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手作防疫保健

手作防疫保健

发布时间:2020-07-09 20:49:50

1、预防保健科与治未病中心是一回事吗?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百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度,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问理论基础和准则。简单来说, 治未病,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
预防保健科的中心答内容就是要做未病先预防的工作版,这与未病中心应该是一个概念,只不过预防保健多用权于西医称谓,而未病中心应该是中医的养生保健机构吧。

2、保健品说能预防感冒,是忽悠人吗

医生说保健品都是忽悠人的,不可能调理好病人,保健食品能吃得好病,要我们医生做什么,医生也就可以下岗了,有什么病还是得用药。

问医生,请问我们常吃的芹菜是不是药?黑豆是不是药?大蒜是不是药?

医生说这是人们常吃的食品不是药。

再问医生,芹菜是不是可以降血脂?黑豆是不是可以补肾清理肠道?大蒜是不是可以降压防癌?

医生说是的。

那你认为这些都是有用的了。

医生回答,是的。我说如果把十公斤的黑豆通过技术浓缩成一小勺黑豆粉,成为非常容易吸收的,那么是不是有用呢?

医生回答,那是的。这些浓缩萃取出来的是不是营养品?

医生回答,是的。我说那保健食品是不是还是有用呢?

医生沉默了!

医生说保健品骗人,现在承认自己错了!

营养保健与医院的区别:

我们研究健康, 医生研究疾病;

我们的目标是看不到疾病, 医院的任务是看看你的疾病;

我们研究如何才能够不得病, 医院研究如何去掉已经有的病;

我们主要靠饮食调理, 医院主要靠药物治疗;

我们改造的是你的观念和习惯,医院改造的是你的身体和器官;

我们是为了你的健康而劝你花钱,医院是为了你的疾病强制你花钱;

我们的消费是劝你量力而行,医院的消费是你不花不行。

服用保健品到底有没有效?

美国30年的实验证明:

在第15年,坚持服用保健品的人患病率比不服用的人降低了75%!

顶尖医学杂志也报道了这一实验:服用营养补充品绝对有效!但效果不是即刻的,坚持服用的好处,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会体现出来!

药物起到控制症状的作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精密的机器,功能紊乱了必定是某个器官有了问题。

唯一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修复器官功能,修复器官功能唯一要修复细胞。均衡的营养才是修复细胞的根本!细胞健康=身体健康。

未来10年将是健康产业发展迅猛的10年,今天当你还在暗自窃喜拒绝了养生“能省下一笔钱”的时候,未来将会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后悔没有提早保健。

是时候腾出时间学习真正的健康知识,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上了!专注健康,珍惜生命,改变从今天开始!

3、手指保健推拿法是什么?

搓手指夫妻一方坐位,另一方用其右手拇指、食指螺纹面捏住拇指两侧,两手相对搓揉,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缓缓移动,往返3次,操作时动作灵活,快速、用劲不能呆滞。然后依次搓揉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功效:利指关节治回疗答:指关节酸痛、肿胀,手指关节屈伸不利。

4、一年级怎样做健康常识卫生保健预防传染病文明校园的手抄报

又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预防疾病,人人有责。手抄报的主要内容:什么是甲型H1N1、预防小知识、传播途径、甲型H1N1基本知识、甲型H1N1主要症状、水痘的症状、如何预防水痘。aware天猫

5、手部经常做一些小动作,能够很好的保健,具体要怎么做呢?

手上的神经比较多,直接连着大脑,所以手上常做些小动作,会对大脑有很大的益处。手上的小动作,我们可以从网上学习,也可以自创,这个很简单,比如双手互搓,手心搓,手背搓,也可以手心手背互搓,双手十指交叉运动,转动手腕等等。

1、双手互搓,暖身又健脑

双手是勤劳的,又是分布神经最多的地方,直接连接着大脑。所以,常动动手,就等于动脑了。双手互搓就是一个很好的健脑运动,两只手心互搓,也可以手背互搓,手心和手背互搓。从而达到血液通畅,既使全身感到温暖,又能使大脑得到了锻炼。冬天,我们常觉得手脚冰凉,就可以双手互搓,这样就可以达到暖身的目的。全身暖则头脑也暖,健康离我们还远吗?

2、双手十指交叉运动

曾经做过一套手指操,就有双手十指交叉,每根手指间都是一个重要的穴位,连接着身体的各个部位。双手十指交叉运动,就是把十根手指互相交叉,然后反复的做运动,就会按摩这些穴位,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目的。

3、转动手腕运动

手腕连接手和胳膊,如果手腕出了问题,也是异常疼痛的。所以,平时多做些保健运动,常常转动手腕,活动活动,就会血液畅通,一身轻松。

手脚灵活伶俐,就代表着这个人的头脑也是特别聪明的。因此,我们要常做做手部的练习运动,手部保健操常做常新,健康就会陪着我们。加油,动动手,动动脚,一起来做深呼吸,就会有一个健康的新世界等着我们。

6、四肢、手足的保健应该怎么做?

四肢、手足是人体运动的重要器官,机体生命力的强盛与否,与四肢手足的功能强弱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四肢发达,手脚灵活,则人体的生命力旺盛;若四肢羸弱,手足行动迟缓,说明生命力低下。故强身保健应重视四肢手足的摄养。

一、上肢和手的保健法

人类在劳动、学习、生活和娱乐中,几乎样样事情都离不开上肢和手的功能。在人的感觉器官中,双手与外界直接接触的机会也最多,被污染的机会也最多;手又是手三阴经脉与手三阳经脉交接之处。因此,做好上肢和手的健康保护和卫生保健,对于防病健体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上肢以动为养

上肢经常运动,就是最好的保健方法。运动的方法比较多,如摇肩转背、左右开弓、托肘摸背、提手摸头等。平常我们所进行的运动保健,大多都须有上肢的运动才能完成。这里介绍一种甩动法:双手轻轻握拳,由前而后,甩动上肢,先向左侧甩动,再向右侧甩动,然后两肢垂于身体两侧甩动。各24次。本法有舒展筋骨关节、流通经络气血、强健上肢的作用,可预防肩、肘、腕关节疾病,还可调节气血,防治高血压。

(二)按摩保健

手部按摩和上臂按摩结合在一起做。具体作法:双手合掌互相摩擦至热,一手五指掌面放在另一手五指背面,从指端至手腕来往摩擦,以局部有热感为度,双手交替。然后用手掌沿上肢内侧,从腕部向腋窝摩擦,再从肩部沿上肢外侧向下摩擦至腕部,一上一下为1次,可做24次;另一上肢同法。按摩时间可安排在晚上睡前和早晨醒后,本法可以促进肌肤的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及营养的吸收,使肌肉强健,除皱悦泽,柔润健手防治冻疮。

(三)梅花针护手

取梅花件轻叩手背部皮肤,由指尖沿着手指直线向手腕处叩击,每日1次。手法不宜太重,每次叩击以手背皮肤达到温热即可。叩完后最好涂擦润手膏。此法润滑防皱,活络行血,保持手部健美。

(四)药物润手嫩肤

采用药物方法,保护手部皮肤,使其滋润滑嫩、洁白红润。下举二方:

千金手膏方(《千金翼方》)桃仁20g,杏仁10g(去皮尖),橘核20g,赤芍20g,辛夷仁、川芎、当归各30g,大枣60g,牛脑、羊脑、狗脑各60g。诸药加工制成膏,洗手后,涂在手上擦匀,忌火炙手。本品有光润皮肤、护手防皱之效。

太平手膏方(《太平圣惠方》)瓜蒌瓤60g,杏仁30g,蜂蜜适量。制作成膏,每夜睡前涂手。本品防止手部皲裂,使皮肤白净柔嫩,富有弹性。

(五)手部卫生

保持手部清洁卫生,一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健手美手之用;二是预防疾病,是把好“病从口入”的主要环节。俗话说:“饭前便后洗洗手,细茵病毒难入口”。洗手时应使用肥皂或香皂,不但去油泥污垢,还可杀菌。但切忌不可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垢,因汽油对皮肤有侵蚀作用,使手变得粗糙,被引起一些皮肤病,冬季手指取暖,古人主张用暖水器,或用热水泡手,不可以炉火烘手。《老老恒言杂器》说:“冬寒频以炉火拱手,必致十指燥裂”,值得我们生活中加以注意。另外,要勤剪指甲。《养生书》说:“甲为筋之余,甲不敷截筋不替”。经常修剪指甲,可消除细菌,又可加强新陈代谢,促使筋气更新,有利于指甲的荣泽,筋膜的强健。

二、下肢和脚的保健法

腿脚乃全身的支柱,担负全身的行动的重担。中医学认为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十二经络的重要起止部位。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相交接在脚上。因此,腿脚保健关系到整体,对人的健康长寿至为重要。历代养生家特别强调下肢和脚的调摄,总结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健措施,如运动、按摩、保暖、泡足、药疗等。

(一)下肢宜勤动

步态稳健,行走如飞,被视为健康的标志,步履蹒跚,行动迟缓,则食衰老的表现,故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为此人们把炼“脚劲”和“腿劲”作为健康长寿的方法。下肢运动的方法比较多,如跑步跳跃、长途跋涉、爬山、散步等均可采用。这里介绍几种原地锻炼方法:

站立甩腿法一手扶墙或扶树,一脚站立,一脚甩动先向前甩动右腿,脚尖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脚面绷直,腿亦伸直,如此前后甩动,左右腿各甩动20次。

平坐蹬腿法平坐,上身保持正直,先提起左脚向前上方缓伸,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皎跟稍用力向前下方蹬出,再换右脚做,双腿各做20次。

扭膝运动法两脚平行靠拢,屈膝做向下蹲,双手掌置于膝上,膝部向前后左右做圆周运动,先左转,后右转,各20次。

上述功法可增强下肢功能,关节运动灵活,防治下肢乏力、关节疼痛、小腿抽筋、半身不遂等。

(二)腿足常按摩

下肢按摩可分干浴腿法和擦脚心法。

干浴腿法:平坐,两手先抱一侧大腿根,自上而下摩擦至足踝,然后再往回摩擦至大腿根,一上一下为1次,做20次,依同法再摩擦另一腿。其作用是:腿力增强,关节灵活,预防肌肉萎缩、下肢静脉曲张等病。

擦脚心法:每夜洗脚后临睡之前,一手握脚趾,另一手摩擦足心100次,以热为度,两脚轮流摩擦。本法具有固真元、暖肾气、交通心肾、强足健步、防治足疾等作用。现代研究认为,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投影。脚上又有大量神经末梢,经常按摩可使神经更加活泼,神经和内分泌活动更加协调,大脑和心脏功能增强,记忆力提高,解除疲劳,还可防治局部和全身性很多疾病。

(三)足膝宜保暖

脚下为阴脉所聚,阴气常盛,膝为筋之府,寒则易于挛急,所以足膝部要特别注意保暖,以护其阳气。现代研究认为,脚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保温力差,且与呼吸道,尤其是鼻粘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因此,脚对寒冷非常敏感。当气温降到7以下时,就开始发凉,进而反射性地引起鼻粘膜血管收缩。试验证明,将双足放在4冷水中,三分钟后就会出现流涕和喷嚏。所谓“寒从脚下起”即此意。研究又表明,人的双脚皮表温度为28?33时,感觉最舒服。若降到22以下时,则易患感冒等疾病。在寒冷的天气要保持足膝部良好的血液循环和温度。鞋袜宜保暖、宽大柔软舒服,鞋子要防水,透气性能好,并要及时更换。脚部保暖对于预防感冒、鼻炎、哮喘、心绞痛等有一定的益处。

(四)足宜勤泡洗

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对心脏、肾脏及睡眠都有益处。《琐碎录杂说》说:“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说明人们早就把“睡前一盆汤”看作养生保健的措施之一。古今中外许多长寿老人和学者,都认为常洗脚非常有利于健康长寿。如民间歌谣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睡前洗脚,睡眠香甜;远行洗脚,解除疲劳”。如果洗脚和按摩合在一起做,效果更好。

(五)药物护足

秋冬季节,足部常因经脉阻滞,肌肤失养,皮肤枯燥,而出现皲裂。用散寒活血,润燥养肤的中药,外涂足部,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下举二方,以作参考。

初虞世方(《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生姜汁、酒精、白盐、腊月猪膏。研烂炒热,擦于脚部,有散寒温经、润肤治裂之功效。

冬月润手(足)防裂方(《外科大成》)猪脂油12g,黄腊60g,白芷、升麻、猪牙皂荚各3g,丁香1.5g,麝香0.6g。制备成膏,洗脚后涂上。本方法祛邪通络,祛风消肿,防裂防冻。

7、手的保健方法有几种?

按摩双手合掌互相摩擦至热,一手五指掌面放在另一手五指背面,从指端至手腕来往摩擦,以局部有热感为度,双手交替做。然后用手掌沿上肢内侧,从腕部向腋窝摩擦,再从肩部沿上肢外侧向下摩擦至腕部,一上一下为1次,可做24次;另一上肢同法。按摩时间可安排在晚上睡前和早晨醒后。

梅花针护手取梅花针轻叩手背部皮肤,由指尖沿着手腕叩击,每日1次。手法不宜太重,每次叩击时以手背皮肤达到温热即可。叩完后最好涂擦润手膏。此法润滑防皱,活络行血,保持手部健美。药物润手嫩肤桃仁20克,杏仁10克(去皮夹),橘核20克,赤芍20克,辛夷仁、当归、川芎各30克,大枣60克,牛脑、羊脑、狗脑各60克。诸药加工制成膏,洗手后取适量擦匀,忌火炙手。本品有光润皮肤、护手防皱之效。

保持手部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卫生,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健手美手之效;二是预防疾病,是把好“病从口入”的主要环节。俗话说:“饭前便后洗洗手,细菌病毒难入口”。洗手时应用肥皂或香皂,不但去污垢,还可杀菌。但切忌用汽油清洗手上的油垢,因汽油对皮肤有侵蚀作用,手变得粗糙,易引起一些皮肤病。冬季的取暖,古人主张用暖水器,或用热水泡手,不可以炉火烘干。

《老老恒言·杂器》说:“冬寒频以炉火烘手,必致十指燥裂”,值得我们生活中加以注意。另外,要勤剪指甲。《养生书》说:“甲为筋之余,甲不数截筋不替”。经常修剪指甲,可消除细菌,还可以加强新陈代谢,促使筋气更新,有利十指甲的荣泽,筋膜的强健。

与手作防疫保健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