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保健品的认定

保健品的认定

发布时间:2020-07-10 10:32:10

1、进口保健食品如何判定属保健食品

保健品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尤其是老年人,总是对其寄予很高的厚望,但最终往往以失望告终。这里面,既有某些商家不负责任夸大宣传等原因,也有部分是老百姓不能客观认识的结果。

近日,健康时报进行了中国网民整体保健状况调查,调查着重于人们的保健意识状况、对保健产品的认知状况、对保健信息传播渠道的认知度等方面。

调查顾问:中国保健协会副会长 吴大真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授 黄建始

调查人数:42718人

调查时间:1个月调查结果分析:五成人选择

错误的绿色标志

保健食品种类很多,对于保健食品的安全性的辨别就显得非常重要。学会看保健食品图形标志是一个最起码的常识。

调查结果显示,有25.84%的人选择蓝色标志,而有48.78%的人选择了绿色标志。当被问到目前保健食品由哪个国家机构审批的问题时,有近七成的网民能够做出正确回答,不知道和做出错误选择的网民占总数的31.34%。

专家讲解:只有25.84%的人选择蓝色标志,说明大家对合格保健食品的鉴别能力不高。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查确认、审批,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外包装上有国家保健食品标志--业内称“淡蓝色牛头标志”,这是确定一个保健食品是否合格安全的最基本条件。

此外,我们还要看成分标签和说明书。有些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因为伪造蓝色小标属于违法行为,就制造一个其他颜色的标识,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绿色,利用了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的心理。48.78%的人选择了绿色标志就是被这样的心理所左右了。

八成人错误认为保健品有副作用

八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保健品有副作用,其中16.83%的消费者认为绝大部分保健品都有副作用,60.5%的消费者认为部分保健品有副作用。有15.89%的消费者觉得保健品没什么副作用。6.36%的消费者则表示自己不太清楚。

专家讲解:说保健食品有副作用这完全是错误的,只有药物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而这些副作用还是在体质限制或者是错误用药的前提下产生的。保健食品首先是一种食品,不存在副作用一说。作为食品,第一就是安全,第二才是具备一些辅助的功效。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国家批准生产的正规保健食品,在正常的情况下食用,是不会出现副作用的,多数的消费者还是多虑了。

大多数消费者支持国产保健品

网友对保健产品的选择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有47.72%的网民推崇国内品牌,10.07%的网民用国外品牌,两者都用的人群比例为30.83%,11.38%的网民不用保健品。

专家讲解:购买保健产品支持国货的做法是正确的。

拿保健食品来说,国内的保健食品在购买前可以查阅得到相关批准文号,非常直观。进口保健食品能取得正规进字号的产品并不多,很多通过非法的渠道进入,没有保障。

保健食品热度高于保健器械

目前市面上的保健产品主要有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等三种类型。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用品主要是保健日用品,例如保健牙膏、保健牙刷、保健内衣、保健枕等;而保健器械则是指具有预防、诊断、治疗等作用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血糖仪、按摩器等。

67.65%的调查对象青睐保健食品,超过五成的调查对象对保健用品感兴趣,保健器械受欢迎程度比例为34.36%。

专家讲解:市场反映基本能体现客观现实。目前,保健食品行业制度更加健全,审批更加严格,产品也更加安全可靠。但保健器械则有一些鱼目混珠的情况发生,市场情况比较复杂。保健器械不归于医疗器械,而又具有医疗器械的某些特征,因此,具体的标准很难界定,不能像保健食品一样有明确的指标进行量化评判。因此安全系数也略低一些,消费者能感受到这一点,因此对保健器械的认可度就低一些,制定保健器械的标准是相关监管部门下一步要做的重点。

保健品广告 消费者喜电视厌广播

保健品广告可信度的高低与传播方式有很大关系。通过电视媒介发布的保健产品广告可信度最高,达到了35.24%;报纸杂志的可信度为14.49%;广播可信度偏低,仅占3.44%,调查中,32.35%的调查对象认为上述的媒介均不可信。

专家讲解:老百姓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电视媒体在这方面占有优势,也很容易获得认可。32.35%的调查对象认为上述的媒介均不可信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

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国保健品广告的过多过滥状况,另一方面也表明,要提高保健产品的可信度,除了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外,提高保健品产品的质量才是根本。

一成消费者能辨别虚假宣传

消费者知道哪些是保健产品违法广告吗?有12.33%的调查对象表示清楚,20.21%的人完全不清楚,更多的人介于清楚与不清楚之间。

专家讲解:辨别虚假宣传是消费者保护自己不被欺骗的重要武器,有一些基本的违法广告辨别准则:

一是未经卫生部审查批准,而以保健食品名义经营的;

二是保健食品的名称、标签、说明书未按照核准内容使用,有的违规宣传疗效,标签或说明书上印着“缓冲……症状”、“适用于……疾病”等字样;有的则随意宣传功效,标榜能“滋阴壮阳、调理气血”等;

三是索证不齐,部分经营单位未索取《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

此外,下列行为均属违法表现:使用医药科研单位、医生、患者的名义作证明;出现治愈率、有效率以及其他不科学的断言和保证;出现有奖销售、馈赠等违法促销内容;违法发布治疗肿瘤药品的广告等。其它调查结果:对于保健,68.11%的消费者认为“日常保健”是保证健康的最佳途径,23.46%的消费者选择“有病就治”,8.43%的消费者选择“定期体检”。

消费方面,59.46%的人每月花200元左右用于保健产品的开支。15.86%的消费者花200~500元,花500~1000元、1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5.44%、0.52%。

保健知识积累方面,36.03%的消费者会通过定期看健康书报、网页或节目来积累健康养生保健知识,49.18%的消费者偶尔关注,12.99%的消费者会在有健康需求时查询相关信息,仅1.80%的消费者从来没有注意过。

参加健康教育培训积极性方面:49.36%的消费者表示只要有益,一定去,45.38%的消费者稍显犹豫,5.26%的消费者认为保健教育没必要。

市场认可方面:31.65%的消费者认为保健产品市场非常混乱,54.51%的消费者认为“稍有改善”,13.63%的消费者认为“大有改善”,0.21%的消费者认为“非常规范”。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保健品网证实,仅供您参考。)

2、如何正确界定保健食品、特殊膳食和普通食品

特别是保健食品标准的定义,它是从正面规定了要成为保健食品的所具备的条件。但目前,出现了一种反常的情况,如果一类食品(实际上已成为了在咱百姓的心目中的保健食品,如蜂产品),经销商为了减少该类食品成为保健食品时所要办理审批手续上的麻烦,而在产品的标签上不宣称功效,把它变成特殊膳食或普通食品来卖,请问各位,这样的做法是否可以?1什么是保健食品1996年以内来,卫生部对保健食品进行了大量市场管理工作,几经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均有批准的标志和文号,其特征是: 一、 必须具备食品的基本特容征,应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卫生要求。

3、如何界定保健品和药品?

首先来看看保健品与药品的定义!

保健品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保健作用,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从而调节人体机能,适合特定人群食用。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特定成分、功能、作用机制, 有明确的适应证、禁忌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或许只看定义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二者的本质差别,接下来为大家详细分析。

1、生产及配方组成不同。药品的生产及其配方的组成、生产能力和技术条件都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和病毒的严格检查和多年的临床观察, 经有关部门鉴定批准后, 方可投入市场。而保健品只是用来保健和辅助治疗, 不需经过医院临床实验等便可投入市场。

2、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作为药品, 必须在制药厂生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制药厂的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是很高的, 比如空气的清洁度、无菌的标准、原料的质量等。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 则可以在食品厂生产, 其生产过程的标准要比药品的生产标准低。

3、疗效方面的区别。作为药品, 一定要经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审查批准, 有严格的适应证, 可以用来治疗疾病, 有一定疗效; 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 则没有治疗作用的要求, 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 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 合格就可以上市销售。

4、说明书和广告宣传不同。作为药品的说明书是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适应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 十分严谨; 而作为食品的保健品的说明书不会有这样详细、严格, 尤其是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任意性很大, 有很多空子可钻, 消费者容易被误导。

4、做食用营养保健品都需要什么认证?

GMP认证。

保健食品企业必须进行GMP认证,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除规定企业可在国家规定的27种功能外申请新的功能以外,申请了新功能的保健品也将享有一定的新功能保护,在保护期保健品企业不得使用同类功能。同时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保健品GMP)也被正式写进新《办法》中。

GMP认证是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的认证,否则是不允许生产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保健食品GMP认证是强制性的,没有批准文号能不能进行该产品的GMP认证,企业没有经过保健食品GMP 认证不可以申报保健食品GMP批准文号。 

(4)保健品的认定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保健食品,因为品牌之间的成分不一样、效果的路径或效果的机理不一样,加上人群的个体差异,会出现同一商品大多数人吃了有效果,个别用户吃了效果不明显的表象,这时不妨换一个品牌,用不一样效果路径或效果机理的商品试一试,排除个体差异的可能性。

2、健食品、包括进口保健食品的管理,实行国家认定实验室检测、省级卫生部门专家组初审、国家级专业委员会终审、国家卫生部批准发证制度。

3、保健品品对人体是安全的,最佳食用量是经过国家卫生部审核批准的产品说明书上的推荐食用量。

4、保健品品适用于特定的人群。选购保健食品时,一定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是否属于该产品所指的特定人群,避免无意义的食用。某些产品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标有不适宜人群项目,选购时应加以注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GMP认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保健食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检验认定的保健品都有什么营养品

你是哪里的,各地的药监局的保健品科的进展不同,例如新疆就暂时没有检验认定的营养品,或者你可以把你的“检验认定”的含义具体一点,谢谢

6、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如何界定

你好
1、如果是厂家生产的有保健食品批号的是保健食品,没有批号的就是普通食品,即使是一种原料也是这样的。
2、就是保健食品又是普通食品的原料,请在保健食品网上查。

7、保健品需要哪些认证?

大S

麻烦采纳,谢谢!

8、保健品 国家认证的标志都有哪些?

蓝帽子、批准文号、保健食品GMP证书号、卫生许可证号、执行标准、我不知道对不对、你可以参考下

9、什么样的保健品是合格的

非常简单,时间长的最安全 因为时间能证明一切!新出的什么保健品别吃,小心别做白老鼠

与保健品的认定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