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保健知识 > 咏春保健操

咏春保健操

发布时间:2020-07-01 22:39:34

1、咏春拳一个月350,教多久套路才能全学完

听过业内一句话:一小时小念头。 就是教正常人打小念头都只要一小时。 其实非要说三个套路学完“动作”,也就几个小时的时间(记性好的话),每天两个小时三天就学完了。只是很多师父的要求和进度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负责的师父会先让你老老实实的把小念头打好,里面的每个动作,细节都掌握清楚。因为小念头是基础中的基础。我见过拳友打了一年多的小念头师父才开始教寻桥的。所以具体还得看你师父的进度了。

2、咏春九式广播操 视频

你其实想问什么呢 这个视频网上就有啊

3、练三年咏春能达到什么境界?

练三年咏春的实际效果----涉及你本来的功底和身体素质、师傅是否善于教、你的领悟拳理的能力、练习的强度和科学性、你的环境和辅助训练设施......很多因素,所以,总的说:好的算开始登堂入室,出拳带风,动作利索,反应敏捷,功架开始见而生威,能正确运用拳招应对连续的搏击对手,但整体的协调和经验还是有限的;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训练强度低,练得差的话,比做了三年同样时间的广播体操好一些。

4、谁有咏春九式广播操教学给我呗,谢谢啦,么么哒!

= =网上靠文字哪里学得来 没师傅教很难会的 实在想学的话 不如看教学视频 梁挺 叶准 孟庆丰的都行 优酷就有5234

5、谁有咏春自学的视频教学

视频真心没有什么多大意义,除非你有基矗要不你根本是不知道招式的运用,和每套拳的含义,每个动作的要点内涵是什么。 简单的转腕,三佛掌的要领和内涵!很多东西的,如果视频真能教出东西,那这个东西就不叫武术了,直接叫体操算了!

6、练咏春拳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

咏春拳就其理论、心法、手法等创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三拳套及木人椿法。更配合黏手练习以训练及敌桥手双接后的感觉和反应。咏春拳用一种叫做“寸劲”之发力方法来攻击和防守。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zheng、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
以下是咏春拳特点之逐项陈述:

(一)理论和心法:

(1)中线理论:中线者由人体头顶至尾闾(尾龙骨)之线。若将敌我之中线连接便成一个中线平面。若配合(朝面追形)我们在进攻和防守方面是绝对的有利。在进攻方面我们沿着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向敌方中线攻击,这是敌我最短之距离;同等拳速,拳轨近者当然较快击中。再者我们若问敌方左或右攻击,对方很容易卸去我们之力。但若我们向敌方中线攻击,对方则甚难卸力,而且受力较重。在防守方面我们守中线,配合(朝面追形)及沿着中线平面以分水方法去消解,这也是消法之最短行轨。

(2)朝面追形:与对方朝正面对面者为“朝面”。若不能“朝面”(如对方面向其他方向)我们之面沿着中线平面追望对方中线之形者是为“追形”。
咏春对敌时尽可能是正面朝敌的。不论敌方环绕着我走向任何方向我们必定朝面追形向着敌方。其好处如下:
①防守方面:简化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来向。因为正面之攻击,敌人向我们进攻之来向只限于九路。九路者即左上、左中、左下、中上、中中、中下、右上、右中、右下。因此我们对敌人来势较易捉摸。
②进攻方面:配合中线理论,我们较易击中目标及敌人受力较重。
③出手快而影小:双手能同时到达敌人,所以出手时不用转动膊头,因此出手之影(先兆)会很少,而且左右手很易互相兼顾。
(3)埋zheng理论:咏春出手或防守大多数是手zheng紧贴着中线平面的。好处如下:
①巧方面:可抢中线以达最短距离和最重之攻击。
②守方面:一方面埋zheng本身已保护身体若干重要部分,另方面守中线以达最短距离之防守。
(4) 收zheng理论:咏春出手后(不论是攻或守),手和手臂均不再蓄力,手zheng屈曲是为收zheng。这样除了有利自己同一双手能立刻再作攻击外,在防守方面使敌方难以取我们之关节并守位方面亦会较紧密。
(5)”来留去送”心法:“来留”者对方向我击来之手法,我们除了消外最好尽可能将其留住,以便利用咏春桥手相接之感觉将其控制。“去送”者,当敌方强力向我们击来,我们利用手法,把击来之方向改变,令其攻击不能击中我们,若可能我们应当再加力顺其势向改变后的方向送去,令敌方失势或招式用老。
(6)“甩手直冲”心法:“甩手”者是当对方突然将与我相接之桥手撤去(不论向任何方面)。每当对方“甩手”,我们应以第一时间发招冲出直攻敌方为之“直冲”。“来留去送”和“甩手直冲”心法,是从黏手练习锻练出来的。
(7)守攻同期:当我们消对方之攻击时,在可能范围内我们应同一时期发招攻向对手,这样将会由被动变主动而达到后发制人。

(8)其他辅助心法:
①不消“过笼”:咏春消手以能消对方来手而不超过防守所需范围为原则。对方来手若不可能击中我们,我们则不需要运用任何消法。不消“过笼”可以减少气力和时间的消耗。消后反击敌当会更快。
②不“追手”:“追手”者,离开防守所需范围来追着去接触对方桥手也。咏春拳长于桥手相接后之感觉和反应。所以初学咏春拳者很容易下意识地犯“追手”的错误。若敌桥手不在我之防守范围内,我们不要追着去接触其他桥手,反之应该趁机向敌攻击以求击敌。若对方用桥手消我们之攻击,我们便达到接触对方桥手之目的;这是“寻桥”方法之一。
③不“冲身”:咏春出手(攻或防)、马步上落和转变都要以维持重心为原则。尽量减少被对方借力机会而至“失形”。“失形”者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对敌之平衡状态也。
④不需借助位置而发力:咏春拳的“攻”与“守”皆以能锻练到从任何位置都可以发力为原则。换句话说,无论手在何处皆能发力不从心消对方来手或向对方攻击而不需要将手收回或提高已某一位置来帮助发力。

(二)“寸劲”乃咏春拳用作攻防之劲力,亦称“弹劲”或“短劲”:这是一种短暂而有爆发性和能于短距离(约两寸)内发出杀伤力击敌之劲力。“寸劲”是从小念头,扯空拳及打沙包等锻练。

(三)黏手练习:其目的是:
(1)锻练与敌方桥手接触后之感觉和反应。
(2)锻练制造和寻找敌方之空隙。
(3)锻练双手之左右兼顾和一心二用。
(4)锻练咏春拳心法如“来留去送”、“甩手直冲”、“不消过笼”、“不追手”等等。
(5)练习攻,防手法与组合。
(6)练习手法与马步之配合。

感觉者乃是当双方桥手相接后,对方有没有破绽和空隙,对方力度之方向和转变如何,以及对方之攻击和防守中有没有破绽等所有“资料”的体会。咏春拳特别注重感觉和反应。我们认为用眼吸收后而发出之反应是较桥手相接后感觉之反应慢。因为从眼看到要经神经线传上大脑,然后大脑才下命令去作适当反应。然而桥手相接之感觉反应乃是走捷径的经由脊骨神经而发出的,所以反应较快。经过适当锻练后桥手相接之感觉和反应当会达到。

7、咏春进马与标马的区别?

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瞎比划,都是健美操性质的动作,没有什么大的区别的。

8、佛山郭富咏春拳,刚看了你们演炼的套路,是不是我们老人家的健身操,

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健身、养生的功夫,人老的是为了养生,年轻的是为了习武防身

9、咏春拳真的有实战性吗

咏春拳中,插喉,拍打脑袋是其重要的杀伤手段。但是现代武术是禁止插喉动作的。因此,杀伤性大幅下降。实战时候自然被虐。

与咏春保健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