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妇产科名医工作室年终总结
“医生的职责不仅在于救死扶伤,还在于将有益的医学知识惠及最广泛的人群,让医疗技术沉下去,营造全社会良好的健康意识氛围,妇产科尤其如此。”吕弘道说,妇产科不同于其他科室,第一次生育的孕产妇大多缺少相关保健知识。此外,产妇出院后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担负着哺育宝宝的重任,这让很多人感到焦虑。
2、幼儿园做公共区卫生总结
1、早上幼儿来园:晨检(检查幼儿健康状况,用药情况)2、做自己的记录工作3、检查、监督厨房工作(肉、菜卫生,工作人员操作规范及流程)4、中午给需要吃药的幼儿喂药。5、午睡:检查幼儿午睡情况6、下午做自己的记录工作另外还有一些杂项:防疫站开会、新生入园体检结果审核、在校生体检记录、幼儿传染病防治等卫生有关任务都在保健医工作范围内。幼儿园十项卫生保健制度一.生活制度: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本月年龄幼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及根据季节特征,订出具体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动静结合,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各项活动的内容,并提出质量指标。要求作到:1.幼儿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2.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3小时。3.幼儿睡眠时间昼夜共计不得少于或超过12小时到12小时半。4.作息时间表:7:40~8:00晨间接待8:00~8:40晨间锻炼8:40~8:55早操8:55~9:15生活活动(点心,盥洗)9:15~9:45学习活动9:45~10:35自由活动角落活动生活活动10:35~11:00餐前准备11:00~12:10午餐,餐后活动12:10~2:30午睡2:30~2:50生活活动2:50~3:00午操3:00~3:20生活活动3:20~3:50学习活动3:50~4:30特色活动,角色活动4:30~5:00离园准备二.幼儿饮食制度。(一)饮食管理1.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膳管会(园领导,炊事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2.伙食费要专款专用,精打细算,合理使用。3.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菜剩饭。4.教职工(包括炊事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幼儿伙食。5.保健人员要定期计算幼儿的进食量,营养员,作为营养分析,并要保证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6.按时开饭,要保证儿童愉快进餐,时间不能少于20~30分钟,保证儿童每人吃饱吃好。7.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合适的食谱,使儿童能吃到各种各样的食物,以保证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8.加强体弱儿的饮食管理,为患病幼儿做病号饭。(二)饮食卫生1.要保持厨房的清洁,经常清扫,做到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2.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厨房用具、刀、菜饭、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食具一餐一消毒。3.不买,不加工腐烂变质食物,买来的熟食加热处理后再吃,预防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4.要培养儿童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5.水果要洗净削皮后再吃。6.搞好儿童进食卫生,饭前工作人员及儿童都要用肥皂,流动水洗干,饭桌要用过氧乙酸消毒。7.炊事员要坚持上灶前洗手,入厕所前脱工作服,使用后肥皂洗手。三.体格锻炼制度1.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质活动,幼儿每天做1~2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2.在正常天气下,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二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的幼儿不少于三小时,并加强冬季体育锻炼。3.充分利用本园的环境条件,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4.锻炼应适合年龄组的特点,要循序渐进,并考虑运动项目与运动量,对各别体弱的幼儿给予特殊的照顾。四.健康检查制度(一)入园检查1.新生入园前必须到市妇保院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包括化验肝功能,血色素)。如有传染病接触史,须待检疫期后无症状才可入园,同时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庭史和生活习惯等。2.园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体检,包括胸部X光线透视、肝功能及常规检查,健康检查合格,并且无严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职。(二)定期体检1.幼儿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分析、评析、疾病统计,及矫治缺陷,每个入园幼儿建立健康档案。2.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者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县市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患慢性痢疾,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3.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热),二看(咽部,皮肤,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五.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一)环境卫生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彻底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清除垃圾,每月检查评比项。2.幼儿教玩具,要保持清洁,保健医生和助理教师每周五下午做好消毒,清洗工作。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济,防暑设备。4.厕所清洁通风,助理教师每日打扫并消毒二次(中午,放学前各一次)。(二)个人卫生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2.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洗手和洗脸,经常保持清洁。3.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4.寄宿制幼儿每周洗头1次,根据季节定期洗澡,夏季天天洗,春末秋初隔天洗1次,冬季每周2次。5.要求幼儿每周剪指甲1次,每天带干净的小手绢。6.寄宿制幼儿每天洗脚,洗屁股。7.要求儿童服装整洁,寄宿制幼儿冬季内衣隔天换1次,夏季背心,裤叉天天换,勤晒被褥,床单每月洗一次。8.保护幼儿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损坏灯具等要及时修理,与幼儿无关的电视节目一律不看,每次时间不超过20分钟,幼儿与电视机的距离2米以上。9.工作人员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剪指甲,做到四洗手(进园后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给孩子开饭前及削水果前洗手,倒尿桶,纸筐后洗手)。10.检查评比条件:检查人员:协助园长,保健医生,年级组长,助理教师代表。评比条件:○1室内干净、整齐。○2无纹理,无死角、房顶、墙角无蜘蛛网。○3厕所干净,无味。○4水杯、茶杯等,梳子干净。○5床铺整洁。○6幼儿个人卫生好,手脚指甲及时剪。○7环境卫生好,清洁整齐。(三)消毒隔离制度1.有专用保健室,观察床,保健室用品专用。2.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3.对患儿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喂饭。4.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口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儿童,幼儿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5.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6.消毒工作具体安排。○1三餐碗筷洗净后,放入高压蒸汽机里消毒。每餐饭前20分钟,先用干净水清洁餐桌,再用0.2%过氧乙酸消毒。○2开水杯每天洗净后消毒1次。○3脸巾、餐巾每次用后消毒。○4洗屁股、洗脚毛巾每天煮沸消毒。○5洗脚桶编号,并每周消毒1次,厕所每日消毒2次。○6每周五下午用0.2%的过氧乙酸消毒玩具。○7每2周用紫外线消毒图书及午睡室、活动室1次。○8寄宿制卧室定期给幼儿睡后熏醋1次。六.预防疾病制度1.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2.预防接种过卡率百分之百。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实行及时正确的检疫措施,对所在的班级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对接触传染病的儿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按各种传染病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检疫期间不入园和转园手续。积极采用各种法,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4.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幼儿到公共场所。七.幼儿安全制度(一)预防烫伤1.幼儿洗手、洗澡、洗脚、洗头前,教师先试水温,调节好后适宜再洗。2.热汤、热粥等食物,温度适宜再端入班中,并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放在幼儿饭桌上或附近的地上,分发食品不要越过幼儿头顶传递,要从侧面送到幼儿面前。3.教师提出水壶或保温桶均要加盖,要注意周围的孩子。4.幼儿不得出入厨房,不得接近有火、有电、有煤气、有热水的地方。(二)预防外伤1.教育幼儿不打闹,更不能拿着玩具或树枝等投掷、抡打,学会保护自己,同时也不伤着别人。2.教育幼儿不以小刀,玻璃片等危险物品做玩具,晨、午、晚检时,注意发现幼儿衣袋里有无不安全物品。3.教育幼儿不要背着手走路,以免失去平衡,摔伤面部,体育锻炼或户外活动时,不要穿硬皮鞋。4.幼儿在大型玩具上活动,教师要注意照顾保护,户外活动时,孩子均要在教师的视眼中。5.教育儿童不要爬到窗台及楼道栏杆上游戏或向下张望,以免发生摔伤事故。6.每月检修大型玩具,发现损坏及时修理,修好之前停止使用。7.对儿童不要拖、拉、抻、拽,防止发生关节脱臼。(三)预防药物中毒1.班上不得存放过氧乙酸、泡腾片等有腐蚀性物品,对上述物品,保健室应采取用多少泡多少,助理教师用完有剩余及时送回保健室。2.幼儿内服药由保健医生按顿送到班上服用。(四)预防异物进入耳、鼻及器管1.教育儿童不要把纸团,扣子等塞到鼻、耳里,也不要把扣子,别针放在嘴里。2.幼儿哭泣时不要吃东西。(五)预防幼儿遗失1.传达室门卫注意随时关好大门,防止幼儿出走。2.外出活动时,教师随时清点人数。3.交接班时,交清幼儿人数。4.日托教师下班时,将尚未接走的幼儿交到值班老师手中,并写好名单。八.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各种记录,登记,统计制度,一般有以下几种记录表簿:出勤登记表;传染病登记表;疾病登记表;晨检检查记录表;预防接种记录表;体弱儿童管理记录表;矫治记录表;膳食调查记录表;意外事故登记簿;家长簿;安全检查记录表等。卫生统计要求做好:体格检查登记表;营养分析;出勤率;各种常见病患病率;传染病的发病率等统计工作。九.家园联系制度1.保健室客有幼儿家长名册,联系电话,有事及时和家长联系。2.各班教师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及家长联系簿、电话、家访等多种方法,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配合,支持幼儿园各种工作。3.定期出板报,经常利用卫生宣传窗向家长宣传幼儿卫生保健知识,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问题。4.向家长发布每周食谱,每月伙食收支情况,体格检查及教学情况,争取家长配合和谅解。5.每学期召开家长会1~2次,对家长介绍情况,与家长交流意见等。6.各班的“家长园地”做到一月更换一次。7.卫生宣传内容○1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情况。○2幼儿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卫生要求。○3幼儿文化、卫生习惯的培养。○4各种传染病的预防知识。○5常见病、季节多发病的防病知识。○6利用大自然因素:日光、空气和水锻炼的卫生要求。○7饮食卫生,营养卫生知识(冬春季节注意侧重营养,夏秋季节侧重饮食卫生知识)。十.体弱儿管理制度1.体弱儿管理范围○1贫血、血色素低于11克者。○2佝偻病活动期。○3先天性心脏病。○4体重不增,体重在均值减2个标准差以下。○5特殊残疾及特殊疾病。○6严重食欲低下,与同龄比较,饭量小于2/3以上者。○7重症多汗,睡眠枕湿。2.对每个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并对管理情况做必要的记录。3.向家长了解体弱儿情况,共同分析,制定管理措施。4.对体弱儿进行定期检查和观察,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或康复情况。5.体弱儿管理有保健医生及各班教师共同负责。6.对康复儿及时结案。
3、村级卫生室妇幼保健工作总结怎么写
工作总结,一般分以下四个部分来进行表述: 1、开头(概况) 2、分点总结(具体开展和完成) 3、问题与不足,4、今后打算(下年度工作思路)。我们专门帮人写文章,自己懒得写的话,可找我们。
4、幼儿园保健室6s管理心得体会
6S管理在幼儿园实施的学习心得;虽然之前对6S有一定的概念认识,但不能具体掌握和;■整理,即按照标准区分必要和不必要的物品,对不必;■整顿,就是把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使用频率确;■清洁,就是将前面3S(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进班级的团结性、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素养—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实施都有一个通过;■安全—重视幼儿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
6S管理在幼儿园实施的学习心得
虽然之前对6S有一定的概念认识,但不能具体掌握和运用。通过学习,对6S管理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深刻感受了6S的内涵,从思想上认识到6S管理在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在工作中要保持环境整洁有序,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让管理标准化、流程化、制度化,让高效、便捷、持续、有效成为一种习惯。
■整理,即按照标准区分必要和不必要的物品,对不必要的物品处理。其目的是腾出空间,减少误用,误送,将混乱的状态收拾得井然有序,营造清爽的工作环境。
■整顿,就是把必要的物品进行分类,根据使用频率确定放置的方法及位置,是节约时间的技术。整顿时要遵循的原则:1.规定放置场所,所有物品都应在最便捷,最美观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的位置。2.确定放置的容量,放置物品应考虑现场空间的大小,搬运难易度、使用频度等,减少摆放使用率低的物品。3.
规定放置方法,确定放置方法考虑的几个方面:简单、易行;取拿方便。 ■清扫,
顾名思义就是清除工作场所的脏污(灰尘、污垢、异物等),并防止脏污再发生,保持工作环境干净亮丽。
■清洁,
就是将前面3S(整理、整顿、清扫)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要做到标准化就应形成制度、定期检查评比。比如:在我们园区制定每周或每月清洁评比,优胜班级发小红旗或者其他些奖品;不光园区环境可以保持,也可以促
进班级的团结性、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素养—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实施都有一个通过规范的流程培养教职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割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的习惯。当然,6S的实施不仅影响的是老师的素养,更在无形中对孩子的品德、习惯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安全—重视幼儿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幼儿园的所有工作都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从近些年媒体报道中常见的幼儿园安全事故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管理不到位及环境存在安全隐患。贯彻实施6S就能很好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孩子撞伤,跌倒。我认为,首先要清理不必要的物品;其次,各班合理考虑幼儿做、站、活动的场所、定点定位;注意班级物品摆放高度合理,最后,还应该教给幼儿认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每个标志、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与实际联系起来,把这些理念融到我以后的工作中,持续改善自己的思想,最终达到精细的工作习惯和对高品质要求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