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保健食品约谈

保健食品约谈

发布时间:2020-07-02 07:03:45

1、安利、无限极、玫琳凯等32个直销企业被集体约谈,直销企业未来会怎样?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广东联合了13个部门发起的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的百日行动是一个利好消息。这一行动将会促使企业们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经营、并严格控制产品的价格与销售定位、自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凡被约谈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几年?

被约谈的摊,那餐饮服务提供这几年,这个怎么说呢?服务提供,只要你给人家工资高,人家就愿意跟着服务

3、食品安全法中涉及责任约谈的两条具体内容是什么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责任约谈情况和整改情况应当纳入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
第一百一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未及时发现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未及时消除监督管理区域内的食品安全隐患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地方人民政府未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未及时消除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被约谈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整改。
责任约谈情况和整改情况应当纳入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评议、考核记录。

4、喜茶被市场监管局约谈,你希望做出哪些改变?

炎炎夏日,有许多年轻人都喜欢在逛街的时候买上一杯奶茶,消解心中的闷热。近年来兴起了很多奶茶品牌,半仙豆夫、伏见桃山山以及长沙的茶颜悦色、喜茶等都深受年轻男女的喜爱,而喜茶最近因其中产品中的大肠杆菌超标被市场监管局约谈。希望喜茶能吃一堑长一智,好好整顿门店,在服务和产品质量上都作出改进。喜茶一直号称自己使用的原材料都是最顶尖的,所以喜茶的产品价格也略高于市面上同类型产品。最近的一次提价更是让店内产品提高到了均价三十,让许多消费者都大呼喝不起喜茶了。希望喜茶能听听消费者的心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控制价格上涨幅度,抓住消费者的心。其中,喜茶的“排队难”现象也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在喜茶兴起之时,在高峰时期大排几十米的长队并不是罕见的现象。有些门店会关闭线上购买的渠道,让顾客只能在门店排队而营造出产品非常畅销的现象,这其实是不可取的。而有些店员也会故意不将做好的奶茶送到顾客手上了,让排队的队伍更长。希望喜茶能不做面子工程,真心实意把茶做好。在近期的一次食品安全抽检中,喜茶被检测到大肠杆菌严重超标,这让许多消费者都十分担忧。原来问题是出现在他们的实用冰上。喜茶的原料保存不合乎标准,因此会导致在夏季出现细菌大量繁殖的现象。这已经是喜茶第五次爆出这种丑闻,但是之前每一次喜茶都没有做出实际行动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让消费者对喜茶的信任值一再降低。希望喜茶下一步能严格监管,不让消费者为食品安全而担忧。

5、现在保健品行业招商怎么这么难

2018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分析:强监管成为常态,亟需谨慎理性消费

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进程过半——让保健品市场清清爽爽

去年底,保健品公司权健涉嫌传销和虚假广告引起全社会对保健品市场的关注。今年1月8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个部门宣布,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百日行动开展过半,取得哪些成效?保健品市场状况如何?消费者怎么看?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不是一棍子打死,但要干干净净——百日行动进程过半,查处了不少违规违法行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宣布,截至2月15日,全国共出动执法人员54.6万人次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商品进行监督检查,其中检查“保健”类店铺16.5万个。行动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1.3万次,开展宣传活动2.8万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59万元,清理虚假信息2309条,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58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74件。与此同时,2017年7月以来,国务院食安办牵头9部门开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截至2019年初,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获案件5.8万件,案值33.2亿元,罚没款4.9亿元。

让保健品市场干干净净,需要多部门合力推进。百日行动以来,海关总署共梳理进口食品保健食品备案标签14万个,废止近5000名涉嫌虚假宣传标签。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向有关省局下发整改通知单200余份,查处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120余个频率频道和600余条违法违规广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省两级电信主管部门共处置违法违规网站138个。商务部门通过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跟踪了解从事保健食品直销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与市场监管总局集中约谈直销企业,及时发现异常经营行为并加以处置。

保健品品被分为运动营养、体重管理、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膳食补充剂零售市场规模达1650
亿元,占比保健品市场规模46.6%,低于美国的64%;体重管理与运动营养保健品占比较低,分别达0.26%与4.98%,低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15%和9%。当前,我国已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人们的健身意识亦在逐步提高,在此趋势下,健身及体重管理人士注重在运动过程中选择使用蛋白、增肌、能量补充以及体型管理、代餐等营养品,以保证运动效果。未来,在保健品行业所有细分领域中,运动营养品有望成为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

2017年中国保健品细分市场规模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清理保健品市场并不是要让这个市场消失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表示,对于保健品,社会各界态度褒贬不一。当前保健品市场的确有乱象,但也要看到保健品特别是其中的保健食品有其特定的市场需求和存在的合理性,经过近20年的发展,保健食品的质量日趋稳定,近几年的抽检合格率一直在97%以上。

刘学聪认为,对于那些夸大功效、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消费者应保持高度警惕,监管部门也应及时取缔。保健品在合规宣传、正规售卖的情况下,应允许其发展,消费者也不用过于紧张。

杜绝乱象,监管方果断出手

如何不被夸大失实的保健品“忽悠”了?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保健品欺诈主要有两种形式:

1、通过免费讲座、引诱消费者入股的形式虚假宣传、骗取消费者钱财。以百日行动中公布的山西省运城市查处的保健品诈骗案为例,受害者和朋友得知能在公园天下小区门口“幸福乐园”店里听健康讲座领鸡蛋,便经常去店内听课领鸡蛋。后被两名男子以用3980元购买“新起点·绿多维胶囊”保健品,可以用空盒额外兑换3盒,并声称投资4000元就可以赠股票为由诈骗现金9460元。经调查,嫌疑人王某良、吴某伟等人自2018年6月至9月,在永济市华圣铝业小区和公园天下小区经营2家“幸福乐园”,通过免费发鸡蛋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听保健讲座,主要经营各种保健品销售,虚假宣传保健品疗效,以投资赠送股票的方式共诈骗金额达100余万元。

2、则是通过传销、建立会员系统的方式。以河北省查处的松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虚假宣传和网络传销案为例,该公司宣传其销售的主要产品固体饮料“易血通”有“溶脂排毒、活化神经、打通微循环、耳部神经激活、增加脑部供氧、溶栓、活化神经、激活细胞”的作用,夸大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其利用高回报的奖励制度,引诱会员再度发展其他人员加入,最终构成金字塔式的网络化传销布局。直到被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打击,该传销组织共注册会员编号20538个,会员支付成功金额超过1亿元。

让保健品市场清清爽爽,监管部门该出手时要出手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便于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和药品的区分,今年将研究借鉴烟草标签管理方式,在保健产品标签显著位置标注“保健食品不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本品不能代替药品”等警示语。

市场监管总局强调,食品安全监管将坚持严字当头、重典治乱。在处罚方面,通过巨额处罚、数罪并罚、联合惩戒,提高违法成本。在监管方面,完善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机制,加强监管手段方式创新,提升基层监管能力。

谨慎理性选购保健品——今后消费者如何选购保健品?

看准标识很重要。在购买保健食品时,应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

选择正规渠道。在保健品购买渠道方面,记者采访的12名消费者中有5名表示会选择在正规药店购入保健品,有7名表示会选择网购的方式。而这7名消费者中,有3名表示只会在官方授权的天猫国际或官方旗舰店购买保健品,另外4名觉得无所谓,便宜的价格和良好的评价是他们购买保健品的判断标准。

记者走进北京一家药房,销售人员说,店里卖出最多的保健品种类主要是针对老年人和儿童的。“这是褪黑素软糖,主要用于助眠,美国那边直接进口来的,最近卖得很火。”销售人员小葛说。她认为药店里的保健食品还是“靠谱”的,品种主要集中于各种维生素补充制剂、深海鱼油等,很少有那种夸张的保健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监管机构对于药店的监管已成常态化。

此外,专家提醒,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定位和效果也应有清醒的认识。

刘学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健品既不能代替药品,也不能当食品使用。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谨慎、科学、理性地去选购保健品。一方面要对保健品的效果有理性认识,明白其不具备治愈效果,不能把它当药品。另一方面也不能把保健品当食品,觉得吃多少都没事,而要严格遵守用法用量,最好能在医师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6、新食品安全法中责任约谈制度主要包括哪些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了食品安全责任约谈制度,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负责人的责任约谈。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二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约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未及时发现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未及时消除监督管理区域内的食品安全隐患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三是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约谈。地方人民政府未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未及时消除区域性重大食品安全隐患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四是责任约谈的法律效力。
食品安全责任约谈制度具有四项功能,一是责任约谈具有警示告诫的作用。通过将约谈情况公开、计人信用档案和评议考核记录等方式,向社会传递一种被约谈对象没有积极履行法律义务和责任的信息,会影响该企业的公众形象和社会信赖度,会引起媒体及大众的持续关注和监督,具有警示告诫的作用。二是具有督促履行责任的功能。食品安全责任约谈制度通过要求约谈对象说明情况,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等方式,要求其以适当的方式尽快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责任。而且责任约谈的对象是被约谈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助于督促主要负责人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三是有助于贯彻落实食品安全预防和全过程监管的原则。对于通过现场监督检查、食品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食源性疾病分析、消费者投诉举报、考核评价、违法犯罪案件的稽查等方式,排查发现食品安全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食品安全责任约谈的方式有助于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四是有助于增进理解,扩大共识。责任约谈有较强的教育指导作用,通过沟通交流,约谈者可以了解被约谈对象的困难和风险,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指导措施,帮助被约谈对象履行义务。责任约谈方提出的履行义务的重要性、要求、期限、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等,有助于被约谈对象准确理解约谈者关切的目标和重点,能够采取更有针对性、更积极的措施推动食品安全治理目标的实现,可以降低监管执法成本,及时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供参考。

7、2011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约谈了一些食品、日化类生产企业,了解情况,并明确表示,各类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

治标不治本,反而不利于价格的传导(商品的价格是受上下游商品及劳动力价格等影响的),用行政措施来管制价格,只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所以这种方法只会是一种短期的政府行为,长期来看,政府不会一直采用这种措施。时间长了这个措施也不会有用。当一个企业连利润都没有的时候,它也就不会在从事生产等经济活动,而选择直接破产。

8、国家发改委约谈了一些食品、日化类生产企业,了解情况,并明确表示,各类企业要加强社会责任

非常支持国家发改委的建议,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更不许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维护广大用户的利益。

9、如何加强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

第一、依法施政,积极融入商事制度改革,深化行政许可制度改革。
第二、落实“四有两责”百,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梳理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企业责任清单。度
第三、加强日常监管,深入开展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等行动,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第四、开展保健食品监督抽知检和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
第五、依法实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量化分级管理道。
第六、依法在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开展HACCP体系试版点。
第七、完善支撑体系,促进依法行政。
第八、建立风险排查例会制度。
第九、建立约谈机制,充分发挥机制效能。
第十、营造权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环境。

10、拟开办药品零售企业约谈内容怎么填

针对在开展学习贯彻落实活动、制售“三无”食品和假冒伪劣药品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药品流通领域出现的
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集体约谈了8家药品批发企业和2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报了在药品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
因,并对下一步如何整改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会议要求,相关企业要在思想上真正引起重视,进一步提高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水平。要严格落实GSP管理规定,从抓小事、抓苗头入手,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坚决杜绝类似问题发生,确保药品市场秩序良好健康发展。

本次集体约谈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着力改变监管方式,构建和谐共建的药品安全管理模式,推动社会共治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约谈,使药品经营企业强
化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对存在违规经营隐患和管理漏洞及时整改,对违规经营事实主动接受处理,从而有效预防和杜绝重大药品违
法违规经营行为。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通过落实药品经营企业约谈制度、销售人员黑名单制度,稳步推进药品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对严重违法违规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列入“黑
名单”,直至行业驱逐,进一步强化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保障我市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供稿:市食药监局)

与保健食品约谈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