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沙眼保健措施

沙眼保健措施

发布时间:2020-07-10 09:01:08

1、沙眼有什么缓解方法麽

沙眼是一种因粘结膜粗糙不平,形似沙粒的传染性社会性眼病。祖国医学称“椒疮”。
治宜内外结合,避免传染,清脾胃,散风邪使病毒除症自消。
1:眼浴疗法
处方:霜桑叶10克,元明粉5克。
用法:加水浓煎,去渣取液,用纱布浸药洗浴患眼,日4次。10天为1疗程
疗效:眼浴1--3疗程,可获显效。
2:处方:金银花20克,天花粉、元参各15克,连翘、生地各12克,柴胡、黄芩、桑叶、菊花、防风、赤芍各10克,丹皮、甘草各6克,木通3克。
服法:日1剂,水煎两次,取液混合,风3次服用。
疗效:敷药3-9天,症状消失而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沙眼要注意些什么?

坚持用药,注意卫生

3、沙眼的饮食保健是什么?

那么沙眼有什么饮食保健的方法呢? 1.沙眼的食疗方法: 1) 枸杞子+米:煮成粥后,加入一点白糖,能够治疗视力模糊及流泪的现象。 2) 枸杞子+猪肝:煲汤具有清热、消除眼涩、消除因熬夜出现的黑眼圈。 3) 枸杞子+菊花:用热水冲泡饮用,能使眼睛轻松、明亮。 2、沙眼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 多吃具有明目作用的食物,如枸杞、香蕉、桑椹子等。 2) 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3) 多吃含含维生素a的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对眼睛有益,维生素a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干眼病。长期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消除眼睛的疲劳,每天应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如果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时还容易患夜游症。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和蛋类,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青椒、红心白薯以及水果中的桔子、杏子、柿子等栋身胡萝卜素。 3、沙眼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 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火烤的食物等。 2) 忌油腻食物,如肥猪肉、肥牛腩等。 (沙眼的食疗方法内容仅供参考,详细的请咨询医生。) 如果有沙眼的症状出现应该及早看医生,及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食疗的方法治疗,及早发现疾病及早治疗,才不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4、又沙眼的人、平常应该怎样保持不让加重

有许多人由于工作需要,必须整天注视电脑显示器,时间长了,很容易导致视觉疲劳,或眼干燥症,甚至诱发一些眼病。因此,经常使用电脑的人应注意眼睛保健。

1、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休息时可以看远处或做眼保健操。

2、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采取一个最适当的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显示器,这样可使颈部肌肉放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至最少。

3、保持适当的工作距离。眼睛和显示器的距离要保持在60厘米以上。

4、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工作条件。周围环境的光线要柔和,显示器的亮度要适当,清晰度要好,桌椅的高度和电脑的高度要匹配。

5、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热或异物感,眼皮沉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休息后仍无明显好转,就需要到医院看眼科医生了。

慢性结膜炎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等都有可能致病。一般采用氯霉素、利福平等抗生素眼药水治疗。

非感染性慢性结膜炎的发生主要与环境和用眼习惯有关。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感染性结膜炎发病逐渐减少,而非感染性的慢性结膜炎病例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导致非感染性慢性结膜炎的原因以不良环境和生活方式为主,包括:风沙、灰尘、烟雾、强光及有害气体的刺激;经常熬夜、睡眠不足、嗜烟过度、用眼疲劳等。尤其是长时间操作电脑或上网对眼睛伤害大,一方面,电脑视疲劳综合征可引起结膜炎症状;另一方面,电脑引起的干眼症也可引起或加重结膜炎。长期使用某些化妆品或眼药也是原因。

另外,慢性鼻炎、过敏状态,原先的眼疾,如倒睫、睑缘炎、慢性泪囊炎、睑板腺梗阻等,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斜视等也会引起慢性结膜炎。

对于非感染性的慢性结膜炎,绝对不能滥用抗生素类眼药,否则不仅无效,还容易产生抗药性,甚至形成药物性结膜炎。应在治疗前查找病因,继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讲究个人卫生;避免疲劳用眼;保证充分的睡眠;长期在户外工作者最好佩戴护目镜;矫正屈光不正和斜视;积极治疗患者的原有眼病。眼痒等症状明显者,可每天滴硫酸锌眼药水3—4次以缓解症状。
抗菌素治疗活动性沙眼感染人群是相当重要的,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早期,沙眼的治疗主要依靠长期局部使用四环素。沙眼衣原体对一些抗生素包括磺胺类药物、红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四环素眼膏因其价格低效果可靠,因此得到广泛使用。四环素在短期降低炎症性沙眼的患病率和严重性是有效的,但这种治疗被认为是抑制性的,而不是治愈性的,故需长期使用才能加强其疗效。1%四环素眼膏,每日2次,共计6个月。或间断治疗,2次/每日,连续5天/月。或1日/月,连续10 天/月,至少连续用药6个月/年。个体局部使用四环素将导致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消失和继发性细菌感染的降低。这将短期降低现存的和严重的眼部感染,而眼外的衣原体感染并没有受到影响,眼部会发生自身的再感染。此外,如果在一个经过抗生素治疗的社区内,不是所有的感染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疗,则衣原体的传播会重新开始。对于流行地区应采取群体治疗和家庭治疗,即对活动性沙眼的患者群体或个体/家庭局部抗生素治疗,对于严重患者应附加全身抗生素治疗,最初使用磺胺,但后来被四环素、土霉素或强力霉素所取代。口服四环素:250mg,每天4次,共3周。或强力霉素100mg,每天1次,共3周。对于儿童或孕妇推荐使用红霉素250 mg,每天4次,共3周。最近在冈比亚、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研究显示,成人一次性口服1克阿奇霉素对治疗沙眼衣原体病有良好的疗效,然而阿奇霉素价格昂贵,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

5、请问沙眼要注意什么

■沙眼

1、什么是沙眼?

沙眼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眼病,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砂粒,故名沙眼。感染沙眼可以延续数年以致数十年之久,其患病和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环境卫生生活条件密切相关。解放前我国沙眼患病约为全国的50%以上,建国以来沙眼患病已经明显下降,但沙眼仍然是我国当前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据1999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沙眼评估与控制研讨会报告,我国很多地区沙眼患病率仍然高达20%以上。如安徽沙眼炎症达10.2%,沙眼性倒睫达11.5%。四川沙眼性炎症达20%,沙眼性倒睫为1.2%。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云南、宁夏、海南沙眼患病率更高,因此沙眼被列为视觉2020消灭可避免盲中的五种眼病之一。

2、沙眼有哪些表现?

沙眼感染早期引起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泪、发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适感,眼睑结膜血管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严重者可侵犯角膜而发生角膜血管翳。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睑结膜发生严重瘢痕,使睫毛向内倒长形成倒睫。睫毛持续地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浑浊、白色瘢痕,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

3、如何辨认沙眼?

沙眼有5个主要体征。一个沙眼患者可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体征。WHO已经建立了辨认和命名这些体征的简化分级系统。

⑴沙眼性炎症—滤泡(TF):这是沙眼第一体征,最常见于儿童,有眼红、粘性物、眼痒、眼痛等不适,眼睑结膜面(把眼睑翻过来看)有称为滤泡的小白点。

⑵沙眼性剧烈—炎症(TI):当上眼睑结膜面严重红肿、炎症性增厚使血管模糊时,第二个体征沙眼性剧烈—炎症(TI)就可以被确认。

⑶沙眼性疤痕(TS):经过反复的感染可见第三个体征即眼睑的结膜面出现疤痕体征——眼睑结膜面看起来像白色条纹。

⑷沙眼性倒睫(TT):当疤痕引起眼睑内层增厚和眼睑形态改变时,它向下牵拉睫毛指向眼球,睫毛摩擦角膜,这称为倒睫,即出现第四个体征沙眼性倒睫(TT)。

⑸角膜混浊(CO):如果倒睫持续摩擦角膜,看起来本应清亮的角膜发白,这就称为第五体征——角膜混浊。

4、沙眼是如何传播的?

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患沙眼者常有眼红和粘性分泌物,并且有时流鼻涕,分泌物中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它很容易传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脸用具和其他所接触的物品上,当人们紧密接触时,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手指、衣物、物品的交互接触而传播;当苍蝇飞到眼睛上寻找水或食物时则把含有眼分泌物(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从一个人携带至其他人。以上情况均可造成重复感染,从而增加沙眼炎症的严重程度。可见,沙眼的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5、沙眼病情如何演变?

沙眼衣原体仅侵入睑结膜及穹窿结膜上皮细胞,但引起的病理变化则达深部组织。潜伏期约为5~2日,通常侵犯双眼,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有很多黏液或黏液性分泌物。沙眼性炎症位于睑结膜,开始可见小的略带白色的圆点状改变,大小为0.2~2mm,称其为滤泡。有时尚可见到红色点状损害(乳头)。在有严重炎症时,由于结膜水肿增厚而使血管模糊,更严重者可侵犯角膜而发生角膜血管翳。睑结膜充血、水肿、粗糙、乳头肥大增生急性症状数周后可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感觉眼部容易疲劳。如果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也就是说,沙眼原发感染,愈后可不留瘢痕。但在流行地区,卫生条件差,常有重复感染。原发感染已使结膜组织对沙眼衣原体致敏,再遇沙眼衣原体时,则引起迟发超敏反应。沙眼在慢性病程中,常有进行性发作,可能是重复感染的表现。经过多次的反复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严重,使睫毛向内倒长,即形成倒睫。内翻的睫毛摩擦角膜,致角膜损伤,加重角膜浑浊,睫毛持续地磨擦角膜引起白色瘢痕,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除重复感染外,合并其他细菌性感染也使病情加重。

6、沙眼会引起哪些后遗症?

重症沙眼常发生以下后遗症和并发症:

①沙眼性上睑下垂:沙眼感染早期即可出现,上睑提举无力呈欲睡状。在早期是沙眼引起的浸润、充血、水肿而使上睑重量增加和米勒氏肌被侵犯所致。晚期则由于米勒氏肌被破坏、瘢痕形成、失去收缩能力而成永久性上睑下垂。

②睑内翻倒睫:极为常见,由于结膜瘢痕收缩和睑板弯曲畸形,使睑缘向内翻转,而导致睫毛倒向角膜侧生长即倒睫,其刺激角膜引起不适。

③角膜混浊:角膜是俗称的黑眼球,严重的角膜血管翳及睑内翻倒睫摩擦角膜以致角膜溃疡,角膜混浊变白,视力下降。

④睑球粘连:穹窿部因结膜瘢痕收缩而缩短,甚至完全消失,尤以下方穹窿部为显著,当牵引下睑时在眼睑和眼球间的结膜可见有垂直的皱襞,即为本征。

⑤实质性结膜干燥症:由于结膜广泛结瘢,使杯细胞和副泪腺分泌功能遭到破坏,泪腺管闭塞,以致结膜不能被湿润,而逐渐干燥,角结膜上皮发生角化,表现为干涩、刺痒等不适。

⑥慢性泪囊炎:沙眼病变累及泪道粘膜,鼻泪管发生狭窄或阻塞,导致慢性泪囊炎,表现为流泪、流脓或挤压鼻根部大量脓液溢出。

7、沙眼致盲是怎样引起的?

在全世界沙眼是继白内障之后的第二位致盲眼病。沙眼致盲的原因就是由于沙眼对角膜的损害造成的。因为,轻度的角膜血管翳经治疗尚可退化,但严重的血管翳其血管壁已硬化,治疗后会留下瘢痕组织,恒久不退。内翻倒睫刺激角膜上皮,引起表层点状角膜炎和弥漫性点状角膜炎,导致角膜表面新生血管生长。泪液分泌减少使角膜失去光泽,继而变得灰白混浊,角膜上皮角化,呈皮肤样外观。沙眼性角膜溃疡形成后继发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角膜穿孔和眼球萎缩。以上这些都可能造成严重视力损害,导致失明。

8、沙眼一定导致盲吗?

沙眼一方面很容易感染,另一方面又由于环境、个人卫生习惯可导致反复感染,使得沙眼愈演愈烈,眼部健康每况愈下,沿坡下滑,最终直滑坡底而致盲;其中反复感染是沙眼盲的必要条件,如已染上沙眼,治疗和预防是十分重要的,在每个阶段都可以防治,阻断其发展,使人们远离盲的危害。

9、沙眼该怎样预防?

预防沙眼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又由于沙眼衣原体常附着在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因此,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保持面部清洁,不用手揉眼,手巾、手帕要勤洗、晒干;托儿所、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睡眠区应进行分隔和通风,应分盆分毛巾或流水洗脸,加强理发室、浴室、旅馆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管理,严格毛巾、脸盆等消毒制度;合理处理垃圾,改善厕所环境,减少或消灭苍蝇,并要注意水源清洁,以阻断沙眼传播的途径,减少感染的传播,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10、沙眼的药物治疗有哪些?如何用药物治疗和控制沙眼?

抗菌素治疗活动性沙眼感染人群是相当重要的,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早期,沙眼的治疗主要依靠长期局部使用四环素。沙眼衣原体对一些抗生素包括磺胺类药物、红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四环素眼膏因其价格低效果可靠,因此得到广泛使用。四环素在短期降低炎症性沙眼的患病率和严重性是有效的,但这种治疗被认为是抑制性的,而不是治愈性的,故需长期使用才能加强其疗效。1%四环素眼膏,每日2次,共计6个月。或间断治疗,2次/每日,连续5天/月。或1日/月,连续10天/月,至少连续用药6个月/年。个体局部使用四环素将导致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消失和继发性细菌感染的降低。这将短期降低现存的和严重的眼部感染,而眼外的衣原体感染并没有受到影响,眼部会发生自身的再感染。此外,如果在一个经过抗生素治疗的社区内,不是所有的感染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疗,则衣原体的传播会重新开始。对于流行地区应采取群体治疗和家庭治疗,即对活动性沙眼的患者群体或个体/家庭局部抗生素治疗,对于严重患者应附加全身抗生素治疗,最初使用磺胺,但后来被四环素、土霉素或强力霉素所取代。口服四环素:250mg,每天4次,共3周。或强力霉素100mg,每天1次,共3周。对于儿童或孕妇推荐使用红霉素250 mg,每天4次,共3周。最近在冈比亚、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研究显示,成人一次性口服1克阿奇霉素对治疗沙眼衣原体病有良好的疗效,然而阿奇霉素价格昂贵,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

11、如何治疗倒睫?

治疗倒睫有各种可能的措施,包括如下:

1.拔除睫毛:这是一种简单而价廉的方法,如果因某些原因而不能进行倒睫手术,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2.电解毛囊:这是一种相对简单但需要合适设备的方法,一个2年随访的报告指出,对轻度倒睫,其成功率约25%。

3.冷冻拔除睫毛:同电解毛囊一样,也需要合适的设备并要学习应用冷冻的技术,引起眼睑皮肤的脱色素,其成功率与电解毛囊相似。

4.倒睫手术:手术矫正倒睫是预防沙眼性盲的“最后机会”,并且是最急需采取的行动。有许多不同的手术方式来矫正倒睫,但有一种手术叫双层睑板旋转术,该手术操作简单,矫正成功率高。

根据以上信息,对倒睫最好的治疗以手术为佳。拔除睫毛只能短期有效,电解毛囊和冷冻拔除术成功率比较低。

12、如何控制沙眼?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沙眼的四个要素即SAFE战略。SAFE由四个英文字头组成,S=Surgery手术,A=Antibiotics抗生素,F=Facial Cleanliness洁面,E=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改善环境。具体内容如下:

S手术矫正沙眼性倒睫:用双层睑板旋转内翻矫正术使磨擦角膜的倒睫向外翻转,可防止睫毛磨擦角膜进而引起进一步丧失视力,这是有效的预防沙眼性盲的“最后机会”,并且是最急需采取的行动。

A抗菌素治疗活动性沙眼感染人群:定期检查和治疗活动性沙眼患者是很重要的,活动性沙眼病例1%四环素眼膏涂眼每天两次,用药六周。

F洗面和清洁眼部:增加洗脸的次数以保持面部清洁可有效地防治沙眼,同时要注意毛巾和脸盆专人专用,以防沙眼微生物相互传播。

E环境的改善(水和卫生)以消灭沙眼:改进水的供应、卫生和居住环境(包括垃圾的处理、消灭苍蝇、睡眠区的分隔与通风),能够预防沙眼,这是控制沙眼中需长期进行的最艰巨的工作。

6、沙眼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预防主要是沙眼患者物品消毒

平时如感觉眼睛里有异物,或感干燥异常等不适时,应及时就诊,如一旦确诊,就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沙眼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脸盆等物品,没有经过消毒处理,他人一定不要使用。患者的脸盆毛巾等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消毒,水开后,煮沸15分钟;也可以用2%来苏儿、70%酒精浸泡数分钟。接触了沙眼病人的眼睛和眼泪等眼睛内的分泌物后应及时洗手。平时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和别人共用毛巾及脸盆等生活用具,提倡一人一盆、一人一巾。不要用不洁净的手去揉擦眼睛。对集体单位如学校、托儿所、工厂以及理发室、旅馆等服务性行业要加强卫生管理,建立消毒制度,一人用过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能给另外的人使用。

7、沙眼防治的儿童防治沙眼的注意事项

沙眼是儿童少年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眼病。全世界约有4.5亿沙眼患者,约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由沙眼致盲的入估计有200万-500万人。沙眼主要流行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生活卫生条件较差的国家和地区。
我国解放前沙眼患病率很高,城市约为40-60%,农村约为60%-80%,同时期盲人中有1/4-1/3是由沙眼造成的。解放后全国多次开展了沙眼普查普治工作,加之生活物质水平提高,沙眼患病率有了明显的下降。当前在大城市的中小学校学生中沙眼患病率已降到l 0%左右,郊区约为20%。沙眼的病原体具有与病毒不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称为沙眼衣原体。
沙眼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凡是被沙眼衣原体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脸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传播沙眼。儿童沙眼大多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传染。
有资料表明,在同一农村中,无沙眼母亲的子女沙眼患病率为37。7%;而有沙眼母亲的子女,其沙眼患病率高达82。5%。据广东省人民医院调查,7岁以下儿童沙眼患病率与其父母沙眼患病率有密切关系。
预防措施
1。做好健康教育 沙眼的预防主要在于防止接触感染,因此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教育对象应包括学生及其家长和学校教职员,使他们了解沙眼的病因及其防治方法。可利用广播、幻灯、电影、图片展览以及各种文艺形式,以提高教育效果。
要改善学校和家庭环境条件。学校应尽可能地添置流水式洗手设备,保证生活用水。做到一人一巾,公用毛巾用后要煮沸消毒。沙眼衣原体在70℃时一分钟即可被杀死,0。1%福尔马林或1%石炭酸也可迅速将之杀灭。
教育儿童从小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习惯。使用的手帕、毛巾要干净。勤洗手,不用脏手、衣服或不干净的手帕擦眼睛。
2。治疗沙眼患者 这是预防沙眼的重要措施。在对儿童少年沙眼患者治疗时,还应同时治好保教人员或家庭中的现症患者。
3。培训人员 应有计划地培训保教人员、保健教师和校医等,使他们掌握防治沙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沙眼的检查、诊断、治疗和记录以及填写报表等方法。
治疗沙眼和疑沙患者均应为治疗对象。主要采用局部用药。可首选10%-30%磺胺醋酰钠液,有过敏史者选用0。05%-0。1%利福平液或四环素族眼膏。根据病情每日(白天)滴眼药水4、6次,晚上涂眼膏1次。眼药水应一人一支,不要混用。

8、沙眼的易感人群与预防措施有哪些?

1.易感人群比较普遍

人群普遍易感。

2.预防主要是沙眼患者物品消毒

平时如感觉眼睛里有异物,或感干燥异常等不适时,应及时就诊,如一旦确诊,就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沙眼患者用过的毛巾、手帕、脸盆等物品,没有经过消毒处理,他人一定不要使用。患者的脸盆毛巾等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消毒,水开后,煮沸15分钟;也可以用2%来苏儿、70%酒精浸泡数分钟。接触了沙眼病人的眼睛和眼泪等眼睛内的分泌物后应及时洗手。平时要讲究个人卫生,不和别人共用毛巾及脸盆等生活用具,提倡一人一盆、一人一巾。不要用不洁净的手去揉擦眼睛。对集体单位如学校、托儿所、工厂以及理发室、旅馆等服务性行业要加强卫生管理,建立消毒制度,一人用过的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能给另外的人使用。

9、什么是沙眼?如何预防?谢谢

1、什么是沙眼?

沙眼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眼病,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砂粒,故名沙眼。感染沙眼可以延续数年以致数十年之久,其患病和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环境卫生生活条件密切相关。解放前我国沙眼患病约为全国的50%以上,建国以来沙眼患病已经明显下降,但沙眼仍然是我国当前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据1999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沙眼评估与控制研讨会报告,我国很多地区沙眼患病率仍然高达20%以上。如安徽沙眼炎症达10.2%,沙眼性倒睫达11.5%。四川沙眼性炎症达20%,沙眼性倒睫为1.2%。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云南、宁夏、海南沙眼患病率更高,因此沙眼被列为视觉2020消灭可避免盲中的五种眼病之一。

2、沙眼有哪些表现?

沙眼感染早期引起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泪、发痒、异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适感,眼睑结膜血管充血、乳头增生、滤泡形成,严重者可侵犯角膜而发生角膜血管翳。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睑结膜发生严重瘢痕,使睫毛向内倒长形成倒睫。睫毛持续地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浑浊、白色瘢痕,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

3、如何辨认沙眼?

沙眼有5个主要体征。一个沙眼患者可以同时有一个以上的体征。WHO已经建立了辨认和命名这些体征的简化分级系统。

⑴沙眼性炎症—滤泡(TF):这是沙眼第一体征,最常见于儿童,有眼红、粘性物、眼痒、眼痛等不适,眼睑结膜面(把眼睑翻过来看)有称为滤泡的小白点。

⑵沙眼性剧烈—炎症(TI):当上眼睑结膜面严重红肿、炎症性增厚使血管模糊时,第二个体征沙眼性剧烈—炎症(TI)就可以被确认。

⑶沙眼性疤痕(TS):经过反复的感染可见第三个体征即眼睑的结膜面出现疤痕体征——眼睑结膜面看起来像白色条纹。

⑷沙眼性倒睫(TT):当疤痕引起眼睑内层增厚和眼睑形态改变时,它向下牵拉睫毛指向眼球,睫毛摩擦角膜,这称为倒睫,即出现第四个体征沙眼性倒睫(TT)。

⑸角膜混浊(CO):如果倒睫持续摩擦角膜,看起来本应清亮的角膜发白,这就称为第五体征——角膜混浊。

4、沙眼是如何传播的?

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患沙眼者常有眼红和粘性分泌物,并且有时流鼻涕,分泌物中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它很容易传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脸用具和其他所接触的物品上,当人们紧密接触时,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过手指、衣物、物品的交互接触而传播;当苍蝇飞到眼睛上寻找水或食物时则把含有眼分泌物(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从一个人携带至其他人。以上情况均可造成重复感染,从而增加沙眼炎症的严重程度。可见,沙眼的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5、沙眼病情如何演变?

沙眼衣原体仅侵入睑结膜及穹窿结膜上皮细胞,但引起的病理变化则达深部组织。潜伏期约为5~2日,通常侵犯双眼,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有很多黏液或黏液性分泌物。沙眼性炎症位于睑结膜,开始可见小的略带白色的圆点状改变,大小为0.2~2mm,称其为滤泡。有时尚可见到红色点状损害(乳头)。在有严重炎症时,由于结膜水肿增厚而使血管模糊,更严重者可侵犯角膜而发生角膜血管翳。睑结膜充血、水肿、粗糙、乳头肥大增生急性症状数周后可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感觉眼部容易疲劳。如果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也就是说,沙眼原发感染,愈后可不留瘢痕。但在流行地区,卫生条件差,常有重复感染。原发感染已使结膜组织对沙眼衣原体致敏,再遇沙眼衣原体时,则引起迟发超敏反应。沙眼在慢性病程中,常有进行性发作,可能是重复感染的表现。经过多次的反复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严重,使睫毛向内倒长,即形成倒睫。内翻的睫毛摩擦角膜,致角膜损伤,加重角膜浑浊,睫毛持续地磨擦角膜引起白色瘢痕,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除重复感染外,合并其他细菌性感染也使病情加重。

6、沙眼会引起哪些后遗症?

重症沙眼常发生以下后遗症和并发症:

①沙眼性上睑下垂:沙眼感染早期即可出现,上睑提举无力呈欲睡状。在早期是沙眼引起的浸润、充血、水肿而使上睑重量增加和米勒氏肌被侵犯所致。晚期则由于米勒氏肌被破坏、瘢痕形成、失去收缩能力而成永久性上睑下垂。

②睑内翻倒睫:极为常见,由于结膜瘢痕收缩和睑板弯曲畸形,使睑缘向内翻转,而导致睫毛倒向角膜侧生长即倒睫,其刺激角膜引起不适。

③角膜混浊:角膜是俗称的黑眼球,严重的角膜血管翳及睑内翻倒睫摩擦角膜以致角膜溃疡,角膜混浊变白,视力下降。

④睑球粘连:穹窿部因结膜瘢痕收缩而缩短,甚至完全消失,尤以下方穹窿部为显著,当牵引下睑时在眼睑和眼球间的结膜可见有垂直的皱襞,即为本征。

⑤实质性结膜干燥症:由于结膜广泛结瘢,使杯细胞和副泪腺分泌功能遭到破坏,泪腺管闭塞,以致结膜不能被湿润,而逐渐干燥,角结膜上皮发生角化,表现为干涩、刺痒等不适。

⑥慢性泪囊炎:沙眼病变累及泪道粘膜,鼻泪管发生狭窄或阻塞,导致慢性泪囊炎,表现为流泪、流脓或挤压鼻根部大量脓液溢出。

7、沙眼致盲是怎样引起的?

在全世界沙眼是继白内障之后的第二位致盲眼病。沙眼致盲的原因就是由于沙眼对角膜的损害造成的。因为,轻度的角膜血管翳经治疗尚可退化,但严重的血管翳其血管壁已硬化,治疗后会留下瘢痕组织,恒久不退。内翻倒睫刺激角膜上皮,引起表层点状角膜炎和弥漫性点状角膜炎,导致角膜表面新生血管生长。泪液分泌减少使角膜失去光泽,继而变得灰白混浊,角膜上皮角化,呈皮肤样外观。沙眼性角膜溃疡形成后继发细菌感染,可以引起角膜穿孔和眼球萎缩。以上这些都可能造成严重视力损害,导致失明。

8、沙眼一定导致盲吗?

沙眼一方面很容易感染,另一方面又由于环境、个人卫生习惯可导致反复感染,使得沙眼愈演愈烈,眼部健康每况愈下,沿坡下滑,最终直滑坡底而致盲;其中反复感染是沙眼盲的必要条件,如已染上沙眼,治疗和预防是十分重要的,在每个阶段都可以防治,阻断其发展,使人们远离盲的危害。

9、沙眼该怎样预防?

预防沙眼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又由于沙眼衣原体常附着在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因此,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保持面部清洁,不用手揉眼,手巾、手帕要勤洗、晒干;托儿所、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睡眠区应进行分隔和通风,应分盆分毛巾或流水洗脸,加强理发室、浴室、旅馆等服务行业的卫生管理,严格毛巾、脸盆等消毒制度;合理处理垃圾,改善厕所环境,减少或消灭苍蝇,并要注意水源清洁,以阻断沙眼传播的途径,减少感染的传播,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10、沙眼的药物治疗有哪些?如何用药物治疗和控制沙眼?

抗菌素治疗活动性沙眼感染人群是相当重要的,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早期,沙眼的治疗主要依靠长期局部使用四环素。沙眼衣原体对一些抗生素包括磺胺类药物、红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四环素眼膏因其价格低效果可靠,因此得到广泛使用。四环素在短期降低炎症性沙眼的患病率和严重性是有效的,但这种治疗被认为是抑制性的,而不是治愈性的,故需长期使用才能加强其疗效。1%四环素眼膏,每日2次,共计6个月。或间断治疗,2次/每日,连续5天/月。或1日/月,连续10天/月,至少连续用药6个月/年。个体局部使用四环素将导致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消失和继发性细菌感染的降低。这将短期降低现存的和严重的眼部感染,而眼外的衣原体感染并没有受到影响,眼部会发生自身的再感染。此外,如果在一个经过抗生素治疗的社区内,不是所有的感染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疗,则衣原体的传播会重新开始。对于流行地区应采取群体治疗和家庭治疗,即对活动性沙眼的患者群体或个体/家庭局部抗生素治疗,对于严重患者应附加全身抗生素治疗,最初使用磺胺,但后来被四环素、土霉素或强力霉素所取代。口服四环素:250mg,每天4次,共3周。或强力霉素100mg,每天1次,共3周。对于儿童或孕妇推荐使用红霉素250 mg,每天4次,共3周。最近在冈比亚、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研究显示,成人一次性口服1克阿奇霉素对治疗沙眼衣原体病有良好的疗效,然而阿奇霉素价格昂贵,是一个值得关心的问题。

11、如何治疗倒睫?

治疗倒睫有各种可能的措施,包括如下:

1.拔除睫毛:这是一种简单而价廉的方法,如果因某些原因而不能进行倒睫手术,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2.电解毛囊:这是一种相对简单但需要合适设备的方法,一个2年随访的报告指出,对轻度倒睫,其成功率约25%。

3.冷冻拔除睫毛:同电解毛囊一样,也需要合适的设备并要学习应用冷冻的技术,引起眼睑皮肤的脱色素,其成功率与电解毛囊相似。

4.倒睫手术:手术矫正倒睫是预防沙眼性盲的“最后机会”,并且是最急需采取的行动。有许多不同的手术方式来矫正倒睫,但有一种手术叫双层睑板旋转术,该手术操作简单,矫正成功率高。

根据以上信息,对倒睫最好的治疗以手术为佳。拔除睫毛只能短期有效,电解毛囊和冷冻拔除术成功率比较低。

12、如何控制沙眼?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沙眼的四个要素即SAFE战略。SAFE由四个英文字头组成,S=Surgery手术,A=Antibiotics抗生素,F=Facial Cleanliness洁面,E=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改善环境。具体内容如下:

S手术矫正沙眼性倒睫:用双层睑板旋转内翻矫正术使磨擦角膜的倒睫向外翻转,可防止睫毛磨擦角膜进而引起进一步丧失视力,这是有效的预防沙眼性盲的“最后机会”,并且是最急需采取的行动。

A抗菌素治疗活动性沙眼感染人群:定期检查和治疗活动性沙眼患者是很重要的,活动性沙眼病例1%四环素眼膏涂眼每天两次,用药六周。

F洗面和清洁眼部:增加洗脸的次数以保持面部清洁可有效地防治沙眼,同时要注意毛巾和脸盆专人专用,以防沙眼微生物相互传播。

E环境的改善(水和卫生)以消灭沙眼:改进水的供应、卫生和居住环境(包括垃圾的处理、消灭苍蝇、睡眠区的分隔与通风),能够预防沙眼,这是控制沙眼中需长期进行的最艰巨的工作。

10、如何预防沙眼,沙眼的护理措施

沙眼是我国眼部疾病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是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慢性结膜角膜炎,沙眼是具有传染性的,会引起视力减退,看东西模糊不清,严重者有致盲的危险,沙眼的预防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保持脸部的清洁与卫生,早晚都要洗脸,往脸上涂抹化妆品时要注意小心不要弄到眼睛里去了,女性朋友抹眼影的时候也要小心,如果弄到了眼里,容易使细菌进入眼中。
公共物品的卫生也是很重要的,像在学校,旅馆里面,毛巾,脸盆等物品一定要消毒,在家里也不要与家人搀和着用毛巾之类的东西,最好是一人一件。
当感觉自己的眼睛有不舒适的感觉时,一定要到医院去检查一下,千万不要拖着不去看,及早的发现了情况,就更容易把疾病治好。
护理要注意:
1、按时用药,症状消失后未经医生认定,不可随便停药。
2、患者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如毛巾、脸盆、枕头、被套等要经常煮沸消毒或阳光下晾晒;点过眼药后,宜用酒精棉球擦手。
3、禁用可的松眼药水治疗慢性沙眼,会加重病情;沙眼严重,有大量滤泡者应到医院行手术治疗,并同时配经药物治疗。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用手或不洁物品擦、揉眼部;最好用流水洗手、洗脸。
生活中一定要正确用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用手和不洁物揉眼,患者要按时用药,不可随便停药,这样对治疗都是很不利的。

与沙眼保健措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