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哪几个穴位是保健的
合谷穴(在双手虎口处), 涌泉穴(在脚掌心),劳宫穴(在两手掌心), 足三里(在膝盖下方约三寸大骨内侧),上述四个穴位被称作是人体的“四大养生穴”。长按揉,可以强健身体。祝你健康!
2、人体的保健穴位有哪些
3、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是那些?
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是足三里和涌泉。足三里的具体位置及找法:正坐曲膝,从膝盖正中向下摸,摸到最高的突起向下三横指,胫骨外缘一横指处即是。涌泉穴的具体位置及找法:脚底前掌,五脚指向内曲,形成的凹窝内。
4、哪些穴位对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传统中医保健流行一首十要穴保健歌,几千年以来为人类所利用,不花钱,能治病,人人可以动手,无副作用。“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三里内关穴,胸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殷门昆仑穴。
头项若有病,后溪并风池。
膝前兼胸胁,环跳与阳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一、 风池穴
取穴: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会穴。
方法:1、先将右手拇指与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2、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3、双手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二、曲池穴
取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屈肘成直角时在纹外端凹陷处,掌心向内取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对面),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2、换左手拇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三、内关穴
取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手少阴心包经络穴。
方法:1、用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食指托住外关穴(在腕关节背侧,与内关相对)。两指同时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内关50下。2、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手内关50下;换左手拇指捻揉右手内关50下。
四、合谷穴
取穴:在手背,第1、2(拇、食指)掌骨之间,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五、后溪穴
取穴: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骨指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拇指在左手掌上,食指在左手背,两指同时用力掐捏捻揉左手后溪50下;换左手掐捏捻揉右手后溪50下。2、两手握拳,拳心朝上,两后溪对敲50下。
六、环跳穴
取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经验取穴:侧卧屈股,术者以拇指掌指关节横纹压在大转子凸点上,指头指向脊椎,拇指尖之处是穴。
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各50下。
七、足三里穴
取穴:正坐屈膝垂足,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
方法:1、穿着内衣正坐,双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扶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2、双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50下。足三里是降虚火、定神志、强壮保健的要穴。
八、殷门穴
取穴: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连线上(臀横纹至膕横纹正中连线上),承扶下6寸。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方法:1、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椅凳上,用两手拇、食指岔开,同时捏拿两殷门各50下。2、两手掌分别按两腿殷门,同时上下摩擦50下。
九、阳陵泉穴
取穴:在小腿外侧,当膝下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足少阳胆经合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八会穴中的筋会穴。
方法:1、用两手拇指按压在两腿阳陵泉上,其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同时用力揉捻50下。2、两手掌分按两膝外侧,同时用力拍打各50下。
十、昆仑穴
取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之一。
方法:1、用右手拇、食指岔开,食指按住右足昆仑穴,拇指按在右足内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时用力捏拿50下;换左手捏拿左足昆仑穴50下。2、两拇指分按两足昆仑穴同时揉捻50下。
5、即保健又强壮身体的穴位是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百合穴,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灸“足度三里”能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调整消化系统使版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和抗过敏功能,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权作用
6、具有保健作用的穴位有哪些?
其实最方便有效的,就是按摩你手上的穴位。看电视时、坐车时、走路时等等,都可以。
手指指节处的中央都是穴位,比如食指上节管大肠、食指下节管小肠;无名子上节管肺、下节管肝;中指上节管心;小子上节管肾......等等。
我现在外地,家里的书没带出来,哪里不舒服,我都是参照书的按摩;没事就按照这些穴位,方便快捷,随时随地都可以按。
找了一个人的博客,有手穴位图信息,你看看:http://hi.baidu.com/xsh519770659/blog/item/74164583afb6b7a40cf4d24f.html
再推荐你一个很牛很有效的穴位——合谷穴,在虎口深处,治疗很多的地方。这是帮你找的网址:http://ke.baidu.com/view/142406.htm
7、常用的保健疗法有哪些?
《琐碎录·杂说》指出:“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我国有一首歌谣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民间流传有“晨起三百步,睡前一盆汤”的说法。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足部保健作为养生手段之一。
足部按摩足部按摩疗法包括足穴(通常使用膝以下的穴位)及足部反射区两种方法。穴位是一个点,它存在于经络的循行线上,多用针刺。按摩通常多利用手指,指尖的面积是针尖的几百倍。因此,足部按摩中多使用“区域”这个概念。
足部腧穴按摩法按摩又称推拿,古称按跷、案杌等,是人类最早的治病手段,属于物理性质的外治法。足部腧穴按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根据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按每个穴的功能主治进行运用的。
足部反射区疗法足部腧穴按摩传到西方后,经过长期实践验证,并在其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欧美形成了反射区疗法的理论。它是由美国威廉·菲特兹格拉德博士首先提出的。后来,又经德国的玛鲁卡多女士研究验证,使其更加准确完善,从而确立了足部反射疗法。
反射区理论与穴位疗法之间有些区别,但二者的本原是一致的。与穴位疗法一样,人们身心健康发生异常,通过神经的传感反映在身体各部分的反射区。刺激反射区,可以活化机体功能,用以治病防病、强身健体。
足部贴敷足部贴敷包括足穴和对应区两部分。根据疾病的需要,把药物敷贴在足底某一位置,对相应的部位进行刺激,并通过神经反射来调整体内各器官的相互关系,使之得以协调。同时,通过渗透作用,药物成分直接进入机体,起到治疗的目的。
贴敷方法所用的药物及配制,包括药物的选择和赋形剂的使用,可以自己独立操作。倘若是用中草药的鲜品,只需将药弄碎压成糊状,即可贴敷于足对应区或穴上。若所用的药物是干品,需将其研成细粉末,而后加赋形剂,如酒、醋、水、姜汁、蛋清、蜂蜜等,调匀即可使用。
上述治疗方法在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皮肤过敏者,无法应用本法。
2.足部皮肤有严重溃疡、糜烂及创伤者无法应用本法。
3.急腹症、有手术指征者无法用本法。
足部熏浴足部熏浴保健包括足部熏蒸法和足部洗浴法,因为它简便易行,疗效明显,没有毒副作用,所以颇受大众的喜爱和推崇。
药物熏浴法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同时药物可通过皮肤吸收,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熏蒸法又称蒸气疗法或中药蒸气浴,是利用药液蒸气进行治疗的方法;洗浴法又称浸洗法,是用热水或药物水煎液,浸洗双足以达到保健目的的方法。熏蒸法与洗浴法可分别使用,也可配合运用,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使用熏蒸法时,将中草药煎剂倒人大小适宜的容器(约占1/2~l/3)内,将双足置于容器中,与药液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温热舒适为度,严防烫伤。上部盖上毛巾,防止热气外透而便于保温。每日1~2次,每次约30分钟。
洗浴时,温度以保持在40℃左右为宜,小心烫伤。药液稍冷时,应调换药液或加温后再使用。每日1~2次,每次约30分钟。
熏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遭受风寒。熏浴后要用干毛巾将双足擦干。患有恶性肿瘤、癫痫、急性炎症、心功能不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患者禁用熏蒸法。其他刺激疗法香烟灸点燃艾柱以温热透经的方法称为“灸”,它和针刺同样具有疗效,只是适应的症状不同。
其实也可以用香烟代替艾柱,用线香亦可。将其点燃后,用烟头靠近穴位,灸时要以穴位能感到温热为度(小心烫伤),太热时可稍移开一会儿。最好不要垂直对着穴位,以免落下的灰屑烫伤皮肤。
牙签或发夹刺激以牙签或发夹代替针刺,比指压、按摩等刺激更强,效果也较快。刺激时,以能感到疼痛为佳,千万不要刺破皮肤,以免感染。
一根牙签用力集中,效果当然比较理想,但是太过尖锐,并且对认穴不够准确的人而言,命中率太低。因此,可用多根牙签为一束,缚牢后使用。需要强刺激时可用尖端,反之,用尾端即可。发夹的用法亦同。
此外,还可视情况用刷子、发梳、牙刷等物摩擦,或用吹风机吹热穴位,尤其适用予“功能区”等范围较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