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老年人被保健品

老年人被保健品

发布时间:2020-07-10 07:03:43

1、家里有老年人老是被保健品推销员忽悠,说保健品可以治病,老人深信不疑,咋样让他们不再上门

只有好好劝劝 做儿女的都很难。要是能抓住那个骗子最好 通过执法部门来 更具有说服力

2、为何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骗子的圈套?

很多人不解,为何家里的老人屡屡都陷入保健品的风波之中呢?而且很多人还是倾家荡产也要去买,甚至跟家里人闹翻了也要听信保健品销售者的一番说辞。这些老人是怎么了,明明活了几十年按照道理来说是不会被诱惑的,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掏钱。其实这也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有一部分是因为销售者的花言巧语,有些是老人自身的心理需求。

花言巧语迷惑老人,很多人喜欢用老人贪便宜的这个方面入手。买东西就送东西,买东西就搞活动等等。还有很多保健品公司搞一些旅游,集体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恰恰也是老人比较信任的。一来二往,就会造成老人十分信任销售保健品的这些人,而且很多老人跟销售者关系好,也愿意购买。而且很多销售保健品的公司还弄一些保健身体的,所以很多老人对保健品这一块又比较新奇,所以上当受骗的也确实比较多。

洗脑,也是老人想要的关心。很多销售者就是看着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于是充当“假儿女”,嘘寒问暖,让老人彻底的相信这些销售者。觉得人家跟自己无亲无故的,但是对自己也这么好,不过就是买个保健品而已,自己也愿意花钱买享受。所以很多老人也会迷失在所谓的“爱”里面。

所以,老人深陷保健品的风波,一部分是销售者的原因一部分也是因为儿女不再身边。让这些销售者抢占先机躲得了老人的信任之后,就会教唆老人,对儿女好还不如对自己好,你看儿女也没有管你多少等说法之中,让人防不胜防。

3、老年人被骗买保健品怎么办

有理有据让老年人自己产生怀疑,让保健品公司的言论与事实相抵触。
方法1:从老年人那拿过产品介绍、产品说明书,观察产品编号、厂家名字,并在食药监局、工商局网站上查公司资质。
方法2:“教授”“专家”的名字,在网上进行搜索,如果是正儿八经的话,在卫生局都可以查到对应的注册信息,通常这些讲课的人工资都很低,暂时找不到工作或者没什么学历的人。
方法3:在网上查出此产品被投诉的新闻给老人看。
方法4:对产品原理进行搜索,比如产品为激光仪器治疗某某病,可以搜索“激光可以治疗某某病吗”。
有时,老年人虽然固执,但是在事实罗列的基础上,他们也是有自己的判断的,有时候嘴上不放松但是心里已经自己犯嘀咕了。可能有些老年人文化程度并不高,讲原理他们听不懂,但是有没有资质这种信息,在他们心里肯定也是能产生影响的。
找3,15协会管理投诉。

4、怎样防止老年人被保健品忽悠?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

特别是中老年人,

总会买些保健品吃吃。

但再看看新闻,

关于保健品的骗局层出不穷。

那么,老年人一旦上当受骗,

该如何维权呢?


向食药监管部门举报

利用会议、网络非法营销保健食品,给食品、保健品变换包装、涂改生产日期以次充好,消费者一旦发现这些违法行为,可拨打12331电话举报。


按照相关规定,在非许可核准的经营地址通过会议等方式进行食品、保健食品推广等活动时,不得存在销售食品、保健食品行为,否则按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依法不能认定为广告行为的推广宣传形式,存在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的,由相关部门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进行处理。

可以依法要求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涉嫌犯罪的可以及时报案

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果发现商家的保健品具有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情况,应当保留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案。

涉嫌虚假广告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如果不良商家夸大保健品的功效,违反了《刑法》等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也有可能受到刑事处罚。因此,作为购买伪劣保健品的受害人或者发现上述情况的任何公民,均可报案或者举报。

选择保健品应当选择正规产品

首先,请认清保健食品标志。保健食品产品外包装上有蓝色草帽样标志,标志下方为批准文号和批准部门。不要购买无保健食品标识的非法保健食品。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只能对应一个产品,消费者可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www.cfda.gov.cn)“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

其次,应仔细阅读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按需购买。看清楚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项、保质期等相关信息。

最后,要索取、保存发票、小票。一旦出现侵权情形,尽快拨打12331,向食药监管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5、为什么老年人都很容易被“保健品”给骗?

相信很多人应该都有听过一些老年人买保健品然后被骗的新闻吧,有些严重受骗的老年人还可能连自己的养老钱都完全因为买保健品给花光了!很多年轻人都搞不懂,难道现在的老年人智商都这么低吗?为什么会经常被骗子骗呢?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原因,哪里会有人资源受骗呢?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年人对健康的极度渴望!人在年纪大了之后难免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疾病的,身体自然也会一天不如一天,老年人在自己生了病之后往往都是会非常恐慌的,他们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疾病带走,那么生病的呢,又怕自己有一天生病,所以他们就会迷上了保健品!

一个人在迷上了一件东西之后,往往就会丧失理智,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老年人们为了拥有一个好身体,很容易“病急乱投医”,为了得到良药圣品,他们就有可能在买保健品的过程中受骗!当然了,除了老年人自身的原因,还有一个客观因素就是现在的骗子手段太高明了!

现在的骗子真的很聪明,他们知道年轻人的财产保护意识太强,已经不好骗了,所以就把目光放在了老年人的身上,毕竟老年人“人傻钱多”嘛,而且自身又缺乏判断能力,所以自然也就成了骗子的第一对象!很多骗子为了骗到老年人的钱,总是想尽各种各样的花招来骗老年人,这些方法新奇怪异,而且更新换代的非常之快,老年人哪里能招架得住?

6、为何越来越多的老人被保健品骗?

现在老人防备意识薄弱,钱很容易就被骗走了,平常理财经验不足,骗来老人买保健品就更容易了,越来越多的老人被骗买保健品了

老年人相对来说文化水平较低、掌握的社会信息不够、以及老年人自身智力的退化,一些人正是利用这些从事针对老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而老年人也很容易被骗。这一方面需要媒自体加大宣传,让老年人知道这些骗人的伎俩;民政、社区等机构也要多派志愿者深入老年人中,普及知识,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同时,相关部门更要加大打击力度,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老人初衷只是想让自己更健康,自己少受罪,子女少受累,但知却事与愿违。人到老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功能逐渐下降,各种慢性病找上身来,尤其在看到周围老友一个个离道世后,害怕疾病与死亡的心理也与日俱增。于是,“花钱买健康”便成为许多老年人的共识。

7、如何防止老年人被保健品洗脑?

发现有个店铺,门口会有很多老年人等到开门。周围两家都是卖手机的,这一家偏偏是做啥子健康的。门很小,不打眼,但是因为等的老年人太多了,我就有些警觉。因为这两年很多传销眼光都盯着这些老人的,特别前几天商报还写了有个老人被健康传销洗脑的,快死了还在等这种店开门买保健品吃治病。

他们一般是早上大概8点或更早的样子就在门口等起,然后听完课就出来在门口登记。这个铺子很隐蔽,早上听课的时候把门关起的,外面会坐2-3个人,有时候是年轻小妹儿员工,有时候是老年人。最近没看到小妹儿了,不晓得是不是觉得自己做的事不合适走了,门口留的是老年人。

为了不少这些老人受骗,引起重视,希望有媒体和政府部门介入。

因为有些老人的确太容易被周围的朋友或者微信朋友圈诱惑了,如果纵容这些传销,有可能哪天在种各位看官的亲人

就会被带进去了,惨剧始于大家的不重视,所以各位出点点子吧。

但你稍微留意一下,就知道这样的店已经泛滥了。。。。可能是没有呼声吧,大家平常看到也就算了。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去重视,很有可能你我的家人有一天会成为受害者。

小区门口的铺面就有人租来干这个,已经换了几茬了。有次看到老娘从里面出来,心头一紧,不要遭了哦?

回家赶快问,老人说里面听课就发鸡蛋,要推荐买东西她就说没带钱或者钱都是儿子管到的,要回家去要。和她一起的几个太婆也都是这样。真正要买的也是觉得几百元不贵,人家小妹小伙都当儿当女好多天了,就算是打赏了。看来现在老头老太也不傻,不全是被骗,是过意不去花点小钱而已。

我家还有好几套老人婆去听课买保健品送的锅啊,刀啊这些。听我男人说以前都是花些小钱,大家也就没重视,想着她平时也没啥事嘛,去听下就当消遣,直到有次卖保健品的一箱一箱往家里送,才被吓着了。一问花了四万多??(问了下,就两箱,但是不知道多大)最后全部退了。庆幸当时他们是跟小儿子住,送过来的时候家里有人。后来给她看了无数的新闻和视频,现在都不去听那些了。。。

只要儿女没和老人一起住遭是迟早的,天天都有人给我爸打电话,喊开会,领东西,完全洗脑了的,劝又劝不到,闹了一架,说买了16万的保健品,我估计要翻翻,还说买的东西好,送旅游,没办法悄悄把手机电话本外的号码全部屏蔽。清净几天了,各位还是把家里老人看紧点。能成立个反保健品组织,哪个爸爸妈妈遭骗了的,大家约到去把这些骗子闹垮。

大家要小心啊。。。。。。

8、如何防止老年人被保健品洗脑呢?

首先来说,要给自己家的老人灌输保健知品没用的思想。保健品说白了就是一些补充人体缺乏元素的东西,它并不是药品,也不能包治百病。很多保健品销售就是欺负老人不懂其中的科学理论,夸大保健品的功效。因此儿女在家的时候,要给老人道科普这些知识,让老人从科学上击穿无良商家的谎言。

其次,花点时间多陪陪老人。我国现在有许多的空巢老人,子女在外地并不能陪伴他们。很多老年人去买保健品,就专是因为那些卖这东西的人,安慰了老人空虚的心灵,让他们感觉到了温暖。因做儿女的要多花些时间陪陪老人,这样老人也就不会闲的没事跑去听他们那个讲座了。

最后,告诉老人不要贪小便宜。很多打属着卖保健品的旗号,坑害老人的犯罪分子,在一开始的时候,都会让老人沾一点小便宜,让老人以为有利可图。所以我们要告诉老人贪小便宜会吃大亏。

与老年人被保健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