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的保健卫士阅读题答案
1: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
2:“二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具体说明是森林对人类贡献的那一点?
答: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废气,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千克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可见森林不但能吸收废气,还能制造许多氧气,它无私地贡献着自己。
3.画“______
2、《人类的保健卫士》短文答案
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可爱,同时又是那么脆弱。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环境也随之变化。大自然受到严重的破坏,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及化学品污染、噪声及其它物理性污染五大类。”一组组数据,一个个铁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恶化就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无数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保护环境,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作为未来的接班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生,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痛心,我下定决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镜头:人们随地吐痰,喝完的饮料瓶随地乱扔,纸屑、塑料袋随手扔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捡起脚边的垃圾,那我们的地球该多漂亮、干净啊!
每年春天,我会和爸爸一起去植树,爱惜每一片绿地,不乱扔垃圾,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远离白色污染,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
虽然我们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不道的小事,但是我坚信:只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环境。那么,你将会看到一个清新亮丽的世界。做为一名小学生,我要学好文化知识,从小立志保护自然环境,长大以后,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实现自己的环保志愿,让地球妈妈更加健康、美丽,让世界处处充满青春与活力。
3、人类的保健卫士答案
2.三个方面:
1).森林可以更新空气
2).森林可以消除噪音
3).森林可以杀灭细菌
4、人类的保健卫士
1.森林
2.森林可以更新空气,消除噪音,杀灭细菌,对人类贡献很大。
3.三个方面:
1).森林可以更新空气
2).森林可以消除噪音
3).森林可以杀灭细菌
5、人类的保健卫士(森林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一、森林是空气的净化物。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威胁着人类,其中二氧化硫就是分布广、危害大的有害气体。凡生物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本领,但吸收速度和能力是不同的。植物叶面积巨大,吸收二氧化硫要比其他物种大的多。据测定,森林种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若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随着林木旺盛的生理活动功能,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还会加快。相对湿度在85%以上,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速度是相对湿度15%的5-10倍。
二、森林有自然防疫作用。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对人类有一定保健作用。有人曾对不同环境,立方米空气中含菌量作过测定:在人群流动的公园为1000个,街道闹市区为3-4万个,而在林区仅有55个。另外,树木分泌出的杀菌素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一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结核、痢疾等病菌。
三、森林是天然制氧厂。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人体每时每刻都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一个健康的人三两天不吃不喝不会致命,而短暂的几分钟缺氧就会死亡,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文献记载,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森林在生长过程中要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据研究测定,树木每吸收44克的二氧化碳,就能排放出32克氧气;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一克葡萄糖,就能消耗2500升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照理论计算,森林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可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约850公斤。若是树木生长旺季,一公顷的阔叶林,每天能吸收一吨二氧化碳,制造生产出750公斤氧气。资料介绍,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供给所需氧气。诚然,林木在夜间也有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特性,但因白天吸进二氧化碳量很大,差不多是夜晚的20倍,相比之下夜间的副作用就很小了。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
四、森林是天然的消声器。噪声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公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据研究结果,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对人就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出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森林作为天然的消声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实验测得,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声5-40分贝,比离声源同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25分贝;汽车高音喇叭在穿过40米宽的草坪、灌木、乔木组成的多层次林带,噪声可以消减10-20分贝,比空旷地的自然衰减效果多4-8分贝。城市街道上种树,也可消减噪声7-10分贝。要使消声有好的效果,在城里,最少要有宽6米(林冠)、高10米半的林带,林带不应离声源太远,一般以6-15米间为宜。
五、森林对气候有调节作用。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一部分太阳辐射能,减少地面增温。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零,但密集的枝干仍能削减吹过地面的风速,使空气流量减少,起到保温保湿作用。据测定,夏季森林里气温比城市空阔地低2-4℃,相对湿度则高15-25%,比柏油混凝土的水泥路面气温要低10-20℃。由于林木根系深入地下,源源不断的吸取深层土壤里的水分供树木蒸腾,使林正常形成雾气,增加了降水。通过分析对比,林区比无林区年降水量多10-30%。国外报导,要使森林发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其绿化覆盖率要占总面积的25%以上。
六、森林改变低空气流,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出于森林树干、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据资料介绍,夏季浓密树冠可减弱风速,最多可减少50%。风在入林前200米以外,风速变化不大;过林之后,大约要经过500-1000米才能恢复过林前的速度。人类便利用森林的这一功能造林治沙。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另外,树冠对雨水有截流作用,能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持水土。据计算,林冠能阻载10-20%的降水,其中大部分蒸发到大气中,余下的降落到地面或沿树干渗透到土壤中成为地下水,所以一片森林就是一座水库。森林植被的根系能紧紧固定土壤,能使土地免受雨水冲刷,制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荒漠化。
七、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工业发展、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据资料记载,每平方米的云杉,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松林为9.86克,榆树林为3.39克。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另外,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据国外研究介绍,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八、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所以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
由于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因此,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
6、人类的保健卫士阅读答案
1、请概括第一自然段大意。
答:森林是人类的保健卫士。
2、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那一句?本段从三个方面对中心句加以说明,分别是哪3种?
(1制造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2)吸收噪音,消除污染
(3)杀死有害细菌和害虫。
3、全文用了那3种说明方法?
全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全文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材料的。
5、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两个词“测算”“测验”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虽然两者都有“测”,即用仪器或其他方法测量、计算的意思,但“测算”侧重于计算,“测验”侧重于检验。
7、人类的保健卫士阅读答案???
1: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森林对人类贡献是很大的
2:“二百百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只要一公顷的森林就用掉”,具体说明是森林对人类贡献的那一点?
答:森林可以吸收大度量的二氧化碳,废气,而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造六七百千克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吸用,可见森林不但能吸收废气,还能制造许多氧气,它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版
3.画“______"部分使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权告诉我们森林就像一间氧气制造工厂,能有效为人类提供氧气;画”“~~~~~~”部分使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森林的作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