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常用备用药
感冒药 消炎药 退烧药 这些家里都应该有 自己孩子或者是家里人感冒发烧了 自己就吃点可能会好点 家里有还是方便一些 所以 应该必备这些药 还有创可贴……
2、家中常备哪些药?
家庭备药的主要种类 :
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
治感冒类药:如扑感敏、新康泰克、速效伤风胶囊、强力银翘片、白加黑感冒片、小儿感冒灵等。
止咳化痰药:如必嗽平、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复方甘草片等。
抗菌药物:如氟哌酸、吡哌酸、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乙酞螺旋霉素。
胃肠解痉药:如普鲁本辛、654-2等。
助消化药:如吗丁啉、多酶片、山楂丸等。
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甘油栓、开塞露等。
止泻药:如易蒙停、止泻宁、思密达等。
抗过敏药:如塞庚啶、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外用消炎消毒药:酒精、碘酒、紫药水、红药水、高锰酸钾等。
外用止痛药:如风湿膏、红花油等。
其他:创可贴、风油精、清凉油、消毒棉签、纱布、胶布等。
另外,家庭备药除个别需要长期服用的外,备量不可过多,一般够三五日剂量即可,以免备量过多造成失效浪费。
3、家庭应配备哪些常用药物?
家居生活难免小伤小病,配备一些常用药物,很有必要且很方便,家中的老年人或有慢性病患者,有的需长期用药,家里中备些药,既方便,又不会中断,更可预防紧急发作的需要;随着预防保健观念的增加,家中适当备些药品可使孩子更健康成长,老人能健康长寿。
配备常用药物,在于满足一般需要,不宜过多,否则过期变质,造成浪费。
家中备药的原则主要应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针对可能服用的药品,建议备以下药品。
感冒药类:因四季均可发生,应适当备些治疗感冒的药物:如感冒通、感冒清热冲剂、板兰根冲剂、霍香正气丸、感冒软胶囊等。备用其中1~2种,够3~4天服用既可服用时根据症状选择种类。例:病毒性感冒宜用感冒清热冲剂或板兰根;胃肠型的宜用霍香正气丸,流涕,酸疼症状严重的,可加感冒通。
消炎药类:对一般的上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等细菌感染可备用少量的药品如复方新诺明、氟哌酸、先锋4号、黄连素片等。
止咳化痰药:感冒后咳嗽、咳痰、慢性支气管炎等咳嗽用药,如咳平、必嗽平、蛇胆川贝液,复方甘草片等可备1~2种必要时用。
止痛药类:对头痛、牙痛、关节痛、肌肉痛、痛经等,可备用去痛片、撒利痛、芬必得等,备1、2种即可。痛时可服用1片。不得短时间内超量服用。
消化药类:老年人及儿童常因消化功能及饮食不当而发生消化不良,可服用酵母片、多酶片、胰酶片、乳霉生、胃复安等,在有腹胀不适时服用其中之一即可。
安眠镇静药:有睡眠障碍的,可备有少量的安眠镇静药,如安定片,失眠时临睡前服用。此类药物不可随意服用,应遵医嘱。
常用外用药类:如75%酒精、2.5%碘酒、1%龙胆紫液、创可贴、伤湿止痛膏等。家庭中不可缺少的用于小伤口消毒的,獾油用于烫伤,旅行时必备些风油精、清凉油、仁丹、速效止痒油等。此外根据季节使用的如夏季游泳用的点眼液,冬季的防寒护肤用的防裂霜、防冻霜,硅霜等。
其他
纱布、绷带、胶布、药棉、小剪刀、体温表等。
4、家庭常备药物有哪些
(1)解热镇痛药:如阿斯匹林、去痛片、消炎痛等。
(2)治感冒类药:如扑感敏、康泰克、感冒通、强力银翘片、白加黑感冒片等。
(3)止咳化痰药:如必嗽平、咳必清、蛇胆川贝液等。
(4)抗生素:如氟哌酸、复方新诺明、乙酞螺旋霉素、先霉素等。
(5)胃肠解痉药:如普鲁本辛、654-2等。
(6)助消化药:如吗丁啉、多酶片、神曲等。
(7)通便药:如果导、大黄苏打片、甘油栓、开塞露等。
(8)止泻药:如易蒙停、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9)抗过敏药:如息斯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10)外用消炎消毒药:酒精、碘酒、紫药水、红药水、高锰酸钾等。
(1l)外用止痛药:如风湿膏、红花油等。
(12)其他:创可贴、风油精、清凉油、消毒棉签、纱布。
5、家庭医疗保健有哪些
家庭医疗保健有
1.夏季健康小知识——防止蚊虫叮咬简易五法
①穿着:尽量穿浅色的衣服,如黄色或白色。因为深色衣服容易被叮咬,如深蓝色、棕色或黑色。
②多吃大蒜:蒜经人体的代谢吸收,可释放一种气味,蚊虫对它敏感而不易靠近。
③勤洗澡:可以减少人体分泌的汗味,蚊虫也不容易叮咬。
④在衣领、袖口等处喷洒花露水,也可以防止蚊虫叮咬。
⑤巧用电冰箱:家用电冰箱背面的压缩机工作时,其外壳温度通常为45℃~60℃,且热度均匀。
2.佳肴良药——苦瓜
苦瓜又叫凉瓜。是一种清热祛暑的佳肴良药。苦瓜不仅爽口不腻,而且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3.处理扭伤之良法
首先让患者稳定情绪,固定受伤部位,用冷湿布敷盖患处。手足扭伤者可抬高患部。颈部、腰部扭伤者在搬运时不可移动患部。扭伤常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宜到医院诊疗。
4.如何正确使用腋下测量法测量体温?
擦干患者腋下,将腋表轻轻放入患者腋下,使水银头端位于腋窝的顶部,让患者夹紧腋窝。5分钟后取出,查看方法同口表。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
5.正确处理腹泻
腹泻病人忌乱服止泻药:在未消炎之前乱用止泻药,会使毒素难以排出,肠道炎症加剧。应在使用消炎药痢特灵、黄连素、氟哌酸之后再用止泻药,如易蒙停等。
急性腹痛忌服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应尽快去医院查诊。
6.正确昏迷应急措施
昏迷病人忌仰卧:应使其侧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更不能给昏迷病人进食、进水。
7.异物卡住嗓子对策
一旦发生异物呛入气管,堵塞气道,应保持镇静,以免加重症状。同时让人在背部用力拍击,帮助把异物咳出。如这样拍击背部,气道里的异物仍不能吐出,应速去医院。如果被鱼刺、鸡骨卡住食管或喉管时,不要用馒头硬咽,也不要用手抠,咽和抠都会造成骨头、鱼刺刺向更深处,甚至刺破食管。异物卡在显眼处,可以用筷子或镊子取出,还可以喝些醋,如卡入的位置较深,应立即到医院处置。
以上提供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家庭必备的常用药有哪些?
家庭必备的常用药有:感冒药、解热镇痛药、止咳化痰药、止泻药、助消化药。
1、感冒药:
可备酚麻美敏片、维C银翘片。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用药物治疗,多休息、多喝热水也可以自愈,但服药可缓解症状,所以口服感冒药通常是家庭药箱的常见成员。
2、解热镇痛药:
常见的有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芬片。该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感冒后发热、头痛、关节痛等症状。
3、止咳化痰药:
可备氢溴酸右美沙芬片、蛇胆川贝枇杷膏;化痰药物可以选择盐酸氨溴索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4、止泻药:
可备口服补液盐散、蒙脱石散。前者能预防和纠正腹泻导致的脱水;后者是高效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具有改善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能有效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5、助消化药:
如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
(6)家庭保健药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第一,根据家庭人员的组成和健康状况备药,注意老人、小孩与孕妇的用药;严禁混入家庭成员过敏的药物。
第二,选择不良反应较少的非处方药(OTC药)。
第三,选择疗效稳定、用法简单的药物,如口服药、外用药等。
第四,选择常见病、多发病用药。家庭备药一般只是作为应急或方便,无需面面俱到。
7、求推荐几款家庭常备药。
每个家庭都会自备一些药品,用以治疗一些简单的常见的疾病,如头痛、感冒、腹泻、胃胀等,这些药物即家庭常备药物。
内服药物
编辑
1、安定——具有镇静、催眠等作用。失眠者可于睡前服用,但久服易成瘾。
2、晕海宁——患晕动病者乘车、船、飞机前半小时服用,能避免眩晕、呕吐等反应。
3、扑热息痛——可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神经痛与关节痛等。
4、阿司匹林——能退热、止痛、抗炎、抗风湿。其小剂量还可预防血栓。但对胃有刺激性,最好用其肠溶片。
5、咳必清——宜用于频繁干咳,但对痰多、粘稠者禁用。
6、必咳平——能使痰液变稀容易咳出,且可维持疗效7小时左右。
7、复方甘草合剂(俗称棕色合剂)——不但能止咳,而且有化痰功效,适用于伤风感冒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2岁以下小儿忌服。
8、氨茶碱——可用于多种哮喘。但对急性心肌梗塞伴有血压显著降低者忌用。
9、舒喘灵——可防治支气管哮喘、哮喘型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支气管痉挛。它不宜与心得安合用。
10、雷尼替丁——适用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及返流性食管炎等,在清晨与临睡前服。但对孕妇、乳母与青光眼病人及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11、多酶片——若消化液分泌不足,造成食物消化发生障碍,或饱餐过食,某些肠道传染病的恢复期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时,可在饭时服用多酶片。
12、复方新诺明——可用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菌痢等。但对过敏者禁用。
13、黄连素——可治疗红眼病与菌痢、急性肠胃炎等疾病。
14、氟哌酸——可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肠道和阴道等感染性疾病,但对胃溃疡者慎用;少儿及孕妇、乳母禁用。少儿可改用无味红霉素。
15、甲硝唑(又称灭滴灵)——适用于厌氧菌感染、牙周炎及滴虫、阿米巴原虫等感染。
16、头孢拉定胶囊——可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肠道等轻度感染。
17、颠茄片——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轻度绞痛,但对青光眼病人禁用。
18、山莨菪碱——可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与胆道痉挛及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19、息斯敏——可用于过敏性鼻炎、结膜炎、风疹块等疾患,无嗜睡反应。但孕妇禁用。
20、六神丸——为消肿解毒药,可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痈疽疮疖等症,勿超量服用,以防中毒。
21、牛黄解毒片——可用于目赤、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齿龈炎和疖肿等症。
22、云南白药——有止血、祛瘀功效,既可用于外伤,又能治疗胃肠、子宫等内出血。孕妇忌用。
外用药物
编辑
1、红药水——可用作皮肤擦伤、割伤及小伤口、粘膜的消毒,但不可用于眼、口部及大面积伤口,以防中毒;也不能与碘酒同用。
2、紫药水——仅用于局部未破损的皮肤,有收敛作用,但严禁涂布于口腔及粘膜或开放性的伤口上,以免带来严重危害。
3、碘酒——可用于治疗疖子初起、皮肤擦伤、毒虫咬伤、无名肿毒等症。若已破损的皮肤及伤口粘膜不宜使用。
4、酒精——以75%浓度用于皮肤与体温表消毒,50%酒精涂擦皮肤,既可防治褥疮,也可作为高热病人的降温措施之一。
5、高锰酸钾——0.1%溶液可用于肛裂、痔疮、妇女外阴炎症等。勿用开水溶解,因易分解,溶液变褐紫色已失效。
6、风油精——能提神醒脑,可防治晕车、头痛及蚊叮虫咬等症。
7、绿药膏——可用于轻度烫伤、烧伤、冻伤及皮炎等症。
8、金霉素眼膏——可用于结膜炎、沙眼、麦粒肿,也可用于鼻粘膜肿痛等。
9、创可贴——有止血消炎作用,适用于切口整齐、表浅、较小的不需要缝合的割伤。
相关工具
编辑
1、医用胶布
2、棉签
3、医用脱脂棉
说明
编辑
家庭小药箱里各种药物的服用和使用都必须看清楚药品说明书,了解其适应症、副作用和禁忌症,按照剂量和要求服用,同时还要看清楚有效日期,过期的药品千万不能用。
旅行药箱
编辑
准备
有出行经验的人在出行前都会列个清单,列出哪些要买、要带的东西,保健医生提醒旅客,出行一定不能少了小药箱,除了要根据自己的病史带上特需的药
必备药物
1、感冒药:感冒清热冲剂、速效伤风胶囊、阿司匹林、布洛芬;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2、消化不良:黄连素片、保济丸、藿香正气丸、乳酶生;保和丸、山楂丸;吗丁啉等。
3、腹泻:整肠丸等。
4、晕车晕动片:镇静、催眠及抗胆碱药。用于乘车、船、飞机等运动引起的眩晕、呕吐等症状。
5、上火:牛黄解毒丸或黄连上清丸,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耳鸣口疮、大便不通等。
6、创可贴:用于应付意外受伤;
7、清凉油:用于应付蚊叮虫咬、头晕;
8、眼药水:用于游泳或泡温泉后或灰沙入眼;
9、活络油: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
10、红药水:消毒防腐,用于皮肤,粘膜的表浅小伤口的消毒。
11、紫药水:消毒杀菌,收敛,干燥创面,用于皮肤、粘膜的感染及小面积表浅烧伤。
12、绷带:可用来涂药、包扎、止血和固定。
13、蛇伤药:上海蛇药用于治疗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咬伤。首次服10片,以后每次服5片,4~6小时服1次。
14、云南白药:用于刀枪跌打诸伤及内外出血与血瘀肿痛。
15、麝香跌打风湿膏: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打诸伤、风湿骨痛。
8、家庭常备药有哪些?请告知一些常见的。多谢!
家庭药箱注意事项
(1)配备原则:家庭药箱的内容应视家庭人口多少与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而定。选购药品要有的放矢,一般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药物为主,品种要少而精。一只药瓶或药盒只装一种药物,要贴有标签,标签上写清楚药名、规格、用途、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小儿用药及使用剂量也要写清楚。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并要有明显标志写明是外用,还是内服,以免用错药。
(2)注意贮藏:家庭备用的药物应放在干燥通风阴暗处保存。因一般来说,药物受空气、阳光、湿度、温度的影响较大,容易变质失效,尤其是存放于密封不严的瓶子和药袋内更是如此。另外,家中有小孩的,应注意存放的药品不要让小孩能拿到,以免误服。
(3)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家庭药箱备存的药物应定期检查是否变质霉变。一般有有效期的药品应注意其失效日期,其它药品则应注意其外观变化,如有颜色改变或出现霉点等异常情况,应弃之不用。
需要丢弃的药物:过期的药物。比如变质、变色,过了保质期的药物。红药水应该丢掉,因为消毒能力不强,临床上基本不用;碘酒也不应再用,因为刺激皮肤,而且如果伤口包得紧,么倒可能会烧伤皮肤。碘伏是这两种消毒药的替代新药品,它的消毒效果好,刺激性小。泻药也不可久留,经免让人产生依赖性。依赖泻药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因为泻药的作用是刺激肠道蠕动,一旦形成习惯,肠道缺它就不肯正常工作了。医治便秘较好的方法是吃水果、粗纤维食物。
家庭小药箱需要的装备
首先,要有一把镊子,手上扎了个刺、伤口里有沙子等,用尖头镊子比用针效果要好。
其次,要有不同规格的消毒纱布和橡皮膏。
第三,是止痛药。由于疼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同,不妨准备两三种不同的止痛药,好对症下药。比如:治肚痛的药有阿托品、吗丁啉;一般疼痛,台关节痛、头、外 伤痛可用阿司匹林、索密痛、芬必得等。
第四,常备一些普通的抗酸药,有的时候吃东西以后胃不舒服,可以试着吃上一两片可以中和胃酸的药。比如:盐酸雷尼替丁等。
第五,手头应当有能够治疗轻度泻肚子的药。比如:黄连素、氧福沙星等。
第六,以樟脑、薄荷为主要成分的外用软膏用处很多,不论是蚊虫叮咬,还是皮肤起疹子,搽这类膏都有帮助。但如果皮肤破了,一般就不要用它。
第七,氯毒素眼药水还是应常备,游泳后,眼睛痒时滴上几滴,即刻解除除症状。但眼药水应就在低温下,最好放在冰箱门的盒里。除此以,家庭小药箱里的体温表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家中有老人或都有慢性病号,那家中的药箱就想对“重”一些。必须备上对症的、能及时缓解病症的药物。
9、家庭保健
如果很严重的话可以去找中医做针灸和按摩。如果不是太严重自己时常注意。不要睡软床,也有人说低矮的枕头对颈椎有好处。偶尔进行颈部的热敷,有助于血脉流通。多运动颈部,但注意动作不可太剧烈。
1、学会放松:在工作1~2 小时后应起立活动,做做头及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韧度增强。或者去倒杯开水,与同事聊聊天。千万不要半天都坐在那不动,否则,肌肉会疲劳,整个脊椎更疲劳,用不了多久,颈椎病就会找上门来。
2、改变坐姿:很多白领在办公室坐着时习惯于驼背哈腰,加上长时间低头伏案,使颈椎处于长时间的向前屈的劳累状态。正确的坐姿实际上是正确站姿与走姿的延伸,应尽量拉近与工作台的距离,将桌椅高度调到与自己身高比例合适的最佳状态。腰部挺直,双肩依然后展,工作间隙应经常随呼吸做自然的提肩动作,并尽量避免头与颈部过度前倾或后仰。
3、经常行走:常常坐着又很少运动的人,应特别珍惜每天走路的机会。走在大街上不难发现,许多人走路习惯于自然松懈状态,使脊柱、颈椎无端受累。其实正确的走姿应该是收腹挺胸,双肩撑开并稍向后展,双手自然下垂,目光平视,头顶如置一碗水或一本书,后腰收紧,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绷紧、膝盖内侧夹紧,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随着呼吸的调节,应找到一种在微微的绷紧中放松的自信、自如的感觉。走路时脚跟先着地、脚掌后着地,并且胯部随之产生一种韵律般的轻微扭动。
4、颈椎保健操:要点:前低、后仰到极限下巴、两耳碰两肩 (1)前低头,下巴触碰胸骨,保持10秒;(2)后仰头,尽量做到极限,保持20秒;(3)下巴分别触碰两肩,每侧保持10秒;(4)两耳分别触碰两肩,每侧保持10秒。伏案工作者每1小时做1次,每天5-10次;每个动作到位后保持不动,切忌点头,摇头;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者可适当增加后仰动作时间;本操对颈椎病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坚持锻炼,即可收效。
参考:http://.baidu.com/question/150736155.html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1、自我保健疗法:在工作中定时改变姿势,作颈部轻柔活动及上肢运动,有利于颈、肩肌肉弛张的调节和改善血循环;建议每伏案工作一小时后,稍事休息,颈部作“米”字形运动。在睡眠时,宜用平板床,枕头高度适当,不让头部过伸或者过屈。
2、颈托和颈领:主要用以限制颈椎过度活动,而病人行动不受影响。目前有一种充气的颈托,除固定颈椎外,还有一定撑开牵张的作用。
3、理疗:可以加速炎性水肿消退和松弛肌肉的作用。
4、推拿按摩:对脊髓型以外的早期颈椎病有减轻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应注意手法需轻柔,不宜次数过多,否则反而会增加损伤。由非专业人员进行颈部拔伸、推扳而产生颈椎脱位并发四肢截瘫的病例不时可见。
5、药物治疗:目前尚无颈椎病的特效药物,临床所用的非甾体抗炎药、肌松弛剂以及镇静剂均属对症治疗。颈椎病系慢性疾病,如长期使用上述药物,可产生一定副作用,故宜在症状剧烈、严重影响生活及睡眠时才可短期、交替使用。
--转载全民健康网
10、家庭日用药品有哪些
你好家庭应备以下几种常用药品:
1.外伤用.
比如:过氧化氢溶液,碘酊,酒精,红药水,云南白药之类的.
当然棉棒,纱布,创可贴等也是不可少的了.
2.感冒用药品:
比如:感康,泰诺之类.还有消炎药3.过敏用药:
比如:息斯敏,开瑞坦之类
4.常备一些防虫子的药:
比如:风油精,红花油之类.
5.止泻药:比如:克痢痧,氟哌酸。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