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健康生活每一天 怎样培养儿童健康生活习惯
一、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
幼儿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幼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出现各种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早晨睡懒觉
幼儿爱睡懒觉,早晨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样的孩子一般也同时存在晚上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问题。要想纠正过来,首先家长应确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应督促孩子上床睡觉。
2.不爱洗脸刷牙
学龄前的小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的道理,在他心目中只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孩子4岁半后才能把脸洗干净;6岁左右才会洗澡。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对洗脸、刷牙充满好奇心的初期,就开始引导、帮助他洗脸、刷牙并且一定要有耐心。注意不要逼迫孩子这样做,不然就会使孩子产生受惩罚的体验,会对洗脸、刷牙不感兴趣,慢慢就会养成不爱洗脸、刷牙的习惯。
3.不愿上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需要以身以身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老师,也不能独占玩具、睡觉、吃饭、排便等生活方式都变化了。家长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变化,来开导、激发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能使其在心理上、行动上提高一步。相反,如果家长忽视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家里骄纵任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会遇到许多困难。
4.偏食厌食
偏食:是指儿童对饮食挑剔或仅吃几种自己喜欢或习惯的食物。偏
食,是一种不好的饮食习惯,既不利营养的摄入又不利健康的发育。由于儿童对食物不感兴趣吃的少,或只挑自己喜欢的的食物,会造成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脉搏缓慢、血压下降、营养不良。
5.喜欢说谎
说谎是儿童常见的行为,也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由于年龄小,孩子不能区分真实与想象,理想与幻想的不同,有时他是在表达自己的意向,可在大人看来像是在说谎。儿童在4岁以前是把父母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与错的标准。比如:孩子把碗打碎了,认为妈妈一定会生气。这时他就会说:是猫把碗打碎的。这个年龄阶级的孩子是意识不到自己说谎行为的性质的。
6.好发脾气
婴儿一出生,就经常大声哭闹,手脚乱动,这种孩子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但是大多数孩子脾气暴躁是后开形成的。其原因很多,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绝,使他的欲望总是求而不得,也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有时还会产生怀恨心理。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幼儿良好的习惯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劳动习惯等等。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习惯是在小时候就形成的。因此,教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中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那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在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来谈谈我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看法:
(一)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教学活动和游戏之中
1.耐心教育、讲清道理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就更要耐心。讲道理时我们要把握两点:首先,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幼儿讲清楚。其次,要具体,讲明白。如:要求幼儿对人有礼貌。
2.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一日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如早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时要向对方说“对不起”;离园时要与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等。
3.榜样教育,巩固形成
幼儿在活动中,常会因排队发生推挤,出现不遵守纪律、打闹、告状或争抢玩具、独占玩具,或室内的小椅子倒了,小桌子歪了没人理睬等现象。对此,教师采取的口头说教收效甚微,且幼儿易旧病重犯。这时教师可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二)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1.课程生活化,活动游戏化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幼儿园的生活游戏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幼儿在三岁—六岁是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他们的大部分生活经验将在幼儿园中获得,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需要通过游戏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学习与生活,老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必须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究、重复和延续来帮助幼儿建立积累经验。
2.鼓励为主,少施惩罚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横向看待每一个幼儿,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惩罚。幼儿渴望成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也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他们总是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哪怕是一个和蔼可亲的眼神、微笑、轻轻的扶摸、点头、拥抱、亲吻等等。
3.态度温和,切忌粗暴
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一个脾气温和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幼儿的喜欢。当幼儿做了错事时,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关怀爱护他们,而不是粗暴地训斥他们,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三)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为了使家园教育同步,我们注重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要求父母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这样温馨的家庭中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求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幼儿从小萌发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以此来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拥有健康的人格,才拥有健康的人生,快乐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国家才有希望。所以,我们应该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开始,强化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这是我们留给孩子最为宝贵、受用终生的财富!
2、浙江大学附属儿童滨江区 作息时间
滨江院区挂号开放时间为每日7:15~16:30,门诊时间为上午8:00-12:00和下午13:30-17:00,滨江院区夜间门诊17:00-0:30,急诊24小时。预约取号时间上午截止10:00,下午截止15:00。
滨江门诊就诊科室及安排
科 别 周一至周五 周六 周日
口腔科 全天 停诊 上午
眼 科 全天 上午 上午
眼底筛查 周一、三、四、五下午 停诊 停诊
耳鼻喉科 全天 上午 上午
中西医结合 全天 停诊 停诊
行为发育科 全天 全天 停诊
皮肤科 全天 上午 停诊
心理科 周三上午,其余全天 不确定 不确定
少儿女科 周四全天 停诊 停诊
康复科 周一、二、三、四上午 停诊 停诊
遗传代谢科 全天(节假日除外) 停诊 停诊
泌尿外科 全天 停诊 停诊
骨 科 全天 上午 上午
整形外科 全天 停诊 停诊
神经外科 周一、三、四、五上午 周二下午 停诊 停诊
普外科 全天 上午 上午
神经科 全天 上午 上午
消化科 全天 上午 上午
心血管科 全天 不确定 不确定
内分泌科 全天 上午 上午
风湿免疫科 周一上午 停诊 停诊
临床营养科 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停诊 停诊
心胸外科 全天 停诊 停诊
肾脏内科 全天 上午 上午
呼吸睡眠科 周四上午 停诊 停诊
呼吸科 全天 上午 上午
血液科 周三上午 停诊 停诊
癫痫专科门诊 周二、五下午 停诊 停诊
抽动多动门诊 周一下午 停诊 停诊
脱敏科 停诊 上午 停诊
腹部浅表B超专家 周一、周五全天 停诊 停诊
心脏超声诊断专家 周二、周四上午 停诊 停诊
1. 双休日开设急诊外科
2. 具体排班以当日为准
滨江门诊辅助科室安排
科 室 周一至周五 周六 周日
换药室 全天 全天 全天
C T 全天 上午,其余急诊 急诊
磁共振 全天 照常 照常
心电图 全天(节假日除外) 上午 无
脑电图 全天(节假日除外) 上午 上午
B 超 全天 照常 照常
3、学龄前期保健内容及要求
一、保健内容
1、此期儿童虽生长发育比婴幼儿慢,但智力水平迅速发展,恰当的营养供给是保证其智力发育的前提。学龄前期儿童所需食物接近成人,但应除去刺激性食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其食物种类和成人基本相同。
2、此期应特别重视儿童的食欲:食欲对消化腺有强有力的刺激,有了食欲才能保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忽略了食欲,虽有合理和平衡的膳食,效果也不佳。
二、保健的要求为:
1、集体儿童卫生保健管理
合理安排儿童在园一日生活,定期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加强传染病的管理,注重儿童生活环境的日常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对特殊儿童如体弱儿(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感染、先心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常见畸形)和肥胖儿童进行管理,针对眼、口腔、听力存在的问题开展五官保健工作,给儿童提供科学合理的膳食,预防儿童意外伤害,适时、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做好家长联系工作,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
2、儿童入托前的准备工作
幼儿园是一个儿童聚集的大环境,为了早期发现传染病和其他疾病,防止患病儿童将传染病带入园,同时了解入园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判断能否适应集体生活,儿童入托前必须到指定的区妇幼保健院或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三、拓展资料:关于学龄前期
1、学龄前期是幼儿满3岁后至7岁前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期,故称学龄前期。这一时期,神经纤维的髓鞘化逐步接近完成,对各种刺激的传导更迅速、精确,皮质兴奋,抑制机能不断增强,所以要注意这段时期的智力开发和生理卫生,从小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为顺利升入小学作好准备。
2、此时体格生长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智能发育较幼儿期更加迅速,与同龄儿童和社会事物有了广泛的接触,知识面能够得以扩大,自理能力和初步社交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3、参考资料
吴忠观. 人口科学辞典: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7
王卫平.《儿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儿童保健期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0~6岁是国家规定的儿童保健期。在此期间,各学龄前儿童有享受国家免费预防针和进行身高、体重测量,生长、发育评价以及膳食指导的权利。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单位要为0--6岁儿童建立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每年新生儿访视至少2次,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1-2岁儿童至少2次,3-6岁儿童每年一次,免费血常规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4)儿童保健时间表扩展资料:
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5、请问浙江省儿保的专家时间表有吗或者星期天又专家门诊吗?
建议查看浙江省儿保的网站
6、新生儿第一次儿保时间是什么时候
根据你提供的情况,新生儿的第一次体检一般是满月的时候做的。 意见建议:可以带宝宝到正规医院的儿保科就诊,检查一下体重,身高,囟门,头围,腰围,宝宝的反应,听力筛查等。
7、正确科学的儿童作息时间是什么
6:00 起床6:00-8:00 梳洗 吃饭 锻炼8:00-11:00 做作业(每45分钟-50分钟休息十几分钟 即一小时为一节)11:00-12:00 吃午饭12:00-13:30 最好睡个午觉13:30-15:30 课外活动【这时候最热,最好别学习了,效率不高】15:30-17:30 学习(看书,写作业) 然后就可以吃晚饭,看电视,出去和小朋友玩一玩我开学高三,假期几乎就是这个作息,只不过晚上吃晚饭再学习一会如果你是爱学习的小孩,晚饭后也可以再学一会 但注意,最晚22:30一定要睡觉!! 假期愉快!!!
8、世界上小学生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世界上小学生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如下:
健康作息时间表:英国媒体2009年8月28日报道,来自英美的健康专家指出,人们只需要每天做一些小小的改变,生活就会发生很大的不同。专家根据人体在不同时段的特点,教人们如何简单拥有健康完美的一天。
(8)儿童保健时间表扩展资料:
作息计划:
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过总结:健康 = 60%生活方式 + 15%遗传因素 + 10%社会因素 + 8%医疗因素 + 7%气候因素。
由此可见生活方式管理是新兴起的个人健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策略,健康生活方式是需要培养的,培养的主动性在人们自己,生活方式管理的观念就是强调个体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生活方式管理是通过如下措施达成:
1、教育 ,传递知识,确立态度,改变行为。
2、 激励 ,通过正面强化、反面强化、反馈促进、惩罚等措施进行行为矫正。
3、 训练 ,通过一些列的参与式训练与体验,培训个体掌握行为矫正的技术。
4、营销 ,利用社会营销的技术推广健康行为,营造健康的大环境,促进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生活方式管理核心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每天的健康作息时间就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侧面体现。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人们自己制订一系列的健康作息计划,由执行者靠毅力自觉执行,由于较枯燥难坚持,通常半途而废的居多。
9、幼儿养生保健知识15条
1、要养好孩子,现代家长必须注意饮食不要过精、营养过高,要以五谷为主,以粗粮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都一味提高儿童们饮食档次,进食过精、营养过高。食品过精影响了孩子的纳吐机能,营养过高会使孩子早熟,两者均有害。
2、儿童在饮食的时候也要注重七分饱。儿童养生保健常识:让孩子“三分饥寒七分饱”是最好的。婴幼儿的饮食不要以饱为度,应以“七分饱”为度。因为婴幼儿的脏器娇嫩,脾胃的运化功能尚未健全,如果饮食不加节制,就会损伤脾胃。
3、小儿睡觉时都会微微出汗,如果一味地加 以严密捂盖,就会让孩子的汗得不到挥发,身体常处于湿润状态中。儿童养生保健常识:因此,孩子上身的被子衣服不宜捂得太紧。反而,要特别注意孩子足部的保暖,因为这是保护好 关节的关键。
4、不要让她肆意接触玩弄凉水。水之于人是离不开之物,夏天尤甚,与水打交道的频率那叫一个高。小孩子几乎个个乐意赖在水里玩。可是对于女孩儿,爸妈要监督禁止着点,不能由着她玩。游泳的时候要注意卫生,不要长时间泡在水里。特别是冬季,不要用凉水洗手洗东西,容易导致手蜕皮不说,还有可能中凉,落下病根以后出毛病。
5、不要让她太贪凉。冷饮不要由着喜好可劲吃,空调不能由着性子可劲吹,不然容易感冒,影响健康,对肤色也不好,还可能会发胖。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更要提醒她多加注意,凉物尽量少接触。
6、注意不要让她吃太多甜食和肥肉。因为,据说甜食和肥肉是很容易使人发胖的东西。还有,甜食吃多了,对牙齿也不好;肥肉吃多了,会腻,影响胃口和行动。如果孩子一旦胖起来,再想减肥就有点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