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花钱买保健品

花钱买保健品

发布时间:2020-07-10 10:01:41

1、很多老人生活中省吃俭用,可买起保健品却花钱如流水,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问过一些老人为什么平时那么节省,买起保健品却一点也不心疼钱?他们给我的回答确实让我有些意外。经历过不太富裕时期的老人们可能生活中省吃俭用已经成为了习惯,觉得没必要花的钱就不要花,银行卡里攒着些钱才安心。

很多老人家都有这样的心理,毕竟节省点也不影响生活,只是生活质量差点罢了。子女希望他们多花点钱买些营养的吃食,好看的衣服,按摩椅泡脚桶那些让他们觉得这些都是没必要花的钱,自己的身体能熬得住。

但是买保健品却被他们视为必需品,买保健品其实也是在买他们的安心。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可能也不如以往,推销员吹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让老人们觉得自己吃了这些保健品可能就会变得健康了,谁不想拿金钱买健康呢?他们没太考虑保健品是否真的确有奇效,但愿意怀揣着这一点希望去拿金钱换取硬朗的身体,少些病痛的折磨,可以多吃点之前想吃又不能吃的东西。是的,他们觉得保健品比吃医院开的药都有用。

另外,老人仅仅是为了身体健康吗?很多老人跟我讲,他们是觉得推销员很热情的对他们,并且感觉这些药真的会有效,所以也不好意思拒绝就买下了。其实平时没有子女陪伴的老人都会寂寞,在保健品推销员那里获取陪伴让我听了很是心酸。

老人需要子女经常性的关怀照顾,需要心灵沟通,没有子女陪伴的老人有时难免会想东想西,之后就开始向外人那里寻找寄托,实际上是一种依赖。随着年级的增大,对事物的判断难免会出现偏差。因为他们对锦上添花和必需品的判断已经出来了,所以做出“平时省吃俭用,买起保健品花钱如流水”的行为也能理解了。

2、如何防止保健品骗局?

实际案例

我国老年人数量不断攀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日益注重养生和保健,社会上针对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情况较为常见。然而打着“健康讲座”的名义,给免费参与健康讲座的老年人送礼物,最后再推销一堆高价保健品。这样的“保健品”的骗局屡屡发生。

2016年2月份,70岁的刘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一名自称王晓的“保健专家”在电话中向其推销介绍保健品。

刚开始,刘先生对这种陌生人的推销行为有些抵触,可当他听到对方所介绍保健品的神奇功效之后,就有些动心了。

“本来到这个年纪身上的毛病就多,这位专家讲得很有见解,我就想买一点儿试试,万一真的有用呢?!”刘先生说,最初,他买了一万多元的保健品。紧接着,王晓又向他介绍了其他几类保健品,并称只要购买他们保健品满50万元之后,即可获得补助款104万元!

而当刘老先生真的购买了远超50万元的保健品后,那个从未谋面的专家王晓突然消失,再也联系不上了……

受骗案例

在公园健身的陈某,收到几名身穿红色上衣、白色长裤、背着腰鼓的老年人来到现场,将一张张印着“免费旅游,免费发放保健品,免费进行保健知识讲座,免费得到鸡蛋、面条等礼品”的“青刺果”保健品宣传单发到他手里。

看着宣传单上的一个个“免费”,陈某心生疑惑,不相信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是真的,不信你们去看看!我昨天就听了讲座,讲得很有道理,老师也热情,最后还免费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鸡蛋。”其中一位老人说道。

听了那位老人的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年近九旬的陈某和老伴来到了位于某电影院的保健品公司。几名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向他们介绍公司的“青刺果”保健品,说他们公司在重庆、成都、西安、山东都有分公司,目前主要为老年人免费赠送保健品,免费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免费体验旅游,并为听讲座的老人免费发放鸡蛋、面条、牛奶等物品。

随后,两位老人被工作人员搀扶进了电影院里,里面已坐着十来位老人,他们正在听老师讲解保健知识和“青刺果”保健品牌的保健效果。

“讲得有道理,这保健品不错!”陈某与老伴嘀咕,“现在政策好,有社保、医保,每月还有老年人补助资金,要多吃点儿保健品,争取多活几年。”

“要不要钱哟?”老陈问。

“老人家,我们公司实力雄厚,还开展了多次爱心捐赠活动。现在是产品推介阶段,公司对前期参加活动的老年朋友全部免费赠送产品,并带大家免费考察公司在重庆的加工车间,体验我们的老年康体中心,信不信你们看了就知道。”老师连忙解释。

随后,工作人员开始发放面条。另一位向姓老师对听课的老年人说:“感谢各位老年朋友参加今天的讲座,感谢大家对品牌的推介。昨天我们为听课的人发的鸡蛋,今天我们给每人发一包面条。如果你有亲朋好友,可以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品牌,并通知前来听课。由于名额有限,请注意不要扩大宣传面。”

陈某老两口各自得到一包面条,心里美滋滋的:“这课听了好,真是天上掉馅饼呀!”

第二天,夫妇俩来到公园,将前一天的事情悄悄告诉了王某。随后,三人一起来到电影院。当天来听课的老人更多了。

听完课后,每位老人都得到了一瓶牛奶。

就这样,连续十多天,前往听课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们除了天天能够领到免费的东西,也想着早点儿去重庆看看他们的生产车间,体验一下老年康体中心,并购买价值2 600元、能够延年益寿的“青刺果”保健药品。

2014年3月24日上午9时,两辆旅游大巴从桃花源广场出发,向重庆主城缓缓开去。车上载了陈某夫妇、王某等82名老人。

车开得很慢,5个小时的车程,整整走了12个小时。

“来接我们的车被堵了,先到歌乐山,我们去看看渣滓洞、白公馆。”此时,工作人员打了个电话,决定改变行程。

“那不行哟!”有人反对。

“都累了,先找宾馆住下来。”一位老人的提议得到公司方和老人们的一致赞同。

车开到歌乐山,已是晚上10点钟左右。颠簸了一天的老人们吃了晚饭,想着第二天的参观,非常兴奋。

“每人用100元买一个信封,里边装上2 800元现金,并交由我们代管,返回时大家可以领取‘金马’、按摩披肩、毛主席珍藏版纪念怀表,还有‘3 200’元的红包。”到达宾馆后,工作人员对老人们提出这样的要求,并将每位老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手机等重要物品一同装进信封里,名曰“保障现金和物品安全”。

经过十多天的接触,老人们已经完全信任了对方。他们谁也没有多想,纷纷按要求将钱和物品交给工作人员,然后沉沉睡去。

3月25日清晨,老人们被公司人员和宾馆服务人员叫醒,草草吃完早餐,游览了渣滓洞、白公馆,然后被带入一个庙宇祈福。

一名和尚端坐庙堂,手持用红布包裹的金马,嘴里念念有词。

老人们在和尚的指引下,纷纷掏出钱,投进功德箱。

“今年是马年,祝各位施主身强体壮,马到功成,健康长寿!”和尚给每人发了一个金马。

“现在,我已经为各位施主祈福消灾,金马用红布包裹,要回去后再打开,供在家中才灵验。”和尚告诫老人。

此时,公司人员将老人们交上去的信封拿出来,说信封都原封未动,让大家放心。一一核对信息后,工作人员将信封逐一还给老人,并要求大家将信封统一放在装有金马的红布包里。他们说,这样不仅福禄绵长,以后一定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怀着对佛祖的虔敬,老人们一一照办,随车参观了歌乐山老人康体中心后,已是下午。这时,老人们已经疲惫不堪。

“老总,我这里要二十余万元的‘青刺果’。”此时公司方负责人向总打开免提。

“向总,很对不起,我们产品供不应求,已经缺货了。”对方说。

“能不能给我们调剂一点儿?”

“这样吧,我们加紧生产,及时为你供货。”随后,对方挂掉电话。

再拨时,手机里传来“对不起,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的声音。

“这次就对不起了,等这里有了货,我们会及时送上门。”

工作人员忙不迭地道歉,“这次就辛苦各位父老了。”

没有货,大家只能返程。

颠簸了一天的老人们小心翼翼地捧着金马、披肩等物,没有半点儿怀疑,便回到了家。

陈某夫妇回到家中,满心欢喜地打开信封。“天哪!里面的钱居然被掉了包!”信封里除了两张百元人民币,其余的都被换成了三张1 000元的越南盾。而陈永仙的信封里除了两张百元人民币,其余的竟然是1 000张一角钱的毛票。其他老人信封中的内容也都差不多。和尚给的“金马”,轻轻一摔就成了一堆烂泥;颈椎按摩披肩也不过是只值十几来元的围巾;至于毛主席珍藏版纪念怀表,也是价值十几来元的石英表。

陈某等人掏出名片拨打向总等人的电话,均是“对不起,你拨打的电话不存在”。

诱惑分析

该骗局得以成功的原因:

1.“免费”“专家”等字眼儿吸引眼球;2. 赠送礼品为诱饵;3. 态度热情,花言巧语,威逼利诱;4.贪图小利,吃大亏。

????????????????????????????????????????????????????????????????????????????????????????????????????????????????????????????????????????????????????????????????????????????????????????????????????????

案例警示:

商家通过“赠药”“免费试用”“发放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各种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并请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甚至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了的心理暗示,使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洗脑”,进而花钱购买大量产品。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首先要核实保健品的名称,核对保健品的标志。如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图案,图标下半部分有“保健食品”字样。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只对应一个产品,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其次,不轻信推销人员夸大宣传保健品的功效。保健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在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与“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如果超出产品的宣传范围,老年人应立即注意是否已陷入保健品的“骗局”。再次,不要用攀比心理购买保健品,不要进行不合理消费,一次性大量购买保健品,容易出现退换货困难的现象。

3、保健品,真的能保健吗

“深海鱼油降血脂”、“螺旋藻延缓衰老”、“羊胎素补血养气”……随着养生保健观念的加强,“花钱买健康” 也深入人心,各种保健品被推到人们面前,特别是老年人对此情有独钟专家提醒,,却是不可取的。
老年人应该慎选这些保健品,因为保健品中有很多都放了中药,是药三分毒。同时保健品的效用并没有经过长期观察验证,有些中药的副作用短期内并不能看出来,因此要是长期吃的话,就等于拿自己当试验品。
另外,保健品里面的成分及质量,经常也难以保证,老年人对保健品成分不了解,只看夸张的宣传,又没有医生的指导,乱吃起来自然是有风险的。因此,朱老提出了买保健品要对症下药的观点。他认为,服用保健品要因人而异,阴虚的人要养阴,阳虚的人要扶阳。
反之,阴虚的人吃了热性的保健品,就会火上浇油,变本加厉;阳虚的人吃了滋阴的保健品,就更没精神了。正所谓:“保健品不是万灵丹,吃错了伤身又搭钱。”
老年人服用保健品注意事项
第一类:营养型。所代表的产品包括蜂王浆,麦乳精,氨基酸,核苷酸等,这类的保健食品它的作用也只能起到个营养滋补的作用。
第二类:强化型。代表的产品类型有蛋白质、微量元素,包括铁、锌、钙、以及维生素等。这类保健品,既没有多大的效果,也没有感到有何不适。
第三类:食用菌,海洋生物,天然植物提取物。这类保健品代表品种有灵芝、阿胶、何首乌、黄芪,海洋生物包括螺旋藻等。含有以上这类成分的保健品确实有肯定的保健疗效,在服用期间,做到选择那些复方搭配合理,对身体的各个器官是有保健及一定的治疗作用。

4、老人为了买保健品不停要钱怎么办

主要看有没有效果,如果真有效果的话,为了老人的健康,还是得投资一点。

5、今天我发现我婆婆在,我们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花了9500块钱买了保健品,我该不该去劝说她

你那婆婆一下子买了这么多的保健品,肯定又是被人家忽悠了。
如果你和婆婆的关系比较好,还可以直接的说说。
这个事情为了避免你们之间产生尴尬。
你可以和老公说一下,让你的老公和他妈自己去讲,他们毕竟是母子之间,有点什么话说中了妈妈也不会生儿子的气,如果是媳妇说出来,那就是两样了。
从你的提问的内容来看,一下子买这么多的保健品,肯定是被人家忽悠了。

6、家里老人总是花钱买保健品怎么劝都不听,我该怎么办

你应该用科学的依据来证明保健品的本质,如它们的害处和无用,用锻炼身体来代替保健品

7、母亲胡乱花钱,购买保健品达二十多万元,我该怎么办?

应该帮她把钱管理起来,如有其他兄弟姐妹最好事情原由,和他们沟通一下,避免产生误会,人老了,什么功能都会退化,包括智力,很容易上当受骗,你说如任由她乱花钱,等她以后生病时,真要到用钱时没钱了,子女又不能不管她。我们家现在就是这样做的,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与花钱买保健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