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肺气的食疗方法?
补肺气就用西洋参加枸杞泡水喝,记住,是西洋参,不是人参。人参吃多了会上火,而西洋参不会。每次取3-5克昌弘西洋参片加适量枸杞,开水冲泡服用,每天一杯,补肺气养血,也是上班族的最爱。如果你想用食疗的方法,就用西洋参煲乌鸡汤喝。
2、肺有哪些药物保健方法?
常用方剂黄芪10克,白术克,防风5克,水煎服。有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适用于肺气虚弱、肌表不固所致的恶风自汗、不耐寒热、容易感冒等。
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9克,五味子6克,甘草3克,水煎服。有健脾益气、补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气虚所致的咳喘气短、神疲乏力、语声低微等。
百合20克,知母5克,麦冬5克,水煎服。有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的作用,用于肺阴不足、阴津亏虚所致的干咳少
痰、痰质粘稠、不易咯出、咳声嘶哑等。
苏叶6克,杏仁10克,桔梗6克,陈皮5克,甘草3克,水煎服。有宣肺化痰、散风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外感凉燥、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痰稀、鼻塞头痛等。
百合15克,金银花12克,连翘10克,杏仁6克,水煎服。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热所致咳嗽、咯痰黄稠、不易咯出、咽喉肿痛等。
百合15克,麦冬12克,桑叶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有养阴润燥、清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干咳少痰、痰稠不易咯出、咽喉疼痛、口燥咽干等。
常用中成药人参保肺丸。有益气补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肺虚所致的咳嗽气喘、神疲乏力、气短痰稀等。
蛤蚧养肺丸。有补虚润肺、健脾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肺气虚衰、脾肾不足所致的咳嗽痰少、咳痰不爽、喘急气短、消瘦乏力等。
养阴清肺膏。有养阴清肺的作用,适用于肺肾阴虚、燥热内生所致的咳嗽痰少、口燥咽干、心烦少寐等。
通宣理肺丸。有解表散寒、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咳嗽、咳嗽痰白、无法恶寒、头痛鼻塞等。
清肺抑火丸。有清肺抑火、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胸闷咽痛、痰黄粘稠等。
二母宁嗽丸。有清肺润燥、顺气止嗽的作用,适用于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黄粘稠、不易咯出或干咳无痰、口燥咽干等。
3、有健脾补肺的药方吗
在人体五脏里面,肝、心、肺这些都是容易上火的,脾、肾这才是容易亏的,所以,只有补脾补肾,没有补肺这一说的,鼻子干是因为肝火旺盛、肺热造成的,晚上睡觉前多吃点生的白萝卜(胃不难受的情况下,吃的越多好的越快),这才是润肺的呢。
4、怎么才能补肺
滋燥润肺
秋令保健养肺为先肺喜润而恶燥,燥邪伤肺。秋天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尤其是中秋过后,风大,人们常有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痒咳来嗽、大便秘结等症。因此,中秋后气候转燥时,应注意室源内保持一定湿度,避免剧烈运动使人大汗淋漓,耗津伤液。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适当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之品.
防忧伤肺
惊思惊恐等七情皆可影响气机而致病,其中以忧伤肺最甚。现代医学证实,常忧愁伤感之人易患外感等症。特别到了深秋时节,面对草枯叶落花零的景象,在外游子与老人最易伤感,使抗病能力下降,致哮瑞等宿疾复发或加重。因此,秋天应特别注意保持内心平静,以保养肺气。
补脾益肺
中医非常重视培补脾胃(土)以使肺气(金)充沛。故平时虚衰之人,宜进食人参、黄芪、山药、大枣、莲子、百合、甘草等药食以补脾益肺(即中医所谓“培土生金”),增强抗病能力,利于肺系疾病之防治。
通便宜肺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肺气宣降;若大肠功能失常,大便秘结,则肺气壅闭,气逆不降,致咳嗽、气喘、胸中憋闷等症加重,故防止便秘,保持肺气宣通十分重要。
5、有什么补肺的中药或者配方呢?
脾胃一块补,四神丸,理中丸
6、加强肺部的保健有哪些方法?
加强肺部保健,可以采取运动补肺的方式抄。一是以两手抱头顶,婉转回旋俯仰10次;二是用两手相叉头上,左右摇曳身子知10遍;三是两手拍小腿前外侧10遍。道在做运动时若能配合叩齿,效果更好,就是轻轻叩齿36次,不要出声。
7、吃什么补肺养肺
秋令保健养肺为先肺喜润而恶燥,燥邪伤肺。秋天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尤其是中秋过后,风大,人们常有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痒咳嗽、大便秘结等症。因此,中秋后气候转燥时,应注意室内保持一定湿度,避免剧烈运动使人大汗淋漓,耗津伤液。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适当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之品.
防忧伤肺
惊思惊恐等七情皆可影响气机而致病,其中以忧伤肺最甚。现代医学证实,常忧愁伤感之人易患外感等症。特别到了深秋时节,面对草枯叶落花零的景象,在外游子与老人最易伤感,使抗病能力下降,致哮瑞等宿疾复发或加重。因此,秋天应特别注意保持内心平静,以保养肺气。
补脾益肺
中医非常重视培补脾胃(土)以使肺气(金)充沛。故平时虚衰之人,宜进食人参、黄芪、山药、大枣、莲子、百合、甘草等药食以补脾益肺(即中医所谓“培土生金”),增强抗病能力,利于肺系疾病之防治。
通便宜肺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肺气宣降;若大肠功能失常,大便秘结,则肺气壅闭,气逆不降,致咳嗽、气喘、胸中憋闷等症加重,故防止便秘,保持肺气宣通十分重要。
参考资料:http://.baidu.com/question/6834241.html
8、一补肺药方里有中七,都不知是啥,有说三七,有说是黄芪谁对对
应该是黄芪,因黄芪有直接补益肺气的良好功效,此其一;再有一法可资鉴定;三七用量一般都在10克以下入煎,如果这''中七''用量大于10克,更是黄芪无误.请采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