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品对人是益处大还是坏处大?
所谓的保健品,其全称为保健食品,它属于食品,但它却具备一般食品不具备的特定功能(例如:它既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又能够平衡人体内的矿物质)。在有些地区,人们都称它为膳食补充剂,它是各类天然蔬菜瓜果的提取物,所以它具有清、补、调的作用,它并非一般的营养品,正确看待保健品,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骗人的东西。
一、正确认识保健品,其为食品亦为营养补充剂!
保健品多为许多天然食材的提取物,比如蔬菜、水果以及天然植物等等,它的制作同食品一样,但其在营养方面也具有特定的功能,比一般食品要好。
二、正确认识保健品,其非药品并无疗病速效功能!
很多人误认为保健食品就是保证健康的,跟药品一样具有神奇的疗效,事实并非如此,它并非药品,也不需要在临床上经过试验,它并不具有药效的功用,若是有人推销是说它能治疗某某疾病,那就是忽悠人的,这需要大家谨慎对待!大家可以参照国家对保健食品的27项功能规定挑选保健品。凡是超出27项国家规定保健品功能的产品,都是不合格的。
三、正确购买保健品,认真选择保健品都有适宜人群!
保健也有适宜人群,在购买时要不同人群特点购买,保健品不是仙药,人人都能用!
四、正确认识保健品,其营养价值并不一定很高,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
长期服用保健品,可以达到延年益寿,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效果,但是,请大家不要对保健品抱有过多的期望,一定认为它的营养价值就很高。
最后,保健品种类之多,请慎重选择,勿听他人瞎忽悠。
保健食品本就是食品,在市场上有很多种类可供选择,有吃的产品也有喝的产品,例如酒、茶、蜂蜜、松花粉等等产品。在选购时,根据自己所需购买,注意看产品说明,另外保健产品治疗参差不齐,千万别乱听推销员鼓吹,有时卖东西的人也有不识货的。
2、为什么"保健品行业"被称为抬不起头的工作?
我觉得主要是这个行业的人没有专业对口,谁都能干,复于是有人为了销售开始夸大宣传,久而久之行业乱象出现,恶性循环开制始。希望有关部门多宣传正确一面,让国人正确认识保健食品的功效,摆脱药物依赖也算是一个进步。
3、保健品是传销吗
保健品不属于传销,不过经常有人用保健品的名义来进行传销。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
识别传销,需要看三个特征:
1、入门费: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头: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3、计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征,就有可能涉嫌传销。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说法。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所以在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 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在当今的社会中,也正在逐步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近些年,保健品市场发展迅速,除了与保健品生产企业注重保健品本身的开发和研究,提高保健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外,人们渴望长寿和对功能食品的认同也是保健品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保健品虽具有保健功能,但不是药品,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只能辅助治疗,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而且因人而异。不讲科学乱吃保健品,不仅难以起到保健功效,还会损害人的健康。保健品生产商鱼龙混杂,不乏资质不高甚至没有资质的生产商。
很多保健品实际上并不具备广告所说的功效,甚至使用后会起严重的副作用,假劣保健品还可致人死亡。一些不法商人给老年人设置“陷阱”,采用各种推销方式来骗取钱财,并且频频得手。老年人辨别能力有限,往往掉入“陷阱”而被骗健康、钱财。
保健品注意事项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宣传上,严禁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禁止宣传疗效。
2、严禁宣传改善和增强性功能的作用。
3、广告上须附有明显统一的天蓝色保健食品标志,其中报刊印刷品广告中的保健食品标志,其直径不得小于1厘米。
4、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抽检后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将暂停其在辖区内发布广告,经原抽检部门或其上级部门再次抽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发布。
5、印刷品广告必须要以工商部门审批的内容发布,不得擅自修改、增加广告内容,必须注明印刷品审批号。
6、保健食品产品上必须标注“保健食品”标识和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卫食健字(年份)第xxx号] 或 [国食健字G(年份)XXXXX]。
保健品正确认知:
一、保健品首先不是药品,能调理生理功能,但是对治疗疾病效果不大。可以用来进行辅助治疗。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规定有27种,包括:增强免疫力功能;辅助降血脂功能;辅助降血糖功能;抗氧化功能;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缓解视疲劳功能;促进排铅功能;清咽功能;辅助降血压功能;改善睡眠功能;促进泌乳功能;
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功能;改善生长发育功能;增加骨密度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功能;对化学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祛痤疮功能;;去黄褐斑功能;改善皮肤水份功能;改善皮肤油份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功能;促进消化功能;通便功能;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同时,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签上不能含有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凡是超过上述27种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
二、注意标志和批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容器上(食品标签)应有卫生部对这一食品的批准文号和卫生部规定的保健食品标志。国产保健食品为:卫食健字第号,或者国食健字第号,进口保健食品:卫进食健字第号。
三、保健食品的标签除与普通食品应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应注明适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
四、保健品不可以代替药品。一种新药品的面市,必须要有大量的临床试验,并通过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保健品没有规定治疗的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就可以上市销售。
五、理性选择保健品。每种保健品都有适宜的人群,选购时应该按照个人的差异,认真选择,不能按照送礼习俗,胡乱的选择,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4、形容自己亲自用过该保健品效果好成语
现身说法
xiàn shēn shuō fǎ
【解释】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知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出处】《愣严经》卷六:“我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结构】连动式。
【用法】多用于佛教用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说;道不能读作“suō”。
【辨形】身;不能写作“深”。
【近义词】言传身教
【反义词】空谈快意
【辨析】~和“言传身教”都有以自版己作样子说明道理的意思。~强调以自己的遭遇为例子;多用于讲解;劝告;可用于各种各样的人;包括犯过错误和罪行的人;“言传身教”强调以言语和行动作示范;以自身的行动作榜样;多用于教育方面;一般用于领导、长辈或其他受尊敬的人。
【例句】
(1)他~把道理讲得深透极了;我们心服权口服。
(2)我们应该请已经改过自新的青年工人~;以他们的亲身体会来教育其他犯有不同错误的青年工人。
5、为什么年轻人普遍认为保健品都是骗人的呢
年轻人要工作、参与社会活动,基本都多少会接触现代的营销手段,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有假。保健品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夸大效果,夸张到骗人欺人程度!挑战正常与不正常、合法与违法的界线。普遍如此,所以。。。不光是年轻人,有识之士都看得明白,不信你也可以留意身边素质层次比较高的中老年人,她们就不太容易上当。
6、保健品命名新规实施违者将被严罚?
据媒体报道,国家食药监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健食品监管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目前要对保健食品进行严格监管, 其中包括,“保健食品应当明显标注特殊标志,产品名称不得以保健功能命名”。
在保健食品领域各种欺诈乱象频发的背景下,明确“保健品不得以保健功能命名”,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合理必要性。它能在“命名”这个源头上有效预防、堵死经营者利用“保健功能”误导欺诈消费者的空间,也能让保健品“名副其实”,还原其食品的本来面目。
事实上,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强化对“保健食品命名”管理。如2015年8月国家食药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命名有关事项的公告》就曾明确,“总局不再批准以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命名的保健食品”,“自2016年5月1日起,不得生产名称中含有表述产品功能相关文字的保健食品”。很明显,从“不再批准”到“不得生产”再到“不得以保健功能命名”,意味着,针对“保健食品命名”的管理正在变得日益严格。
为保健品“正名”,除了把好命名关,还要通过惩戒等手段把好市场末端。目前,对于误导消费者的保健品经营者一般仅处以行政处罚,相关部门可考虑对累犯者适用“虚假广告罪”、“诈骗罪”等刑罚。此外,目前遵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行为仅受到罚金处罚,但药品、保健品相较于普通食品对人体的危害更甚,适当提高惩处标准,才能做到罚当其罪,最终实现以儆效尤,让投机者不敢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