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营养保健费

营养保健费

发布时间:2020-07-02 11:57:50

1、如何领取生育保险中一次性营养费补助

一、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1)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2)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天 X假期天数)

二、营养补助:

① 正常产、满 7 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25% ;

② 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50% 。

三、生育津贴、一次性营养费申领流程:

参保女职工产假结束后或流(引)产后一年内,由单位经办人携带:

1、《南京市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并加盖单位公章(如为灵活就业人员无需盖章);

2、结婚证原件;

3、《独生子女证》原件(生育第二胎需提供《批准再生育一个孩子生育证》原件及复印件);

4、出院记录复印件(门诊流(引)产手术提供病历及病假条)。每月1~10日(遇节日顺延)到市医保中心办理生育津贴、一次性营养补助费的申领。医保中心审核材料后,确认符合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按相关规定将生育津贴、一次性营养费划入参保单位帐户。生育津贴按月发放,职工分娩或流(引)产当月开始享受。

(1)营养保健费扩展资料:

生育津贴、一次性营养费待遇标准:

1、符合国家规定享受3个月及以上产假的女职工,由基金按照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2%支付一次性营养费。

2、生育津贴以女职工分娩或流(引)产前12个月本人平均缴费基数为标准(参保满10个月不足12个月的,以女职工分娩或流引产前10个月本人平均缴费基数为标准),按照人口计生部门规定的产假天数支付。已享受过晚育津贴的,不再重复享受。

3、流(引)产津贴按早期妊娠流产20天、中期妊娠流(引)产42天的标准支付。

4、用人单位发放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标准的,由用人单位按规定标准补足。

参考资料:

网络生育保险

2、为什么中国的营养保健品(维生素类)这么贵?

这个主百要是炒作的原因,营养保健品其实远没有这样的价格,现在人们追求营养,感觉便宜的不度放心,像是买进口的产品等。知大牌子的产品也就是牌子贵,不道打广告不知道,打广告的费用就是消费者承担。现在就是这样,其实东西都是差不多的。回建议你在医生的答建议下,看看有没有你自己需要的东西。

3、劳动法规定单位发给有害工种员工每月保健费是多少?

劳动法并没有规定有害工种每月保健费用的,由各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有害工种的补贴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危害工种的保护规定有: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其中,医疗机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医疗机构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放射性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其他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依法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组织的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第三十六条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3)营养保健费扩展资料:

其他相关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营养费是什么?

(一)概念及其赔偿法理依据营养费是指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

合理营养是促进康复的物质基础。受害人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疾病的治疗。受害人的受伤害的情况的不同,其营养要求也不同。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临床的许多治疗措施也需要营养支持作为提高疗效的手段。例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感染等情况下,分解代谢亢进,热能消耗和氮的丢失量显著增加;病人虚弱、疼痛、不适应,以及某些治疗措施或药物的副作用,使病人食欲不振,影响摄食;口腔创伤、消化道阻隔等不能正常进食,或进食反而加剧病情,或对术后伤口愈合不利等等。尤其是危重病人,往往不能依靠普通进食来解决营养问题。

对需要营养的受害人实施营养治疗,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能显著地改善受害人的营养状况,有效地配合临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尽快康复。因此,在医学上来说,营养费的支出,根据受害人的受伤害的程度,对于受害人的治疗和康复有着不同程度的需要。是在治疗过程中一项必要的支出。而这一项支出,实际上对于受害人而言,也是一种因为侵权人的侵权行为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对此应予以赔偿。
(二)营养费司法保护的情况对于营养费的赔偿,我国在此次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公布之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未作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没有规定,1992年1月1日生效施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也没有专门规定营养费。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还是没有规定营养费。最早规定营养费的是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但是,也没有提出具体的标准。此后,2001年1月2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对营养费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在以往的司法实务中,也缺乏对营养费赔偿权利的保护,造成了一些受害人的损害无法得以弥补,对受害人而言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的提高,以及司法机关法官素质的提升,对一些涉及到营养费赔偿的案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例如,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1999)静民初字第872号民事判决。该案的案情为:1997年9月15日,原告因月经紊乱、阴道流血至被告医院就诊,被告诊断后,对原告行诊刮术。当晚,原告腹痛难忍,去上海纺一医院急诊,并于次日住入该医院行剖腹手术探查原因。经查,原告腹痛系被告所行诊刮术造成原告子宫穿孔而大出血,纺一医院对原告进行了治疗。由于被告所行诊刮术的失误,致原告身体严重受损,在纺一医院治疗期间,并发肝脏出血,病危时间长达40多天。现原告虽已出院,但已无法再工作,原聘用原告的单位已将原告解聘,使原告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遭受了重大损失。现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误工费人民币14000元、营养费人民币9600元、今后治疗费人民币7200元、原告丈夫护理原告的护理费人民币9000元、女儿护理原告的护理费人民币2000元、交通费人民币480元、其他损失费人民币200元。并一次性补偿原告不能再工作的损失。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关于人身伤亡损害赔偿范围与标准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判决如下:1.被告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误工费人民币2100元、营养费人民币1200元、护理费人民币1200元、交通费人民币480元、其他损失费人民币200元。2.被告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医疗费人民币1579.27元、生活补助费人民币33815.40元。3.被告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人民币2000元。4.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这一案件承认了对受害人营养费的赔偿,而且在其他一些高级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中也对营养费的赔偿做出了规定,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第十八条规定:"营养费是指受害人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受害人是否需要补充营养,应根据治疗医院或法医的意见确定。营养费给付标准可根据受害人实际需要补充营养情况酌定。"这也说明对受害人的营养费进行赔偿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迫切的需要。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对营养费赔偿的需要,立足各地、各级人民法院有关营养费赔偿的司法实践,在本条对营养费赔偿作出了明确规定,这对受害人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施行后,人民法院必须严格贯彻本条的规定,对需要判决营养费赔偿的,依据本条的赔偿标准确定具体的营养费赔偿数额,判决赔偿义务人向赔偿权利人给付该具体的营养费赔偿数额,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三)确定营养费的根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由此,人民法院在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对营养费的确定,以两者为依据,一是受害人的伤残情况,二是参考医疗机构的意见。

所谓"伤残情况",按照文义解释,应当既包括一般伤害,也包括残疾的情况。一般来说,一般的伤害可能不需要赔偿受害人的营养费。但是,营养费是根据治疗和康复的需要来决定的。在特别的情况下,伤害重,未必造成残疾;伤害轻,未必不造成残疾。而且,从医学上和治疗的需要来说,也并非只要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达到残疾的程度,就必须支付营养费。因此,这里所说的伤残,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构成伤残等级的情况。总之,营养费,应视受害人的受伤害的状况和残疾的具体情况,从其治疗和康复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在确定具体的营养费时,还应当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认为受害人确有补充营养食品作为辅助治疗的需要,并对需要的营养品的等级做出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营养费。在一些人身损害的场合,对于是否需要营养品进行辅助治疗,不是普通人所能决定的,必须借助于专业人员的意见确定,因此,应当在营养费的赔偿数额确定上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
(四)营养费的给付标准关于营养费的具体给付标准,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可以参照受害人实际需要补充营养的情况酌定。但是,一定要审查补充营养是否与加害人的加害行为有因果关系。要正确区分受害人原来就需要补充的营养和受到伤害后需要补充的营养。区分标准可以采纳民法的原因力理论。与确定营养费的根据一样,在确定营养费给付标准时,严格根据受害人的伤残情况和参考医疗机构的意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审慎予以决定。此外,还要注意一项审判政策,即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大部分地区经济还不发达,生活水平还不高,加上营养费的标准不如其他的赔偿项目标准具体,相对比较抽象的特点,营养费的给付一般不宜过高。

5、国家规定的营养补助费每天是多少

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6、从事工业射线工作人员的保健费发放标准?

延边大学从事有害健康工作人员营养保健的暂行规定

--------------------------------------------------------------------------------
(发布日期:2005/11/4) 来源:延边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浏览人数:1598
根据原国家教委(88)教备局字008号“关于试行《高等学校从事有害健康工种人员营养保健等级和标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实行营养保健只是一项保护性辅助措施,根本的办法应在设备、工艺、防护上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减少或避免职业危害。

第一条 享受营养保健的范围和等级

营养保健应发给有显著职业毒害,可能引起职业病和职业中毒并对营养有特殊需要的工种。其范围大致包括接触放射线类工作和接触化学、生物类有毒有害物质及物理致害因素类工作两大类。凡符合享受营养保健的工种,应视有毒有害物质的数量、毒性大小、接触时间长短和损害健康的程度等。严格划分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级别的营养保健。具体规定如下:

一、接触放射性类工作

接触放射性类工作营养保健等级分为甲、乙、丙和丁级四种。

甲 级

1、从事放射性核素最大等效日操作量在3.7×106贝可(100微居里)以上的工种。

2、固定式γ辐射源,活度在3.7×1012贝可(100居里)以上的专职操作人员。

3、从事同位素中子源或中子发生器发射率在105中子/秒以上的工种。

4、零功率反应堆的控制员。

5、加速器的实验运行人员。

6、月累积剂量当量达0.8~1.5毫西沃(80~150毫雷姆)的工种。

乙 级

1、从事放射性核素最大等效日操作量在1.85×105贝可(5微居里)以上的工种。

2、使用固定γ式辐射源,活度在3.7×1011贝可(10居里)以上的专职操作人员。

3、从事同位素中子源或中子发生器,发射率在105中子/秒以下的工种。

4、从事X衍射研究工作的直接上机者。

5、月累积剂量当量达0.3毫西沃(30毫雷姆)的工种。

丙 级

1、从事放射性核素最大等效日操量在18.5×105贝可(5微居里)

以下的工种。

2、固定或γ辐射源,活度在3.7×1011贝可(10居里)以下的专职操作人员。

3、从事X光探伤及荧光分析工作的专职人员。

4、月累积剂量当量在0.3毫西沃 (30毫雷姆)以下的工种。

丁 级

不直接操作放射性物质,但需经常在放射性场所工作的其他人员。

二、接触化学、生物类有毒有害物质和物理致害因素类工作

接触化学、生物类有毒物质工作营养保健等级分为甲、乙、丙和丁级四种。

甲 级

1、长期从事黄曲霉素Bl、亚硝胺和3一4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研究、监测工作或在实验中经常使用上述物质者。

2、长期从事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和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等研究、生产工作、在实验和工艺中经常使用多种剧毒、高毒化学药品或大量使用多种中毒化学药品,并接触上述物质的有毒气体或粉尘。

3、经常吹制或修理含汞铅,稀有元素或其它有毒物质的玻璃仪器的专职玻璃工和石英玻璃仪器专职吹制工。

4、从事鼠疫、天花、霍乱及副霍乱等烈性传染病菌和病毒的研究实验工作或病理解剖工作。

乙 级

1、从事4一氨基联苯、联苯胺及其盐类等一般致癌物质的研究监测工作或实验及其它工作中经常使用接触上述物质者。

2、从事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的实验课教学工作,使用剧毒高毒化学药品并在工作中接触上述物质的有毒气体或粉尘者。

3、长期从事生物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含催化化学及胶体化学)等的研究工作,在实验申主要使用接触高毒以上化学药品者。

4、长期从事核磁、发射光谱等研究或测试工作,在工作中经常使用接触有毒物质者。

5、校级化学药品库剧毒化学药品和化工原料的保管、分装和发放工作者。

6、长期从事砷、汞、铅、铬、铍、镉、氰、磷及其化合物等剧毒物质的分析工作,经常接触上述物质的有毒气体或粉尘,包括专职化铅、铸字、版洗工。

7、在工作中接触有毒气体的专职喷漆工和发生炉煤气生产工。

8、从事传染病的防治研究和致病菌种、病毒的分类、鉴定及培养保藏工作。

9、研制调试有毒染料介质激光器或平均功率大于50瓦的大功率激光器的工作人员。

10、专职从事电镜维护、操作、曝光及蒸发和电子束焊接(离子束)、等离子切割、氩弧焊的工作人员。

丙 级

1、从事生物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含催化化学及胶体化学)等的研究和实验课教学工作,经常使用接触中、低毒化学药品者。

2、从事质谱、吸收光谱、色谱的元素分析等方面的实验工作,经常使用接触有毒化学药品者。

3、校级化学药品库高毒以下。系级专职从事剧毒以下化学药品、化工原料的保管、分装及发放者。

4、专职静电复印工和暗室洗相(含彩色洗相和印刷业中的照相制版)在工作中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者。

5、从事动植物组织切片工作(不含取材、固定、包埋、切片、显微镜观察和照相等),在制片染色过程中接触甲苯等有毒物质,或在电镜制片过程中接触锇酸等有毒物质者。

6、从事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解剖学研究和标本制作、植物和昆虫标本制作保管,在工作申接触开放性汞、升汞、甲醛和砒霜等有毒化学药品者。

7、恶性肿瘤或其它有毒有害物质试验的实验动物饲养工。

8、平均功率小于50瓦的激光器的研制、调试工作人员。

9、在研制、调试、使用微波设备的工作过程中,其操作位和经常观察点上的微波功率密度一日八小时连续辐射时大于38微瓦/平方厘米,或短时间间断辐射及一天辐射八小时以上日剂量超过300微瓦时/平方厘米的工作人员。

10、由于防护屏条件的限制,经常暴露在电场强度大于50伏/米,

或磁场强度大于5安/米的高频辐射 (100千周至30光周)下工作的人员。

11长期在大于90分贝 (A)的噪声条件下工作 (脉冲声称外)的人员。

12、经常在38℃以上而热辐射强度达每分平方厘米3卡以上的条件下。如玻璃仪器吹制工、热处理及锻工铸工等。

13、接触矽尘作业的工种包括岩石标本的切割、磨片、石英喷砂,翻砂,水泥粉尘作业和专积砂轮切割及工具磨工等。

丁 级

1、经常接触用升汞、砒霜等有毒物质消毒处理过的动植物标本,从事分类鉴定工作。

2、校印刷厂直接接触冷铅的检字工、排字工。

3、空调、冰箱等致冷设备的维修工。

第二条 营养保健津贴的发放标准

营养保健是一项保护性辅助措施,不是一种生活福利待遇,应严格执行营养保健的范围和标准,不得任意提高等级和扩大范围,各单位要严肃认真地进行申报。

一、从事放射线类工作人员按月享受营养保健:凡实际参加放射性工作每月在80小时以上者,可享受全月保健;80小时以下只能享受半月保健待遇;凡有剂量监测时可按月累积剂量当量值确定保健待遇。从事非放射线类有害工作者,按实际接触天数享受保健待遇:全月接触16天以上者可享受批准级别的100%;10~15天者享受75%;5~9天者享受50%;少于5天者可以跨月累积二个月累积的天数,达5天以上者享受50%。

二、在有害健康的环境中每天工作超过四小时算一天,二至四小时算半天,但同一天内超过八小时仍算一天。以日计算时达到22天为满月,每日享受金额为享受级别满金额的1/22。

三、实习、进修和协作人员的营养保健凭接受单位证明,由派出单位审核发放。

四、本科生、研究生进行毕业设计实验或论文实验,在工作中接触有害健康物质连续工作超过三个月时,可按相应标准享受营养保健。

五、对进入有毒有害或有放射性的实验室等场所进行安装、维修等工作的人员,应享受与该实验场所工作人员同等保健待遇,按实际接触天数折算。

六、同时从事两种以上可享受营养保健的工作时,只准享受其中之一种。

七、凡连续从事丙级或丙级以上的放射性工作一年以上而调作非放射性工作时,可按原级延发三个月保健。第二次享受这种待遇时,两次之间间隔必须要连续从事放射性工作一年以上,并且第一次延发的时间不得计入放射性工作时间。

八、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经卫生部门指定的医院诊断为放射病者(或不排除放射病),在病休期间可享受特级保健待遇;被诊断为放射损伤者,可根据剂量资料并听取医院及劳资部门意见后,确定其保健等级和享受期限。从事非放射性有害工种经专门医院诊断确因职业中毒而住院,在住院期间可享受原级保健待遇,出院后可视病情和诊断酌情处理。

九、营养保健的发放标准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部门依据营养保健食品的物价、本市牌价提出方案,报请校主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各单位不得擅自变动。

参照原国家教委(1988)教备局字008号文件标准,结合延吉市目前物价情况,营养保健津贴具体发放标准暂定为:

放射线类: 化学、生物及物理致害因素类:

甲级:70元/月 甲级:45元/月

乙级:55元/月 乙级:35元/月

丙级:40元/月 丙级:25元/月

丁级:15元/月 丁级:15元/月

医学解剖室工作人员200元/月

第三条 营养保健的申请和经费来源

一、凡享受营养保健津贴的从事有害健康工种的专职实验人员,核实签字,加盖公章,附考勤登记表,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审核后,按实发放营养保健津贴。

二、营养保健费从教学、科研、生产等相应项目经费中支出。

第四条 本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相关规定同时废止。

第五条 本暂行规定解释权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7、营养费是那条规定

营养费是指受害人在遭受损害后,为辅助治疗或使身体尽快康复而购买日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所支出的费用。

理论依据
合理营养是促进康复的物质基础。受害人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危重病人,往往不能依靠普通进食来解决营养问题。
适当的营养支持能显著地改善受害人的营养状况,有效地配合临床,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尽快康复。因此,营养费的支出对于受害人的治疗和康复有着不同程度的需要。
发展过程
1、对于营养费的赔偿,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布之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基本上未作规定,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赔偿依据
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规定,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由此,人民法院在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对营养费的确定,以两者为依据,一是受害人的伤残情况,二是参考医疗机构的意见。
所谓"伤残情况",按照文义解释,应当既包括一般伤害,也包括残疾的情况。一般来说,一般的伤害可能不需要赔偿受害人的营养费。但是,营养费是根据治疗和康复的需要来决定的。在特别的情况下,伤害重,未必造成残疾;伤害轻,未必不造成残疾。而且,从医学上和治疗的需要来说,也并非只要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达到残疾的程度,就必须支付营养费。因此,这里所说的伤残,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构成伤残等级的情况。
在确定具体的营养费时,还应当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认为受害人确有补充营养食品作为辅助治疗的需要,并对需要的营养品的等级做出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营养费。
给付标准
关于营养费的具体给付标准,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可以参照受害人实际需要补充营养的情况酌定。但是,一定要审查补充营养是否与加害人的加害行为有因果关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营养费的确定,以两者为依据,一是受害人的伤残情况,二是参考医疗机构的意见。
1、所谓“伤残情况” 按照文义解释,应当既包括一般伤害,也包括残疾的情况。一般来说,应视受害人的受伤害的状况和残疾的具体情况,从其治疗和康复的实际需要来确定。
2、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  在一些人身损害的场合,对于是否需要营养品进行辅助治疗,不是普通人所能决定的,必须借助于专业人员的意见确定。

8、营养保健师为顾客提供咨询服务的收费标准

具体说明营养保健师针对每位顾客提供服务所

与营养保健费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