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保健品市场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的我国保健品行业,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到2000年,我国保健品产值达到500亿元,利税100亿元,保健品生产的企业总数、产品品种、年产值和实现利润已占医药类企业总量的50%以上,成为中国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兴行业。
保健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城乡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2.9%和56.8%,处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东南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和地区已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们的消费观念、健康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促进城乡保健品消费支出以每年15~30%的速度快速增长。同时,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保健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随着社会竞争愈演愈烈,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给人们生理和心理机能带来巨大冲击,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扩大。为规避不健康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使人们求助于保健品,使得保健品的开发和生产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再者,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为保健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除了在家庭和事业双重压力下的中年人逐步加入保健品消费行列之外,“一老一小”(老年人、青少年)是保健品消费的主力军。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银发族”对保健品的需求旺盛,使参茸滋补类的保健品消费大幅上扬。现代家庭对独生子女成长的期望,使家长舍得在营养保健品上投资,这就为滋补壮体型、益智型、营养均衡型、食疗型等保健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送礼送健康”新时尚潮流的引导下,保健品成为节假日送礼的重要选择之一,中秋、国庆、元旦、春节期间这5个月的保健品销量占到全年销量的65%以上,成为保健品产销旺季。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保健品销售总额将突破1000亿元,表明在新的世纪里,保健品市场将继续扩大,保健品行业将继续保持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地位。
保健品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保健品产业已有快速发展,但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保健品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一是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据统计,我国共有保健品企业3000多家,其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总数的1.45%,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中型企业占38%,10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小型企业占了41.39%;投资不足10万元的作坊式企业占12.5%。截至2000年6月,我国已批准的保健品有2453个品种,但在市场可见到的仅700余个,而真正有市场份额的不足百个,能长期站得住脚的产品更是为数不多。
二是过分依赖广告促销,不利于提高质量水平。有些企业的广告费高达销售额的30%以上,从一开始就陷入研发低投入、广告高投入的怪圈。在广告宣传中,又较多地存在夸大宣传现象,惯于使用“概念炒作”,把它作为保健品“造市”法宝,实际上成为保健品“短命”的硬伤,这使得保健品产业常常陷入了“概念—市场—概念”的经营误区。
三是产品开发力量薄弱,不利于提高科技含量。目前,不少专业保健品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开发投入少,且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较多采用买断经销权或外购产品的办法,使得整个保健品产业的产品层次很低。据统计,2000年,在全部的保健品企业中,仅有20%的企业进行了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从事新产品开发的科技人员仅占保健品从业人员的7%。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保健品90%以上属于第一、二代产品,较少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产品功能雷同现象明显,在卫生部准予申报的22项保健功能中,具有增强免疫、调节血脂和抗疲劳功能的产品占全部产品的2/3。
四是难以面对国外企业进入,不利于提高市场份额。目前有20多家国际知名保健品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兼并、租赁等形式,在中国设立分厂,斥巨资进驻我国市场。2000年,美国全球健康联盟就与国内药业巨头三九集团签订了在华开展保健品连锁营销的协议;位列世界500强前列的美国杜邦公司,其生命科学领域中营养与保健的TAKECARE系列产品也开始全面进入我国;国际著名品牌、美国第三代保健食品——维格尔保健食品营养套餐被成都五牛集团以1亿元购得在我国的代理权。在保健品零售领域,近五年来国外保健品正在悄悄地占领中国市场。2000年,仅花旗参就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销售了2000多万美元。目前欧美等国在中国销售的保健品近500种。这些都说明,中国的保健品企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五是产业法规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政府监管能力。目前保健品产业还没有统一的行政归口管理部门,卫生、医药、工商等部门各自为政,还没有制定一个可操作性的产业标准以及规范统一的检测手段、审查程序和管理办法。一些违法经营者便采取打“擦边球”的策略进入保健品市场,一些不具备生产条件的厂家,在该产业较高利润的刺激下,纷纷投产或转产保健品,这是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为何老年人容易陷入保健品骗子的圈套?
很多人不解,为何家里的老人屡屡都陷入保健品的风波之中呢?而且很多人还是倾家荡产也要去买,甚至跟家里人闹翻了也要听信保健品销售者的一番说辞。这些老人是怎么了,明明活了几十年按照道理来说是不会被诱惑的,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掏钱。其实这也是很多原因造成的,有一部分是因为销售者的花言巧语,有些是老人自身的心理需求。
花言巧语迷惑老人,很多人喜欢用老人贪便宜的这个方面入手。买东西就送东西,买东西就搞活动等等。还有很多保健品公司搞一些旅游,集体活动等等,这些活动恰恰也是老人比较信任的。一来二往,就会造成老人十分信任销售保健品的这些人,而且很多老人跟销售者关系好,也愿意购买。而且很多销售保健品的公司还弄一些保健身体的,所以很多老人对保健品这一块又比较新奇,所以上当受骗的也确实比较多。
洗脑,也是老人想要的关心。很多销售者就是看着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于是充当“假儿女”,嘘寒问暖,让老人彻底的相信这些销售者。觉得人家跟自己无亲无故的,但是对自己也这么好,不过就是买个保健品而已,自己也愿意花钱买享受。所以很多老人也会迷失在所谓的“爱”里面。
所以,老人深陷保健品的风波,一部分是销售者的原因一部分也是因为儿女不再身边。让这些销售者抢占先机躲得了老人的信任之后,就会教唆老人,对儿女好还不如对自己好,你看儿女也没有管你多少等说法之中,让人防不胜防。
3、怎样科学选购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何谓保健食品?
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对保健食品的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与普通食品一样,保健食品也能提供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并且都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二者不同的是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它能够起到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保健食品有其特定的食用范围,如肥胖的人群可以补充具有减肥功能的保健食品。
虽然保健食品也是和药品一样以片剂、口服液、胶囊等形式存在,但不要因此就认为保健食品能像药品一样治疗或预防疾病。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
药品是治疗疾病的物质;保健食品的本质仍是食品,虽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它不是人类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
明确自己的需求
可能有人认为,保健食品吃多了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事实上并非这样,尤其是疾病人群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在购买保健食品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是否需要补充。由于食物安全性更高,所以一般营养素的补充以食补为主,当饮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可以咨询营养师进行营养评估后再选购具有针对性的保健食品来进行调理。至于补充的剂量,一般以补充剂营养素含量与饮食中该营养素摄入的量之和达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推荐的摄入量即可,例如以补钙为例,我国成年男士每日需要800mg,通过饮食可以达到约500mg,那么他只需要通过补充剂补充300mg钙就能满足机体对钙的需求了。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一般来讲,大型超市和连锁药店由于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出于维护自身信誉的考虑而售卖不合格产品的可能性较小,消费者即使购买了不合格产品也不至于维权无门。因此,建议在这些正规场所购买保健品而避免通过会销等途径购买产品。另外保健食品有一个独特的身份标识,即“蓝帽子”。根据相关规定,只有戴了小蓝帽才是正规的保健食品,否则都只能作为普通食品不能宣称相关的保健功能,所以大家在购买保健食品的时候一定要认准蓝帽子哟!
不轻信销售员的说辞
根据国家食药监部门的规定,保健食品允许声称27种保健功能,如果某产品声称的功能不在这27种之列或是超过2种功能声称,或是宣称此产品能包治百病甚至代替药品的,那么此产品就肯定不是正规的保健食品。另外,由于大部分销售员水平参差不齐,为了销售产品随意夸大产品的保健功效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请大家伙儿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不要轻信销售员的说辞,遇到有疑问的产品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查询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保健食品是营养科学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也确实为改善人们的健康做出了贡献。但是由于在它的经营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夸大宣传、掺假掺伪等现象层出不穷,导致人们对其有些谈虎色变。当然保健品并非洪水猛兽,它能补充日常饮食的不足以及辅助改善一些身体机能。但我们要明白的是:仅仅依靠保健品来实现健康是不合理的,只有科学的生活方式才是保障健康的唯一捷径。
4、垃圾完美保健品,完美保健品骗人的。
其实你的百妈妈应该是刚刚接触完美,暂时还是一知半解,度被那些人拉去听课之后,脑袋里灌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却不能完全理解,就知道好。保健品只知是用来提高免疫力的,而不是治病的,就道像游戏里的增益BUFF,疾病就是负面的BUFF,而版治病是去除负面效果,治病和增强免疫力根本是两码事,让你的妈权妈明白这个就行了
5、让爸妈远离保健品的销售圈套,要怎么做?
面对痴迷保健品的长辈,年轻人该咋办?这成为八成读者和网友都关心的问题。
年轻人的三招:先学、后教、耐心劝。
年轻人说服老人要讲技巧
“老人购买保健品,希望身体健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子女一定不能‘硬碰硬’地阻止或反对。”年轻人劝解老人一定要有耐心,要讲究技巧。如果老人觉得身体不好,可以陪他们一起去医院做体检。否则,强行阻止有可能给老人造成心理波动和伤害,反而不利老人身心健康。
“有病看病,需要通过保健食品来调节的,尽可能在医生的建议下,到商场、超市等正规渠道购买。另外应该缺什么补什么,不能乱买。更不要盲目参加以销售为目的的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儿女要化被动为主动,关心老人,可以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或身边的人和事来旁敲侧击,从而达到说服老人的目的。
学会教老人买适合的保健品
“其实保健品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一些经销商营销方式的不恰当。”贾慰祖认为,对中医来说,食补本身就很重要。人体所需某种要素缺失,是可以通过食补方式来补充的。因此,保健食品在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人体机能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如果老人坚持要去那些以销售为目的的健康讲座,想买他们的保健品,子女要告知老人看清保健品的功效,再有针对性地教他们购买。”王方文说,子女看到老年人痴迷保健品,首先应该通过学习掌握保健品鉴别知识,并把鉴别之法告诉老人,让他们购买适合的保健品。
耐心劝老人不要一次性买很多
如果老人非常认可一种保健品,可以劝他先买上一两瓶用用,看看功效如何。“千万不要一下子买很多。如果真的有用,再继续买。”他提醒说。
另外,子女一定要告诉老人,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一些具有降压、降脂、降糖功能的保健食品只有降低疾病风险的辅助保健作用,患者绝不能当作代替药品使用,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6、我是上班族,刚娶了个老婆做安利的(美容为主、兼卖营养品),她已经做了4年了,现在她每个月自己都要买
安利那种销售模式和洗脑一样,你媳妇感觉是不是入迷了一样。她这是被她的上限基本洗脑了,而自己又没太多客户。一但陷入进去很难出来。我被案例的也请去听过他们所谓的课,只不过我自己是学医的,对他们的说辞还是有判断性的,一般的人肯定就相信。好好劝劝她。两人过日子应该一致为家庭,有些不不必要的开支、和亏本的事情自己要好好衡量。
7、最近这两天权健风波特别大,保健品能治百病,大家怎么看?
骗人的,如果真能治百病那还要这么多医院医生?
8、为什么央现早就曝光了虫草,石斛,阿胶等虚假宣传的保健品,但还是有人信?
虽然央视曝光了虫草阿胶等保健品的虚假宣传广告,但是骗子的一张巧言如簧的说辞,会让有的人轻易相信
9、保健品品牌有哪些好的?
现在的保健品品牌和种类确实是很多,
10、保健品的商业活动主持说辞怎么写
您好,看到您的问题很久没有人回答,但是问题过期无人回答会被扣分并且你的悬赏分也会被没收!所以我给你提几条建议: 一,如果你的问题太难太专业,没人懂的话,你可以到相关专业论坛求助; 二,你的问题需要长篇论述,需要花费的时间长但你的悬赏分太少,很少人愿意copy花时间,建议你增加悬赏分或许能够吸引更多人来回答你的问题。 三,您提问时间不妥,问题被后面提问的人顶出去了也是一个原因!你可以错开提问高峰期来问问中提问题。 四,您可以注意选择正确的分类,以便得到相关专业人士的回答,如果分类正确没有人回答可以提高悬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