酸的组成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占50%以上,并含较多的卵磷脂和谷固醇及丰富的维生素E,因此玉米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作用,并能刺激脑细胞,增强脑力和记忆力。玉米中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缩短食物在消化道的时间,减少毒物对肠道的刺激,因此可预防肠道疾病。玉米除了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根叶主治小便淋漓。”,我国还有一些医著认为,玉米有利尿消肿、调中开胃的功效。最适宜有慢性肾炎者治疗时食用,还适用于有热象的各种疾病,如头晕、头胀的肝阳上亢,胃热引起的消渴,湿热型肝炎,肺热型鼻衄、咯血,以及产后血虚、内热所致的虚汗等。因此在我们的餐桌上经常有玉米就能强身健体。
5.小米,也称粟米、谷子,是我国北方某些地区的主食之一。据分析每100g 小米含蛋白质9g ,脂肪3.1g ,膳食纤维1.6g,维生素A17ug,胡萝卜素100ug,维生素B10.33mg ,维生素B20.1mg,维生素E3.63mg,微量元素铁5.1mg 等。由于小米营养丰富,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防病去恙,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小米具有养肾气,除胃热,止消渴(糖尿病),利小便等功效。
6.黑米,俗称黑糯,又名补血糯,其营养价值很高,是近年来国内外盛行的保健食品之一。黑米的米皮紫黑,而内质洁白,熟后色泽新艳,紫中透红,味道香美,营养丰富。据营养分析,黑米含蛋白质约9.4%,其必需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均高于其它稻米。此外,黑米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谷部》记载:“黑糯米具有补中益气、治消渴、暖脾胃、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米具有补中益气、暖脾止虚、健脑补肾、收宫健身等功效;常食黑米能使肌肤细嫩,乌发回春,体质增强,延年益寿,是老人、幼儿、产妇、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7.荞麦,又称乌麦、甜麦、花麦、花荞、三棱荞等。据分析,荞麦含蛋白质9.3%,比大米和面粉都高,而且人体必需的赖氨酸也高。荞麦含脂肪2.3%,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46.9%,亚油酸占14.6%和较高的维生素E ,据研究,单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荞麦还含其他营养成分,如每100g 中含膳食纤维6.5g ,维生素B10.28mg、维生素B20.16mg,钾401mg,镁258mg,铁6.2mg等都较高,这些成分都有益于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荞麦含有具有药理功效的云香苷(芦丁)等物质,芦丁具有降脂、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等作用。因此,在我们日常膳食生活中经常搭配适量荞麦,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祖国医学认为,荞麦性味甘、凉、能开胃宽肠、上气消积。据《本草求真》记载“荞麦能降气宽肠,消积去秽,凡白带、白浊、泄痢、痘疮、溃疡、汤火灼伤、气盛湿热等症,是其所宜”。故民间以荞麦为主味食疗各种疾病的单验方也较多。
8.燕麦,又名雀麦、黑麦、铃铛麦、玉麦、香麦、苏鲁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谷类食品,不仅蛋白质含量(14.3%-17.6%)高于其他谷类,而且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也高于其他谷类。脂肪含量为6.1%-7.9%,其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占35%-52%。另外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1、B2和较多的磷、铁等。由于燕麦含有亚油酸、氨基酸及其他有益的营养成分,因此被称之为降脂佳品,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也有较好的效果,故也可以说,燕麦是药食兼优的营养保健食品。
9.薏仁米,又称薏苡仁、药玉米、感米、薏珠子等,属药食两用的食物。现代研究表明,薏仁米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据测定,薏仁米蛋白质含量高达12%以上,高于其他谷类(约8%),还含有薏仁油、薏苡酯、薏苡仁素、B-谷甾醇、多糖、维生素B等成分,其中薏苡酯和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国内外多用薏米配伍其他抗癌药物治疗肿瘤,并收到一定疗效。祖国医学认为,薏米味甘淡,性凉,入脾、肺、肾三经,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浓、降痹缓急的功效。临床上常用治疗脾虚腹泻、肌肉酸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白带、肺痛、肠痈、淋浊等多种病症。
四.谷类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
血糖生成指数(GI)是食物的一种生理学参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它表示含50g有价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和相当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糖应答水平百分比值。一般认为,当GI<55,该食物为低GI食物;当GI在55-75时,该食物为中等GI食物;当GI>75时,该食物为高GI食物。因食物GI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类型、结构、食物的化学成分和含量及食物的物理状态和加工过程等;另外,膳食的组成也同样影响食物GI。因此,了解食物GI,对合理安排膳食,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谷类食物GI见(表1和表2)。
表1谷类食品及其制品生成指数(GI)
食物名称 GI 食物名称 GI
小麦(整粒,煮) 41.0 稻麸 19.0
粗麦粉(蒸) 65.0 糯米饭 87.0
面条(小麦份) 81.6 大米糯米粥 65.3
面条(强化蛋白质,细,煮) 27.0 黑米粥 42.3
面条(全麦粉,细) 37.0 大麦(整粒,煮) 25.0
面条(白,细,煮) 41.0 大麦粉 66.0
面条(硬质小麦粉,细,煮) 55.0 黑麦(整粒,煮) 34.0
线条面(实心,细) 35.0 玉米(甜,煮) 55.0
通心面(管状,粗) 45.0 玉米面(粗粉,煮) 68.0
面条(小麦粉,硬,扁,粗) 46.0 玉米面粥 50.9
面条(硬质小麦粉,加鸡蛋,粗)49.0 玉米糁粥 51.8
面条(硬质小麦粉,细) 55.0 玉米片 78.5
馒头(富强粉) 88.1 玉米片(高纤维) 74.0
烙饼 79.6 小米(煮) 71.0
油条 74.9 小米粥 61.5
大米粥 69.4 米饼 82.0
大米饭 83.2 荞麦(黄) 54.0
粘米饭(含直链淀粉高,煮) 50.0 荞麦面条 59.3
粘米饭(含直链淀粉低,煮) 88.0 荞麦面馒头 66.7
糙米(煮) 87.0 燕麦麸 55.0
9、常见食物中的谷类
小麦 五谷香 小麦粉(标准粉)
小麦粉(富强粉,特一粉) 小麦粉(特二粉) 小麦胚粉
麸皮 挂面(均值) 挂面(标准粉)
挂面(富强粉) 挂面(精制龙须面) 面条(均值)
面条(标准粉,切面) 面条(富强粉,切面) 面条(特粉,切面)
面条(富强粉,煮) 面条(干切面) 面条(虾蓉面)
通心面[通心粉] 花卷 空锅饼
烙饼(标准粉) 馒头(均值) 馒头(标准粉)
馒头(富强粉) 烧饼(加糖) 油饼
油条 水面筋 油面筋
稻米(均值) 粳米(标一) 粳米(标二)
粳米(标三) 粳米(标四) 粳米(特等)
籼米(标一) 籼米(标准)[机米] 籼米(优标)
早籼 早籼(标一) 早籼(标二)
早籼(特等) 晚籼(标一) 晚籼(标二)
晚籼(特等) 籼稻谷(红) 黑米
香大米 糯米[江米](均值) 优糯米
早糯谷 紫红糯米[血糯米] 粳糯米
籼糯米 米饭(蒸)(均值) 粳米饭(蒸)
籼米饭(蒸) 粳米粥 籼米粉[排米粉]
籼米粉(干,细) 高蛋白豆米粉(籼米) 玉米(鲜)
玉米(白,干) 玉米(黄,干) 玉米面(白)
玉米面(黄) 玉米面(强化豆粉) 玉米糁(黄)
玉米笋(罐头) 大麦[元麦] 肚里黄
青稞 小米 小米面
小米粥 大黄米[黍子] 黄米
高粱米 糜子(带皮) 糜子米(炒米)
苦荞麦粉 荞麦 荞麦(带皮)
莜麦面 薏米[薏仁米,苡米] 薏米面
10、谷类的营养价值是什么?
谷类因种类、品种、产地、生长条件和加工方法的不同,其营养素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谷类食物中主要含有淀粉,约占70-80%,经胃肠消化后可变成葡萄糖,是人体的主要能源。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在7.5%-15%之间,主要由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组成。一般谷类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平衡,如赖氨酸含量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含量偏低,因此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食物。要提高谷类食品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在食品工业上常采用氨基酸强化的方法,如以赖氨酸强化面粉,生产面条、面包等以解决赖氨酸少的问题;另外采用蛋白质互补的方法提高其营养价值,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共食,使各食物的必需氨基酸得到相互补充,如粮豆共食、多种谷类共食或粮肉共食等。谷类蛋白质含量虽不高,但在食物总量中谷类所占的比例较高,因此谷类是膳食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如果每人每天食用300-500g粮谷类,就可以得到约35g-50g蛋白质,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正常成人一天需要量的一半或以上。谷类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在70%左右,主要为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是人类最理想、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中国人民膳食生活中50%-70%的能量来自谷类的碳水化物。其淀粉的特点是能被人体以缓慢、稳定的速率消化吸收与分解,最终产生供人体利用的葡萄糖,而且其能量的释放缓慢,不会使血糖突然升高,这无疑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它所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在膳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特别是糙米比精白米含量要高得多。膳食纤维虽不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但它的特殊的生理功能却备受关注,它能吸水,增加肠内容物的容量,能刺激肠道,增加肠道的蠕动,加快肠内容物的通过速度,利于清理肠道废物,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可预防或减少肠道疾病。谷类脂肪含量低,如大米、小麦约为1%-2%,玉米和小米可达4%。主要集中在糊粉层和胚芽,因此在谷类加工时易损失或转入副产品中。在食品加工业中常将其副产品用来提取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油脂,如从米糠中提取米糠油、谷维素和谷固醇,从小麦胚芽和玉米中提取胚芽油。这些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达80%,其中亚油酸约占60%,在保健食品的开发中常以这类油脂作为功能油脂以替代膳食中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脂,可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谷类约含矿物质1.5%-3%,主要是钙和磷,并多以植酸盐的形式集中在谷皮和糊粉层中,消化吸收率较低。谷类B族维生素是膳食中的主要来源。如硫胺素(VB1)、核黄素(VB2)、尼克酸(VPP)、泛酸(VB3)、吡哆醇(VB6)等含量较多,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胚部,可随加工而损失,加工越精细损失越大。精白米、面中的B族维生素可能只有原来的10%-30%。因此,长期食用精白米、面,又不注意其它副食的补充,易引起机体维生素B1不足或缺乏,导致患脚气病,主要损害神经血管系统,特别是孕妇或乳母若摄入VB1不足或缺乏,可能会影响到胎儿或婴幼儿健康。
谷类食物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员较多,可刺激胃肠功能,防止便秘。从谷类的营养价值不难看出,谷类在我们的膳食生活中是相当重要的。中国营养学会于199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8条中第一条就明确提出"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在中国古代《黄帝内经》中就记载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果为助",都把谷类放在第一位置,说明谷类营养是我们膳食生活中最基本的营养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经济收入不断的提高,在中国人民的膳食生活中,食物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在家庭或是聚餐,餐桌上动物性食品和油炸食品多了起来,而主食很少,且追求精细。这种"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低膳食纤维"三高一低的膳食结构致使中国现代"文明病",如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以及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此外,在中国也出现另一种情况,一些人说什么吃饭会发胖,因此只吃菜不吃饭或很少吃饭等,这种不合理的食物构成又会出现新的营养问题,最终因营养不合理而导致疾病。因此建议有不合理膳食的人要尽快纠正,做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把五谷杂粮放在餐桌上的合理位置,这才有利于健康。《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塔底建议成人每天300g-500g粮谷类食品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