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对于保健品行业的管理为什么那么严?
保健品是一个新兴的词汇,大约在2013年左右,开始火爆全国,这跟人们保健养生意识的增强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这个行业的阴暗面也凸现出来,大量的不法商家,卖着假冒伪劣产品,还夸大保健品效果,专门欺骗老年人。彻底的将这个行业抹黑。
而国家对于保健品行业的态度也是批评整顿,但是并不杜绝百姓食用保健品,那么保健品到底有没有效果呢?咱们就拿心脑血管类保健品来说,心脑血管类保健品中有几个必不可缺的成分,那就是叶酸、鱼油、白藜芦醇。
叶酸:分学术界已经有非常明确的研究数据证明,叶酸确实可以减小心衰风险。高血压花在你和不从叶酸也可以降低转变为血栓类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半胱氨酸升高的患者,更应该补充叶酸。
鱼油:鱼油可是心脑保健品领域的明星,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鱼油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是从欧美那边传过来的。鱼油能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增加HDL,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病人可以多补充一些。
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多酚类化合物,确实具有一些保护心血管和抗氧化的作用。心脑血管病人补充白藜芦醇对身体是有益的。美国宇航局也将富含白藜芦醇物质的花生定为航天食品,认为可缓解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
但是大家需要明白的一件事,那就是保健品不是药,也不能当做药品使用。虽然保健品对人有好处,那就好比吃饭和吃营养品,补充一些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你的血管是水管,保健品能够过滤水质,但是却不能拯救已经生锈的水管,有病还是得吃药!
2、多部门联合整治保健品行业,会取消违规企业的直销牌照吗?
保健市场乱象不止,直销企业群魔乱舞!
这次整治,肯定会对直销行业带来地震级别的影响!
严重违规的,不仅吊销直销执照,连法定代表人都要进监狱!
权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权健老总束昱辉涉嫌犯罪,这家企业完了!
各个直销企业瑟瑟发抖啊!
你看直销行业第一,无限极公司,开始公关洗地了!
无限极2005年拿到直销牌照,到现在整整12年了,无限极公司才想起来遵守法律规定了??
这奖金制度不是默认宣传策略吗?
无限极奖金制度之一:公司分红10.5%,当月一分钱产品都没卖出去,只要发展1296人,月提成收入22.68万元!法律规定: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为传销!
你想跑,问过法律吗?问过广大人民群众吗?
3、养生保健市场的混乱该怎么办
新华网北京5月23日电(记者王思海、宋芳)在23日举行的“第七届北京科博会养生保健科技发展高峰会”上,中国保健协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刘建文认为,目前我国中药保健品市场存在混乱无序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夸大广告宣传。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03年市场调查资料显示,保健品涉及虚假宣传者占70%, 在宣传用语中,炒作概念,空话连篇,犹如雾里看花,晦涩难懂。
二是质量存在问题 。2002年7月起卫生部抽查118种减肥保健品,于11月20日决定查禁10种非法添加西药成分或假冒的产品后,26日又宣布立即查处销毁欣美姿等8种违禁产品,经查明这些产品分别含有危害极大的芬氟拉明、西布曲明、双氢克尿塞、去氧表雄酮、去甲基麻黄素等违禁成分。2004年1月又查出有三种产品含有西步曲明违禁成分,有的抗疲劳保健品含有违禁的"枸橼酸西地拉非"(伟哥的成分)。
三是品牌建设意识淡薄。绝大多数保健品的品牌不为消费者所知,在数百个或上千个相同功能产品中,消费者选购过程如同大海捞针,往往因此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还难以买到中意的商品,再次购买时又换一个品牌,如此反复,增加消费者的不信任感,甚至停止购买。而企业对此反应冷漠,只知道搞产品宣传,不肯下力气进行品牌建设。希望保健品企业由产品经营转向品牌经营,同时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建立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争取更多的忠诚客户群,用以扩大市场规模。
此外还存在乱打价格战的现象,致使中药保健品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完)
4、针对当下保健品市场乱象,消费者如何应对
张茅表示:“保健食品存在的任何损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都zd必须依法坚决整治,严厉版打击,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为人民群众筑牢生命健康的权安全屏障。”
既要提升多部门协同监管合力,也要强调保健品企业慎独自律
5、斯洛文尼亚、马其顿怎么样大力整治"保健"市场乱象?
解答,
一般情况下都是家长加强市场监督呀,只有监督力才可以进行下去呀。
6、为什么保健品市场乱象那么多?
保健品市场乱象那么多,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目百前的监管存在许多难点和漏洞,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保健食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部门对保健食品的监管职责,确保监管工作有法可依。
当然,监管部门度职责必不可少,相关监管部门要做好监管衔接,联合内执法,填补漏洞。同时,应严格规范涉及保健食品广告的制作和传播行为。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从源头加强监管,堵住假劣保健食品流向市场的出口;工商部门加强保健食品销售的前置审批,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无照经营;卫生部门严查冒牌“名医”、“专家”的非法诊疗行为。
特别老年保健食品的市场,乱象更是多:以次充好、洗脑营销、价格很高。这些东西吃不死人,但是也吃不出什么效果,这些人总是抓住老人对病、死的恐惧心理,进行洗脑营销。
建议相关部门严厉打击这种行为,也建议年轻人平时多关心关心老人,当发现有不法分子钻这种“法律漏洞”的时候也好及时制止。
7、无限极支持的《保健市场综合治理思路研究》到什么阶段了?
已经进入研究中期阶段了,9月22日,中期研究成果专家论证会已经在北京成功举办。
8、保健品市场应该怎么整顿?
螺旋藻铅含量超标,所有螺旋藻卷入一场含量超标门。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国人的健康意识的提升,中国的保健食品市场正在飞速发展。据中国保健协会不完全统计,2007年保健食品行业产值约为600亿元,2008年达到800亿元。而到了2010年,中国保健食品的市场产值已经达到2000亿元以上,并且仍以每年15%的的速度增长。然而在繁荣的市场背后,却是混乱无序的市场环境。保健品市场的“乱象”可归结为三类:一是概念混淆,对于保健药品和保健食品未作出明确界定。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保健食品行业起步较晚,受传统的“药食同源”经验的影响,使得很多保健食品多带有“药品”的色彩,如三株口服液等。这导致了当今保健食品“非食非药”的尴尬局面,也给行业的有效监管带来了障碍。二是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有人用三个字来概括,现在保健类食品市场是“丰(胸)减(肥)壮(阳)”。普通的保健品,在广告中变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数据显示,仅在2009年,全国就监测到数以万计的保健食品广告存在严重违法行为,随意扩大保健功能疗效和增加适用人群是违法广告宣传的两大突出问题。如:将缓解体力疲劳演绎成补肾、增强性功能;将辅助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夸大为治疗“三高”等。有一些保健食品企业称,螺旋藻片、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红葡萄籽提取物等相关产品有“防辐射”功效。三是是准入门槛过低,监管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