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论文指导 维普网的
国际经贸国际经贸
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建议
■李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李瑞锋北京中医药大学
摘要: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中药出口规模不断增长,我国中药的国际
竞争力有所下降,我国中药出口品种以中药材和提取物为主,亚洲仍然是我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
中药出口面临的基本形势,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中药出口的政策建议:通过
“以医带药
”方式推进中药的国际化;进一步制定完善中
药的相关标准及规范;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制定鼓励中药出口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中药出口国际竞争力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20世纪
80年代
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表明,中国拥有的中药资源种类为
12807
种,其中药用植物
11146种,药用动物
1581种,药用矿物
80
种;仅对
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进行统计,总蕴藏量就达
850
万吨左右;
1985年全国药材种植面积约
30万
hm2,常年栽培的
药材达
200余种;药材年收购量
30~40万吨,其中野生药材占
60%,家种药材占
40%(李刚,
2004)。2007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
积达到
96万
hm22008)。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我
(国家统计局,
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和中药的国际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
中药是我国非常传统的出口商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记
载,唐宋时期就向外大量输出药材,当时出口的药品种类多达
几十种,包括人参、牛黄、朱砂、茯苓、附子、川椒、远志、甘草等
(李璐瑒,
2010)。中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
特色与优势,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
WTO及世界对传统医药重
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药出口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
1.我国中药出口规模不断增长。建国以来,我国中药出口
一直发展较快,海关统计数据显示,
1974年我国中药出口额首
次突破
1亿美元,
1979年达到
2.7亿美元,
1985年增加到
3.6
亿美元,
1974~198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
12.35%,发展迅速。
1991~2010的二十年间,我国中药出口经历了快速增长、下
降回落、快速增长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中,
1991-1995年我国中药
出口表现为快速增长的特征,中药出口额从
1991的
3.1亿美元
增加到
1995年的
7.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25.54%;1995~2001
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及其他一些政策的影响,中药出口受
到限制,中药出口表现为不断下降的特征,中药出口额从
1995
年
7.7亿美元的高值,下降到
2001年的
4.5亿美元,年均下降
8.6%;进入
21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以后,我国中药出口
进一步得到快速发展。2001~2010年中药出口表现为快速增长
的特征,中药出口额从
2001年的
4.5亿美元增加到
2010年的
19.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17.63%。虽然期间受到
2008年国
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药出口额增长率出现下降,但是从
2010
年开始明显复苏,出口额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到
32.9%。
2.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虽然我国中药出口近
年来发展较快,但是中药的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却在不
断下降,表现为中药出口额占医药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
表
1我国中药出口额变化情况(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海关统计年鉴
以及中药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降低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中药出口额占整个医药出口总额的比重相对
偏低,而且还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1995年中药出口额占全
部医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36.1%。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
总值达到
7.12亿美元,而医药类商品
(包括中药、西药、医疗器
械、医用敷料等大类
)的出口总值达到
79.99亿美元,中药出口
所占的份额仅为
8.9%(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2004)。
2008年中药出口占全部医药出口额的比重仅为
4.1%(张中朋
等,
2009)。相对来讲,中药出口额占医药出口总额的比重及变
化趋势,与中药工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及变化趋势
之间,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中药出口额占医药出口总额的比
重明显低于中药工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中药出口
额占医药出口总额的比重基本呈现不断下降的特征,而中药工
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却呈现不断增加的特征。数据
显示,
2001年中药工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18.62%。到
2003年我国共有中药企业(包括中成药工业企业和
中药饮片工业企业)
1364家,全年中药工业产值达
810.26亿
元,中药工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提高到
26.1%。2008
年我国中药工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26.1%。2010
年我国中药实现工业产值
3172亿元,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
值
11933.82亿元,中药工业产值占比进一步提高到
26.58%。
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本文选择了贸
易竞争力指数
TC(Trade
Competition
Index)这一指标来进行分
析现阶段,分析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普遍采用国际
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
来分析,但是由于关于中药的概念、内涵和范围,我国与国际
国际经贸国际经贸
图
2003-2008年中药出口额与中药工业产值在整个医药产业中的地位(
%)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2004),中国高技术产业发
展年鉴(
2003、2008),张中朋等(
2009)
上的有关界定存在很大差异,导致统计口径不可比,难以准确
计算上述其他两个指标,所以本文只使用贸易竞争力指数这
一个指标进行分析。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某一产业或产品的
净出口与进出口总额之比,可以表明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是
净进口,还是净出口,以及净进口或净出口的相对规模,从而
反映某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于世界市场上供应的其它国家
的该产品来讲,是处于生产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优
劣势的程度。其计算方法为:
式中:
Xij表示
i国
j种商品的出口额;
Mij表示
i国
j种商品的进
口额。
TC值小于零,说明该产品为净进口,其生产效率低于国
际水平,不具有或缺乏国际竞争力;
TC大于零,说明该产品为
净出口,其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TC值越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TC值等于零,则表示该产
品的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其进出口纯属与国际间进行
品种交换。该指标的优点是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
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
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该指标均介于
-1和
+1之间,因此在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具有可比性。
结果表明,我国中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但不是很
强,而且国际竞争力正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贸易竞争
力指数从
1998年的
0.72下降到
2010年的
0.48。
表
2
1998-2010年我国中药贸易竞争力指数(
TC)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海关统计年鉴的相关
数据计算
2013年
1期
88
总第
706期
3.我国中药出口品种以中药材和提取物为主,附加值相对
偏低。从产品品种结构上来讲,我国出口中药产品主要包括中
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
(含中药酒及营养保健品
)三大类。
近年来,我国中药产品出口额不断增加,但是从结构上来看,
以中药材和提取物为主,中成药所占比重相对较小。1996年我
国中药出口额中,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
(含中药酒及营
养保健品
)三者所占的比重为
73.5%、9.7%和
16.7%,中药材出
口所占比重相对较高,超过
70%,中成药出口所占比重不足
20%。之后,中药材出口额所占比重基本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1996年
~2006年中药材出口所占比重从
73.5%下降到
37.6%;
提取物出口额所占比重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1996年
~2006
年提取物出口额比重从
9.7%提高到
43.8%;中成药出口额所
占比重在波动中呈现小幅提高的特征,
1996年
~2006年中成
药出口额比重从
16.7%提高到
18.7%。但总体上,
1996年
~2005年以来,以中药材为主的出口格局一直没有改变。
2006年中药提取物出口额所占比重第一次超过中药材,
成为第一大出口来源,中药材成为第二大来源,中成药成为第
三大来源,中药出口格局发生明显改变。2006年
~2010年一直
维持这种出口格局。
总体上来讲,
1996年
~2010年间虽然中药材的出口比重
不断下降,但是仍然占到近
40%的份额,同时,中药提取物的
出口比重不断提高,已经超过
40%,二者合计的比重超过
80%。相对来讲,中成药的出口比重一直偏低,不足
20%。实际
上,早在
1989年,我国中成药出口就达到了
1.1亿美元
,占中
药出口总额的
30%,1991年
~1993年间,中成药出口额所占比
重一直都维持在
30%以上,不过逐渐开始表现出下降的特征,
从
1994年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比重降到了
20%左右,之
后,中成药出口额所占比重基本都维持在
20%以下,例如,
2010年中成药出口额增加到
3.54亿美元,但是占中药出口总
额的比重仍然不足
20%。现阶段,我国中药出口以中药材和提
取物为主的特征非常明显,意味着我国中药出口品种的结构
不合理,附加值依然偏低。
表
3我国中药出口产品的品种结构分布
资料来源:
1996-2007的数据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海
关统计年鉴,2008-2010的数据来自中国中医药年鉴。
4.亚洲仍然是我国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目标市场相对
单一。近年来,我国中药出口覆盖国家和地区范围进一步扩
国际经贸
大,
2003年中药出口覆盖到的国家和地区已达
150个,
2008
年进一步增加到
160个。但是,我国中药出口的目标市场仍然
比较集中,相对单一,亚洲市场一直是主要出口市场。数据显
示,
1998年我国中药对亚洲出口
38985万美元,占中药出口总
额的
71.9%,是第一大出口市场;对欧洲出口
3207万美元,占
中药出口总额的
5.9%;对美国出口
9124万美元,占中药出口
总额的
16.8%;其他市场出口
2872万美元,占中药出口总额的
5.3%。1998年以来,出口亚洲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从
1998年
的
71.9%下降到
2010年的
65%;出口欧洲市场的比重有所提
高,从
1998年的
5.9%增加到
2010年的
16.0%;出口美国市场
的比重出现下降的特征,从
1998年的
16.8%下降到
2010年的
10%;出口其他市场的比重从
1998年的
5.3%增加到
2010年
的
9%。
总体上来讲,我国中药出口市场结构近年来并没有出现
明显变化,亚洲市场仍然是主要出口市场,虽然比重有所下降,
但是下降幅度很小,
1998年
~2010年
12年间,仅仅下降了
6.9
个百分点,欧洲出口市场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增加
10.1个百分
点,美国出口市场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下降了
6.8个百分点。
表
4我国中药出口市场分布结构(
%)
资料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海关统计年鉴
二、我国中药出口贸易面临的形势
1.世界对中药的认识有所改变。长期以来,我国中药出口
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的影响,而无法得到快速发展。中医
和西医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思维方式也存在很大
差异。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很多理念和做法难以理解,在认识
上存在一定的偏见,这也导致了我国中药特别是中成药难以
进入国际市场,中药出口受到限制。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
西医药的局限性和毒副作用,开始更加关注传统医药领域,使
得世界对植物药及中药的认识也有所改变,国际市场对植物
药和中药的需求不断增加。WHO在
2002年发布的报告中认
为,世界基于传统医药的植物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600亿美
元,国际植物药市场潜力巨大。
2.中药的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出口贸易壁垒增加。现
阶段我国中药在生产加工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很多方面还属于空白,虽然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标
准,但是存在标准偏低、范围有限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国际上
认可的中药管理标准体系,中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偏低,
质量标准难以得到国际的认可,国内标准还难以发展成为国
际标准。例如,历史上曾出现过小柴胡汤事件、麻黄事件、马兜
铃酸事件、御之堂减肥药事件等不良反应和中药副作用事件,
被国际媒体大肆炒作,对我国中药出口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
响。现阶段,我国中药依然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的问
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我国中药出口。
在我国中药标准体系建设滞后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利用
自身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提高对中药安全卫生、技术含
量、疗效、环保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限制我国中药的出口。加
之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中药出口的贸易壁垒有
所增加,进一步影响了中药的出口。例如,
2004年
3月
31日,
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颁布《欧盟传统植物药(草药)注册程序指
令》(200424EC指令),其中规定中药出口企业必须提供
“待批
药品或同类相关药品在申请日之前已有至少
30年的药用历
史,包括在共同体内至少
15年的使用历史的文献或专家证
据。”,该指令首次承认了中药的
“药品地位
”,对于目前已经在
欧盟市场上以
“膳食补充剂
”等身份销售的草药产品,允许再
销售
7年,并在此期间允许采用传统草药简化申请的途径来
获取
“药品”的合法地位(李璐瑒,
2010)。但是我国的中药产品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基本都难以达到上述要求,其中比较突出
的问题是国内企业基本都无法出具产品在欧盟安全使用
15
年的相关证明材料,导致我国中药出口依然受到很大限制。截
至目前,在欧盟植物药注册中,我国仅有个别产品完成了简化
注册,而大多数产品只能继续以
“膳食补充剂
”或“食品
”等形
式出口。近年来,日韩也在不断提高中药进口质量标准,对我
国中药出口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3.我国中药出口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相对较弱。我国从
事中药出口经营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多,但是规模普遍较小,科
技创新能力不足,内部竞争激烈,整个中药行业集中度不高,
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直接影响我国中药的出口。数据
显示,
2009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企业总计有
2766家,其
中,出口中药材及饮片的企业有
1000家,出口额超过
100万
美元规模的企业仅有
7家(中国中医药年鉴行政篇,
2010),大
部分企业的规模都偏小,出口额相对偏低。近年来,韩国、日本
等国家在传统医药方面发展较快,这些国家生产的中药在药
品质量和包装设计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优势,加之资金雄厚、
技术先进,注重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品牌的建立,对我国的中药
形成了较大的竞争。
三、促进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
1.进一步促进中医在世界各国的发展,通过
“以医带药
”方
式推进中药的国际化。中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草药,中药是纳
入了中医药理论体系、能够按中医理论使用的药品,所以中药
的发展离不开中医的发展,中药的国际化离不开中医的国际
化,现阶段,通过
“以医带药
”方式,在促进中医国际化的过程
中不断推进中药的国际化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例如,
2012年从
7月
1日开始,澳大利亚对中医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这意味
国际经贸国际经贸
着澳大利亚已把中医药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范畴,中医在澳
大利亚的发展为我国中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通过中医在国外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外民众对中医药行
业的整体认识水平,有利于中药在国外的注册和应用,进而扩
大中药出口。针对中药出口市场相对单一的问题,要积极在亚
洲以外的欧美等国家大力发展中医服务,进而带动中药出口。
总体来讲,在中医与中药的国际化问题上应始终坚持“以医带
药”的模式,促进医药产业的共同发展。
2.进一步制定完善中药的相关标准及规范。进一步完善中
药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中药种植、研发、生产加工、包装等
各个环节,特别注重将我国制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与国际接
轨,不断提高我国中药的质量和水平,增强竞争力,通过标准
化进一步提升我国中药的国际化水平。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
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相关技术,在中药标准制定方面应该发
挥应有的作用,通过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来促进我国中药的
国际化,进而促进世界中药产业的科学发展。
3.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中药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中
药企业技术创新不足是基本现实,为了提高我国中药的国际竞
争力,需要进一步加快中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使
我国中药的生产技术水平实现新的突破,不断生产出具有高科
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创新性产品,尽快摆脱中药出口以中药材
等原料性产品为主的局面,进一步提高中成药的国际竞争力,
提高中成药这种高附加值产品在中药出口中的份额。
4.制定鼓励中药出口的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曾出台一系
列政策促进中药贸易。2005年,国家八部委出台了《关于促进医
药产品出口的若干意见》。2009年
4月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明确了新
时期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强调要完善相关
政策,积极拓展中医药服务贸易。2012年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等
14个部门联合制订《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若干
意见》,这些政策中都涉及到中药出口贸易,对我国中药出口具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政策文件都没有针对中药出口贸
易提出明确规定。为了促进中药出口贸易的发展,未来需要进
一步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鼓励我国中药出口,给予具有一定规
模和发展优势的企业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WHO/EDM/TRM/2002.1.WHO
Traditional
Medicine
Strategy
2002-2005[M].WHO.Geneva,2002.11-12.
[2]李刚.中药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上).
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10
[3]李璐瑒.传统中药如何走向世界—2010.19
—
——再谈中药出口.首都医药,
[4]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2003年中药出口情况分析及
2004年预
测.医保信息,2004.02
[5]张中朋,刘张林.做大国际市场促进中药出口—
———中药出口二十年
回顾与策略探讨.中国现代中药,2009.10
作者简介:李荣(1980-),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专业:
国际贸易;李瑞锋,男,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
1期
90
总第
706期
人民币升值对纺织服装企业
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
—————以泉州纺织服装企业为例
■陆焱平陈燕武刘凯华侨大学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B-ZR1163)
摘要: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仅次于电子通信业的第二大出
口行业,出口依存度高达
51%。福建省泉州市的服装产业是中国
服装产业三大板块之一,占全国休闲服装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
全市共有
8000多家企业。人民币升值给企业的出口造成严重的
冲击。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泉州纺织服装企业出口的影响,
并提出泉州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长短期对策。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泉州纺织服装企业影响对策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形势的持续低
迷和失业率的不断增加以及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使得人民币面
临着较大的升值压力。由于我国服装纺织品不断扩大的市场份
额是建立在我国廉价劳动力成本和较低产品价格优势之上的,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人民币的升值大大
地消弱了。
福建省泉州市地处闽南金三角,是闽东南沿海经济最发达、
最活跃的地区,泉州市区及下辖的晋江市、石狮市等地有近万家
纺织服装企业,纺织服装出口是其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泉
州市纺织服装业实现总产值
126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26%
,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
10%
,出口值
32亿美元,约占全市出口商
品总值的
25.8%。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缓慢复苏,且伴随着
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泉州纺织服装出口也受到很大影响。据泉州统
计局数据显示,人民币每升值
1%,纺织服装行业销售利润就下降
2%-6%,如果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5%~10%,纺织行业的利润率将
要下降
10%~60%。
二﹑泉州市纺织服装品出口概况
纺织服装业是泉州市主要的产业之一。泉州纺织服装业起
步于上世纪
80年代,现已经发展成为泉州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全
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纺织服装业已成为泉州最具优势
的支柱产业,而泉州也成为我国最大的休闲男装、童装、体育运动
服装生产基地。泉州市石狮不仅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也是福建
省休闲服装产业集群的中心区,品牌总量跃居全国县级市第二
位,涌现出爱登堡、彬伊奴、卡宾、威兰西等一批著名品牌。相关
资料显示:泉州市现在有大约
8000家企业是纺织服装的生产,从
业人员更是有
50万余人;在泉州市的工业总产值中超
1000亿
元的庞大服装产业占
1/4
,出口商品值占全市出口商品总值的
27.5%
,产量占全省的
70%
,占全国的
10%;泉州纺织服装企业已
获得中国名牌产品
12项、中国驰名商标
32枚、中国
500个最具
价值品牌
5枚和国家免检产品
18件;全市
8000家纺织服装企
2、头晕是怎么回事yyy
头晕又称为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类: 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 以倾倒的感觉为主,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二为一般性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的感觉为主,感到头重脚轻。 分类及常见疾病 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因此,我们可将引起头晕的疾病进行分类叙述,使大家对“头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1.旋转性眩晕 按其病因可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 (1)周围性眩晕:是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曾译美尼尔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用链霉素或庆大霉素等药后引起的)及前庭神经炎等。 (2)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2.一般性眩晕 (1)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2)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3)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4)血压性眩晕:高血压或低血压均可引起眩晕。 (5)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1. 贫血 老人如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贫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营养保健,很容易患贫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2. 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时饮食结构的不和理。 3. 脑动脉硬化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4. 颈椎病 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有沉重感。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引起头晕的主要原因。 5. 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除头晕之外,还常伴随头胀、心慌、烦躁、耳鸣、失眠等不适。 6. 心脏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头晕。 1. 对头晕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预防。老人应定期作血压、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规、血脂、血黏度、脑电图、脑血流图、颈部x线等检查,防患于未然。 治疗头晕方法 方法一: 鸡蛋红糖治头晕 豆油适量放锅内烧热,将2个鸡蛋、30克红糖(放一点水搅拌)倒入锅内煎熟,空腹服用,连服10天。为巩固疗效,也可多服几天。 方法二: 篱栏药膳治头晕 用中草药篱栏25克,带壳鸡蛋一个,大米50克,煮成稀粥,可加适量油、盐、味精调味。煮熟后,去篱栏渣和蛋壳,一天分2次食用药粥和鸡蛋,一般连续食用3天,头晕头痛症状即有明显好转。此药粥不仅香甜可口,可治疗头晕头痛,还具有辅助降压作用。 方法三: 鸭蛋赤豆治头晕 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腹服,每日一次,连用7天有特效 方法四: 枯草汤治头晕 夏枯草25克,生白芍15克,生杜仲25克,黄芩10克。 用法:先煎前3味药,放入3茶盅水,熬30分钟,从火上拿下来,稍停再加入黄芩,煎5分钟即成,每天早晚各服1次。服后即能感觉头轻眼亮,没有其他副作用。 方法五: 菊花治头晕 菊花功能降血压、明目解毒、治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能使小便清长。高血压的人可用菊花枕头,对妇女肝阳火盛引致头晕、晚间烦躁不能成眠者有帮助。可将野菊花加入油柑子叶、绿豆壳或通草丝,晒干待冷装入枕袋内再缝密即可。 方法六: 茉莉花炖鸡蛋 用黑布蒙住眼睛休息,早餐吃炖鹧鸪和茉莉花炖鸡蛋。 方法七: 运动治头晕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经常头晕的长者,只需持续进行一些简单、轻松的运动,情况便可获得极大的改善。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心理学家约妮在最新一期《内科年鉴》中发表其研究报告时表示,运动疗法可以减少慢性眩晕的症状和身体不适,而运动疗法开始得愈早,效果会愈好,最理想是在首次出现头晕后立即开始。 她说,头晕是一种常见情况,通常是因为内耳的问题而造成,但这将对病患者,特别是长者,造成很大的不便,例如容易跌倒、或因害怕跌倒而不愿外出甚至无法独立生活。现时,医生除了向病患者提供一些效果有限的处方药外,很少有其他治疗眩晕的方法。其实,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眼部、头部、身体运动是可以治疗头晕,而且不需要任何设备,人人都可做到,但医生却通常不向病人作出介绍。 她领导进行的一项研究,将一百七十名平均年龄为六十岁而经常有头晕的病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运动训练或是一般的医疗照顾;其中,运动组有护士教导他们进行半天的运动。在几个星期后,护士约晤每个病人两次,提供建议并助加强信心;然后在满三个月和满六个月时,测试每个病患者的状况。 在三个月后,三分之二的运动组成员,头晕情况有明显改善,而「标准照顾组」到六个月后,才有三分之一人的情况有改善。 约妮表示,运动组的病患有比较多的诱因参加头晕治疗,因此他们十分愿意每天做头部运动。她说,只要让病患者真正体验到运动的好处和坏处,可以帮助他们继续做头晕治疗。 低血压造成头晕: 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一,可逐渐提高病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 你了解低血压吗? 成人上肾血压低于90/60毫米贡柱,老年人低于100/70毫米贡柱,称为低血压。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多为慢性低血压,即血压长期偏低,并伴有头晕、头昏、乏力、易疲劳等症状。据统计,低血压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达10%。 别轻视低血压危害 由于大脑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低血压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性损害极为突出,病人常感头晕、头痛、眼前发黑、健忘、思维迟钝,容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 长期低血压怎么办 长期低血压可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减退,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使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另外会导致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的发生。 小编推荐: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荤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计数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牛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和消除血压偏低引起的不良症状。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30
3、头晕吃什么比较好啊?
你好,头晕吃什么食物好
1.西瓜
脱水是头痛发作的主要原因。西瓜本身含充足的水量,同时还能为身体提供镁等重要矿物质元素,从而起到预防的头痛作用。此外,黄瓜、甜瓜、西红柿和莴苣等果蔬的含水量也较高。
2.杏仁
研究发现,杏仁里的镁元素能放松血管,预防头痛。想要增加镁的摄入量是可以吃一些腰果、糙米和豆荚、杏仁、杏脯、香蕉、鳄梨等食物。
3.苹果
含有多种能降低血脂,限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栓塞倾向,防止动脉硬化的物质,能软化血管,疏通血脉,用于防治脑动脉硬化,血管性头痛。
4.酸奶
大脑缺钙同样会发出头痛信号。而低脂酸奶就含有丰富的钙和益生菌。
5.鱼
无论是咸水鱼或淡水鱼,均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和丰富的钙,特别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分解胆固醇,使脑血管通畅,缓解头痛。
4、精细化工指的是什么
精细化工的范畴相当广泛,包括的范围也无定论。各国对精细化工的范畴的规定是有差别的。纵观世界主要工业国家关于精细化学品的范围可以看出、虽然有些不同,但并无多大差别,只是划分的宽窄范围不同而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精细化工行业正在不断出现,行业越分越细、越分越多。日本 1984 年版《精细化工年鉴》中共分为 35 个行业类别,而到 1985 年,就发展为 51 个类别,即医药、农药、合成染料、有机颜料、涂料、粘合剂、香料、化妆品、洗涤卫生用品、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肥皂、印刷用油墨、塑料增塑剂、其他塑料添加剂、橡胶添加剂、成像材料、电子用化学品与电子材料、饲料添加剂与兽药、催化剂、合成沸石、试剂、燃料油添加剂、润滑剂、润滑油添加剂、保健食品、金属表面处理剂、食品添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水处理剂、高分子絮凝剂、工业杀菌防霉剂、芳香除臭剂、造纸用化学品、纤维用化学品、溶剂与中间体、皮革用化学品、油田用化学品、汽车用化学品、炭黑、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稀有金属、精细陶瓷、无机纤维、贮氢合金、非晶态合金、火药与推进剂、酶、生物技术、功能高分子材料等。
1986 年,为了统一精细化工产品的口径,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精细化工,并作为今后计划、规划和统计的依据,我国化学工业部对精细化工
产品的分类做了暂行规定,把精细化工产品分为 11 大类。这种分类主要考虑了化学工业部所属精细化工行业的情况,具体分类如下:
(1) 农药;
( 2 )染料;
(3) 涂料(包括油漆和油墨);
( 4 )颜料;
(5) 试剂和高纯物;
(6) 信息用化学品(包括感光材料、磁性材料等能接受电磁波的化学品);
(7) 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8 )粘合剂;
(9) 催化剂和各种助剂;
(10) 化学药品(原料药)和日用化学品;
(11) 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功能膜、偏光材料等)。
其中催化剂和各种助剂一项,又包括以下内容:
①催化剂,分为炼油用、石油化工用、有机化工用、合成氨用、硫酸用、环保用和其他用途的催化剂;
②印染助剂,含柔软剂、匀染剂、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用阻燃剂;
③塑料助剂,含增塑剂、稳定剂、发泡剂、阻燃剂;
④橡胶助剂,含促进剂、防老剂、塑解剂、再生胶活化剂;
⑤水处理剂,含水质稳定剂、缓蚀剂、软水剂、杀菌灭藻剂、絮凝剂等;
⑥纤维抽丝用油剂,涤纶长丝用、涤纶短丝用、锦纶用、月青纶用、丙纶用、维纶用、玻璃丝用油剂等;
⑦有机抽提剂,吡咯烷酮系列、脂肪烃系列、乙腈系列、糠醛系列等;
⑧高分子聚合物添加剂,含引发剂、阻聚剂、终止剂、调节剂、活化剂等;
⑨表面活性剂,除家用洗涤剂以外的阳性、阴性、中性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⑩皮革助剂,含合成揉剂、涂饰剂、加脂剂、光亮剂、软皮油等;
农药助剂,含乳化剂、增效剂等;
油田用化学品,含油田用破乳剂、钻井防塌剂、泥浆用助剂、防蜡用降粘剂等;
混凝土用添加剂,含减水剂、防水剂、脱模剂、泡沫剂(加气混凝土用)、嵌缝油膏等;
机械、冶金用助剂,含防锈剂、清洗剂、电镀用助剂、各种焊接用助剂、渗炭剂、汽车等机动车用防冻剂等;
油用添加剂,含防水、增粘、耐高温等各类添加剂、汽油抗震、液压传动、变压器油、刹车油添加剂等;
炭黑(橡胶制品的补强剂),分高耐磨、半补强、色素炭黑、乙炔炭黑等;
吸附剂,稀土分子筛系列、氧化铝系列、天然沸石系列、二氧化硅系列、活性白土系列等;
电子工业专用化学品(不包括光刻胶、掺杂物、 MOs 试剂等高纯物和高纯气体),含显像管用碳酸钾、氟化物、助焊剂、石墨乳等;
纸张用添加剂,含增白剂、补强剂、防水剂、填充剂等;
其他助剂,如玻璃防霉剂、乳胶凝固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分类主要是从化学工业部的范围所做之规定,并未包含精细化工的全部内容,例如医药制剂、酶、化妆品、精细陶瓷等。由于我国精细化工起步较晚,目前精细化工产品所包括的门类比国外还少很多,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然而必须指出,在发展我国精细化工过程中,有必要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研究开发新产品时不仅要注意数量,更要重视质量,并且要妥善解决三废治理问题。加强剂型加工和复配技术的开发研究。只有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才能逐步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和扩大出口创汇能力。
5、保健品到底吃不吃 哈佛大学30念
1、保健品没有任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单纯依靠一种或几种食物或营养素来预防肿瘤也是不可能的。
2、健康长寿除了平衡膳食和规律作息外,没有其他捷径可走。2007年,《美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由多国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试验,发现过量服用维生素E死亡率增加4%、服用β胡萝卜素死亡率增加7%、服用维生素A死亡率增加16%,而且没有证据表明服用维生素C能延年益寿。
2013年发表于《内科学年鉴》的一篇名为《服用维生素片对健康无益》的文章,也打碎了全球对维生素补充剂的崇拜之情。该文章指出,服用维生素补充剂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浪费钱,对身体健康无益。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每日平衡膳食和光照30分钟,就能获取充足的维生素,不必再吃维生素补充剂。否则过多的维生素无法被人体吸收,最终还是会通过尿液排出,甚至当肾脏排出能力减弱时,还会引起维生素的蓄积中毒。天然维生素在食物中广泛存在,如果真的缺乏某种维生素,一般也会伴随其他营养素缺失。此时单纯补充维生素是不能全面获益的,应先改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
6、有谁听说过王中华集团?王中华生物公司,卖保健品的。
我听说过,因为我现在就在吃这个产品,暂时没有什么效果
7、请问一下医生,我总是头晕,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自律神经失调,或者突眼性甲状腺肿所致
头晕乃是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增多而造成脑部血液减少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因为暴露于烈日下过久,泡热水澡的时间太长,或是紧张、生气等。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缺乏维他命、荷尔蒙分泌异常、更年期或自律神经失调也都是造成头晕的因素。依原因的不同,头晕也分为以下几种。
只有脸部发烫,而手脚冰冷——最常出现在50岁左右的女性身上。大多是因为更年期荷尔蒙分泌失调之故。人体内各内分泌腺及荷尔蒙,能够应付身体的活动状态及外在的气温,而具有使身体能顺畅运作的调节功能。更年期时,性荷尔蒙的分泌日减乃至停止,身体产生许多变化,除了肩膀僵硬、头痛外,还有头晕及手脚冰冷等症状。
突然发作的头晕:乃自律神经失调的毛病。也可称为血管运动神经的一种。大多是出现在女性身上,同时伴有头痛、目眩、倦怠感及下半身寒冷等症状。
经常全身发热的状态下头晕:若伴有激烈的心悸及身体颤抖,则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现象,这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量使得新陈代谢旺盛,随时感到全身发热且头晕。
另外,也可能是高血压,若血压高居不下,头晕的状态一直持续且同时出现头痛症状,就有脑中风的危险,要特别注意。
头晕若有伴随其它任何症状,一定要请教医师。
若非疾病所引起的头晕,不必就医即可获得改善;平日注意要有适度的运动,多吃含维他命、蛋白质及铁质的食物也是很重要的。
胡萝卜汁可治畏冷引起的头晕
手脚及腰间感寒冷,且有头晕的现象,很可能是自律神经失调或更年期障碍所引起。
胡萝卜可以暖和身体,又可抑制头晕,正是适合有上述症状者。若是添加蜂蜜,效果更彰。
胡萝卜亦可健胃整肠,帮助消化,通便;因此对于胃肠虚弱、食欲不振及便秘的人而言,是很好的食品。尤其长期便秘的人,胡萝卜捣成泥状后更有功效。特别是生的胡萝卜最为有效。
胡萝卜汁
1、胡萝卜五百公克,切成适量大小,置于研钵中捣碎成泥状。
2、以纱布包之,榨挤出汁液。
3、加入一大匙蜂蜜于胡萝卜汁中即成。
海带煎汁可以预防高血压及突眼性甲状腺肿
海带有降血压的作用,因此对于因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很有效;也因含有大量的碘,自古即被认为治疗甲状腺异常的特效药,所以适用于因甲状腺肿大而引起的头晕。特别是海带的煎煮汁最为有效。
海带三十公克加水六百公克,煎至水量减半,一日三回,空腹饮用。
头晕时的处理
1、以最舒适的状态躺下休息,解松身上的衣物。
2、若有发烧现象,予以冰敷。
3、调暗室内的光线,使身心放松、平静
4、若是自律神经失调所引起时,脚部会觉得发热,若呈现冰冷,最好保持其温暖。
其他推荐品:
菠菜能治疗因高血压引起的头晕。菠菜用热水烫过,再以芝麻油拌炒,可经常食用。
ni shi ge 体贴爱人的 hao lao gong.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vegan.com/2004/welcome_to_china_vegan@200487205025.htm
8、请问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是什么,具体是怎么计算的,急需!!谢谢
你想说的应该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吧
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利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CPI的计算
首先是价格调查及计算平均价格。根据商品或服务项目与人民生活的相关程度和价格的变动频率,确定价格调查的次数。价格调查是定时、定点、定人直接调查。
价格资料采集来后,还要计算月平均价格。即把每一代表规格品所有调查点的时点价格进行简单算术平均,得到月平均价格。例如:某种服装价格每月调查三次,有6个调查点,就是将18个时点价格相加,然后再除以18。
月度平均价格计算后,就可计算与不同基期相比的月度价格指数。首先,计算单项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指数,然后再将单项指数进行几何平均,计算出基本分类价格指数,由基本分类指数再依次加权计算出类指数和总指数。
年度价格指数就是将各月的指数进行简单算术平均。
中国现行的CPI构成及权数:
1、食品34%
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
3、居住13%
4、交通通讯10%
5、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
6、衣着9%
7、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
8、烟酒及用品4%
权数是反映调查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在总指数形成中影响程度的指标,是根据居民家庭用于各种商品或服务开支占总支出比重计算的。权数资料来源于城市住户调查统计中的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基本分类及以上类别权数,一年内固定不变。
目前,CPI调查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500多个市县50000多个调查网点。国家统计局直属的全国调查系统采取定人、定时、定点的直接调查方式,由专职物价调查员到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农贸市场和商店现场采集价格资料。对于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商品,至少每五天调查一次价格,保证了CPI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计算过程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