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历界金马奖影帝分别是谁,年份是多少
1985年 第30届亚太影展最佳男演员《等待黎明》-叶剑飞台湾金马奖年份奖项 影片
1985年 第22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等待黎明》-叶剑飞
1987年 第24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秋天的童话》-船头尺香港电影金像奖年份奖项 影片
1987年 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英雄本色》-小马哥1988年 第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龙虎风云》-高秋1990年 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阿郎的故事》-阿郎
美国亚裔影视奖
年份 奖项 影片
1995年 第一届美国亚裔艺术基金会“金环奖最佳男主角
2000年 第一届“亚美影视奖”最佳男主角《安娜与国王》-暹罗孟固王
2001年 第二届“亚美影视奖”最佳男主角《卧虎藏龙》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境外华裔男演员奖 孔子。
2、金马奖来历
金马奖由来
大家都知道金马奖是鼓励所有的电影从业人员对电影热诚与认真的奖项,而拥有一只神气马头的金马奖座也象徵著荣耀,但是金马奖的历史由来与金马讲座的制作过程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早期的金马奖奖座都是金黄色的,但事实上讲座的原创材质是铜,只不过要符合「金马」而将铜质讲座镀金,现在则是回归圆创意念,改以青铜状呈现,希望金马奖座给人的感觉不光只是个奖座而已,还是一件植得永久珍藏保存的艺术品。 金马奖自创立以来,奖励了许多优良华语影片及优秀的电影工作者,成为华语影片制作事业最崇高的荣誉指标,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整体电影事业的发展,对华人电影事业,堪称具有极重要的历史意义与地位。
金马影展简介
「金马奖」自民国五十一年创办,是政府为促进国片制作事业,对优良国片及优秀电影工作者所提供的一项竞赛奖励。「金马」二字取自於金门、马祖的头一字组合而成。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界以「金字招牌」为号召的潮流。
台北金马影展是台湾年度的重要电影文化盛事,主要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份是金马奖华语影片竞赛。第二部份为台北金马国际影片观摩展,广邀世界各国当年度的杰出电影作品参展,目的在将世界级的优秀电影介绍给国内观众,拓展国人观影视野,并期激发更多的创作活力。近年并增加国际数位短片竞赛,邀请世界数位短片作品进行竞赛,处近以数位媒材作为影像创作的新趋势。
民国七十九年开始,第二十七届金马奖由行政院新闻局交由中华民国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其下并设立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敦聘九至十五位电影学者及从业人员担任执行委员,设主席一人、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一人负责推动会务,下设三个组,行销宣传组负责所有厂商合作、造势及周边活动、媒体宣传及文宣刊物制作等业务,竞赛组负责华语影片竞赛、金马奖颁奖典礼及国际数位短片竞赛等,影展组则负责影展内容策划、影片及影人邀约、字幕翻译制作、拷贝运送及影展现场执行等各项事宜。
3、金马奖,金像奖,金钟奖等等是怎么回事?
金钟奖在台湾传播媒体界是一年一度的盛事,创始于1965年。金钟奖设奖之初,是以广播为主,1965年金钟奖设颁奖新闻节目、音乐节目、广告节目等奖项、1966年增设个人技术奖。1971年将电视纳入奖励范围,自此金钟奖正式以广播及电视为奖励对象。从1965年起由行政院新闻局所举办。教育部文化局于1968年成立,乃由文化局接办。1975年文化局裁撤,恢复由行政院新闻局办理。自2000年后,交由财团法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基金接办。
取自古文“编钟为中华古代教化之礼器,古人作乐,钟居其首,编钟率为十六,与石磬相依,以谐其韵,应礼而成教化。”意即希望通过金声玉振,来教化大众,开拓视野、提振心灵,也隐喻广播电视事业对于国家社会之深远影响,以及从业人员所肩负的重责大任。
———————————————————————————————————
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是台湾地区的电影奖项,在华语圈中它历史最为悠久,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并称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三大奖。由于早期中国与香港并未设置类似音像制品竞赛奖励,金马奖成为华人区最受注目的电影盛会。直至今日,金马奖的颁发仍对华人电影具有指标性意义,特别是在艺术性电影方面。而港台电影界知名导演与演员,仍相当重视金马奖的竞赛;这从其发奖名单中仍可窥知。
金马奖创办于1962年,原由台湾“行政院新闻局”主办,后由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赞助。当年主要是为了促进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扬对中华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
———————————————————————————————————
香港电影金像奖于1982年由《电影双周刊》创办。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为一非牟利团体,只靠每年的电视台、电台广播版权费及海外发行收入来维持日常基本开支。香港金像奖也是香港电影人心中的“奥斯卡”,是香港最具权威性的电影活动。
1979年,一份日后成为香港电影界权威杂志的《电影双周刊》诞生,从事电影界报道、评论的创作。当时香港电影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却没有自己的电影节,甚至没有电影人自己的官方组织。《电影双周刊》以其对电影事业的关注和责任感,组织了一群电影人进行年度优秀电影和优秀电影人的评选,并从1982年开始,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正式的颁奖典礼,此后每年一度,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质素,提高电影人的制作水平和观众的欣赏水平。这就是目前在华语影坛具有极高影响力和权威地位的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初只设立了五项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剧本奖、最佳男演员奖和最佳女演员奖,以后又陆续增设了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新演员奖、终身成就奖、十大华语片奖和十大外语片奖等等。所有的奖项中,份量最重的当然是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但是在公众心目中,最受关注的还是具有浓厚明星色彩的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女主角奖,也就是在报道中经常作为头条的“影帝”和“影后”大奖。
———————————————————————————————————
4、赞助商跑光,金马奖真的不如从前了吗?
近来,金马奖因为赞助商跑光事件遭到重创,在外人看来,金马奖这次可真是元气大伤,不禁要问:“赞助商跑光,金马奖真的不如以前了吗?”在我看来,事实确实如此,金马奖大不如从前。
媒体爆出,宝格丽、OPPO、伯爵等在内的诸多海内外品牌赞助商,疑似相继退出本届金马奖赞助活动。台媒更是直接将金马比作“铁马”。台湾资深媒体人唐湘龙感慨“此情此景让人不胜唏嘘”。
自从大陆、香港影视人接连宣布退出参选,台湾金马奖只能暗自伤神、孤芳自赏了。现下金马奖看上去似乎并未受影响,继续按往日行程进行中,目前参选影片进入复审阶段。甚至有人在政论节目上反讽:“今年台湾电影一定大放异彩,尤其是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因为能够跟它比的也不多。”但其实台湾金马奖陷入了一种更尴尬的境地,连续多年赞助金马奖的国际品牌,兰蔻和伯爵,今年都没有出现在海报的赞助商家一栏中。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直出现在金马奖官网的“首席赞助”名单中的宝格丽,现如今已悄悄消失了。即便目前金马执委会称赞助洽谈仍在协商中,海报上的赞助商品牌仍待官宣,但毋庸置疑的是,今年的台湾金马奖已经变成台湾一些人的“自嗨”。
然而,比起这些“跳梁小丑”,更多的是为两岸电影失去交流桥梁而痛心疾首的人。刘国深受访时说到:“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暂停不是大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停下脚步想一想,以利将来走得更好。”由此看来,金马奖真的不如以前了。
5、金马奖和奥斯卡奖是什么级别?
金马奖是台湾的!奥斯卡是美国!奥斯卡是国际A级电影节,也是世界四大电影节之一,金马奖在亚洲有一定的影响力,两者差两个级别。
台湾电影金马奖(Golden Horse Awards)是由中国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在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
终身成就奖或特别贡献奖,则由各电影工(公)会推举,执行委员会投票选出。金马奖每年举办一届,一般于每年11月至12月于中国台湾举行颁奖典礼。
1978年,评审及颁奖形式被修改为第一阶段由评审提出入围名单,第二阶段由评审在颁奖礼当天选出得奖名单并密封,再于颁奖礼现场揭晓。
6、金像奖、金马奖、金鸡奖哪个分量最重?
台湾金马奖是华语电影的重要奖项,与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内地电影金鸡百花奖齐名。与金马奖和金鸡奖不同的是,金像很重视类型电影,因为类型电影是香港电影的主要产品。台湾和内地比较重视个人风格或者主旋律。金像奖在兼容并蓄上做得比较全面。它鼓励主流的优良影片。
7、金像奖,金马奖 ,金鸡奖哪个档次更高?
金像是香港的奖项,
金马是台湾的奖项,
金鸡是大陆的奖项,
无所谓高低,都是中国的地区奖项,再高也不会有国际电影奖项高.台湾人以得金马为荣,大陆当然是金鸡了,香港最高荣誉就是金像
8、保健品得金马奖
哦,什么保健品这么好
9、什么是金马奖
金马奖是中国台湾地区举办的电影奖项,是全球最早华语电影奖之一,旨在奖励华语电影创作与发展,有“华语电影界奥斯卡金像奖”的美誉。
1962年,台湾新闻局公布实施《五十一年奖励国语影片办法》,正式创设金马奖。共设18个奖项,采取先公布评选结果,再举行颁奖典礼的形式并维持该形式至第十四届。颁奖典礼的举办日期为每年10月31日,第三至十五届改为10月30日。
1979年,金马奖举办日期不再限于每年10月30日,并扩大为晚会形式。
1980年,首度举办国际影片观摩展,首度使用樊曼侬作曲、孙仪填词的主题曲《金马奔腾》。
1984年,金马奖首度交由民间办理。
1993年,金马奖设立星光大道,大陆电影人首次正式组团参加相关活动,颁奖典礼首次在亚洲地区同步播出。
1997年,新闻局废除《奖励优良国语电影办法》,将金马奖定位为全球华语影片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