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2017年保健品曝光

2017年保健品曝光

发布时间:2020-07-05 05:40:44

1、2017年315晚会曝光了哪些企业

UC头条报道,315晚会已经进入第27年,2017年本届315晚会曝光了包括互动百科、“核污染区”进口食品、人脸识别等在内的多个互联网领域问题。

互动百科:虚假信息的放大器

315晚会首先曝光了“互动百科”利用词条宣传虚假和夸张内容,从而进行商业牟利。任何人可利用互动百科、科学名义将违禁产品公然进行推广,内容虚假夸张的词条可以由用户自发创建修改。

电商网站:销售来自日本核污染地区的食品

深圳海豚公司在公司的网上商城里看到了来自日本的核污染地区禁止销售的卡乐比麦片。

在无印良品、永旺超市等,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装上都被贴上了产地为日本的中文标签,但是当揭开中文标签后,露出了这些产品的真实产地为东京都和核污染的新泻县,名列禁止进口名单。

六年过去了,产自核污染地区的日本食品却已经在国内市场上悄悄出现了。国内涉嫌销售日本核污染食品的网上商家初步统计已达13000多家,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将展开全面的清理行动。

人脸识别:自拍照片即可登录账号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自拍照片,曝光利用特殊技术将这些自拍照片稍作处理,即可通过人脸识别验证登录账号。提醒即使高科技背后也存在漏洞,人脸识别验证可能存在漏洞。

2、汤臣倍健保健品被爆光是怎么回事

我吃了一盒,发现知副作用很大,全身关节疼,发出响声,现在都不敢长时间走路了,汤臣倍健就是毒药。后来道12315电话投诉,他们估计是买通了政府部门,说他们产品监测没问回题。现在真是无处说理。只能自己忍受答病痛的折磨。这个黑产业链真是害苦了老百姓。

3、如何评价2017年315晚会曝光的老年人被忽悠,洗脑后买天价保健品

保健品行业很乱,这是事实。
不过315这种晚会本身就是个巨坑。冠着最高大上(CCAV,315)的头衔行使着另企copy业家们滴汗的事。
最近很火的徐晓约战东事件,CCAV4曾经就放过雷雷内功拍西瓜,雀在手中飞不走,却被曝光西瓜事先做过手脚,雀在手里飞不走是因知为绑了绳子,如此明显的欺骗行为它竟能堂而皇之地播放出来。其中的缘由也只能是 啧啧
而对那些未上足贡的道铁了劲的黑。

4、2017年央视315大会曝光了哪些不合格的产品

5、央视曝光神六保健品产品是真是假?

保健品都是忽悠广大消费者的,要说作用真的没有,人都有心理作用,觉得什么东西好,吃了后就觉得自己非常好了。

6、315曝光名单曝光的保健品有哪些

玛丽艳? 假洋鬼化妆品遍及市场
虽没315曝光新闻已经爆

7、曾经被3·15曝光过的保健品品牌,如今怎么样了?

今天是3·15,各行业都弥漫着紧张的氛围,生怕又被有关部门曝光而损失惨重。而在3·15的曝光灾区中,保健品永远排得上名号。这个常年利用夸大宣传来贩卖假产品的行业,在19年诸多事件曝光后算是收敛了一些。然而,据鹿豹座平台了解到,事实上当下保健品乱象情况仍旧存在。

从《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到《三岁心肌损害女童与最大直销公司无限极》,种种不规范虚假夸大宣传,让保健品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2019年1月8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

其实对于保健品乱象的整治一直都在进行,近几年的3·15晚会上,保健品都是报道重点,那些被3·15曝光的保健品企业后来都怎样了,保健品销售乱象有没有得到遏制?

3·15晚会上的保健品乱象

2018年“3·15”晚会中,央视曝光了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医院实习生,打着为老人免费体检的名义伪造体检结果,推销包治百病的神药。而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这些神药事实上只是山东某企业生产的一款保健食品,每盒售价80到90元,但是无良公司用保健食品会销,坑害老年人,价格高出市场价格十倍销售。最终涉案的八名犯罪嫌疑人以诈骗罪被判3到7年有期徒刑。

2017年3·15晚会中同样曝光了一批保健品企业。根据央视曝光,陕西白河县的一个会议现场,安徽润九生物技术公司将一款名为蜂胶胶囊的保健品,一次向80名老年人销售23万元产品。公司一名讲师现场宣称,服用此药,"糖尿病的人,两个半月血糖正常,百分之百正常。"

被曝光的保健品企业,都迅速得到查处。即便公司还在存续阶段,产品也无法进行销售。曝光中提到的产品名称都找不到批文,提到的企业中,湖北国创伟业生物技术公已经注销;安徽润九仍然在存续阶段,不过显示了清算的风险。

虽然被曝光但屡禁不止

尽管被频频曝光,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的保健品销售形式却从来没有消失过。其实,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早就警告消费者:千万警惕国产保健品中存在的“专家义诊”、“权威证明”、“免费试用”、“宣传疗效”等等违法营销的惯用伎俩。

2018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防范保健食品功能声称虚假宣传的消费提示》。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明确为: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可以调节机体的某些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

为什么瞄准老人、病人?

首先是高额利润的驱动。比如,按照315曝光的数据显示,每盒对外售价3980元的蜂胶胶囊,进货价只有65元,利润高达60倍;每盒对外售价为798元的“银杏软胶囊”,进货价为135元;每盒对外售价898元的“甘舒堂乐粉”,进货价为150元。

再者,保健品的宣传口号的确迎合了部分消费者心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空巢或独居老人增多,老年人往往信息不对称、认知能力弱,再加上身体机能下降,多少因为各种老年病而备受煎熬,一种宣称能够治疗百病的神药往往有莫大吸引力。对于一些目前尚无解决方案的疾病患者,神药也往往成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此外,这些“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多是通过业务员口头承诺交流,难留证据,比如一些热线电话购买的产品,通常以邮寄方式送达,没有销售凭证,没有发货地址和联系电话,即便老人意识到上当,卖家也会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消费者没有证据,维权困难,而卖家往往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卷土重来。

与2017年保健品曝光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