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咏春进马与标马的区别?
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瞎比划,都是健美操性质的动作,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的。
2、咏春拳总共有几套几个动作?它是保健还是防身用的?
咏春拳有三套套路 分别是小念头 寻桥 标指 还有八招散式标指、圈手、伏手、膀手、捆手、刮手、耕手、摊手 和日字冲锤 一套气功 肾气归元功 持械搏击有六点半棍 与八斩刀 咏春用来防身 相当有富余 强身健体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与别人实战时凶辣狠毒 可以用非常短的时间制服对手 本人学习咏春拳四个月 希望可以帮楼主解开一点点疑惑
3、咏春拳的小念头,标指,寻桥,是不是小念头是入门教程,指标和寻桥是一个比一个难学
咏春有三套套拳:小念头、寻桥和标指,标志着不同的学习阶段。
一、小念头
小念头是本门的基本拳,念头即心思、意思,小念头既是细小的意思,意味着基本的意义;而小念头的“小”与“少”字谐音,少念头是要练习武术的人首先要排除杂念,统一精神。诚意正心,素来是中国人学习的态度,若能把杂念排除,另大脑静止休息,而可保健养生,其功效跟太极、瑜伽、气功等修心运动相似,但需要较高层次才能到达。小念头分三节,分别锻炼功力、发力、手法。
练习小念头的要诀
1.放松。放松肌肉、放松力量,最重要的是放松大脑。大脑主宰着身体,其若受压,其他部分亦然。
2.开马后只能手部有动作,尤其不能让头、膊移动,宜面对镜子练习,以便观察自己的动作。
3.要慢。越慢越好。
小念头的三个小节
第一节主要是练功力。要慢,就是要练得认真。咏春拳主要的功力叫“肘底力”,是保护自己的能力,此节另有三个要求:
1.靠肘。无论是摊手或伏手均须靠肘,如果不能放松大脑,这方面就很难办到。
2.取中线。摊手的中指尖及手肘要放在正中线;伏手的食指第一节及手肘亦然。
3.自我判断。要靠自己的意识去检讨姿势,才真正知道标准为何。
第二节主要是练发力方法。特点是:“有需要才用力”,何谓“有需要”?就是在快要触及 目标的刹那末用劲,短距离发力,否则一方面会消耗体能,另外亦容易被敌人提防。李小龙称之为“寸劲”,咏春拳则叫“长桥发力”。所以,在第二节会练习左右、背后、前方和横劈等发力方法,对位置的要求反而并不十分重要。
第三节主要是练基本手法。伏手在第一节时练过了,这一节重点是其他手法,尤其是摊手和膀手。要放松,忌推顶,但要求位置准确。
二、寻桥
寻桥,顾名思义是寻找桥手的意思。搏斗展开,敌方是会走动的,而寻桥就是要锻炼好步法,以适应对方桥手的变化,因此,套拳内包含了180度、90度转马,又有走马、标马。其次,膀手,蹬腿、直踢腿也是这套拳主要的练习项目。
寻桥与小念头一样,同样分为三节,但寻桥比小念头升了一级,比方说小念头终究是单手动作,寻桥则双手并用;小念头的马步、方向均是单一的,寻桥则有多样性。
那么,到底寻桥的功用是什么?我先要说,咏春拳是一套以柔制刚的功夫,以小敌大,以弱胜强,其要诀是卸力和借力打力,这方面在教和学都比较困难。如果只是“力由心发”,则不是好咏春。我可以告诉你,哪一个可以教你以柔制刚手法的师傅,就是一个好师傅。要达至这个目标,则一定要勤练转马,除此之外尚有下列要点:
练习寻桥的要诀
1.膀手要放松,忌推顶,并与马步配合。
2.低膀手用作防御,因此要够硬朗,手掌与手臂成一直线,但需在触及对方后即时放松,亦要与马步配合。
三、标指
标指是本门的高级套拳,套拳内尚要练习圈马、径手、擸手等项目。
古老的咏春拳教学有一句俗话:“标指不出门”,就是说标指要留待徒弟自立门户的前一刻才肯相传,其实我认为这项见解并不妥当。
标指是咏春拳的攻击手法。若以整套拳108个动作计算,扱肘有12下,标指12下,问手12下,此三下手法共占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它们是整套套拳的主干,以此我个别作以下的诠释:
扱肘
肘是最短距离的攻击手法,好处是肘比拳有力,杀伤力大。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时须掌握距离和位置,肘和马要同时到,否则就对自己产生危险,不如不用。另外,因扱肘比较有伤害性,在黐手时不宜使用。
标指
标指是原则上是插敌人的眼睛,是对手不得不防,待守方露出破绽,再进行第二轮的攻击。要注意的是标指须由另一只手的肘底标出,以防止被对方封锁。
问手
问手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在搏击的时候,最危险的情况莫过于”对方的手不见了“,”不见了“代表他会随时攻过来,对自己构成潜在的威胁,问手就是要把这只手找回来。其二是在交手之前,先有动作的一方往往会吃了点暗亏,容易被对手乘隙进攻,如果以问手开始,则可以把这个危险减到最低。
标指的其他手法
除以上提及的扱肘、标指和问手外,标指拳套尚有两项重要的手法:
其一是双标指,双标指可做出有效的防御形态,要诀是必须只以单手跟对方接触,保持放松。
其二是擸手,切记擸手只能在有条件下使用,就是说当对方力尽之时或膀手硬顶、硬推之时才可施展,施展时并须留意三件事:
1.要锁住对方的肘位;
2.擸的时候力量要往下,会取得较大功效;
3.要适时放手,否则就算擸得到,自己也没手攻击了。
4、咏春肾气归元功和八段锦可以一起练吗?有冲突吗?哪个更好?
可以一起练习!
肾气归元是保养肾部位为主的,八段锦是一全身锻炼,比较全!
它们作为动功都是一种很好的养身保健功法!
只是在排列上八段锦靠前一些,功法再好,也要坚持练习,不然难以有什么收获!
5、咏春拳总共有几套几个动作?它是保健还是防身用的?
咏春拳有三套套路
分别是小念头
寻桥
标指
还有八招散式标指、圈手、伏手、膀手、捆手、刮手、耕手、摊手
和日字冲锤
一套气功
肾气归元功
持械搏击有六点半棍
与八斩刀
咏春用来防身
相当有富余
强身健体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与别人实战时凶辣狠毒
可以用非常短的时间制服对手
本人学习咏春拳四个月
希望可以帮楼主解开一点点疑惑
6、咏春拳气功怎么练?不要废话!
咏春气功
咏春拳咏春气功 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的养生气功。它由当代咏春拳拳门宗师岑能先生根据“达 摩易筋经”的基本原理,结合练功实践而独创。
气功锻炼,是练功者利用特殊的形体和松静方法作用於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经脉穴位,借助空间的物质元素,通过“吐纳”或“导引”的方法强化人体机能,促进气血循环、保持气血兴旺的一种方法,是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实践,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健身方法。
肾气归元气功崇尚自然。在功法上是自然呼吸,不别家气功那样把呼吸压抑为腹式的慢、细、悠、长,也无须固守丹田。此功法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发功快,见效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地结合起来,经过回圈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据岑能先生介绍,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拳的收功法。在练习完咏春的各套拳法(如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和功法(木人桩、卧虎功、红砂手等)后,均须练习肾气归元功,意在将所练功法的功力纳入体内,为己所藏,所谓功法是也。故我咏春同门中人不可不察、不可不练。
注意事项
一、练功时间:肾气归元功法练习时间宜是申时至亥时(即下午5时至晚上11时)。这段时间练习可以活跃肾纳内气,促进心肾相交,滋养五脏六腑,起到练气化精、练精化气、益补精肾的作用。当然,在早晨或其馀时间练功亦可以,无任何负作用,不会走火入魔。
二、练功环境:最宜空气清新、人少寂静的地方,避免日照射和冷风吹袭。
三、在此功锻炼中要节制性生活。
四、饮酒不要过量,要少饮,酒醉可使气乱,少饮也能助气。
五、不要动怒,怒火伤肝,发生气逆,有害身体。
六、在练功中不要讲话。
七、一般三个月内腰后命门有温热感觉,由点及面遍及全身,但切不可盲目追求、要听其自然,听之任之。此快感属练功入门之启示,但不要刻意追求。
现将肾气归元的练习法,共14式介绍如下:
第一式:预备式
两腿自然分开站立,略与肩宽。肩平,全身肌肉和大小关节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尤其是中指与无名指并紧(沟通中指手厥阴心包经与无名指之手少阳三焦经),鼻呼鼻吸,不故意压抑。全身入静,无须意守丹田,顺其自然。嘴唇轻轻合拢,舌尖自然轻顶上鄂(沟通任督二脉),两目微闭平视(高视则气上,下视则气下)。
第二式:深呼吸
在预备式的基础上,两手掌四指并拢,拇指翘起,曲前臂缓慢地自体侧运至体前贴身提起,掌心朝天拇指翘立,升至胸前。自然翻掌,掌心朝地,把大拇指扣向掌心,缓慢放下至还原。自然呼吸,还原后再做第二次,如此回圈,可连续做6。此式功能:可使手三阴、三阳经脉的气机同时运行,促进脏腑气血运行。由于大拇指向上翘起,可使手太阴肺经的气机从少商穴移动至中府穴,促进肺循环,加速肺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促进吐故纳新的作用。
第三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深呼吸的基础上,双手垂直成勾手,紧贴股骨,用手腕向后屈上提。同时两脚跟向上提起,用前脚掌支撑全身重量。自然呼吸。随后,慢慢还原成预备式。连续回圈做3次(此式在五式、七式、九式、十一式、十三式后都要做一次,即在每式后都要重复做一次)。此式功能:使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肝经,使足三阴三阳经脉气机运行。
第四式:体侧左右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平提胸前,手心向下微握拳。自然呼吸。以腰为轴向左侧 转体,右手弯曲置于左肩前,左手伸直外展。自然呼吸。再转回正面。双手放下 还原。完成左转体后,接著做右转体,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此式可以调理肝气,主治肝气郁逆,胸肋疼痛。
第五式:提腕纳气
同第三式。
第六式:左右体屈
紧接上式,两臂在两侧成一字平肩举,掌心朝天,呼吸自然。然后以腰为轴,躯体缓慢向左侧斜侧倾,同时左臂下垂左身旁,右臂随体侧连续上举过头。呼吸自然。身体缓慢恢复成双臂在两侧平肩举,呼吸自然。双臂下放还原。然后作侧体右侧倾,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侧3次,右侧3次。此次功能可以调理脾胃,中散气。主治:脘腹胀滞,消化不良。
第七式:提腕纳气
紧接上式,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八式:转腰云手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上提,自然呼吸。身体倾前,伸左手掌,掌心朝天,从右侧向左划弧。呼吸自然。接著,身体向后仰,左手随身体后仰划弧从背后绕后上头顶过百会穴,躯体转回正面,左手随身体回原划弧回到腰部,掌心自始至终朝天。呼吸自然,左手回到腰部后,即出右手划弧回揽腰际,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交叉进行,一式完成后掌心才慢慢向下,双臂慢慢下垂至体侧还原,呼吸自然。此式可扶阳生气;舒筋活络,主治气滞血瘀,经络壅塞(尤其是腰部损伤)。
第九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式:扩胸纳气
在上式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朝天,经腹前上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向上,呼吸自然。双手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呼吸自然。手臂伸直后,手掌转向正面,半握拳,从正面慢慢下降至与肩平。双拳化掌,掌心朝地,双肘分别向背扩胸一下即恢复原状,然后从胸前慢慢下按至腹部,呼吸自然。接著双手从腹部下垂到身侧还原。接著再做第二次,反复做6次。此调理肺气,舒胸解郁。主治气紧、气喘。
第十一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二式:升降桩法
在上式的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向上,经腹前上提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朝天,双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呼吸自然。两臂伸直向左右外侧划弧下降,同时双腿蹲下,双手掌划大弧到膝前合拢,掌心朝天。呼吸自然。随即慢慢站立起身,双掌掌心向下,慢慢下放,自然呼吸。两臂亦慢慢垂直还原。然后再做第二次,反复回圈做6次。此式可养阴活血。主治气血亏虚。
第十三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四式:收功
两手掌心互搓10次,双手以指为梳,梳头5次。功毕,休息10分钟,可再练第遍。
上述功法所介绍次数仅作常规考虑。根据中医子午流注图,次数可根据身体情况 决定。9和6为补;7和8为泻;9补阳,7补阳;6补阴,8补阴。1与6共宗,与7为朋,3与8同道;4与9为友。以上数字可作练功时参考。
7、咏春内功怎么练
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的养生气功。它由当代咏春拳拳门宗师岑能先生根据“达摩易筋经”的基本原理,结合练功实践而独创。
气功锻炼,是练功者利用特殊的形体和松静方法作用於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经脉穴位,借助空间的物质元素,通过“吐纳”或“导引”的方法强化人体机能,促进气血循环、保持气血兴旺的一种方法,是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实践,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健身方法。
肾气归元气功崇尚自然。在功法上是自然呼吸,不别家气功那样把呼吸压抑为腹式的慢、细、悠、长,也无须固守丹田。此功法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发功快,见效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地结合起来,经过回圈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据岑能先生介绍,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拳的收功法。在练习完咏春的各套拳法(如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和功法(木人桩、卧虎功、红砂手等)后,均须练习肾气归元功,意在将所练功法的功力纳入体内,为己所藏,所谓功法是也。故我咏春同门中人不可不察、不可不练。
注意事项
一、练功时间:肾气归元功法练习时间宜是申时至亥时(即下午5时至晚上11时)。这段时间练习可以活跃肾纳内气,促进心肾相交,滋养五脏六腑,起到练气化精、练精化气、益补精肾的作用。当然,在早晨或其馀时间练功亦可以,无任何负作用,不会走火入魔。
二、练功环境:最宜空气清新、人少寂静的地方,避免日照射和冷风吹袭。
三、在此功锻炼中要节制性生活。
四、饮酒不要过量,要少饮,酒醉可使气乱,少饮也能助气。
五、不要动怒,怒火伤肝,发生气逆,有害身体。
六、在练功中不要讲话。
七、一般三个月内腰后命门有温热感觉,由点及面遍及全身,但切不可盲目追求、要听其自然,听之任之。此快感属练功入门之启示,但不要刻意追求。
现将肾气归元的练习法,共14式介绍如下:
第一式:预备式
两腿自然分开站立,略与肩宽。肩平,全身肌肉和大小关节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尤其是中指与无名指并紧(沟通中指手厥阴心包经与无名指之手少阳三焦经),鼻呼鼻吸,不故意压抑。全身入静,无须意守丹田,顺其自然。嘴唇轻轻合拢,舌尖自然轻顶上鄂(沟通任督二脉),两目微闭平视(高视则气上,下视则气下)。
第二式:深呼吸
在预备式的基础上,两手掌四指并拢,拇指翘起,曲前臂缓慢地自体侧运至体前贴身提起,掌心朝天拇指翘立,升至胸前。自然翻掌,掌心朝地,把大拇指扣向掌心,缓慢放下至还原。自然呼吸,还原后再做第二次,如此回圈,可连续做6。此式功能:可使手三阴、三阳经脉的气机同时运行,促进脏腑气血运行。由于大拇指向上翘起,可使手太阴肺经的气机从少商穴移动至中府穴,促进肺循环,加速肺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促进吐故纳新的作用。
第三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深呼吸的基础上,双手垂直成勾手,紧贴股骨,用手腕向后屈上提。同时两脚跟向上提起,用前脚掌支撑全身重量。自然呼吸。随后,慢慢还原成预备式。连续回圈做3次(此式在五式、七式、九式、十一式、十三式后都要做一次,即在每式后都要重复做一次)。此式功能:使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肝经,使足三阴三阳经脉气机运行。
第四式:体侧左右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平提胸前,手心向下微握拳。自然呼吸。以腰为轴向左侧 转体,右手弯曲置于左肩前,左手伸直外展。自然呼吸。再转回正面。双手放下 还原。完成左转体后,接著做右转体,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此式可以调理肝气,主治肝气郁逆,胸肋疼痛。
第五式:提腕纳气
同第三式。
第六式:左右体屈
紧接上式,两臂在两侧成一字平肩举,掌心朝天,呼吸自然。然后以腰为轴,躯体缓慢向左侧斜侧倾,同时左臂下垂左身旁,右臂随体侧连续上举过头。呼吸自然。身体缓慢恢复成双臂在两侧平肩举,呼吸自然。双臂下放还原。然后作侧体右侧倾,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侧3次,右侧3次。此次功能可以调理脾胃,中散气。主治:脘腹胀滞,消化不良。
第七式:提腕纳气
紧接上式,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八式:转腰云手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上提,自然呼吸。身体倾前,伸左手掌,掌心朝天,从右侧向左划弧。呼吸自然。接著,身体向后仰,左手随身体后仰划弧从背后绕后上头顶过百会穴,躯体转回正面,左手随身体回原划弧回到腰部,掌心自始至终朝天。呼吸自然,左手回到腰部后,即出右手划弧回揽腰际,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交叉进行,一式完成后掌心才慢慢向下,双臂慢慢下垂至体侧还原,呼吸自然。此式可扶阳生气;舒筋活络,主治气滞血瘀,经络壅塞(尤其是腰部损伤)。
第九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式:扩胸纳气
在上式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朝天,经腹前上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向上,呼吸自然。双手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呼吸自然。手臂伸直后,手掌转向正面,半握拳,从正面慢慢下降至与肩平。双拳化掌,掌心朝地,双肘分别向背扩胸一下即恢复原状,然后从胸前慢慢下按至腹部,呼吸自然。接著双手从腹部下垂到身侧还原。接著再做第二次,反复做6次。此调理肺气,舒胸解郁。主治气紧、气喘。
第十一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二式:升降桩法
在上式的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向上,经腹前上提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朝天,双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呼吸自然。两臂伸直向左右外侧划弧下降,同时双腿蹲下,双手掌划大弧到膝前合拢,掌心朝天。呼吸自然。随即慢慢站立起身,双掌掌心向下,慢慢下放,自然呼吸。两臂亦慢慢垂直还原。然后再做第二次,反复回圈做6次。此式可养阴活血。主治气血亏虚。
第十三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四式:收功
两手掌心互搓10次,双手以指为梳,梳头5次。功毕,休息10分钟,可再练第遍。
上述功法所介绍次数仅作常规考虑。根据中医子午流注图,次数可根据身体情况 决定。9和6为补;7和8为泻;9补阳,7补阳;6补阴,8补阴。1与6共宗,与7为朋,3与8同道;4与9为友。以上数字可作练功时参考。
8、咏春怎么练~~~~
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的养生气功。它由当代咏春拳拳门宗师岑能先生根据“达摩易筋经”的基本原理,结合练功实践而独创。 气功锻炼,是练功者利用特殊的形体和松静方法作用於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经脉穴位,借助空间的物质元素,通过“吐纳”或“导引”的方法强化人体机能,促进气血循环、保持气血兴旺的一种方法,是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实践,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健身方法。 肾气归元气功崇尚自然。在功法上是自然呼吸,不别家气功那样把呼吸压抑为腹式的慢、细、悠、长,也无须固守丹田。此功法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发功快,见效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地结合起来,经过回圈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据岑能先生介绍,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拳的收功法。在练习完咏春的各套拳法(如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和功法(木人桩、卧虎功、红砂手等)后,均须练习肾气归元功,意在将所练功法的功力纳入体内,为己所藏,所谓功法是也。故我咏春同门中人不可不察、不可不练。 注意事项 一、练功时间:肾气归元功法练习时间宜是申时至亥时(即下午5时至晚上11时)。这段时间练习可以活跃肾纳内气,促进心肾相交,滋养五脏六腑,起到练气化精、练精化气、益补精肾的作用。当然,在早晨或其馀时间练功亦可以,无任何负作用,不会走火入魔。 二、练功环境:最宜空气清新、人少寂静的地方,避免日照射和冷风吹袭。 三、在此功锻炼中要节制性生活。 四、饮酒不要过量,要少饮,酒醉可使气乱,少饮也能助气。 五、不要动怒,怒火伤肝,发生气逆,有害身体。 六、在练功中不要讲话。 七、一般三个月内腰后命门有温热感觉,由点及面遍及全身,但切不可盲目追求、要听其自然,听之任之。此快感属练功入门之启示,但不要刻意追求。 现将肾气归元的练习法,共14式介绍如下: 第一式:预备式 两腿自然分开站立,略与肩宽。肩平,全身肌肉和大小关节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尤其是中指与无名指并紧(沟通中指手厥阴心包经与无名指之手少阳三焦经),鼻呼鼻吸,不故意压抑。全身入静,无须意守丹田,顺其自然。嘴唇轻轻合拢,舌尖自然轻顶上鄂(沟通任督二脉),两目微闭平视(高视则气上,下视则气下)。 第二式:深呼吸 在预备式的基础上,两手掌四指并拢,拇指翘起,曲前臂缓慢地自体侧运至体前贴身提起,掌心朝天拇指翘立,升至胸前。自然翻掌,掌心朝地,把大拇指扣向掌心,缓慢放下至还原。自然呼吸,还原后再做第二次,如此回圈,可连续做6。此式功能:可使手三阴、三阳经脉的气机同时运行,促进脏腑气血运行。由于大拇指向上翘起,可使手太阴肺经的气机从少商穴移动至中府穴,促进肺循环,加速肺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促进吐故纳新的作用。 第三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深呼吸的基础上,双手垂直成勾手,紧贴股骨,用手腕向后屈上提。同时两脚跟向上提起,用前脚掌支撑全身重量。自然呼吸。随后,慢慢还原成预备式。连续回圈做3次(此式在五式、七式、九式、十一式、十三式后都要做一次,即在每式后都要重复做一次)。此式功能:使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肝经,使足三阴三阳经脉气机运行。 第四式:体侧左右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平提胸前,手心向下微握拳。自然呼吸。以腰为轴向左侧 转体,右手弯曲置于左肩前,左手伸直外展。自然呼吸。再转回正面。双手放下 还原。完成左转体后,接著做右转体,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此式可以调理肝气,主治肝气郁逆,胸肋疼痛。 第五式:提腕纳气 同第三式。 第六式:左右体屈 紧接上式,两臂在两侧成一字平肩举,掌心朝天,呼吸自然。然后以腰为轴,躯体缓慢向左侧斜侧倾,同时左臂下垂左身旁,右臂随体侧连续上举过头。呼吸自然。身体缓慢恢复成双臂在两侧平肩举,呼吸自然。双臂下放还原。然后作侧体右侧倾,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侧3次,右侧3次。此次功能可以调理脾胃,中散气。主治:脘腹胀滞,消化不良。 第七式:提腕纳气 紧接上式,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八式:转腰云手 在上式的基础上,双手上提,自然呼吸。身体倾前,伸左手掌,掌心朝天,从右侧向左划弧。呼吸自然。接著,身体向后仰,左手随身体后仰划弧从背后绕后上头顶过百会穴,躯体转回正面,左手随身体回原划弧回到腰部,掌心自始至终朝天。呼吸自然,左手回到腰部后,即出右手划弧回揽腰际,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3次,交叉进行,一式完成后掌心才慢慢向下,双臂慢慢下垂至体侧还原,呼吸自然。此式可扶阳生气;舒筋活络,主治气滞血瘀,经络壅塞(尤其是腰部损伤)。 第九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式:扩胸纳气 在上式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朝天,经腹前上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向上,呼吸自然。双手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呼吸自然。手臂伸直后,手掌转向正面,半握拳,从正面慢慢下降至与肩平。双拳化掌,掌心朝地,双肘分别向背扩胸一下即恢复原状,然后从胸前慢慢下按至腹部,呼吸自然。接著双手从腹部下垂到身侧还原。接著再做第二次,反复做6次。此调理肺气,舒胸解郁。主治气紧、气喘。 第十一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的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二式:升降桩法 在上式的基础上,两臂上提,掌心向上,经腹前上提胸部。呼吸自然。上提至胸前时,手掌背相对,指尖朝天,双掌沿耳旁向上伸臂,过头顶,呼吸自然。两臂伸直向左右外侧划弧下降,同时双腿蹲下,双手掌划大弧到膝前合拢,掌心朝天。呼吸自然。随即慢慢站立起身,双掌掌心向下,慢慢下放,自然呼吸。两臂亦慢慢垂直还原。然后再做第二次,反复回圈做6次。此式可养阴活血。主治气血亏虚。 第十三式:提腕纳气 在上式基础上,重复第三式动作一次。 第十四式:收功 两手掌心互搓10次,双手以指为梳,梳头5次。功毕,休息10分钟,可再练第遍。 上述功法所介绍次数仅作常规考虑。根据中医子午流注图,次数可根据身体情况 决定。9和6为补;7和8为泻;9补阳,7补阳;6补阴,8补阴。1与6共宗,与7为朋,3与8同道;4与9为友。以上数字可作练功时参考。 追问: 给几张图看看 回答: 我不能传图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3%BD%B4%BA%C8%AD%C6%D7%CD%BC%BD%E2&in=20216&cl=2&cm=1&sc=0&lm=-1&pn=1&rn=1&di=1056599208&ln=108&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