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射干保健用量

射干保健用量

发布时间:2020-07-09 23:44:01

1、射干有没有副作用?

射干。是中药中的清热凉血药。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
【药物功效】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血消肿。
【主要治疗】
1.咽喉肿痛:本品苦寒泻降,能清肺泻火,降气消痰,兼入肝经,散血消肿,为治疗痰热壅盛,热结血瘀咽喉肿痛的要药。
2.痰水喘咳:本品清肺泄火,降气消痰,治疗痰热壅肺,气喘咳嗽痰多。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火慎用。
【用量用法】6--10克。
【现代研究】射干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腺3病毒,ECHO11)也有抑制作用。有消炎作用,能消除上呼吸道的炎性渗出物。并有解热及止痛作用。

2、射干的作用?

1. 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
2. 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射干清肺热而消痰涎,用治咳嗽痰喘,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
3. 其他应用:
 (1)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2)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3)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4)腹部积水,皮肤发黑。用射干根捣汁,服一杯,水即下。
 (5)阴疝肿刺。治方同上。
 (6)乳痈初起。取射干根(要象僵蚕状)和萱草根,共研为末,加蜜调敷,极有效。
【用法用量】煎服,3 ~9g。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或慎用。

3、射干有什么作用?

射干,中药名。(学名:Belamcanda chinensis (L.)Redouté)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射干,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横生,鲜黄色,呈不规则结节状,长3-250px,直径1-50px。表面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有较密的环纹。上面有数个圆盘状凹陷的茎痕,偶有茎基残存;下面有残留细根及根痕。质硬,断面黄色,颗粒性。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耐旱。常生于山坡、草原、田野旷地、杂木林缘。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入药部位】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主治】热毒痰火邰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3-10g。

【使用注意】病无实热,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本品呈不规则形或长条形的薄片。外表皮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可见残留的须根和须根痕,有的可见环纹。切面淡黄色或鲜黄色,具散在筋脉小点或筋脉纹,有的可见环纹。气微,味苦、微辛。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千金》治喉痹有乌扇膏。仲景《匮》治咳而止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症瘕自除矣。

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寒,多服泻人。

《本草经疏》:射干禀金气而兼火,火金相搏则辛而有毒,故《本经》谓其味苦平有毒,平亦辛也。《别录》微温。保升:微寒。二说一义,并无异云。洁古:味苦。阳中阴也。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苦能下泄,故善降,兼辛故善散,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胸中邪逆。既降且散,益以微寒,故主食饮大热。《别录》又主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甄权:主疰气,消瘀血,主女人月闭。日华子主消痰,破症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寇宗奭:主脉气喉痹为佳。洁古:主胃中痈疮。皆此意也。丹溪:主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又治足厥阴湿气下流,因疲劳而发为便毒。悉取其泄热散结之力耳。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

简误:射干虽能降手少阳、厥阴相火,泄热散结,消肿痛,然无益阴之性。故《别录》云:久服令人虚。凡脾胃薄弱,脏寒气血虚人,病无实热者,禁用。

《本草蒙筌》:味苦、气平、微温。属金、有木与水、炎。阴中阳也。无毒。散结气旋平痈毒,逐瘀血竟通月经。止喉痹刺疼,驱口热秽臭。去因劳而发之湿热,溃硬肿殊功;行太阴厥阴之积痰,消突核甚捷。仍治胸满气胀,更疗咳急涎多。

《本草乘雅》:冬至射干生,为阳气始生,律名射出也。药对云:立春射干、木兰先生。为柴胡、半夏使,合入足少阴、少阳,枢机之气分药也。故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及不得消息,此少阴不能转阖与开也。主结气腹中邪逆,及食饮大热,此少阳不能转开与阖也。但气味苦平,君相二火为化者,莫不相宜,以苦待化,以平从枢故也。

少阴枢化曰君火,少阳枢化曰相火,平固从枢,苦则待化。

《药性解》:射干,味苦,性微温,有毒,入肺、肝、脾三经。主咳逆上气、咽喉诸证,开胃进食,镇肝明目,消痈毒,逐瘀血,通月经,行积痰,使结核自消。又肝经湿气,因疲劳而发便毒者,取三寸与生姜同煎服,利两三利效。

按:射干温能下气行血,宜入肺肝;苦能消痰,宜入脾经。久服令人虚。

《景岳全书》:味苦,微寒,有毒。阴也,降也。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疼,散结气不得息,除胸腹邪热胀满,清肝明目,消积痰结核,痃癖热疝,降实火,利大肠,消瘀血,通女人经闭。苦酒磨涂,可消肿毒。

《本草新编》:射干,味苦,气平,微温,阴中阳也,无毒。入肺、肝、脾三经。散结气,平痈毒,逐瘀血,通月经,止喉痹气痛,祛口热臭秽,化湿痰、湿热,平风邪作喘殊效,仍治胸满气胀,咳嗽气结。此物治外感风火湿热痰症,可以为君,但可暂用,而不可久用者也。久用止可为佐使矣。

或问射干治外感痰喘,喉中作水鸡声者,必用射干汤治之,是射干必用之需明矣。但云可暂用而不可久用者,何也?夫喘症,未必有不伤气者,肺气为邪之所伤,风痰随挟之而上冲。射干入肺,而能散气中之结,故风痰遇之而消。但有结则散结,无结则散气。肺气前为风痰所伤,复为射干所损,势必实喘而变为虚喘矣也。人不悟其故,以为从前射于之能定喘也,更用射干治之,不益伤肺气乎?此予所以谓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推之他病,何独不然矣。

《本草分经》:苦,寒。泻实火,因而散血消肿,能化心脾老血,肝肺积痰,解毒,治喉痹咽痛。虚者忌用。

【现代药理研究】

1.射干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射干乙醇浸液、水煎液和注射液在试管内有抗H37RV株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及甲乙型链球菌作用。射干(1:10~1:20)煎剂或浸剂在试管中,对常见的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在体外用组织培养法进行试验,射干或提取物对腺病毒、ECHO11病毒、疱疹病毒等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病毒及其他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2.射干有抗病毒作用。其醇提液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耳廓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透明质酸酶性脚水肿等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3.射干有解热作用。

4.射干有降血压作用。其醇溶出物能使家兔血压持续下降,脉搏增大,呼吸呈一时性兴奋,频率加快或幅度增大。

5.射干有利尿作用。

6.射干有抗肿瘤作用。

7.射干有增强唾液分泌作用。

8.射干有抑制小肠平滑肌的作用。

9.其他:射干还有雌激素样作用;有消除上呼吸道的炎性渗出物及解热、止痛作用;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和兴奋呼吸粘膜作用;还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

4、射干的功效与作用北方能种吗?

性味:性微凉,味平淡。

功能:利尿,通淋。

主治、用量和用法:

1、外感发热: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

2、热病后食做过早复热症: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

3、小便刺痛:白浊、淋浊:干用1至2两,猪小肚1个,清水煎服。

产地:

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5、射干利咽口服液的用法用量

口服。2~5岁,每次1支,每日三次;6~9岁,每次2支,每日2次;10岁以上每次2支,每日三次。疗程4天。

6、射干的功效是什么?

射干【性味与归经】苦,寒。入肺、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临床应用1. 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 2. 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射干清肺热而消痰涎,用治咳嗽痰喘,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 3. 其他应用: (1)咽喉肿痛。用射干花根、山豆根,阴干为末,吹喉部,有特效。 (2)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3)二便不通,诸药不效。用射干根(生于水边者为最好),研汁一碗,服下即通。 (4)腹部积水,皮肤发黑。用射干根捣汁,服一杯,水即下。 (5)阴疝肿刺。治方同上。 (6)乳痈初起。取射干根(要象僵蚕状)和萱草根,共研为末,加蜜调敷,极有效。 【用法用量】煎服,3 ~9g。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或慎用。

7、射干怎么样使用?

射干有解毒利咽、清热化痰、散热消结的功效。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入肺经、肝经。 功效:降火,解毒,散血,消痰。 主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入散剂或鲜用捣汁。外用:研末吹喉或调敷。 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根茎。
1、射干配麻黄,一寒一热,一宣一降,痰浊可去,肺气开宣,消痰平喘效捷,用于痰饮在肺,肺失宣降而咳逆上气证。
2、射干配黄芩,宣肺泻肺,通利咽喉,治肺痈,咽喉肿痛,声音嘶哑。
3、射干配桔梗,清利咽喉,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咽喉肿痛,效果甚佳。

8、射干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作用: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在试管内, 射干煎剂或浸剂(1:10)对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在体外,1:20 的浓度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腺3病毒、ECHO11), 也有抑制或延缓其发病的作用。2. 抗炎作用 鸢尾黄酮甙和鸢尾黄酮,在试管中有抗透明质酸酶的作用, 且不为半胱胺酸所阻断.对大鼠的透明质酸酶性浮肿有抑制作用, 但不能抑制角叉菜胶性浮肿。对大鼠因腹腔注射氮芥引起的腹水渗出也有抑制作用。射干醇提取物给小鼠灌服, 能显著抑制组胺所致小鼠皮肤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并抑制巴豆油所致之小鼠耳部水肿;给大鼠灌服, 对透明质酸酶、甲醛等所致大鼠脚爪水肿及大鼠棉球性肉芽组织增生有显著抑制作用;尚能显著对抗大鼠巴豆油性肉芽囊的炎性渗出和炎性增生。

9、射干有哪些特性?

【性味归经】苦,寒。入肺经。

【功效主治】

1.解毒利咽用于痰热互结,壅滞咽喉所致的咽喉红肿热痛,吞咽不利,声音低哑,可单用鲜品捣汁含咽,或配伍黄芩、桔梗、甘草,方如夺命散;用于小儿麻疹,咳嗽音哑,说话困难,咽喉肿痛,可与玄参、连翘、荆芥、牛蒡子、甘草同用,方如射干消毒饮。

2.清肺化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黏稠,常与马兜铃、桑白皮、桔梗等配伍,方如射干兜铃汤;用于寒痰停饮涉肺,咳逆气喘,喉中如水鸡声,可与麻黄、细辛、生姜、半夏等同用,方如射干麻黄汤。

【用量用法】6~10克,水煎服。

【禁忌】虚弱患者及孕妇慎用。

【按语】射干苦寒泄降,寒能除热,解毒而利咽,是咽喉肿痛常用要药;入肺经而除痰,故痰多咳喘亦每用之。唯其虽治痰嗽气喘,而尤善消喉中痰声漉漉者,则其功主要在于咽喉。

【类药鉴别】射干、马勃、山豆根皆为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不利之品,其不同点为:马勃质轻而宣散,善治风热性咽喉肿痛不利证;山豆根大苦大寒,善治热毒、火毒炽盛之咽喉肿痛及齿龈肿痛等证;而射干除具降火解毒作用外,尚能消痰散结,用治火盛热毒兼有痰水相结之咽喉肿痛不利等证。

10、射干泡水喝有什么效果

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
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配合应用。
射干清肺热而消痰涎,用治咳嗽痰喘,常与麻黄、紫菀、款冬等配合应用。
射干是一种能够清热解毒的植物中药。有着很多的作用及好处,但是射干作为一种中药,也有着它的宜忌事项。
射干有一定的毒性,但是毒性较小,在食用的时候会出现些许的不良反应。而孕妇则需要小心的使用。
【性味】
苦,寒,有毒。
《蜀本草》:微寒。
《本经》:味苦,平。
《滇南本草》:性微寒,苦辛,有小毒。
【归经】
入肺、肝经。
《本草经疏》: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三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主咽喉肿痛;咳壅咳喘;瘰疬结核;疟母癓瘕;痈肿疮毒。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与射干保健用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