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认为大学生应该学习中医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吗?
我认为应该学,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熬夜,成为了家常便饭。多学一点对自己有好处,人只有在不断保持下去,而不是等到老了再去做补救措施。养生保健会让我们保持一定的健康。
2、中医经络的养生方法是怎么按摩的?
中医认为,衰老的发生与劳役过度、房事不节、饮食所伤、七情太过等因素有关。但人是有血肉有感情的,吃五谷杂粮,所以很难避免其一。
衰老主要与五脏六腑有关,关系最直接的脏腑是肾、脾、胃、肝、肺、心。
中医经络养生之百会穴
百会穴在头部,前正中发际直上5寸,两耳尖中点连线上。称“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是百脉交会穴。
按摩百会穴可用手指指腹按摩,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按50下,或各1到2分钟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经常按揉可以健脑益智、抗老防衰,从而达到减缓衰老的作用。
中医经络养生之神阙穴
神阙穴在腹部,脐中央。多篇中医古籍都称其为“乃生命之根蒂”。
神阙穴可按揉、可艾灸以达到养生减缓衰老的作用。
中医经络养生之关元穴
关元穴位于腹部,肚脐下3寸,人体正中线上。是元阴、元阳出入之所,按揉和艾灸可以大补元气、温肾助阳,从而减缓衰老。
按揉法或震颤法。震颤法是双手交叉重叠置于关元穴上,稍加压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动。但是不能用力过猛,有酸胀感即可。
中医经络养生之足三里穴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膝眼下三寸,距离腿前胫骨约一横指距离。
足三里是强壮穴,自古以来都是养生的必备穴位之一。经常按揉或艾灸可以健脾养胃,调补气血,促进气血的化生。
按揉方法同百会穴相似,用指腹按揉。
中医经络养生之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经络的交汇之处,用途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还有安神的作用。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中医经络养生的穴位可以减缓衰老,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仅是心血来潮短期的按揉穴位并没有很好的作用,想延缓衰老还需要长期的坚持。
3、要用什么样的中医的保健方法?
我推荐你去看下中医名人zd陈金柱老师的视频
http://v.ku6.com/show/X7OzmwcI2n2cBmDq.html
或者专
http://www.jindinghe.com/(这网站属最下面有链接)
4、中医眼科的保健方法是什么?
中医眼科的保健方法有眼保健操、眼功、药膳等。
眼保健操是通过按摩推拿眼周围穴位,以达到消除眼疲劳,保护视力的目的。
眼功具有调整肝经气血,疏肝明目之效,可作为眼睛的保健和青少年近视、目赤肿痛等病症的防治功法。
药膳:不但可协调全身,保护视力,起防病保健作用,而且因药膳味美可口,服食方便,易被大众接受,适于家庭普及。制成药茶、药酒、汤、饮、粥、膏、饼、糕、羹剂或菜肴等,长期服食,可增强体质。此外,按不同季节气候,地理环境选择药食,按“冬病夏治”等理论,在眼病将发之时,有计划地选用药膳食疗,可望阻止疾病发生和发展,于无形中见功效。
5、什么是针推养生保健法法
这是中医的一种疗法,现已普及大众,人们慢慢地从认识到接受,已成为养生保健的一种形式
针刺:常用针具是毫针,多由不锈钢制成。根据针身的百长短和粗细不同,亳针可分为不同的规格。针刺法取效的关键在于“得气”。针刺洽未病着眼于强健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保健。度反映在选穴、用针上,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且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
灸法:灸法是最原始的医疗保健方法,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开始使用火问的年代。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答生病痛,祖先们发现,火的烘烤可以减轻病痛,由此,逐渐发展到了艾灸。灸,从火从久。意思是说,灸法是一种用火治病的方法,效果持久,但必须持之以恒。《孟子•离娄》中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就是说,艾灸的效果很好,可以医旧专病,起沉疴。灸法主要是用艾绒制成的艾炷或艾条在穴位上熏灼,借温热的刺激治疗疾病,具有温经通络属、行气活血、祛风散寒、补中益气、活血祛瘀的作用,对于虚寒性疾病以及养生保健最为适用。
6、儿童中医保健讲座总结:有哪些中医保健方法适合宝宝的
儿童日常中医保健知识讲座(五) 讲座人:黎洪芳小儿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功能不够
7、中医眼科的保健方法是什么?
中医眼科的保健方法有眼保健操、眼功、药膳等。
眼保健操是通过按知摩推拿眼周围穴位,以达到消除眼疲劳,保护视力的目的。
眼功具有调整肝经气血,疏肝明目之效,可作为眼睛的保健和青少年近视、目赤肿痛等病症的防治功道法。
药膳:不但可协调全身,保护视力,起防病保健作用,而且因药膳味美版可口,服食方便,易被大众接受,适于家庭普及。制成药茶、药酒、汤、饮、粥、膏、饼、糕、羹剂或菜肴等,长期服食,可增强体质。此外,按不同季节气候,地理环境选择药食,按“冬病夏治”
等理论,在眼病将发之时,有计划地选用药膳食疗,权可望阻止疾病发生和发展,于无形中见功效。
8、中医古代养生方法“叩天钟”是什么?有什么保健功效?
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由此可见,牙齿与人的生长和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名医孙思邈也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就有叩齿健身的习惯,他曾说:“一过半夜,披上上衣面朝东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
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也为“齿宜常叩”。叩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叩天钟”,是我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谚中就有“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的说法。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们在叩齿的过程中,口腔中的唾液会随之增多,而传统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现代医学也证明唾液中有许多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质,其不仅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还有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滑利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
肾中精气充沛,则牙齿坚固而不易脱落;肾中精气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甚至早期脱落。叩齿能健齿、充肾精,故可健肾。叩齿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健齿。齿健,则食物易被嚼细,胃负减轻,从而达到养胃的效果。叩齿催生的唾液,可以减轻脾胃的负担,从而达到健脾胃的目的。齿与骨同出一源,为肾精所养。叩齿能健肾,充盈肾精,自然会惠及骨骼,持之以恒,必然能达到健骨的作用。
9、【改善亚健康的中医保健法】
对于从业者的亚健康状态,采用一些中医上的保健方法进行防治,对改善亚健康状态是非常有效的。中医对于亚健康有很多具体的保健方法,例如大众熟悉的按摩法、药浴法、食疗法、药膳法、药饮法、药粥法、调息法等。
1.按摩法
是指在人体的表面施以各种按摩手法,或帮助肢体采取某些特定的活动,以疏通人体的经脉,使肢体的关节变得灵活、柔软。通过按摩法来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运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按摩法可以用来对治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慢性疲劳综合症、精神不集中、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腰背和颈肩肌肉疼痛等。
2.药浴法
是指采用某些中药的液体,将其放在容器内,浸泡全身或身体的某些特定部位。并通过水的温度和药液的渗透作用,发挥治疗作用。药浴法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亚健康状态中的慢性疲劳综合症、失眠、抑郁、焦虑、腰肌劳损、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筋骨疼痛以及消化不良等。
3.食疗法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食用某些有特殊功能的食物来防治病症的方法。各种不同食物之间的合理搭配,可以产生某种治疗作用。食疗法对各种亚健康症状的改善均有积极的作用。
4.药膳法
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应用药物和食物的搭配,烹调出适用于防治各种亚健康症状的膳食,通过膳食的功效对亚健康患者的健康进行调控。这种整体调治的方法,适用范围很广,并且可以把治疗亚健康和日常饮食结合起来,非常丰富实用和方便。
5.药饮法
是指把某些特定中药或具有某种药效的食物,加工制作成茶、酒、汤、饮、乳、露、浆、汁等饮品,用来防治各种亚健康症状。这种方法也非常适合各种亚健康症状的治疗,还可以作为日常保健的方法。
6.药粥法
就是把某些中药和米、谷等放在一起煮成粥,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药粥法特别适合用来调控亚健康症状中的慢性疲劳综合症、消化不良、体质虚弱、慢性胃肠炎、便秘、脱发等。
7.调息法
是指通过每天有意识地调整呼吸,排除杂念,增强气血流通,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调息法特别适宜用来防治亚健康状态中的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烦躁、更年期综合症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