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品清知源
人民网>>健康>>新闻>>健康新闻
冬令进补莫入保健品陷阱
2007年01月19日08:59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晨报记者诸达鹤
又到冬令进补时,近日从嘉定区消保委传出信息,近来有关保健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日渐增多。商家针对老年消费者使用了种种招数,如免费量血压、测血糖、开健康讲座,有的还邀请外出旅游、上饭店、赠礼品等等。许多消费者经不起商家的诱导,盲目购买了各种保健品,少至数千元,多至上万元,到头来却找来了麻烦。
刘女士应商家邀请到饭店,在促销人员推荐下购买了保健品“清知源”和“多糖牛初乳”,食用后身体不适。瞿女士参加了医疗咨询活动后,购买了“破壁灵芝孢子粉”,服用后心慌头晕,反应严重。葛先生购买了健康中国万里行的“金能量龙心口服液”,声称能治百病。但服用后,病情不但没有改善,反而身体出现不良反应。经调查该销售商在相关宣传资料上没有明示销售商名称、地址等信息,消费者投诉无门。
消保委提醒说,经营者宣传的保健品有很多疗效,可治疗百病,这些不能轻信,老年消费者不要保健心切,误入保健品企业夸大其辞的宣传陷阱,另外千万不要到马路上购买保健品。
来源:《新闻晨报》
~~~~~~~~~~~~~~~~~~~~~~~~~~~~~~~~~~~~~~~~~~~~~~~~~~~
最好的保健就是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2、对于保健品,我们应该怎样认知?
本来它应该是很好的东西,但是百现在国家监管的很差,许多黑心商人用几度个新词就开始用化学试剂加些常用的食物知勾兑,制作所谓的神奇效果的保健道品,那都是骗人的,不要买,更不要吃,回吃好一日三餐,有时间多锻炼身体就很好了,当心吃了答会吃出疾病。
3、新广告法保健食品的禁用词语有哪些
商家发布的保健食品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的功能,不得真人展示效果,所描述有关保健功能、产品功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及含量、适宜人群、食用量等信息,必需与《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所载明的内容一致。保健食品宣传不得出现下列情形和内容:
——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含有使用该产品能获得健康的表述;
——夸大保健食品功效或扩大适宜人群范围,明示或暗示适合所有症状及所有人群;
——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直接或间接地宣传治疗作用,或者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该保健食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的作用;
——与其他保健食品或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进行对比,贬低其它产品;
——含有“无效退款”、“XX保险公司保险”等内容;
——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性表述;
——含有有效率、治愈率、评比、获奖等评价性内容;
——利用和展现国家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或者利用和展现专家、医务人员和消费者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
——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
——渲染、夸大某种健康状况或者疾病,或者通过描述某种疾病容易导致的身体危害,使公众对自身健康产生担忧、恐惧,误解不使用广告宣传的保健食品会患某种疾病或者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
——使用公众难以理解的专业化术语、神秘化语言、表示科技含量的语言等描述该产品的作用特征和机理;
——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的内容;
——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宣传,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等;
——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
——声称或者暗示保健食品为正常生活、保障健康或治疗病症所必需;
——直接或者间接怂恿任意、过量使用保健食品;
——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
4、保健品有效果吗
5、如何挑选保健品?什么牌子的保健品好?
中国保健品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2016 年保健品年消费额约为2000 亿元,老年人消费占50%以上。但有专家披露:实际上大部分保健品并不像商家宣传的那么神奇。更糟糕的是,很多打着保健品旗号的非法产品正在哄骗老年人钱财、坑害老年人健康。
很多保健品在宣传各种功效的时候,确实可以拿出相关研究文献,可问题就在于这些“研究结果”本身就不靠谱。
多数保健品实际功效尚不明确
针对某种保健品的某种功效,有时候会在零星的文献里看到“可能有效”的结果。“可能有效”不是明确有效,还须进行“大规模临床试验”去进一步验证,才有指导意义。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针对这部分“可能有效”的结论,却看不到后续研究的验证。在各路营销中,那个最开始“可能有效”的作用却一直被夸张地宣传为“科学研究发现它有某某功效”。
夸大其词的宣传往往是偷换概念
有一些保健品在宣传中会说“含有某某成分”,因此“具有某某功效”。但实际上,这种成分的作用本身就不明确,而且保健品中这种成分的含量也和“初步研究”中“可能有效”的含量相差很远。
作用不明确,剂量不达标,会有效吗?
添加了药物成分,还宣称“纯天然”
很多商家为了让消费者体验到保健品“确实有效”,不惜在其中加入药物成分,卖的时候又以“纯天然”作为营销噱头。这种情况在减肥、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品中比较常见,可以说是“挂着保健品的头,卖着药物的肉”。
这个时候,你可能就要问了:即便这些效果不确定,可吃了保健品也没啥坏处,万一有用呢?
通过保健品“治病”的三种结果
对于服用保健品“治病”的结果,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吃不好也吃不坏,花钱买安慰
这种情况对于“不差钱”的人来说,如果你就是想买个开心,也不是不可以。但对于很多辛辛苦苦攒钱的人来说,这些钱真的是白白浪费掉了。
添加药物成分,影响正常治疗
保健品的药物成分可以说是“偷偷加进去的”,消费者并不知情。
一方面,有些药物成分有副作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你的个人情况,选择那个副作用最小、治疗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案,可保健品不会。
另一方面,如果你还在接受治疗,自己平时也在吃药,再加上保健品中的药物成分,就可能导致药物过量。
寄希望于保健品,耽误正常治疗
很多人都想通过“补”来治病……关于这一点,国家食药监总局明确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主要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也就是说,保健品不能宣称有“治疗作用”,更不能替代药物。生病了该治就得治,身体是自己的,耽误不起。
国家食药监总局教你如何挑选保健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消费者:保健食品广告和宣传凡声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一律不要购买。
消费者应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场所购买产品,特别要注意有无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通过网络、会议、电视、直销和电话等方式购买产品,也应先确认资质信息。
此外,消费者购买时应仔细查看外包装标签标识相关信息,做到“四不”:
☆不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
☆不购买标签上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的预包装食品;
☆不购买标签或说明书中提及可以预防疾病、有治疗功能的产品;
☆不购买标签上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但声称是保健食品的产品。
6、有一个生病就吃保健品,觉得保健品比药管用的姐姐该怎么劝?
我觉得是一个人的认知问题,她可能觉得生病不必用药,吃一些保健品就可以,那她就是夸大了保健品的功效,钟情于保健品 来调理,不用准字药品来治疗,我认为看是什么情况,如果是轻症慢性病可以用保健品来调理,保健品有这个作用,但是如果症状严重,身体有严重不适,那必须先用药物对症治疗,然后症状缓解以后,再用保健品调理一下,治标又治本,这样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是我的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7、如何看待保健品?
记住以下几点:
1、我国任何一种保健品,都涉及虚假宣传,销售都必然存在欺骗。比如益生菌类保健品都宣传增加肠道百内微生物,实际上是这些微生物根本就过不了人的强酸性的度胃,还没到达小肠,就死干净了,如果真有某种微生物,连胃酸都杀不死的话,进到你体内,就肯定能要你的命!
2、价格都是严重知虚高。
3、有很大一部分保健品是少吃无害也无益,多吃或长期吃就会严重影响健康。
4、有许多保健品,添加了道不明西药成回分,来虚高其效果的,长期服用是要命的。比如宣传壮阳的保健品,一般就是加了西地那非的,宣传降压的保健品一般就是加了可乐定的,太贵的西药保健品商家还舍不得添加,都是添加低廉价格品质差严重危害健康的西药成分。这是业内的通行做法,但他们几乎都会清一色宣称是“纯中答草药制剂”。
8、哪些保健品是夸大的
你应该问:那些保健品不是夸大的?
我的回答就两个字加句号:没有。
9、保健品广告词怎么写
印在打火机上面的广告语,,仙人鞭,,保健品的一种
10、求一份对联,赞美保健品公司的九周年庆典,公司名字:润康普瑞,给中老年做保健品的 急用!!!
夕阳无限好,普渡众生送祥瑞
朝露待日晞,润泽万物保健康
后半句上下藏头露尾,上联是普瑞,下联是润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