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酸类保健品

酸类保健品

发布时间:2020-07-12 04:28:05

1、吃核酸类保健品有用吗

没有任何用处,纯粹的炒作。人体能够自己合成核酸,不可能缺乏,这是医学常识。转几篇这方面的东西吧

核酸是我们人类的一切食物中都大量含有的一种营养物质我们平时的食物就可以提供给我们大量的核酸,而且核酸在人体内是可以被多次利用的,所以我们日常所需的核酸补充量并不是很大,刻意去补充纯属浪费。而且他说的“保健品”是“核酸”而非“核苷酸”,前者是大分子物质,后者是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进入人体后须经水解成为小分子方可被人体吸收,他的吸收必然不如直接补充小分子物质,所以可见这种“保健品”的投产是未经充分讨论的。我以为他之所以采用“核酸”是因为核酸可直接从各种生物的细胞中提取。并且提取低浓度的核酸是不需要什么先进技术的,普通的高三学生都能作到;但生产核苷酸就须水解核酸或用微生物发酵法,这样会增加成本。
还有核酸是大分子物质,“保健品”中的核酸浓度必然大大高于我们的日常食物中的核酸浓度,它进入人体后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可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与胃壁的肥大细胞结合,因而引起过敏反应(这种反应很复杂,没有人能作出理论上的推测认为它有或是没有,应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来证明,我不确信这种“保健品”作过这种实验)。
总之我认为像这种炒作新概念的产品还是不买为妙。

四说虚妄的“人体革命”
——“核酸营养”骗局的同谋

“生理学家用大量试验证明,一个人要维持每天正常的生理活动,至少需要2.5克量的核酸,不然就会患核酸缺乏症。核酸缺乏,就不能制造出足够的基因,就不能生产出足够的蛋白质,新陈代谢也就无法正常进行,造成老化细胞大量留存于体内。老化细胞缺乏免疫力与抵抗力,这是各种疾病产生的真正原因。

“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核酸营养至少有十大功能:一、有助于基因的养育和损伤基因的自主修复;二、保证人体的能量供应;三、抗氧化功能,消除促使人体疾病和老化的"自由基";四、提高免疫功能;五、改善微循环;六、调节营养平衡的功能;七、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分裂,增强记忆力;八、调整微生态平衡;九、促进骨骼发育;十、延缓细胞衰老,确保细胞分裂代数,延长人的寿命。”

我以前已一再解释过,核酸没有营养,这是生物医学界的共识。医学上也从来没有“核酸缺乏症”这种病症。“哈佛大学分子遗传学博士”(按:实际上是波士顿大学)吴柏林无视生物化学的基本常识,声称“生理学家用大量试验证明”存在核酸缺乏症,声称“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核酸营养至少有十大功能”,吹得天花乱坠。请他拿出点起码的专业精神,出示确凿的证据,比如生物医学教科书、权威卫生机构的文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的论文,来支持他的这些说法,否则就是捏造出来配合“核酸营养”骗局的宣传的。

在2001年2月7日《广州日报》上,也有一篇署名“宁波市中华医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常敏毅”的文章《认识核酸》,同样鼓吹核酸营养,并给“核酸缺乏”归纳出了十种“症状”,抄录如下:

“一、触压指甲时,会感到不光滑,且有细微的皱棱;二、睡前若不用化妆水、雪花膏之类的润肤液,则肌肤在睡觉时会有刺痛感;三、皮肤褐斑和皱纹明显增多;四、白发早生或明显增多;五、时有腰疼和手足麻木感,颈项有抽筋感;六、特别易感冒,而且不易很快痊愈;七、即使夏天,腰部和双肢也有寒冷感,脚离不开鞋和厚袜子;八、皮肤苍白,有贫血倾向;九、容易疲倦,经常头晕;十、似乎永远睡不醒,醒来还想睡,无论睡多久也好像没有精神。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会有以上10种症状,一般而言,若有两种以上,就可以初步认定有核酸缺乏。

“所以,人要健康长寿,要合理补充核酸。”

这十大“症状”,都是属于主观的感受,说你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人人都难免在特定的时期会有这类感受,而常主任声称只要有两种以上的这类感受,就是得了核酸缺乏症,那可真是人人都得核酸缺乏症了。这十大症状,和吴博士的十大功能,倒是可以对应起来的,一个为核酸骗局提供诊断依据,一个为核酸骗局提供理论基础,而且都是“十大”——这种“十大”病,倒也是中国特色。

2、有什么食品和保健品可以调理酸性体质嘛?

人体的部位器官确实有酸碱性的区分,而且这个酸碱性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和人生的各个阶段是不同的,但均处于该阶段或部位的动态平衡之中。但是酸碱体质是不正确的说法。

人体各个部位的酸碱度

人体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以PH值7为中性为界,血液属于偏碱性。人体尿液的PH值在6.0左右,所以尿液偏酸性。人体胃液的PH值在1~3之间,与胃内食物有关,进行波动,属于强酸性。人体唾液的PH值在7.0左右,为相对中性的环境。

正常情况下,我们以人体血液作为整个人体体液酸碱度的中性界值。低于7.35就可以被定义为偏酸性。举个例子,当血液中尿酸浓度大于7毫克/分升,人体体液会低于7.35,实测99%的通风病人血液、尿液的pH值低于正常值。

酸性食物

说起酸性食物,其实也是人体酸碱性理论引伸而来。酸性碱性食物不是根据食物本身的酸度分类,而且经过人体消化代谢后,在体内形成的无机盐的属性决定。

肉类为什么说是酸性食物呢?

因为他们通常含氮(N)、含硫(S)、含磷(P)等较多,经过消化代谢后会形成酸根,比如硫酸根离子(SO4),硝酸根离子(NO3),磷酸根离子(PO4)等,多数呈酸性。当然酸性食品还包括脂肪和糖类含量丰富的食物。

大众认为口感偏酸的东西,恰恰不是酸性食物。如柠檬、橘子等。这些食物含有有机酸,但是这些有机酸进入体内,很快就会被中和,被排出体外,留下的是与有机酸结合的矿物质阳离子,多数呈碱性。这还包括食用醋。

食物调理

不要迷信于保健品。适当增加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的比例,就很好了,但是也要给予适当比例的蛋白质等酸性食物,以满足身体的需求。从营养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合理搭配对于维持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推荐二八原则,即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占80%,酸性食物占20%。

欢迎关注不药博士!

3、医生说我是酸性体质(T T)吃什么保健品比较好?

说明现在你的体质偏酸性,可以考虑买一些可以平衡酸碱的营养品,周围挺多人都会出现你这种情况,他们一般会选择吃碱康素,你自己掂量一下。

4、大药房有卖酸性保健品吗

大型药房一般都有 品类齐全的保健食品销售,只要弄清楚保健食品准确名称去问就行了。

5、保健品可以分为几类

1、第一代:营养型保健品。需要长期服用,没有确切的功效。如蛋白质、蜂王浆、维生素等,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大家都知道,不是营养不足的问题,而是营养过剩!所以,不用过多说明大家也知道了。
2、第二代:强化型保健品。身体缺什么补什么,但不能防止流失, 过度服用对身体有害。如钙、铁、锌、硒 等微量元素。按中医理念来讲,它是治标的,一个人为什么缺钙?是肾功能下降, 肾虚导致的。也就是说,肾虚的人骨骼里的钙不能有效地留在骨骼里,所以会经常导致钙从骨骼流失到血液中,并从尿排 出,导致缺钙,骨质疏松。这种治标的保健品虽然补,而且补了以后明显见效, 症状改善。但如果我们不吃它了,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还有,如果是胆囊不好,或肾功能不好的人过度补钙,容易得胆结石、肾结石、尿结石。
3、第三代:功能型保健品。对身体得某个器官有调理、治疗的作用。如深海鱼油、甲壳素、卵磷脂等。它是具有针对性的,针对我们身体内脏的某个器官进行调节,但是它也有一个缺陷,就是功效单一,过度服用有依赖性。如深海鱼油,它有软化血管的功能,因此可以降血压。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血液品质不高,环境污染,肝功能解毒不良使得血管里脂肪、胆固醇、自由基堆积过多,血管横截面积变小,因而产生高血压。血管里的一大堆杂物不除,怎么谈治好高血压?
4、第四代:功能因子型保健品。它是目前最高级的保健品。它有一个特点:复方搭配,对中医有所了解的朋友 一定明白“君,臣,佐,使”一副完整的中药都有好几种成分,甚至几十种成分,然后按“君,臣,佐,使”配伍的原理复方搭配。这样的话,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达成一种协同作战.

6、有改善人体酸性的保健品吗

螺旋藻片的功效与作用

主要作用:抗衰老、抗缺氧、抗疲劳、抗辐射、降血脂、降血压、养肝护胃等作用。

方法/步骤
1、超碱性食品,抄丰富的碱性矿物质(尤其是钾与钙质),可维持血液中酸碱值的平衡,降低胆固醇,减轻高血压和心脏病症状袭或减少其发病几率;

2、有效改善胃病症状,对抗各种腹泻和便秘;

3
3、防治贫血,类胡萝卜素含量是胡萝卜的1.5倍,维生素B12含量是猪肝的4倍,铁含量是菠菜的23倍;

4
4、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知亚麻酸,帮助脂肪代谢,防止血栓形成,有效对抗心脑血管疾病,预防脂肪肝和肝硬化,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

5
5、预防因服用镇定剂、抗生素、抗癌剂等道对肾机能的损害;

6
6、减轻汞及药物对肾的毒性,使人体免受重金属的毒害;

7
7、减肥,美容,去暗疮、黄褐斑,抗衰老。

与酸类保健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