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洗澡顺序最养生
养生的洗澡顺序应该是:洗脸→洗身→洗头。
大多数人洗澡时,首先是洗头,这是错误的。冬季气温低,脱掉衣服进入浴室后,血液会集中在内脏和头部,马上洗头,可能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长期如此,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
因此,第一步应是洗脸,这是因为人体淋浴热水后,毛孔会迅速扩张,先洗脸,可避免脸部毛孔进入过多灰尘,造成阻塞。
第二步清洗身体时,应先从远离心脏的四肢开始冲淋,等身体适应后,再冲淋躯干。
最后洗头,一是可以避免冷热交替刺激脑部血液循环,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水冲淋,头皮跟头发在水蒸气中得到充分滋润,更有利于清洁及头皮健康。
(1)养生保健澡扩展资料:
从低温环境立即进行热水淋浴,会让人体血液循环从一个较低水平马上进入到一个较高水平,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承受不了。
冬季刚进行淋浴时和淋浴半小时以上时,是洗澡晕厥的高发时段。洗澡前,可适当热热身,如做一些散步、拉伸、扭腰等运动,时间及强度以身体微热,不出汗为宜,可有效避免洗澡前期的晕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巧洗澡可防病养生
揭秘洗澡最佳顺序
2、泡澡对身体好吗?有什么养生作用
3、常见的养生保健方法有哪些?
4、瑶浴泡澡有什么养生保健效果
1.瑶浴的好处之一:脂肪燃烧,促进新陈代谢
瑶浴能让血液循环顺畅,让全身变的暖乎乎的.这样的温热复效果也是成为瘦子的重要关键.除此之外,浴缸中的温水还能促进内脏功能活拨化,提升能量的消耗.当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泡浴制不能只是一时的,要持续每天进行,一个疗程最好可以持续三个月如此才能有效提高基础代谢率.此外芳香泡浴还能让身体放轻松。
2.瑶浴的好处二百:强化排毒,净化毒素
瑶浴能让血液循环顺畅,对提升肝脏和肾脏机能有很大的功效从而顺利的排除体内的毒素,如尿毒,汗毒等. 泡浴还能刺激心脏的右心房分泌一种叫缩氨酸的利尿荷尔蒙,对于浮肿和虚寒的度状况也能得到很好的改善.人体内所残留的有害金属,和脂肪结合之后,会造成脂肪难以燃烧,变成减肥的大敌.一般这样的有害金属都是籍由尿和汗来排出的.
3.瑶浴好处三:利用水的阻力问,锻炼美丽曲线
利用肌肉在水中必须要对抗水所造成的阻力,让肌肉所要负荷的力量比平常运动要高的原理,就能轻松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答,温水的温热效应和水压效果,可以更有效率的消耗能量,锻炼出漂亮的肌肉曲线.有效的让肌肉增加,提升基础代谢.
5、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泡澡对养生有哪些好处?怎样科学泡澡?
泡澡不仅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更是可以缓解疲劳,可以说是一种养生的非常好的方式,尤其对于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来说,泡澡就是一种享受。但是,泡澡也不是无限制的,也要科学的泡澡,这样对我们的身体才会更有好处,而不是会起到反效果。
1、温度不宜过高
在泡澡的时候,水温不宜太高。我们通常喜欢用较高的水温去泡澡,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平时我们在泡澡的时候,水温在39-40度是最为合适的。要知道,我们人体内温度是40℃,因此,这个温度的水温是最为合适的。水温过高,容易烫伤皮肤,水温过低,也不容易消除疲劳。
2、时间不宜过长
既然泡澡能给我们带来非常舒服的感觉,那许多人都会尽量延长泡澡的时间。其实,这个做法也是错误的。泡澡时间过长不利于健康,因为泡澡时间过长,容易使人疲劳,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时间尽量要控制在20分钟左右,对于我们的身体是最好的。
3、要饭后2小时左右再去泡澡
在泡澡之前,一定要先吃饭,但是饭后也不要马上去泡澡,最好饭后两个小时再去泡澡最为合适。饭后,大量的血液会流入胃部,这时候泡澡会使血液流向皮肤,对于消化是非常不利的。而空腹泡澡也很容易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对身体造成极大的损害。所以说,泡澡一定要在饭后2个小时左右再进行,这样对我们是最为有利的。
泡澡虽然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但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也要去重视。这样,泡澡才会真正意义上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不是起到反作用。
6、养生保健十六法是什么?
养生16宜,是我国历代相传的养生方法,适用于中老年养生保健,为延年益寿的有效方法。
(1)发宜常梳。每晨梳发数十次,可疏风散火,明目清脑,增强脑髓功能,延缓脱发和白发的生长。
(2)面宜多擦。每日晨起和夜眠时,用双手合掌搓热,摩擦面部,再用食指和中指揉两侧太阳穴和脑后枕骨下的凤池、风府穴各数十次。可使人容光焕发并能有效地预防感冒。
(3)目宜常转,早晚或较长时间看书后,两眼应向前平视,先按左、上、右、下、左的顺序,运转眼球7~8次,然后闭目稍息,再睁眼。可解除眼睛的疲乏。
(4)耳朵常弹。两手掌分别紧压左右耳门,用中指和食指相叩,弹击后脑作咚咚声。弹击7~8次后,再两手离开耳门1次,如此反复3~4欢,可增强听力,防止老年性耳鸣、耳聋。
(5)舌宜抵胯,舌尖抵住上腭。
(6)津宜漱咽,用舌尖抵住上腭,使唾液分泌增强,待津满口后,分数次缓缓咽下,同时用意念使之送到脐下丹田。唾液有帮助消化、中和胃酸和杀菌作用,唾液中还有大量的含游离钙的酵素激素,具有抗衰老作用。
(7)齿宜数叩。叩齿就是上下牙齿对叩作声,每日早晚行49次,可使牙龈健壮,防止牙病。
(8)浊宜常呵。寝室安静,侧卧、闭目、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入腹、足则停止,然后从口细细吐尽,再从鼻细细引入,一如前法,这种静思虑和深呼吸相结合的有意识的呼吸活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具有一定的作用。新鲜空气中的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极有利,宜常吸取。
(9)背宜常暖,古人认为背部是风寒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宜常保暖,可免感冒。
(10)胸宜常护。心肺处于胸中,宜常保护,以免外伤。
(11)腹宜常摩。腹部常用手按摩,可帮助消化,运化食物,防止腹胀和腹泻。
(12)谷道直常撮。谷道就是肛门,常练提肛功,对防止痔疮有效。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肛门括约肌,早晚各行30~40次。
(13)肢节宜常摇。就是四肢、腰肘等部位宜常活动。游泳、爬山、慢跑、做体操和打拳、跳舞等都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可增强体质,特别对从事脑力劳动者更为有益。
(14)足心宜常擦。每晚睡前,用热水洗足,洗后用手掌摩擦足底涌泉穴30~40次,有利于睡眠,还可降血压、治头晕、头胀和失眠,对老年冬季保健更有意义。
(15)皮肤宜常干淋浴。除定期洗澡外,皮肤宜常干淋浴,包括日光浴、空气浴等。浴后用干布或手掌摩擦全身,可增强神经和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感冒。方法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16)大小便宜闭口勿言。大小便时随便谈话分散注意力,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可引起大便干涩或小便失禁。小便时咬紧牙齿,这对健齿有作用,练武功和气功的人很重视此法,称作内养功之一。
以上16法,宜在日常生活中实行,持之以恒,必将有益于养生保健。
7、养生保健十六法是怎样的?
养生16宜,是我国历代相传的养生方法,适用于中老年养生保健,为延年益寿的有效方法。
(1)发宜常梳。每晨梳发数十次,可疏风散火,明目清脑,增强脑髓功能,延缓脱发和白发的生长。
(2)面宜多擦。每日晨起和夜眠时,用双手合掌搓热,摩擦面部,再用食指和中指揉两侧太阳穴和脑后枕骨下的凤池、风府穴各数十次。可使人容光焕发并能有效地预防感冒。
(3)目宜常转,早晚或较长时间看书后,两眼应向前平视,先按左、上、右、下、左的顺序,运转眼球7~8次,然后闭目稍息,再睁眼。可解除眼睛的疲乏。
(4)耳朵常弹。两手掌分别紧压左右耳门,用中指和食指相叩,弹击后脑作咚咚声。弹击7~8次后,再两手离开耳门l次,如此反复3~4欢,可增强听力,防止老年性耳鸣、耳聋。
(5)舌宜抵胯,舌尖抵住上腭。
(6)津宜漱咽,用舌尖抵住上腭,使唾液分泌增强,待津满口后,分数次缓缓咽下,同时用意念使之送到脐下丹田。唾液有帮助消化、中和胃酸和杀菌作用,唾液中还有大量的含游离钙的酵素激素,具有抗衰老作用。
(7)齿宜数叩。叩齿就是上下牙齿对叩作声,每日早晚行49次,可使牙龈健壮,防止牙病。
(8)浊宜常呵。寝室安静,侧卧、闭目、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入腹、足则停止,然后从口细细吐尽,再从鼻细细引入,一如前法,这种静思虑和深呼吸相结合的有意识的呼吸活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具有一定的作用。新鲜空气中的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极有利,宜常吸取。
(9)背宜常暖,古人认为背部是风寒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宜常保暖,可免感冒。
(10)胸宜常护。心肺处于胸中,宜常保护,以免外伤。
(1l)腹宜常摩。腹部常用手按摩,可帮助消化,运化食物,防止腹胀和腹泻。
(12)谷道直常撮。谷道就是肛门,常练提肛功,对防止痔疮有效。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肛门括约肌,早晚各行30~40次。
(13)肢节宜常摇。就是四肢、腰肘等部位宜常活动。游泳、爬山、慢跑、做体操和打拳、跳舞等都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可增强体质,特别对从事脑力劳动者更为有益。
(14)足心宜常擦。每晚睡前,用热水洗足,洗后用手掌摩擦足底涌泉穴30~40次,有利于睡眠,还可降血压、治头晕、头胀和失眠,对老年冬季保健更有意义。
(15)皮肤宜常干淋浴。除定期洗澡外,皮肤宜常干淋浴,包括日光浴、空气浴等。浴后用干布或手掌摩擦全身,可增强神经和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感冒。方法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16)大小便宜闭口勿言。大小便时随便谈话分散注意力,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可引起大便干涩或小便失禁。小便时咬紧牙齿,这对健齿有作用,练武功和气功的人很重视此法,称作内养功之一。
以上16法,宜在日常生活中实行,持之以恒,必将有益于养生保健。
8、如何进行养生与保健
如何进行养生与保健:
一. 养生与保健一直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千百年来,人们已找到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传统医学在这方面也累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
养生一道的方法,都是来自中医的调养理论,在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多听取一下专家们的有关医学报导和健康指导,虽然其中可能会有很多的重复,但是只要抓住其中的一点,就能够让我们受用不尽。在这个炎热的当口,我们的身体经历着新一轮的挑战。如果想要过个健康的长夏的话,就要多多注重各种生活细节。
根据中医理论,夏季属火,而夏季的一个特殊阶段称之为“长夏”,又单属土。夏季养生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阳气是人的动力,随季节和日月的交替变化而产生一定的波动,夏季阳气旺盛且常浮跃于外,反易被外邪折伤,如大汗则亡阳。换言之,在炎热的夏季,一般不宜进行大量运动,运动之后应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
2.立夏之后,北半球阳光照射充足,日照时间延长,加之气温升高,人的睡眠会减少。有睡眠障碍的人则更易加重,辗转难眠,或夜卧不安。中医讲夏季宜“早卧早起”,顺应节气。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是最佳的安排。
3.当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耐的感觉,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长夏。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动辄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反之,极易损伤脾胃,导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如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猕猴桃、柚子等凉性水果;内火大、痰湿盛者,少吃桂圆、荔枝等;过敏体质,慎吃芒果、菠萝等。又常言:“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湿,甚至令人发虚热、头昏;尿路结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泻的人少吃香蕉;苹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体阳气浮跃于体表,随出汗而外泄,使卫气不足,抵抗力减低,若此时感受外风,同样可引起风寒、风热、暑湿等症。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种类型:风寒感冒,发热不甚而明显恶寒,同时鼻流清涕,喷嚏连连,此时应立即服感冒清热冲剂两袋,一定热服。或喝葱白姜片红糖水,每2-3小时再饮一次,大多症状会明显缓解。若体温迅速升高,伴恶寒、咽喉不适等,多为风热感冒,早期可以服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开灵、维C银翘片等。若发热伴恶心或呕吐、腹部不适、腹泻等,多为暑湿感冒,类似西医胃肠型感冒,此时应及时服用藿香正气胶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剂量,每日3-4次,同时控制饮食,煮些荷叶绿豆粥食用。
6.潮湿闷热的气候,使人皮肤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肤病多发的时节。注意皮肤护理,同时适当采用一些天然的草药洗浴,则会令人度过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叶浴,将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煮10-15分钟,再倒入浴盆内即可,能消除皮肤痤疮、疖肿、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预防湿疹痱子。
7.游泳注意安全
首先要选择一个水质较好的游泳场所,最好到游泳池中去,那儿比较安全。其次,做好下水前的准备活动,避免进入水中后发生手足抽筋的现象。最后,身体疲倦、腹中空空以及过饱时都不宜游泳。
8.喝水不是越多越好,要少量多次饮白开水
夏季气候比较闷热,出汗较多,平时一定要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点左右、下午3~4点、晚上就寝之前这四个“最佳饮水时间”要饮用1~2杯白开水,在出汗较多、运动或洗澡后也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此外多吃蔬菜和水果也是补充水分的好方法。
二.生活保健的十个最佳时间
1.刷牙的最佳时间
饭后3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口腔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使牙齿受到损害。
2.饮茶的最佳时间
饮茶养生的最佳时间是用餐1小时后。不少人喜欢饭后马上饮热茶,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结合成不溶性的铁盐,干扰人体对铁的吸收,时间一长可诱发贫血。
3.喝牛奶的最佳时间
因牛奶含有丰富的钙,中老年人睡觉前饮用,可补偿夜间血钙的低落状态而保护骨骼。同时,牛奶有催眠作用。
4.吃水果的最佳时间
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饭前1小时。因为水果属生食,吃生食后再吃熟食,体内白细胞就不会增多,有利于保护人体免疫系统。
5.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7时,是晒太阳养生的最佳时间。此时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线A光束为主,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从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痨和防止骨质疏松的能力,并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6.美容的最佳时间
皮肤的新陈代谢在24点至次日凌晨6点最为旺盛,因此晚上睡前使用化妆品进行美容护肤效果最佳,能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和保护皮肤健康的功效。
7.散步的最佳时间
饭后45分钟至60分钟,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大,最有利于减肥。如果在饭后两小时后再散步,效果会更好。
8.洗澡的最佳时间
每天晚上睡觉前来一个温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快,帮助你安然入睡。
9.睡眠的最佳时间
午睡最好从13点开始,这时人体感觉已下降,很容易入睡。晚上则以22点至23点上床为佳,因为人的深睡时间在24点至次日凌晨3点,而人在睡后一个半小时即进入深睡状态。
10.锻炼的最佳时间
傍晚锻炼最为有益。原因是:人类的体力发挥或身体的适应能力,均以下午或接近黄昏时分为最佳。此时,人的味觉、视觉、听觉等感觉最敏感,全身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律与血压都较平稳,最适宜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