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前的营养该怎样调整?
一旦作好了怀孕的计划,那么怀孕前就一定要注意加强营养,为胎儿的形成和孕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含量也不等。有的含这几种,有的含那几种,有的含量多,有的含量少。所以,应当吃得杂一些,不偏食、不忌嘴,什么都吃,养成好的膳食习惯。
其次,在饮食中要有意识地加强营养,特别是要保证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各种豆类、蛋、瘦肉、鱼等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海带、紫菜、海蜇等食品含碘较多;动物性食物含锌、铜较多;芝麻酱、猪肝、黄豆、红腐乳中含有较多的铁;瓜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孕前可以根据各自家庭、地区、季节等情况,科学地安排好一日三餐,在保证营养的同时,也注意不要营养过剩,并注意多吃水果。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健体养神的缓冲期,体内储存了充分的营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为优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应避免各种食物污染。食物从其原料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直至食用前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金属、霉菌毒素以及放射性核素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人类及其后代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孕前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应当重视饮食卫生,防止食物污染。应尽量选用新鲜天然食品,避免服用含食品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物质的食品;蔬菜应充分清洗干净,必要时可以浸泡一下;水果应去皮后再食用,以避免农药污染;尽量饮用白开水,避免饮用各种咖啡、饮料、果汁等饮品,在家庭炊具中应尽量使用铁锅或不锈钢炊具,避免使用铝制品及彩色搪瓷制品,以防止铝元素、铅元素对人体的伤害。
做好怀孕前的准备,对任何一对夫妇尤其对孕妇及未来的宝宝都是十分必要的。为了防止胎儿异常,育龄妇女最好在受孕前半年就清除体内毒素,停止服用避孕药(或取出植入性的避孕设备),进行有规律地活动,健康饮食,补充叶酸、维生素B,以防止胎儿脊髓或大脑缺损。
科学研究发现,在怀孕头4周内,孕妇如果明显缺乏叶酸,就可能导致胎儿神经异常,甚至最后造成严重后果,后果之一就是造成脊柱裂,从而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
这充分说明妊娠摄入叶酸的重要性:一是促进胎儿的正常生长,因为叶酸是嘌呤嘧啶代谢中的重要因素,细胞、组织要迅速增长就必需叶酸;二是防止妊娠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时会引起流产、死产、新生儿死亡、妊娠中毒、产后出血等症状。然而,许多女性在此阶段并不知道自己缺乏叶酸,也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这有可能错过补充叶酸的关键时期。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建议:育龄的女性每天都应补充0.4毫克的叶酸,孕妇为0.8毫克。生过一胎或长期患溶血性贫血的妇女每日需额外增加0.2~0.4毫克的叶酸,具体的补充方案应该由医生来决定。
富含叶酸的水果有:樱桃、桃子、李、杏、杨梅、海棠、酸枣、山楂、石榴、葡萄、橘子、猕猴桃、草莓等,吃这些水果既可补充足够的叶酸,又可增进食欲。
妇女在怀孕期间服用药物对胎儿不利,这已是众所周知。科学家现在又发现,过量服用维生素也会对胎儿健康造成损害。
妇女怀孕后的前12周内是胎儿器官发育的形成阶段。这时服用药物,包括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对胎儿危害最大,遗憾的是不少妇女在这期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
医学家说,许多孕妇服用多种维生素,殊不知维生素虽然是一种保健药品,但过量的维生素对胎儿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副作用。例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导致流产,大量服用维生素A可导致婴儿骨骼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缺损以及硬腭豁裂,发生先天性白内障,大量维生素K可引起新生儿黄疸。服用维生素E过多会使胎儿大脑发育异常,过多的维生素D则会导致胎儿的大动脉和牙齿发育出现问题,使胎儿血钙过高,容易使胎儿出现智力障碍。
不同身体状况与素质的夫妇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重点地准备与补充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与矿物质。当然这些营养物质,要比非怀孕的夫妇多,但并不是没有限量。因此,我们希望所有计划怀孕的夫妇,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掌握好自己所需营养的量。
但强调营养并不意味着吃得越多越好,一味多食会造成孕妇体重过重,增加行动负担;胎儿生长过度会使难产的可能性增加。同时也使您的宝宝将来成为胖子的可能性增大。有些孕产妇因饮食失调造成肥胖。产后数年仍不能恢复,从而影响体型。营养过剩与糖尿病、高血压、血检性疾病等的发生都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孕产妇的饮食,使之既能满足孕产妇的需要,又不过量,以保证母婴健康。
若有困难或不能确切掌握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准确摄入与补充量,需要请教一下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