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个朋友想拉我进去做保健品,说交钱买产品,自己先用着,然后再推销,能信吗
不要信,明显是传销套路,做销售不需要自己掏钱买的
2、老年人保健品的连环套路问题解析?
老年人保健品连环套路,从免费送、到成本价。逐步卖给你与产品不相符的高价格的“养生食品”、“保健用品”。
甚至在销售过程中,让部分老年人替自己宣传,然后分给其提成或礼品。先是伪装成“三孙子”,让人放松警惕,对销售员产生信任感。再到后来威逼着老年人买东西。有一下三点中的一点以上,基本可以确定是“保健品的连环套路”。
一、培训洗脑:培训过程中,负责人不断强化一个概念——让人对保健品的神奇疗效几乎深信不疑。(可能就是几块钱、十几块钱的东西,打上包装卖到上百甚至几百块)
二、亲情战术:销售员一般叫老年人叔叔阿姨。因为这样显得他们更年轻,更愿意和销售员聊天,
保健品会说“保健食品”,加上这个“食”字后,老人容易会对此放下戒备。甚至销售员帮老年人做按摩、溜须拍马!
三、时常组织“养生会议”,用鸡蛋、大米以及“生态养生杯”、“印度养生袜”这些生活用品吸引老人参加。
3、男性保健品同学说暴力利润,让我跟着他,但微商套路很深,不知道要不要做,我宝妈一个🤔
微商套路很深。不建议玩。现在的微商。说是暴力。要卖出去才是真的。
4、所以保健品全是套路深,被骗加入者被开会洗脑后,一波波不挣钱为什么还不清醒?
因为他们怕死,他们希望家人和自己都能够更健康,所以他们的本意是好的,只不过被某些人利用而已,请善待他们,如果一定要拯救他们的话,那就是控制购买的数量。
当然他们也是想要挣钱的,如果这个产品真的好的话,也不建议非要抵触,因为反正要用嘛,可以适当的购买,可以向朋友推销的,21世纪人的思想开放一点!
5、现在市场上有哪些保健品是骗人的
基本上都是骗人的,好好吃饭,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平衡膳食,适当运动,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舒畅.比吃什么都管用~~~
是药三分毒啊...别瞎吃了..
6、我们该如何应对保健品骗局?
近三年来,四川宜宾的郭大爷痴迷于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器械),不仅花光了13万余元拆迁赔偿款,还花掉了老伴捡垃圾多年积攒的4万余元。老人突然辞世,没给女儿留下遗言,却留下了堆满大半间屋子的保健品。即使在发病时,郭绍清也拒绝去医院治疗,而是盼着天亮后卖保健品的店铺开门“拿药吃”。
郭绍清原本相信,按照“老师们”的要求吃保健品,他可以活到120岁。
最后遗物
“堆成山一样的保健品中,很多仍然包装完好”
郭绍清去世后,女儿们清理老人遗物,发现老人存款已取光,仅有身上现金1600余元。
老人从三年前开始接触保健品,此后像着了魔一样,隔三差五地带着保健品回家,无论女儿女婿们怎么劝说,都没有效果。郭伍英说,父亲买来的保健品,很多根本就没开封,堆得满屋都是。
有病不治
“留下的皮夹子里,全是保健品会员卡、关爱卡”
这个让郭绍清“着了魔”的“京香华寿”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魔力呢?
“京香华寿”社区生活馆
注册名叫“宜宾市翠屏区小刘食品经营部”
老夫妻经常去听讲座的“京香华寿”社区生活馆,营业执照上显示是“宜宾市翠屏区小刘食品经营部”,是由一套居民楼改装成的经营场所,在空旷的大厅里,不仅摆放着血压仪、足部按摩仪等,还有将中成药雾化后用于保健眼睛的仪器。景观设备杂乱无章,但还是有不少老人在大厅测量血压、做足部按摩,有几个手上还拿着保健品。也无人提及郭绍清的去处。
(报道来源:@成都商报)
墙上挂着‘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疗疾病‘的横幅,令人唏嘘不已。
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而其中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夸大功效的现象。尽管媒体关于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报道屡见不鲜,仍阻止不了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热情。针对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骗局可谓层出不穷。
从事养老行业之后,对这种专门针对老人的骗子特别憎恨。他们不仅取人钱财,更是害人性命。
除了监管部门的市场监督,作为子孙,我们也应该能分辨这些机构的真伪,并且要向老人灌输不能迷信保健品的观念。
骗子通过套路
一步步博取老年人的信任
骗局1“专家”义诊免费讲座。
通过免费体检途径,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从而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
骗局2大肆宣传疗效。
任何保健品最多只能起到保健或治疗时的辅助作用,并不能起到治疗作用。
骗局3产品“包治百病”。
宣传产品神乎其神,对大部分的内科疾病都有效,甚至“包治百病”。
骗局4“慢性病也能治愈”。
说乙肝、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世界医学难题居然能通过服用保健品治愈,满足患者急于想治愈、不想长期服药的心理。
骗局5打着“进口、专利、高科技、绿色环保”的旗号,吸引老年消费者。将普通的商品宣传成高科技或绿色环保商品。
骗局6用“免费旅游“、“赠送体检”等“策略”推销保健品,诱导老年人消费。
骗局7“陪聊”搞感情促销。
有些独居的老人,很希望与人交流,骗子们就抓住这一点搞感情促销。
骗局8步步设套,最后“走人”。
第一天办免费讲座;第二天推销某低价物品,称可退货退钱;第三天如期退货退钱,并推销另一高价物品,仍承诺退款;第四天“走人”。
然而,作为子孙
老人被骗,我们也有很大责任
作为子孙是否应当反思
陪伴亲人的时间是否太少?
对老人精神层面的关心是否不够?
是否因为工作忙而忽略了老人的情感需求?
避免老人被保健品“套路”
子孙是关键的第一道防线
不要跟老年人讲什么卫食健字、生产许可证、网站域名备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用行动和情感潜移默化地让他们相信科学、不迷信保健品。
1
如果老人陷入保健品骗局,不要责怪他们,切忌在兴头上说。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等平静下来再说,说不定,你刚开口,老人就答应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方式得当,自然可以打动他们。
多陪伴他们,多和他们交流。鼓励老人多学习,多看新闻,知晓时事,了解医疗保健常识,避免落入陷阱。同时查找相关受害案例,让他们深入认识问题所在。
2
外人劝说有时要比亲近之人的规劝管用得多。请亲朋邻里来帮忙,让他们在平时聊天中“无意”说出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这样一来,可信度往往会更高,老人或许会因此“幡然醒悟”。
3
时常记挂老人。在超市等副食店里选购一些绿色健康的营养品送给老人。即表示出了孝心,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保健品,老人吃着暖心,还健康放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4
多关注老人的生活起居,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生活,勤于锻炼,保持身心健康,避免上当。
中老年人迷信保健品,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己饱受病痛困扰,因而寄希望于保健品,希望以此改善身体状况。
要告诉他们,千万不能迷信保健品,身体有病恙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
一定要记住!
不能迷信保健品!
生病请及时看医生!
本文到此结束。
7、我是做老年保健品电话销售的,干了一段时间没有一个好的套路,有同行吗,能指点一下吗谢谢!
我是药学专业毕业,目前在药店任职药师。
我没有套路,我只有,专业和疗效。
保健品也未必是坏东西,但是前提是是正规厂家生产,非假冒保健品。个人觉得中国人的保健意识比较差,当然一个是经济原因舍不得花钱,一个是中国假人假事太多,导致大家都相互缺乏信任。抛开这些,我来讲讲保健品,在美国,保健品销售展整个医药行业的70%,人家注重保健,也就是养生。别等到生病了,才花钱住院,疗程疗程的吃药,后遗症一大堆。今天你花钱养自己,和明天你花钱养医生,这个是由我们大家自己决定的。 保健意识太重要,我也不讲你的套路不套路,只要你够专业,够真诚,你所销售的东西对别人有帮助,甚至是辅助治疗,那么顾客和患者自然而然会听你说下去。
就说高血脂吧,相信你也知道鱼油和卵磷脂这些东西,当然也有其他的保健品我就不提了,就说鱼油吧,其中含有的EPA(二十四碳五烯酸,隐约记得,说错勿喷),总之属于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它具有疏导清理心脏血管的作用,从而防止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鱼油还含有DHA,DHA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所以对大脑记忆力发育是一个重要物质,也是视网膜的一个组成成分,也维持视力等。
这些都是真实科学存在的生理作用,甚至也应用于临床。对于一些心脑血管,如高血脂,那就最适合鱼油了,长期吃2-3个月甚至半年一年,效果肯定是有的,大大降低血栓,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率。可有些人就是舍不得花这份钱。
我也不说了,纯手打,我不知道我这么说你明白吗