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老年保健穴

老年保健穴

发布时间:2020-07-05 10:44:48

1、如何做艾灸

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回旋灸

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1)老年保健穴扩展资料:

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本草纲目》除记载有“白蒿”及“白艾’外,还记载有“蕲艾”(产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薪州镇),可入药。此系艾的栽培品种cv. qiai,与原种(野生种)的区别在于:栽培品种植株高大,高150-250厘米,香气浓烈;叶厚纸质,被毛密而厚,中部叶羽状浅裂,上部叶通常不分裂,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最长可达7-8厘米,宽1.5厘米,叶揉之常成棉絮状;入药,性温、苦、辛、微甘。 

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它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门前挂艾草,一来用于避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制作方法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碾轧碎后过筛,去掉尖屑,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多碾轧几次,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1.艾炷的制作

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图146。

2.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两端纸头压实,即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2、老年简易保健方法有哪些?

头面功

(1)假梳头:两手十指微屈,以指尖接触头皮,从前额到枕后,再从额侧至头顶进行梳头,共来回50~60次,以头部有微热感为度。有醒目、止痛、降压、乌发等作用。(2)干擦面:两手作掩面状,五指并拢,由额向下拂面,似洗脸状,约20~30次,有醒脑、降压、预防感冒作用。(3)轻叩齿:口轻闭,上下牙齿相互轻叩20次,同时两腮和舌配合作漱口动作,边叩边漱,使唾液分泌增加,等津液满口时,徐徐咽下。有保护牙齿和促进消化作用。(4)按太阳:用两手食指端分别压在双侧太阳穴上旋转,顺、逆时针各10~15次。有通经活络,止痛醒脑作用。(5)捏印堂:用拇指与食指轻捏印堂(两眉之间)30~40次,有明目醒脑作用。

躯干功

(1)揉胸脯:以两手按在两乳外上方,旋转揉动,顺、逆时针各揉10~20次。有加速血流作用。(2)抓肩肌:右手拇指与食指、中指配合捏提左肩肌,然后再以左手依上法捏提右肩肌,如此左右交叉进行,各捏提10~15次。有舒筋活血、消除疲劳作用。(3)点膻中:以拇指指腹用力压两乳头联线中点处,约30秒钟后骤然开放,再压再放,重复7-10次。有宽胸、顺气、镇痛、止喘作用。(4)扩胸廓:两手微张五指,分别置于胸骨左右两旁的胸壁上,手指端沿肋间隙从内向外滑动,各重复20-30次。有宽胸、顺气、止痛、止喘的作用,(5)搓腰眼:两手掌按腰眼,用力向下搓,至尾骶部,共搓揉30次。有壮腰强肾,防治腰痛的作用。

四肢功

(1)甩双手:两臂自然下垂,由前向后甩动30~50次,有放松肩、臂、腕、指关节功能,能通畅气血,增强手臂功能,对肝、心、肺有益,并能舒筋活血。(2)旋膝盖:两手掌心紧按双膝,先齐向外旋转15~20次,后齐向内旋转10余次。可增强膝盖的活力,驱散风寒,灵活筋骨。(3)擦大腿:两手抱紧一侧大腿根部,用力下擦到膝盖,然后擦回大腿根,来回共10~15次。有促使关节灵活,防止腿痛的作用。(4)揉腓肠:以两手掌挟紧一侧小腿腿肚,旋转揉动,每侧15~20次。有流通气血,加强肌力的功能。(5)搓涌泉:先把两手搓热,然后搓两脚心涌泉穴各50次。有舒肝明目作用。

3、人体哪几个穴位是保健的

合谷穴(在双手虎口处), 涌泉穴(在脚掌心),劳宫穴(在两手掌心), 足三里(在膝盖下方约三寸大骨内侧),上述四个穴位被称作是人体的“四大养生穴”。长按揉,可以强健身体。祝你健康!

4、即保健又强壮身体的穴位是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百合穴,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灸“足度三里”能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调整消化系统使版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和抗过敏功能,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权作用

5、老年喘按摩那个穴位好示意图?

按摩太溪穴补肾纳气,按定喘穴定喘止嗽。具体穴位定位如下图。

6、老年痴呆按那些穴位能治疗

手指操简单、方便、易行,尤其对老年人较为适合。 从中医观点来看,手上集中了许多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穴位,联系着全身的内脏,适当地刺激这些经络穴位,有助于保持健康,某些症状也可以得到改善。经常以手指为中心进行各种活动,可以使大脑皮层得到刺激,保持神经系统的青春活力,对老年痴呆可起到预防作用。

手指操练习方法如下: 第一组:(1)①吐气握拳。②用力吸足气并放开手指。可以使头脑轻松。(2)用一手的食指和拇指揉捏另一手指,从大拇指开始,每指做10秒。可使心情愉快。 (3)①吸足气用力握拳。②用力吐气同时急速依次伸开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左右手各做若干次。 注意:握拳时将拇指握在掌心。(4)刺激各指端穴位,增加效果。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按压拇指。(5)刺激各经络。用拇指按压各指指根。(6)双手手腕伸直,使五指靠拢,然后张开,反复做若干次。

第二组:(1)抬肘与胸平,两手手指相对,互相按压,用力深吸气,特别是拇指和小指要用力。边吐气,边用力按。对于呼吸系统的病、妇女病、腰痛也有效。(2)将腕抬到与胸同高的位置上,双手对应的手指互勾,用力向两侧拉。对高血压也有效。(3)用右手的拇指与左手的食指、右手的食指与左手的拇指交替相触,使两手手指交替相触中得到运动。动作熟练后加快速度。再以右手拇指与左手中指,左手拇指与右手中指交替作相触的动作,依此类推直做到小指。可以锻炼运动神经,防止头脑老化。(4)双手手指交叉相握(手指伸入手心),手腕用力向下拉。 (5)两手手指交叉相握,手指伸向手指,以腕为轴来回自由转动。 (6)肘抬至与胸同高的位置上,使各指依次序弯曲,并用力按压劳宫穴。可强健肠胃。

第三组:多点刺激法。可用小铁球或核桃作为工具,具体做法如下:(1)将小球握在手中,用力握同时呼气,然后深吸气并将手张开。(2)将两个小球握在手里,使其左右交换位置转动,老年人都有经验,当有烦恼和不满情绪时,用此法可得到解除。(3)两手心用力夹球相对按压,先用右手向左手压,然后翻腕使左手在上,边压边翻转手腕。(4)用食指和拇指夹球,依次左右交换进行。(5)将球置于手指之间,使其来回转动。

最近,英国一项研究表明,加大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摄入有利于避免常见的早发性痴呆。研究人员对数百名受试者进行血样分析揭示,血液中维生素B12含量在正常范围的1/3下限者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增加3倍以上,而叶酸含量同样低者患此病的可能性增加2倍。

过去研究发现,补充维生素B12确有降低老年人患痴呆症奇妙作用。认为:维生素B12缺乏,可使体内转钴胺素I结构和作用改变,进而导致免疫球蛋白生成衰竭,抗病能力减弱,严重时会引起神经细胞的损害。这次研究发现,在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人中,半胱氨酸(一种有潜在危害的氨基酸)浓度最高,半胱氨酸含量在正常范围的1/3上限者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要高35 倍。虽然,如今研究者对维生素B12、叶酸和半胱氨酸的差异,究竟是导致老年痴呆病的结果还是原因,还不能最终确定。但老年痴呆症与维生素B12和叶酸的缺乏肯定有密切关系,研究者认为,饮食的调理可能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因为从食物中摄入B12和叶酸既有效且安全。富含B12 的食物有:雏菊、香菇、大豆、鸡蛋、牛奶、动物肾脏以及各种发酵的豆制品等;叶酸丰富的食物是:绿叶蔬菜、柑桔、西红柿、菜花、西瓜、菌类、酵母、牛肉、肝脏和肾脏。经常地、适量地摄入上述食物,对预防老年痴呆症有一定作用。

日本预防痴呆协会最近邀请研究痴呆医学的专家拟出预防老年痴呆症的10大要诀。

这10大要诀是:

第一,饮食均衡,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一天食盐的摄取量应控制在10克以下,少吃动物性脂肪及糖,蛋白质、食物纤维、维他命、矿物质等都要均衡摄取。

第二,适度运动,维持腰部及脚的强壮。手的运动也很重要,常做一些复杂精巧的手工会促进脑的活力,做菜、写日记、吹奏乐器、画画等都有预防痴呆的效果。

第三,避免过度喝酒、抽烟,生活有规律。喝酒过度会导致肝机能障碍、引起脑机能异常。一天喝酒超过0.3升以上的人比起一般人容易得脑血管性痴呆。抽烟不只会造成脑血管性痴呆,也是心肌梗塞等危险疾病的重要原因。

第四,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等生活习惯病。早发现、早治疗。

第五,小心别跌倒,头部摔伤会导致痴呆。高龄者必要时应使用拐杖。

第六,对事物常保持高度的兴趣及好奇心,可以增加人的注意力,防止记忆力减退。老年人应该多做些感兴趣的事及参加公益活动、社会活动等来强化脑部神经。

第七,要积极用脑,预防脑力衰退。即使在看电视连续剧时,随时说出自己的感想便可以达到活用脑力的目的。读书发表心得、下棋、写日记、写信等都是简单而有助于脑力的方法。

第八,随时对人付出关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

第九,保持年轻的心,适当打扮自己。

第十,避免过于深沉、消极、唉声叹气,要以开朗的心情生活。高龄者常须面对退休、朋友亡故等失落的经验,很多人因而得了忧郁症,使免疫机能降低,没有食欲和体力,甚至长期卧床。

随着医药卫生的进步,保健知识的普及,世界人类的平均年龄均有显著的增加,老人在人口中的比例逐年在提高,许多国家已达到联合国所订的高龄社会的标准(全国六十五岁的老人占总人口百分之七),而高龄化社会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愈趋严重,老年痴呆症就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根据医学统计:老年痴呆症多发生于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约占百分之四至五;八十五岁以上的约占百分之十。目前,全日本有一百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大陆约有五百万人,全美约六百万人,中华民国台湾地区没有正确的统计数字公布,若以百分之十的盛行率来推算,可能有二十多万的老人罹患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为血管性痴呆症。这类型的痴呆症多为血管病变所导致,药物治疗大部份的症状可获得改善。

另一种为脑神经细胞退化性的痴呆症。这类型痴呆症,在医学上称之为「阿耳茨海默氏病」。对此类病患,目前尚无特效药可治,但可在其脑神经细胞未退化前加以预防。

有几种简单有效的运动,能延缓脑神经细胞的硬化,可预防「阿耳茨海默氏」型的老年痴呆症:

1.每天清晨及傍晚在空气清新的地方快步走一小时:快步走可以运动腰下部的紧张肌,提高摄氧量,有助于刺激脑细胞,防止脑细胞退化,对老年痴呆症的预防,有理想的效能。

2.经常做手指动作的头脑体操:经常做只手十指指尖的细致活动,如手工艺、雕刻、制图、剪纸、打字,以及用手指弹奏乐器等,能使大脑血液流动面扩大,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的按摩大脑,能帮助大脑活泼化,预防痴呆。

3.经常使用手指旋转钢球或胡桃,或用双手伸展握拳运动:「手指是大脑最突出部份」(康德语)。如经常做上述运动,可刺激大脑皮质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良好,增进脑力灵活性,延缓脑神经细胞老化,可预防痴呆。

4.实施头颈左右旋转运动:这种运动不但可使上脊椎的转动变得滑顺,预防老年人罹患椎骨脑底动脉循环不全的病症,还可延缓脑动脉硬化,预防老年痴呆的功效。其方法是先将头颈缓慢地由左向右旋转一百圈,再将头颈由右向左旋转一百圈,随时随处可做,方法简易,效果卓著。

老年性痴呆起病很隐匿。痴呆前期不容易被发现,患者仍能完成家庭中的一切生活活动,看不出任何异常。此期主要是大脑最高层次功能(与同年龄组相比)有所下降。痴呆前期如进一步发展,进入轻型痴呆,此时在生活上如洗衣做饭、清扫、养花、整理书橱等活动,会一反常态的难以顺利完成。
此期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很快即可进入重症痴呆。重症者对时间、场所、人物、事物等的判断能力几乎完全丧失,其轻重程度因人而异,但是一旦进入此阶段很难逆转。

老年性痴呆的预防要从中年开始做起,而且老年性痴呆如在痴呆前期或轻型痴呆期被发现,并在生活上采取相应措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是完全可以控制其发展的,并且可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向好的方向转化。从近年研究的结果看,预防老年痴呆发生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1.药物预防: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养生保健,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方法。根据中医学理论,认为老年人衰老的本质是阳虚血瘀。近10余年来,国内开展了大量抗衰老中药方剂的实验研究,这些方剂中的89.5%以补脾肾为主,所以老年阳虚者可常服健脾补肾之品,如五子衍宗丸之类,可防衰老。葛茂振氏认为,有效地控制脑动脉硬化的发展,对改善大脑组织的血流灌注,维持大脑代谢的正常,对预防痴呆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选用月见草、泽兰、泽泻、白术、黄芪、葛根、川芎等。亦可选用月见草油胶囊4粒(日3次)、复方丹参片3片(日3次)、泽泻白术散10g(日2次)、活血通脉片5片(日3次)、愈风宁心片3片(日3次)中的一种服用。

2.灸法预防:灸法亦可扶阳化瘀,延年益寿,古代灸任脉的神阙、气海、关元,督脉的命门、大椎、膏肓、肾俞、志室,胃经的足三里穴(双)、每次灸五壮,均有补肾填精助阳、防止衰老和预防痴呆的效果。

3.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老年痴呆。动脉硬化是痴呆症的主要“敌人”, 调节膳食,少吃食盐,并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

4.注意智力训练: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有研究显示,常做用脑且有趣的事,可保持头脑灵敏,锻练脑细胞反应敏捷,整日无所事事的人患痴呆症的比例高。 老年人应保持活力,多用脑,如多看书、学习新事物,培养多种业余爱好,可活跃脑细胞,防止大脑老化。广泛接触各方面人群,对维护脑力有益。和朋友谈天,打麻将、下棋等,都可激荡脑力,刺激神经细胞活力。

5.精神调养: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这说明精神之调养重在调节七情之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应节思虑,去忧愁、防惊恐。应该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而不争,与时变化而无我,意志和,精神定,悔论不起,魂魄不散,五脏俱宁,这是精神调理的第一要义。这就是说,要宁静无惧,恬淡虚无,与世不争,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做到外不受物欲的诱惑,内不存情虑的激扰,这样气血调和,健康不衰。

要注意维持人际关系,避免长期陷入忧郁的情绪及患上忧郁症,因为忧郁症也是老人痴呆症的危险因素。避免精神刺激,以防止大脑组织功能的损害。另外,维持家庭和睦可以保持心情愉快,能增强抗病能力。

6.体育锻炼:许多人都知道,运动可降低中风机率,其实,运动还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预防大脑退化。实践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益于健康,如坚持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或练气功等,有利于大脑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但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除整体性全身活动外,尽量多活动手指。

7.起居饮食:起居饮食要有规律,不可变换无常。一般应早睡早起,定时进食,定时排便。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也有积极的意义。在膳食上,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即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戒烟、戒酒。.

7、老年人家庭保健按摩手法有哪些

老年家庭保健按摩14种方法

保健按摩是用自己的双手在身体某些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揉搓、提拿、拍打,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功能,强壮筋骨,提高抗病能力。这种按摩简单易学,使用方便,适合于家庭保健。老年人如能每天做几回,可达到预防感冒、防治腰腿痛的目的。

下面介绍几种按摩方法:

1、 干洗脸:两手掌心相搓,搓热后像洗脸那样反复摩擦脸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直至脸部发热。

2、 梳抓头:两手五指分开放在头两侧,像梳头那样从前向后,从外向内梳抓头皮。

3、 揉擦眼眶: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食指放在眼眶上,由内向外,先上后下,反复擦揉眼眶。

4、 揉太阳穴: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反复按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5、 揉擦鼻根:两手拇指或食指放在鼻根两侧上下反复揉擦。

6、 揉风池穴:两手拇指放在枕后风池穴处,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放在头两侧,反复按揉。

7、 擦颈项:两手掌心搓热后,放在颈后部来回揉擦,直至颈项部皮肤发热。

8、 捏拿肩:一手放在对侧肩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反复揉捏、提拿肩部肌肉。两侧交替进行。

9、 揉捏臂:一手放在对侧臂上,上下反复揉捏,先内侧后外侧,两侧交替进行。

10、 按揉腹部:两手重叠放在腹部,反复按揉,范围由小到大,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11、 捶打腰:两手分别放在同侧腰部,由上而下反复搓揉。然后,变掌为拳,反复捶打腰部。

12、 捏小腿: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两手拇指向内,四肢向外,上下反复揉捏,两侧交替进行。

13、 摇动踝: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一手放在跟腱上,反复揉捏;另一手抓住足的前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转动踝关节。两侧交替进行。

14、 揉捏足: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反复揉捏足底,两侧交替进行。

注意事项:

1、 按摩一般取坐位,按摩前先静坐片刻,全身放松。

2、 按摩轻重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头面部应轻,四肢及腰背部稍重。

3、 按摩时可以做全套,也可以选几个动作。一般以早晨起床按摩头面部,晚上休息前按摩全身为好。

与老年保健穴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