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鹅十日龄保健

鹅十日龄保健

发布时间:2020-07-06 23:53:40

1、鹅的防疫什么时候打

刚出壳的雏鹅,每只肌肉注射抗血清疫苗0.02%毫升,预防鹅瘟。30日龄左右时,每只肌注禽霍乱菌苗1.5毫升。饲养用具每隔3~5天用5%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鹅舍和活动场地每隔7~10天用1%漂白粉溶液消毒一次。

要根据鸭的品种、大小、强弱不同,分群饲养,要按照鸭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要,合理搭配饲料,特别要满足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

饲料品种要多样化,最好供给相应的全价饲料,以保证鸭体的营养需要,同时喂食要定时定量,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提高鸭群的健康水平。

(1)鹅十日龄保健扩展资料:

按照鸭群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控制适当的温度、湿度,鸭舍环境要安静,光线需充足,通风应良好,排水必须畅通。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饲养蛋鸭6~7只。蛋鸭舍适宜温度为10~25 。

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一栋鸭舍只养同一日龄、同一批次的鸭。

因为不同日龄的鸭有不同易感或易发的疾病,如果一栋鸭舍内饲养着几种不同日龄的鸭,则日龄较长的患病鸭或已病愈的鸭都可能带菌或带毒,并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排菌或排毒而传染给易感的小鸭。

2、如何判断肉鹅的日龄

一、肛门鉴别
1.雏鹅期 最佳览别期是在出雏后2~24小时以内,常用以下两种操作方法:
(1)翻肛法 此法较为广泛采用。操作者用左手的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颈口,使其腹部向上,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放在泄殖腔两侧,轻轻翻开泄殖腔,如在泄殖腔口见有螺旋形突起,即为公雏,如是三角瓣形皱褶,即为母雏。
(2)捏肛法 左手握住雏鹅,以右手食指和无名指夹住雏鹅体侧,中指在其肛门外轻轻向上一顶,如感觉有一细小突起者,即为公雏,如无,则为母雏。此法较难掌握,要求中指感觉灵敏,熟练掌握后,鉴别速度较快。
2.育成期(或半月龄以后) 此期用翻肛法鉴别较为准确。具体操作如下:操作者呈半蹲伏,右膝压住鹅的背前部,稍用力(压住即可,不可用力过猛或将全身重量全部压在鹅身上,以免把鹅压伤),左、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共同操作,向后向下按压,翻开泄殖腔(此时鹅的腹压增大,只要注意用力技巧,较为容易翻开),如见有一0.6~0.8厘米长的细小突起(此为生长过程中的阴茎),即为公鹅,如无,则力母鹅。也有时操作者可将鹅放在膝盖上或操作台上翻肛鉴别,此法较为省力,但费时。
有的母鹅在泄殖腔边缘处有一三角形突起,这种鹅俗称“刺儿母鹅”,此时容易将其判断为公鹅,要注意区分,以免造成混淆,而影响鉴别率。
3.成鹅期
至3~4月龄时公鹅的阴茎已逐渐发育成熟,成熟的阴茎长约6厘米,粗约1厘米,它是由一对左右纤维淋巴体组成,分基部和游离部(但有的鹅因饲养管理欠佳或营养不良时,阴茎未成形,甚至有的与育雏期时相同)。鉴别时,技术操作同育成期,手指微用力,阴茎即可伸出。正常的阴茎弹性良好,比较容易伸出和回缩。如见在其中部或根部有结节,则可能是患大肠杆菌病或其它疾病,可依据具体情况予以淘汰处理或治疗后继续留用。
如翻开泄殖腔,只见有雏形的皱襞,则为母鹅,经产母鹅则较为松弛,很容易翻开。

二.外形鉴别
1.雏鹅期 公雏和母雏在出雏时就存在着一些差异。一般来说,雄雏体格较大,喙长宽,身较长,头较大,颈较长,站立的姿势较直;雌雏的体格较小,喙短而窄,身体形圆,腹部稍向下,站立的姿势稍斜。
2.育成期和成鹅期
随着日龄的增长,公、母鹅外形的差异日渐显著,雄鹅的雄相日益突出,至成鹅期已非常明显,表现在体型较大,喙长而钝,颈粗长;胸深而宽,背宽而长,腹部平整,胫较长,有额头的品种鹅,额头则明显大于母鹅的额头。相对公鹅而言,母鹅的体型较为轻秀,身长而圆,颈细长,前躯较浅窄,后躯深而宽(产蛋期腹部下垂尤为明显),臀部宽广,腿结实,距离宽。

三.鸣声鉴别
雄鹅的鸣声高、尖、清晰、宏亮;雌鹅的鸣声低、粗较为沉浊。
四.动作鉴别
至成鹅期公母鹅在动作行为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可通过动作来判断雌雄,一般来说,群鹅中,头鹅多为公鹅,并表现出凶悍,威猛,能起到看家护院的作用。在群体饲养时,个别公鹅可能出现独霸某一只或几只母鹅的现象,或不让其它公鹅进入其领地的行为,相比较而言,母鹅则比较温顺、驯服。

五.羽色鉴别
有的品种鹅可根据羽色来鉴别,如莱茵鹅,雏鹅在出壳时,背部羽色为浅灰色的,是雄雏,背部羽色为深灰色的,是雌雏。

3、雏鹅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是什么?

(1)适宜的温度 育雏温度与雏鹅的体温调节、采食、饮水、活动以及饲料的消化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雏鹅育雏温度一般自30℃开始,1~5日龄适宜温度为30~26℃,6~10日龄适宜温度为26~23℃,11~20日龄以后适宜温度为23~18℃。在育雏期间应做到适时脱温。雏鹅的保温期在不同季节有较大的差异,我国南方一般冬季为6~10天、春季和秋季5~7天、夏季2~4天。北方气温较低,应适当延长保温期。

(2)适宜的湿度 育雏期间的湿度一般前期控制在60%~65%,后期以65%~70%为宜。

(3)通风与阳光 通风与温度、湿度三者之间应互相兼顾,在控制好温度的同时,调整好通风。一般控制在人进入鹅舍时不觉得闷气,没有刺激眼、鼻的气味为宜。如果天气比较好,雏鹅从5~10日龄可逐渐增加舍外活动时间,以便直接接触阳光,增强雏鹅的体质。

(4)合理的密度 雏鹅生长发育极为迅速,随着日龄的增长,体格增大,所需活动面积也增大。因此,在育雏期间应注意调整饲养密度,按雏鹅体质强弱、个体大小及时分群饲养,以利于提高群体的整齐度(见表2)。

表2 雏鹅适宜的饲养密度(羽/米2)

(5)合理分群 在对雏鹅进行选择后,将弱雏和健雏分群饲养,有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便于管理。在育雏过程中,发现食欲不振、行动迟缓、体质瘦弱的雏鹅,应及时挑出,单独饲喂,精细管理,可提高育雏期的成活率。在饲养过程中,应该根据鹅群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按大小、强弱分群饲养。特别是发病鹅群或群体中发病的个体,必须与其他鹅群分开,隔离饲养,精心管理,以提高出栏率和整齐度。

4、肉鹅10---15日龄每只正常用料多少

降温防暑
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只~7只为宜,鹅舍温度不超过26℃。保持通风透气,在地面撒1厘米厚的细沙。舍外活动场地搭凉棚遮阳。天气炎热时,向鹅舍周围地面喷洒冷水降温,用冷水向鹅身上喷细雾。
精养雏鹅
出壳1天后的雏鹅,用切细的鲜嫩菜叶(最好是莴笋叶)放在手上诱食,有多数鹅争食即可开食。开食后,先调教饮水,再将菜叶分次均匀撒在塑料布上任其采食,每隔2小时左右喂一次。经1天半~2天,鹅能吃到七成饱时,再适量撒喂米饭或浸酥的碎米。从第3天开始,改用料槽喂料,日喂4次~5次,最后一次安排在晚上10时左右。
6日龄~10日龄雏鹅,日喂6次~8次,其中晚上喂2次。日粮中米饭占20%~30%;青料占70%~80%。
1日龄~20日龄,将米饭逐渐改为碎米,日喂6次,其中晚上喂2次,并在白天适当进行放牧。
21日龄~30日龄,适当增喂煮裂的麦粒,逐渐过渡到喂浸泡过的麦粒,接近30日龄时可喂干的,并延长放牧时间。每次喂料量均以吃九成饱为宜,同时尽量让雏鹅多饮水。
圈牧结合
鹅30日龄后至翼羽长出前,充分利用夏季早晚气温较低的时间,选择草质好、草量足的地方放牧;其余时间则圈养,适当补喂糠麸、稻谷、玉米等精料,尤 其在肉鹅背部、腹部绒毛开始脱落换新羽时,更要注意补喂优质精料(大麦、小麦、玉米等),以免引起换羽不一,影响生长发育。一般每天补饲2次~3次,每次以吃八九成饱为宜。
适时催肥
鹅主翼羽长出后开始催肥。催肥期宜圈养,饲料以玉米、稻谷、麦子、糠麸等为主,适当搭配蛋白质饲料和粗饲料。
催肥的参考配方
玉米40%、稻谷15%、麦麸19%、米糠10%、菜粕11%、鱼粉3.7%、骨粉1%、食盐0.3%。饲料要粉碎,加水拌成干湿状饲喂,日喂4次~5次,其中晚上喂1次,让鹅充分吃饱,并供足饮水。每天清扫圈舍,清洗料槽、水槽,隔一天让鹅下水一次,时间半小时左右。一般经15天~20天催肥,手摸胸肌丰满,背部脂肪增厚,即可出售。
防疫灭病
刚出壳的雏鹅,每只肌肉注射抗血清疫苗0.02毫升,预防鹅瘟。30日龄左右,每只肌肉注射禽霍乱疫苗1.5毫升。饲养用具,每隔3天~5天用5%新鲜石灰水消毒一次。鹅舍和活动场地,每隔7天~10天用1%漂白粉溶液消毒一次。

5、三十日龄的鹅要不要晚上喂水?

三十日龄的鹅晚上不需要喂水,在给小鹅第一次喂水的时候加点百分之五的葡萄糖水,以方便提高小鹅的成活率;

雏鹅刚开始开食得饲料也最好讲究一些,比如用两份切碎的细草和菜叶,加一份碎米或者是稻谷玉米等一些粮食搅拌均匀,然后把他撒在浅盘里方便小鹅采食。

等到五到十天以后可以用百分之三十的稻谷等一些精料加百分之七十的青嫩草或者是菜叶,再加百分之二的骨粉,和0.5浓度的贝壳粉,最后再加0.3浓度的食盐。

(5)鹅十日龄保健扩展资料:

当雏鹅三十天以后基本上就是中鹅阶段,属于青少年时期,消化能力增强,这时候应该以放牧为主了,每群鹅最好在二百或者是三百只左右;

太多容易造成采食不均,有的的撑死有的饿死,影响鹅的整齐度,放牧的时候尽量不要惊扰他们,防治因鹅群恐慌造成踩踏跌伤的危险。

放牧的时间最好是控制在九个小时最好,上午五六个小时,下午三四个小时为益。放牧的时候注意精良避免阳光直晒,早去中午十点左右回来加料。

6、鹅苗养殖寒冷季节怎样养

鹅苗饲养主要要注意温度和喂养。 1 O~21日龄雏鹅的饲养管理 1.1雏鹅的潮口与开食雏鹅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第一次吃料俗称开食。开食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雏鹅出壳24h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就可进行潮口。具体方法:将雏鹅放入篮中,将鹅篮浸入清洁的浅水中(以不淹到雏鹅的颈部为宜),让雏鹅自由活动和饮水3~5min,然后,将鹅篮提出水面放到温暖的地方,让鹅理干绒毛。也可在室内用小盆盛水潮口。经几次调教,便可以自由饮水。天气炎热、雏鹅数量较多时,可人工喷水于雏鹅身上,让其互相吮吸绒毛上的水珠。或用饮水器直接给雏鹅初饮;初次饮水可以刺激雏鹅的食欲,促使胎粪排出。 潮口后即可开食。开食料采用青饲料如苦荬菜、莴笋叶、黑麦草等,将其洗净切碎,与碎米、米饭或全价配合小鹅料拌在一起开食。精青饲料1~3日龄按1:3,4~10日龄1:lO,10日龄以上按l:15的比例掺合。每日饲喂的次数按日龄的增长适当提高,1~4日龄每天饲喂5~6次,4~10日龄每天饲喂6~8次,10日龄以上再从每天5~6次降至3~4次正常喂养。饲料的变化由熟到生、由软到硬,慢慢过渡,不可突然大幅度变化。饲喂方法应采用“先饮后喂,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防止暴食”。雏鹅以开食后的第2天起便可按时饲喂。3日龄后适当补饲砂砾,以帮助消化。从11日龄起可开始适当放牧,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逐步从熟喂过渡为生喂。 1.2保温 由于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温度对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大群饲养可利用煤炉加热或暖气供热来进行,密度控制在20~30只/m2。1.-25日龄温度26~28 0C,湿度60%~65%;6~lO日龄24~26℃,相对湿度65%;11~15日龄22~24℃,相对湿度65%~70%;16~20日龄20~22℃,相对湿度70%左右。这样经过10~20日龄后,选择晴朗天气就可将雏鹅进行放牧饲养。 育雏保温应遵循下列原则: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弱雏稍高,强雏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低;冷天、阴天稍高,热天、晴天稍低。雏鹅一般保温2~3周,保温期的长短因品种、季节、地理位置不同而调整。 保温结束时的脱温应非常慎重,要做到逐渐脱温,特别当气温突然下降时不要急于脱温而应适当补温。 1.3防湿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育雏鹅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因此要经常打拇卫生,及时清除潮湿垫料,换上干净、干燥的新垫料,保持室内干燥。 1 .4分群与防堆雏鹅在开水、开食之前,应根据出雏时间的迟早和雏鹅的强弱,进行第1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开食后的第2天,可以根据雏鹅采食情况,进行第2次分群,将那些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雏鹅,分出来另外喂食。一般每群以100~150只为宜,分群时还应注意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雏鹅饲养数为:1~5日龄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龄12~15只,15日龄以后8~10只。雏鹅喜欢聚集成群,如果温度低时更是如此,易出现压伤、压死现象。 1.5放牧与放水 雏鹅在10日龄以后,条件适宜即可放水和放牧。 1.6卫生防疫雏鹅育雏阶段易发生的疾病有:小鹅瘟,小鹅流感,禽出败,胃肠炎,鹅球虫病等,重点要防治小鹅流感和小鹅瘟。在饲料中添加O.05%的复方敌菌净或O.05%~O.10%的土霉素,可有效防止禽出败、胃肠炎、鹅球虫病的发生。 2 22~70日龄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 这一阶段鹅的觅食能力增强,消化道容积增大,采食量日益增加。为适应这些特点应加强仔鹅饲养管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为转入育肥期或为选留后备种鹅打下良好的基础。 22~70日龄仔鹅可采用全舍饲和放牧结合补饲两种方式,其中以后者较多见。一般全舍饲饲养每只鹅需要全价饲料lOkg左右,放牧结合补饲饲养每只鹅需要全价饲料5.6 kg。体重可达到3.2~3.5 kg以上。 2.1 放牧饲养 2.1.1 放牧时间 春秋季雏鹅10日龄在气温暖和,天气晴朗时可在中午放牧;夏季时可提前到5~7日龄,刚开始时1 h左右,以后逐步延长,到30~40日龄可采用全天放牧,并尽量早出晚归。放牧时可结合放水,时间从15 rain逐渐延长到O.5~1 h,每天2~3次,再过渡到自由嬉水。 2.1.2放牧场地的选择 放牧场地要有丰富优质的鹅喜食的牧草。鹅喜食的草类很多,一般只要无毒、无刺激、无特殊气味的草都可供鹅采食。牧地要开阔,可划分成若干小区,有计划地轮牧。牧地附近应有湖泊、小河或池塘,给鹅有清洁的饮水和洗浴清洗羽毛的水源。牧地附近应有蔽荫休息的树林或其他蔽荫物(如搭临时荫棚)。 2.1.3放牧时注意事项:①放牧群一般以250~300只为宜,由2人放牧,放牧地开阔时可增至500只左右,甚至可达1 000只

7、鹅苗一至三十天的预防和饲养方法

鹅苗开食的饲料可用2份切细的青草或菜叶加1份碎米(碾碎泡软的稻谷、玉米或煮至7—8成熟的米饭均可)混合均匀,而后将混合好的饲料撒在浅食盘或塑料布上。供给鹅苗的日粮,5—10日龄可用20%—30%的米饭或混合精料加70%—80%的青草或菜叶,2%—3%的谷粉、0.5%的贝壳粉和0.3%的食盐;11—20日龄,精料与青料搭配比调整到1:4—8;21—30日龄可调整到1:9—12。1—10日龄每天喂8—10次,11—30日龄每天喂5—6次。鹅苗消化道短,生长发育快,夜间需加喂“夜食”。一般15日龄前每天加喂2顿夜食,15日龄后每天加喂1顿夜食。

8、怎样养鹅啊?

9、如何养幼鹅

养幼鹅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雏鹅从10日龄起,青饲料用量可达饲喂量的80%—90%;
2、第21日龄开始,青饲料喂量占90—92%;
3、仔鹅从60日龄一出栏,需适当增加精料的喂量,饲用量为100g一150g/只,以提高出栏品质。(牧草种植品种可选用黑麦草、苦荚菜、牛皮菜、三叶草等草种)。
4、雏鹅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抗寒能力弱,对温度比较敏感。
5、一般一周龄29℃—25℃,二周龄27℃一25℃,以后每周下降2.5℃,逐渐降至常温饲养。

10、雏鹅每天喂多少饲料

1、开食
雏鹅的潮口与开食雏鹅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第一次吃料俗称开食。开食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雏鹅出壳24h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就可进行潮口。
具体方法:将雏鹅放入篮中,将鹅篮浸入清洁的浅水中(以不淹到雏鹅的颈部为宜),让雏鹅自由活动和饮水3~5min,然后,将鹅篮提出水面放到温暖的地方,让鹅理干绒毛。也可在室内用小盆盛水潮口。经几次调教,便可以自由饮水。天气炎热、雏鹅数量较多时,可人工喷水于雏鹅身上,让其互相吮吸绒毛上的水珠。或用饮水器直接给雏鹅初饮;初次饮水可以刺激雏鹅的食欲,促使胎粪排出。
潮口后即可开食。开食料采用青饲料如苦荬菜、莴笋叶、黑麦草等,将其洗净切碎,与碎米、米饭或全价配合小鹅料拌在一起开食。精青饲料1~3日龄按1:3,4~10日龄1:lO,10日龄以上按l:15的比例掺合。每日饲喂的次数按日龄的增长适当提高,1~4日龄每天饲喂5~6次,4~10日龄每天饲喂6~8次,10日龄以上再从每天5~6次降至3~4次正常喂养。饲料的变化由熟到生、由软到硬,慢慢过渡,不可突然大幅度变化。饲喂方法应采用“先饮后喂,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防止暴食”。雏鹅以开食后的第2天起便可按时饲喂。3日龄后适当补饲砂砾,以帮助消化。从11日龄起可开始适当放牧,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逐步从熟喂过渡为生喂。

与鹅十日龄保健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