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达国家的人都吃保健品吗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保健食品,当然欧美国家是叫膳食补充剂,或者是保健产业。在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医疗保健事业应该能占到他们国家GDP总量的10%-15%,而且每年还在增长,而在中国到2013年年底,医疗保健事业所占到中国GDP的总量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那么这一组数据就说明保健品市场在中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空间,或者叫做方兴未艾。
另外,国人还没有使用膳食补充剂和滋补品的习惯。许多人想不到随着年纪的增大,当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不能通过自己的身体合成的时候,要通过外面的这些产品来补充,这是国人所不知道的。
我们在美国所带回来的鱼油等等也带该是二三十美金吃一个月,价格是因素之一,但还不是决定性的。中国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均保健食品的消费能力是美国人的1/20,是日本人的1/15。那么这几组鲜活的数据还是说明,一方面在中国保健品市场还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市场,还是一个朝阳行业,回还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市场;另一方面也确实说明国人还没有养成,更没有形成消费保健食品的习惯,国人还是更多地觉得有病要到医院治病,国人更多的是想着如何把自己的病治好,缺少未病先防的理念答。
2、国内的保健品和国外的相比,哪个更好呢?
这几年国内保健品市场很火,但说到膳食营养补充剂,最早还是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
3、美国的保健品与中国的区别
1、分类不同
美国保健品属于“膳食补充剂”,在国内销售定位为QS食品范畴。我国保健品属于功能性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需要带“健”字批号。
2、消费环境不同
生产商与供应商信誉及政府监管力度和公平性,仍然令中国保健品消费者面对五花八门的保健品广告,人们仍然有茫然和不放心的现象。美国生产商,供应商信誉及政府监管严格透明,良性的信任体制和环境,决定了美国人消费放心,生活质量高。
3、消费者不同
中国只有部分人有了消费意识和习惯。其中老人孩子居多。大多数人仍然停留在能吃饱饭,不生病就行的健康质量上。美国消费意识强,已成习惯全家通吃,甚至各种类型成把地吃,如同中国人每天要吃青菜水果一样的正常。保健品消费占家庭开支较高比例。
(3)西方的保健品扩展资料:
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时食用,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产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适宜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因为产品剂量、添加物质和品牌的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如果您不需要更多的添加内容(如加钙等),那么选择功能少些、价格低些的保健食品就可以了。另外,不要相信任何百分比,比如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
群中机体间的差异很大,不要相信广告里的绝对性用语,不要轻信张三、李四食用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一些企业很愿意采用个别案例作为普遍现象广为宣传。不要轻信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不要轻信药店、商场、超市里“穿白大褂”的所谓专家的夸大宣传。卫生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界定了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也就是说,保健品并不是“老少皆宜”,更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4、国外有哪些好的保健品品牌?
汤普生、GNC、swiss、都不错呀,尤其是GNC的辅酶Q10。现在真假货并不是用肉眼去发现的,你要用专业的知识去辨别的态度去筛选,每个国家内对于保健品的含量规格,工厂采购原料及其国家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政府对待态度是不同的,也有所区别,不容能一棍子打死一群人。
5、欧洲保健品哪个好,营养全面吗?
建议买一些欧洲本土小众但是高品质的品牌,也容易买得到。像Biocare、Bloem,同事每年也给我带,很天然的。
6、为什么国外品牌的保健品含量都那么高
西医我不太懂。copy 但据我个人理解,我想说说下面这些: 1,历史原因,西方医学虽然比中医诞生时间晚得多,但是直接用于患处的。重视的是效果。就像针剂等。百中医一般是以肠胃做为吸收的媒介,所以现代中医很少有针剂,比较出名的像鱼腥草,柴胡等。 2,据我所知,在中国销售的保健品一定要注明(本产品不能替代药物),而在西方一些国家里,保健品和药物没有明确界线。 3,举度个例子,在中国无偿献血每次最低标准是200毫升/人,听说英国的最低标准400毫升/人,甚至有些国家达到600。 4,如果国产保健品,就说氨基酸吧知,一瓶净含5g,你相信吗????? 直接说明,和医学发展历史,国家医疗水平,国家法律法规,国家统计标准,地域差距有道关系。
7、听说国外好的保健品都很贵,尤其是欧洲,有没有物美价廉的呢,求推荐
德国Sovita品牌,在德国走的就是大众都能消费的起的健康路线,现在在京东,考拉都能买到,也就一两百块钱,我们都能买的起。
8、为什么外国人都吃保健品
保健品不是不来能吃,而是要有选择地吃。有人做过统计,普通美国人毎挣10元钱,其中有2元钱用于健身[健身锻炼和吃保健品],这样大大降低了医药费,而中国人保健意识差,每挣100元,只有1元至2元用于保健,平时不注意保健,遇大病求助于大医院和名医。有些人挣钱的目地是为了养活医生和制药厂,一生中大部分储蓄存款最终奉献给医院,真是可悲!我希望大家都能健康的活着源,当一个人身体健康时,金钱财富才有意义,有所谓有钱有健康称为资产,有钱无健康称为遗产。所以我希望人人都要善待自己,平时要有健康意识[健身与有选择地吃保健品],身体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
9、欧洲哪个保健品好?
知道H&B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